如何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工作
經常有些學員迷茫,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子的工作,會疑問現在這個工作到底適合不適合我,或者現在做這個工作對以后的職業規劃有沒有影響。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第一步:認識行業
1. 了解行業前景
了解你想進入的行業及其行業前景非常重要。五花八門的行業和招聘版上的眼花繚亂的崗位,到底該如何選擇?從發展前景的角度來看,一個手機應用開發的一個基礎崗位和某手機制造商的經理兩個選擇之間,你可能要選前者。
先來了解一下 2016 年全球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吧。看過福布斯 2015 年 12 月底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 2016 年利潤最高的行業包括如下:仿制藥業、投資管理業、煙草、網絡軟件/服務業、生物科技業、銀行、IT 服務業等,利潤從 22.9% 至 30% 不等。
而相對應的,夕陽產業如下:飲料生產,食用油和谷物生產,特殊食品,啤酒、葡萄酒和酒精飲料,零售店,辦公設備、文具等,廢物利用,加油站,建筑材料等,利潤約為 0.3%~3.0%。
從福布斯的數據來看,利潤高的行業集中在生物醫藥、互聯網+、金融和銀行等。而前景慘淡的為多位實體和制造產業。這一趨勢,與中國的行業趨勢基本
吻合。一起來看看中國的狀況:
根據 2016 的《中國行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得益于“互聯網+”的跨界結合理念的不斷推廣,互聯網/電子商務、基金/證劵等新型服務業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其中就業景氣指數最高的行業主要包括:互聯網/電子商務、基金/證劵、保險、教育/培訓等新興服務業,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推進和“互聯網+”的跨界融合,加大了對高薪科技人才的需求。
而能源/礦業等傳統服務業和加工制造業的就業形勢就相對較差。就業景氣指數較差的行業主要包括航空/航天、能源/礦產、電氣/電力等,這些行業主要為傳統服務業和加工制造業,經過就業市場的長期發展,人才存量和供給量
比較多。但由于行業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面臨改革轉型,對于人才的招聘需求相對有限。
但話說回來,利潤高的行業只代表錢可能會多,但未必是適合你的。要長遠,還是要選擇自己熱愛的行業。
2. 選擇工種
每個行業都有各式各樣的工種,你需要選擇符合自己優勢和興趣的工作。如果你對畫畫非常感興趣也很有天份,就不一定要選擇賺很多的銷售。你可以選擇一個前景好的行業,然后找到行業里與自身優勢相關的工種。
這年頭,能跨界也是一種能力。不會說段子的歌手不是好的火鍋老板,說的是薛之謙;不會拍電影的作家不是好的賽車手,說的是韓寒。如果你畫畫很贊,或許可以選擇做IT公司里畫畫最好的某個工作,把你的美術優勢發揮出來。只要你足夠好、心態夠開放,是金子在哪兒都可以發光。
當然,如果你就只想成為梵高那樣的畫家,雖然幾率不高,而你又真覺得開心,那就放開去畫吧!祝福你。
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你或許會有換工種的需要。比如說,你學了 4 年中文,卻一點都不想從事文字方面的工作。某天清晨醒來,你突然發現自己對市場營銷很有興趣,也很想成為一個偉大的營銷人員。如果真想好了,那就去去試試吧。年紀輕輕,試一試又不會死。
如果試過了,學習了,努力了,堅持了,發現自己真的喜歡做營銷,那你很可能會成為一名很有文學味道的營銷人員,何樂而不為?而如果你試過了,學習了,努力了,堅持了,發現自己其實完全沒有能力做好,你也并沒有損失任
何。人生貴在折騰。不折騰折騰,又怎么知道人生會又那么多豐富的可能性呢?
第二步:認識自己
除了前文所說的了解行業、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需要了解自己的長短處,上限和下限,學習能力等等。我在《你迷茫,是因為你還不認識自己》一文中,已經分享了一些如何認識自己的辦法。今天將從不同的角度,與你一起進一步分析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
1. 了解對你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們常會流于形式地談論“三觀”,一說起來很容易就淪于開玩笑。其實“三觀”就是上圖的 Core values(核心價值觀),簡單來講,就是你內心認為什么是最重要的,你信奉什么是對的。
如果你認為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那么你的信念、做事的態度都會圍繞著“錢”而轉,隨之會影響你一系列外在的行為,你想要學習的技能,甚至于結果達成也會用錢來衡量。價值觀是你看不見、摸不著,卻又主宰著你一切的東西。而如果你認為幸福感和內心平靜最重要,那么,你的人生又會是完全不同的軌跡。
聽自己的內心,了解自己最渴望的是什么,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
2. 性格
有位記者訪問投資銀行家摩根:“決定你成功的是什么?”摩根回答:“性格。”記者再問:“資本和資金哪一個更重要?”摩根依然回答:“資本比資金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你有什么樣的性格,會決定你如何做決策,最終能做成什么樣的事。性格影響一個人的交際、生活決策、生活狀態、職業選擇以及成敗。你看不見、摸不著它,但卻決定著你的一切。
如果你還不夠清楚自己屬于什么性格,那么你可以了解一下 16 型人格。根據邁爾斯-布里格斯的類型指標(MBTI®),描述一個人的性格傾向,有四對可能的人格特點:
根據以上特點,又可將每個人的性格傾向組合為四大類型:如果你是個分析家,會熱愛理性和公正,比較擅長在科技領域發展。如果你是個外交家,在人際方面會很擅長,在人際圈里也比較有影響力。如果你是個守護著,會擅長統籌和行政領域。而如果是探險家,你善于處理危機,或許在銷售方面會很有建樹。
如果你還不了解自己,適合做什么,那就開始開始思考、分析一下自我吧。如果思考后還是沒有頭緒,還可以試一試文后附上的`人格測試。這個測試尋找的是你天生的傾向。在做測試時,請選擇真實的自己,而不是期望的自己。每一個選擇下意識地去選,無需過多思考和顧慮。
3. 興趣!興趣!!
興趣會對人的認識和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是一種無形的動力。當你對一件事很有興趣時,你會很投入,而且印象會更深刻。每個人都會對其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注意。關于興趣的魔力,相信大家已經聽過不少,就不在此贅述了。
Just follow your heart!
4. 選擇生活方式
你選擇工作的同時,其實也在選擇生活方式。比如選擇了銷售,卻又想要安穩的生活,這兩者其實是矛盾的。一個好的銷售所追求的,從來都不是安穩。對大多數銷售而言,出差是常事兒。認識一個做巧克力的區域銷售人員,他一周至少有 3 天以上是在國外顛著:今天去德國,后天去英國,過兩天又要跑比利時。奔波的生活,在他選擇這份工作時,就已經決定了的。
通常情況下,工作的壓力、風險與波動程度與薪水是成正比的。你既想“現世安穩”又想“荷包滿滿”,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好事兒全給你占全了?選擇一份工作,然后接受其帶來的對生活的影響;或者選擇你的傾向的生活方式,然后據此去選擇工作。正反兩個方向做選擇,都可以,但不要妄想魚和熊掌都能得兼。這個世界很公平,給你一樣,一定會拿走另一樣。
職業規劃,可以很困難,困難到需要你花很多時間去持續思考和不斷嘗試,仍未必會有明朗的結果。職業規劃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一句話可以概括:了解行業,了解自己,尋求各種可能性,下定決心后就上路吧!
其實每個人對工作的要求不一樣,有些人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有些人就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決定哪些工作適合自己還是要看個人需求和期望。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工作】相關文章:
如何知道自己懷孕了02-11
畢業了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怎么辦?12-31
如何衡量工作是否適合自己02-04
你知道自己適合什么職業嗎05-24
如何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工作03-01
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工作怎么辦02-26
如何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樣的工作01-09
職場英語:如何衡量工作是否適合自己01-18
如何形成適合自己的理財風格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