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通訊稿精選[15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通訊稿,通訊所報道的新聞事實,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反映。我們該怎么擬定通訊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通訊稿,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通訊稿1
中南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在海南六社社址開展以“濃情粽意”為主題的端午節社區活動。本次活動發動了海南社區居民參與到文娛節目展示中,共吸引了100多名居民前來參與。
活動開始前的'布置場地過程中,天下起大雨,社工風雨無阻團結合作將活動物資搬運到活動現場。很多家長也風雨不改帶著孩子前來參加活動,節目表演者紛紛到達現場,展示團隊飽滿的精神面貌。本次端午節社區活動邀請海南六社舞蹈隊、海南幼兒園、寶貝幼兒園參與表演,另外還有“你比我猜”、“端午有獎問答”、“端午詩文朗誦”、“濃情粽意”親子吃粽子、“吃粽子比賽”等互動環節。整個表演環節有序地開展,表演環節、活動環節一個接一個地進行,小朋友大朋友比肩接踵、歡笑聲音樂聲不絕于耳。表演的人沉浸于表演,觀看的人沉迷于觀看。互動環節將端午文化融合到游戲中,加入親子參加、朋輩合作的形式,將舉家歡樂提升至社區共樂,整個場面歡聲笑語接連不斷。
活動最后,活動參與者都拿到了節日的禮品——一份來自社工的問候,各個家庭都是笑著離開了活動現場。中南社工以增加社區支持網絡為理論基礎,指導活動策劃與開展,活動緊緊圍繞目標,鏈接社區資源分享社區文化成果。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帶動社區建設朝著“活力家庭”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端午節通訊稿2
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銀春社區于6月14日上午組織轄區居民、黨員志愿者開展了“濃濃端午情銀春一家親“暨“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除了包粽子比賽,活動還設置了傳統文化展示區,展示了端午節的起源、歷史和傳統俗,讓居民們更深入地了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同時,社區還為老年人和困難家庭贈送了包好的粽子,讓他們在這個傳統節日里感受到社區的關愛和溫暖。
通過這次活動,社區居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同時也增強了鄰里之間的聯系和團結。這次活動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更是對社區文化建設的.積極探索和實踐。
通過這些端午節的慶祝活動,不僅豐富了居民們的文化生活,也傳承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促進了社區的和諧建設。
青島西海岸新區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組織了“我們的節日?端午”四項主題活動。其中,“弘揚傳統文化粽享美好生活”主題活動以文藝展演、民俗文化體驗等形式挖掘端午節日文化內涵,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培育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這些活動發揮了民族傳統節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促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端午節通訊稿3
為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享受健康娛樂,彰顯傳統文化魅力,增強職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廣寧縣總工會在廣寧凱利微電路有限公司舉辦了以“20xx·職工端午節”為主題活動的包粽子比賽,縣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鐘經清和楊華同志出席活動并講話。
活動開始前,職工們早早來到比賽場地進行練習,熟悉包粽子方法。包粽子比賽以外觀及速度優先來評比。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大家便紛紛動手包起粽子來,期間相互學習相互評比。一片片清香的粽葉、一粒粒晶瑩的糯米,在一雙雙巧手下,瞬間變成了各式各樣漂亮誘人的粽子,整個活動現場其樂融融。比賽分18組進行。隨著比賽開始,大家都亮出了自己的絕活,卷筒、壓米、扎繩,每個步驟都做得干凈利落,一點也不含糊,有第一次學習包粽子的',有手法熟練的,盡管技術參差不齊,但大家都做得非常努力,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活動結束后,評出了3組速度快、質量好、不浪費材料且場地保持干凈的獲勝者。此次活動旨在讓職工體驗端午文化習俗,弘揚傳統文化,增進職工間的感情交流,讓大家感受工會大家庭的溫馨。
端午節通訊稿4
在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為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感受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6月7日,縣機關幼兒園開展了端午節系列活動。
各班老師通過視頻、圖片等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別稱、習俗以及與端午節相關的故事,同時還教孩子們演唱了與端午節有關的.詩歌《端午》。部分班還把端午節活動作為了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到幼兒園和寶貝一起包粽子感受節日氣氛,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們和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盡情地歡樂著、忙碌著、興奮著!
家長們紛紛表示此次端午節活動非常有意義。它既豐富了孩子們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又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也讓孩子們感受到通過自己勞動而獲得成功的喜悅,使家長和孩子充分了解到端午節的文化習俗和內涵,同時也感受到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端午節通訊稿5
為了讓轄區低保戶、殘障人士和孤寡老人感受到端午節的氛圍,工業園社區于5月25日上午開展了端午慰問活動。
社區居民進行表彰,并舉辦了粽子制作比賽、端午知識競賽、龍舟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居民們積極參與,共同慶祝傳統節日,增強社區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
此外,黃山區還舉辦了“端午文化進校園”活動,邀請專業老師為學生們講解端午節的歷史和文化內涵,組織學生們制作粽子、編織艾草、制作香包等傳統手工藝品,讓學生們在歡樂的.氛圍中研究和了解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心。
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社區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得到增強,同時也為居民提供了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端午節通訊稿6
寶雞高新區和諧路社區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文明健康的節日氛圍,開展了豐富多彩“濃情端午心系居民”的主題活動。
一是走訪看望轄區弱勢群體和空巢老人。從6月初社區開始組織社區志愿者,走訪了不幸罹患白血病、意外摔傷的困難家庭,送愛心粽,并幫助鏈接醫療救助等資源。并針對社區多戶重點的殘疾人和空巢老人進行關愛,使居民享受到來自社區大家庭的關愛。
二是邀請社區居民在社區共度端午佳節。邀請社區居民20多人參加社區端午節活動,以茶話會的形式開展。發揮居民特長,講講他們眼中的端午,有助于年輕一代對傳統節日有更多感性的了解。依托社區開展的“四百”活動,廣泛征求居民意見,使“四百”活動縱向深入發展
三是開展縫制香包民俗文化活動,弘揚傳統文化。6月7日下午,和諧路社區舉辦了“縫制香包”活動。居委會邀請了幾十名轄區居民來到社區,和全體工作人員共同縫制香包。社區提前為大家準備了彩線、布料、針、頂針、剪刀、小珠子、香草等原料。大家歡聚一堂,談笑風生,齊動手,穿針引線,用各色布頭包上香藥,縫制自己喜歡的五彩繽紛的.香包。不到兩個小時,幾十個小巧玲瓏、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香包呈現在了眼前,有紅辣椒,大南瓜、小柿子、杏胡、梅花、小香袋、各種小動物等等。大家精心縫制的幾十個香包都最后分別贈送給了社區的小朋友、老年人等,相互之間拉近了居民之間的距離,同時建立了深厚感情。
端午節通訊稿7
端午佳節,粽葉飄香。6月12日,正值中華民族傳統端午佳節之際,玫瑰園中學孔子課堂舉行了端午節系列活動。
12日上午,在濃厚的端午佳節氛圍中,玫瑰園中學孔子課堂的老師們與漢語班的全體學生一起分享了美味的粽子。課堂為學生精心準備的端午節活動也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讓學生們在品嘗粽子美味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濃厚的中華文化氛圍。
12日下午,玫瑰園孔子課堂的老師與學生一起,帶著香飄四溢的粽子和精心準備的話劇《屈原》,走進了學校附近的一所貧困小學—wat ratburana小學。
玫瑰園中學的學生們給小學生們帶去了自編自導的話劇《屈原》。生動活潑、輕松詼諧的表演讓整個小學校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活動帶給了孩子們快樂,也很好地傳播了中華文化。
話劇表演之后,還舉行了 “劃龍舟”比賽,遙遠的中國“龍舟競渡”在泰國的小學校園激烈上演。兩校學生攜手共渡,一起完成了比賽,也一起體會了一把汨羅江畔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
比賽后,玫瑰園中學的學生們還與wat ratburana小學的學生們一起品嘗了粽子。
wat ratburana小學校長高度肯定了玫瑰園中學孔子課堂在學校舉行的這次端午節活動。校長說,這次活動既帶給了學校學生歡樂,增進了兩校間師生情誼,更是很好地向學生們展示了中華文明的魅力,推廣了中國文化,促進了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同時也希望我們玫瑰園中學孔子課堂以后能來wat ratburana小學舉辦更多的漢語活動。
玫瑰園中學孔子課堂泰方負責人傅文鴻老師說,舉辦端午節系列活動讓我們的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端午文化。在理解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去傳播端午文化,傳播中華文明,這是我們舉辦本次活動的最大意義。這種活動,以后我們還要繼續舉辦,并且要舉辦地更加好,讓更多的泰國學生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明確細節,抓住重點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又叫“五月端”。而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為了讓社區居民更好地了解我國四大傳統佳節之一端午節的知識,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傳遞我們的愛心。6月10日下午,我院“心泉”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不畏天氣的炎熱,走進中信社區的史寶嶺老人以及劉馥元劉馥明的家中,為他們帶去了夏日的清涼與節日的氣氛。
積極動手,認真合作
同學們到達時正值天氣最熱,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同學們的服務熱情,他們為兩個孩子系上了他們精挑細選的五彩繩,并同他們一起做了些簡單的游戲。孩子的母親拿出了志愿者們前一天帶來的黏米、蜜棗、葡萄干、粽子葉、水果等,我們的志愿者們也很快的投入了進去。而在門外,很多的熱心居民也主動加入了進來,氣氛十分溫馨。在社區居民與志愿者們的通力合作下,粽子很快就包完了,雙胞胎的母親在煮粽子的同時,我們的志愿者們也很快就與兩個靦腆的孩子做起了游戲,在不斷的溝通交流中傳遞著溫情與快樂。
告別了兩兄弟,我們一行人又來到了史寶嶺老人的家里。史寶嶺老人因為膝下無子,盡管是端午節這樣闔家團圓的節日史寶嶺老人的家中也顯得十分冷清。為了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我們的志愿者們主動承擔起打掃房間的工作,并同悉心問候老人的身體狀況,同老人聊天談心,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愛溫暖老人。而老人也表示十分想念“心泉”的志愿者同學們并且希望他們可以多去家里做客。
愛心繼續,端午傳情
志愿服務活動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但是每一次活動帶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是無比寶貴的。每一次志愿服務活動結束后總結都是下一次活動的`良好開始。通過此次活動我院“心泉”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所展現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對于呼吁他人關愛弱勢群體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范作用。而我們全體志愿者也將繼續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活動,始終堅持下去,并在活動過程中,不斷改進、完善我們的服務內容,爭取做到更好。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加強信用責任意識,提高服務技能水平,努力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與完成。
尊敬的家長:
您好!
根據XX市教育局安排,6月22日(星期五)為端午節,學生放假一天。為保證學生能度過輕松、愉快、安全的假期,現將具體事項和要求告知如下:
⒈端午粽子飄香,但也不要讓孩子一次吃太多的粽子,粽子比較難消化,擔心腸胃會受不了。吃過粽子后讓孩子喝點淡淡的清茶有助消化。
⒉不要讓孩子獨自留在家里,或讓孩子獨自外出游泳,家長一定要看管好孩子,注意安全不要讓意外事故發生。
⒊如果家長真的要帶孩子去游泳時,務必請家長或成年人陪同,并選擇正規的、比較大型的泳池里游泳。千萬不要到野外的河溪、江河、魚塘游泳。
⒋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傳染病流行期間,教育、督促幼兒多喝水,飯前、便后、戶外活動后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須用洗手液),不吃生冷食物,以多種形式向孩子講解衛生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⒌安全過節。在家關照孩子防火、防電、防煤氣、防壞人;外出教育子女遵守道路交通規則,不闖紅燈,過馬路時注意過往車輛,不在馬路上并行、逆行、橫穿、追逐打鬧等。
⒍遵守交通安全。全區開展“禁摩限電”專項整治行動,教育孩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乘坐非法營運的摩托車、電單車,家長要使用符合規定的電單車,不超速,違章行駛。
希望家長配合學校落實以上各項要求!
端午節通訊稿8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個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來臨前夕,姜圩路社區將開展了“粽葉飄香過端午,幸福和諧鄰里情”包粽子主題活動。
為了順利包好粽子,社區的工作人員提前一天做好準備工作買好了糯米、紅豆、蜜棗、肉、竹葉等包粽子的材料, 6月28日上午,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便一起開始包粽子迎端午,整個活動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大家都包得不亦樂乎,很快三角形、喇叭形、背包形、長條形……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就這樣一個個在居民們的手中誕生了。經過2個小時的辛勤勞作,大家親手包好了300多只粽子。
社區王冬梅包的是標準的三角粽,十分漂亮,吸引了社區的居民孟兆琴等人,孟師傅學得認真,王老師也教得細致,一邊教一邊講解要點,“包粽子時,粽葉面朝上,包時比普通的粽子多卷一圈,裝好米后然后上端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狀才可將粽葉翻蓋下來……”孟師傅包時因怕用力不到位,叫旁人幫忙綁粽子,搞得拔河似的,惹得周圍的人忍俊不禁。
當日下午,街道張主任和社區主任、書記、社工將煮好的粽子送到老黨員、老干部、僑屬、獨居老人、低保家庭、殘疾人困難家庭手里,他們收到粽子后都很開心,表示過節能吃到社區志愿者親手包的粽子,心里覺得十分溫暖。
社區老黨員鄔蘭芳說:“包粽子、吃粽子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習俗。社區組織包粽子,使更多的居民感受到了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體現了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是一樁特別有意義的好事。”
在端午來臨之時,我們組織了這樣的活動,讓大家親自動手包粽子,品嘗自己的粽子,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溫暖。讓社區群眾真真切切感受了到節日的溫馨和社區的濃濃關愛。
端午節通訊稿9
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為了進一步弘揚和培養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崇州王場小學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組織開展了“知我端午節,弘揚愛國情”六個“一”主題教育活動,讓“端午”文化走進校園。
一是為了營造端午傳統節日氛圍,學校舉行了國旗下演講,讓師生進一步感受到屈原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之情,鼓勵、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二是各班級召開了一次班隊會,講述了“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情懷;三是倡導學生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制法,自己動手制作“粽子”,感受民俗文化;四是以“快樂的端午”為主題,辦一張手抄報;五是開展了“慶端午”黑板報評比活動;六是高年級班級舉辦了一場以“傳經典文化,誦經典詩詞”為主題的端午經典詩詞誦讀會。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同學們了解了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并在活動中展現了自我,張揚了個性。與此同時,學校還倡導同學們在節日期間與家人一起掛菖蒲、戴香包、看龍舟賽、包粽子、吃鹽蛋……在“小手牽大手”歡度節日的過程中,一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端午節通訊稿10
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島西海岸新區精心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四項主題活動,發揮民族傳統節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在廣大師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弘揚傳統文化、粽享美好生活。以培育家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為主題,在全區組織開展“弘揚傳統文化粽享美好生活”主題活動,以文藝展演、民俗文化體驗等形式挖掘端午節日文化內涵,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進一步增強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二、中華經典誦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始終,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精心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尤其是中小學學生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通過舉辦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辭賦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等誦讀活動,增進人們對中華優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從而增強認同感和親近感。
三、節日民俗。利用端午節這一節日活動平臺,講好端午節生動故事,弘揚端午節精神內涵,開展包粽子、點雄黃、縫香包、掛艾葉等端午習俗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等活動,激發市民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四、志愿服務。要弘揚志愿服務精神,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組織廣大志愿者開展溫情社區、平安建設、環境保護、文化服務、文明引導、文明出行、窗口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特別是注重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的關心關愛,組織志愿者和他們一起過端午,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溫暖,大力營造出“崇德尚禮”的濃厚氛圍。
端午節通訊稿11
“五月五,過端午,粽葉青,糯米香;掛菖蒲,帶香包……”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的端午節日氣氛,陪伴五彩陽光課堂的留守及單親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恩施州五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特舉辦“濃情端午,粽葉飄香”端午節特別活動。
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參與端午知識競答,對端午節的歷史來源、傳統習俗等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他們將提前排演好的話劇《灰姑娘》表演給家長看,對家長表達感恩之情;最后孩子們跟著家長學習折粽葉、填糯米、裹葉子、扎線……體驗動手與合作的快樂,活動給孩子們的童年留下美好回憶的同時,更是民族情感的培養與傳承。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著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
端午節通訊稿12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為慶祝端午節,保留民俗傳統,6月7日上午,壩頭社區舉行“粽葉飄香,品味端午”端午包粽比賽活動。
社區事先準備好了糯米、紅豆、粽葉,并擺好了四張大桌子,20多位居民分三組參加比賽,只見樂亞琴阿姨熟練地將粽葉折成錐形、放糯米和紅豆,最后折疊粽葉、用棉線捆扎,不一會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就成了,她在1分鐘的內包了6個粽子,最終她所在的第三組獲得第一名。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包好的400多個粽子被分批放入大鍋進行蒸煮,據悉,這些粽子將被分給社區的`老人、僑胞僑眷等人,為他們帶去一份節日的問候。
端午節通訊稿13
5月30日,大川學校組織全校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班隊會活動,結合端午節這一中國傳統節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代代傳教育。
按照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學校各個班級根據方案要求紛紛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班會課。班會課前,師生們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端午節和屈原的資料以及童謠、詩詞,對端午節及其習俗的來歷和屈原的生平、主要成就有了初步的了解。班會課上,圍繞端午節這個主題,各個班級分別開展了形式各異、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學生或交流對端午節來歷的認識,或結合生活實際暢談端午節各地傳統習俗和童謠,或講述屈原的愛國故事、吟誦屈原愛國詩歌。其樂融融的`氛圍使全體同學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體會到了我國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也提高了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端午節通訊稿14
端午近,粽香飄。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進一步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激發愛國熱情,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我院于6月10日上午分別在鄭州、信陽兩基地食堂開展了包粽子活動。
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各科室、分院的50余名同志前來參加,盡管大家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無論是技術嫻熟還是新手上路,濃濃的節日氣氛讓大家歡聲笑語不斷。老手帶新手,大家齊動手,同參與,粽葉一卷,放棗填米,成型捆扎,邊包粽子,邊分享工作日常,一個個外形漂亮的各式各樣的粽子誕生了。中午,從食堂里飄來陣陣粽子的`芳香,每個人的味蕾都開始綻放。終于,粽子煮好了。大家排著隊,翹首以盼的等著領粽子,“你碗里的那個看著像是我包的!”大家看著對方碗中的粽子笑鬧著,粽子的甜香仿佛掛在了臉上。
為了活躍氛圍,我院同時還組織了“粽情飄香仲夏有禮”職工猜謎活動。大家一邊猜著謎語,一邊品嘗著自己包的粽子的味道,別有一番風味。除此之外,我院還為大家準備了雞腿、麻花、鴨蛋等節日食品,大家在歡聲笑語中感受著傳統節日的喜慶氛圍和三院大家庭的溫暖。大家紛紛表示,這次活動讓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了節日的溫馨和院黨委的濃濃關愛,更增進了彼此之間的親密聯系和互動交流,希望我院這個和諧的大家庭越來越好。
端午節通訊稿15
為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充分利用好傳統節日開展愛國愛校教育,引導全體教職工過一個文明、祥和、有意義的端午節,6月23日下午,學院32名在職教工和13名退休教工歡聚學院教工餐廳,舉行了一年一度包粽子比賽活動。
比賽分5場進行,戰鼓尚未擂響,躍躍欲試的選手們已是摩拳擦掌,戴上口罩積極“彩排”,隨著工會主席周建興一聲令下,選手們紛紛拿起粽葉,折成漏斗狀,快速填充糯米和鮮肉,擠壓捆綁結實。比賽中,有的選手手忙腳亂,包的`粽子大小不均;有的選手手法嫻熟老練,包的粽子結實均稱。約6分鐘后,各個選手紛紛完成了比賽。根據每個選手包8個粽子完成速度、完成質量和綜合表現,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最快包粽手1名,最美觀包粽手1名,鼓勵獎若干。
雖然選手包的粽子各式各樣,但是回歸傳統文化的心情是一致的,本次活動也讓教職工提前感受端午節的氣氛和溫情。
【端午節通訊稿】相關文章:
端午節通訊稿05-27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01-19
[優秀]端午節通訊稿05-29
(優秀)端午節活動通訊稿04-26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通用)05-27
端午節通訊稿范例【15篇】05-29
端午節活動通訊稿[匯總15篇]05-27
2015軍訓通訊稿10-21
中考動員通訊稿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