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春節民俗說趣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臘月二十四,家家掃房子……”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 社會生活的急劇變遷,我國節日文化的.傳統受到很大沖擊。許多春節傳統習俗逐漸被人們淡忘,大家都在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舊時,山東不同地區春節習俗豐富多樣,體現了節日背后深厚的文化內涵。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祭佛,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粥。在山東農村,農歷臘月初八便是忙年的開始,臘八節的民俗主要以“掃屋”為主,兼有腌制臘八蒜、腌制臘肉、做臘八粥等習俗。
小年節送灶君
臘月二十三為祭灶日,俗稱“過小年”“小年下”“小年節”,主要活動是入夜祭灶,送灶神上天言事,稱為“送灶”。民間傳說,灶王是玉皇大帝派到凡間監察人類善惡的神祇,也專管煙火,人尊為“灶君(也寫作‘皂君’)”“灶王”,俗以“灶王爺”稱之。他每年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次,把一家人的善行惡行報告給玉皇,玉皇據此安排來年這一家的善報惡報。因此,家家為他設祭餞行。
祀灶在晚間,把灶神畫像貼在鍋灶墻上或廚灶后墻上、灶臺上。祭品一般為糖瓜(用麥芽糖做成)、糖餅、柿餅果品、粘糕等甜的和粘的食品,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讓他上天多言多語說壞話,或者是讓他嘴甜,多言好事。
【山東春節民俗說趣】相關文章:
2.辣椒趣說閱讀答案
4.春節民俗資料
5.中國春節民俗
6.春節民俗禁忌
7.春節民俗活動
8.山東春節年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