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如何養生?
重陽節如何養生?1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里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郁、煩躁、凄涼、垂暮之感。可是你知道嗎?老年人情緒不暢,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更可怕的是,它還是許多疾病的重要誘因。因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是重中之重,做子女的也多跟父母嘮嘮嗑,多交流交流。另外,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但是,由于老年人骨質較脆,是骨關節病高發人群,如果你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們盡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注意保護骨關節的健康。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境也要求較高。秋季夜里涼風習習,就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若“賊風”吹在熟睡者的頭面部,翌日清晨就會感覺偏頭痛,甚至發生口眼歪斜流涎;“賊風”吹在腹部,則會引發腹瀉;“賊風”吹在暴露于外的肢體,還會使肌肉處于緊張性收縮狀態,讓人不能充分休息,翌日全身酸痛,困乏無力。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臥。另外,秋季氣候干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干、咽燥、便秘、皮膚干裂、毛發脫落等癥狀。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的家具,用濕拖布擦地板,室內還可養魚、養花,或者使用加濕器等。
調節飲食平衡也是防病護體的根本。秋季飲食老年人應以平補為主,盡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豬肉、百合等就是最佳飲食。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適當進行潤補,即養陰、生津、潤肺。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這個季節,喝粥不但可以減輕老年人的'胃腸道負擔,對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幫助,稀粥里可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
老年人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重陽節到來之前,信報推出“夕陽紅秋季養生手冊”,針對當下老年人易發的疾病以及防治辦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希望老人們不僅能外練筋骨,還能內養氣血,過個無事之秋。
重陽節如何養生?2
登高 重陽節中養生保健的“法寶”
登高是古代重陽節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名中醫工作室主任杜發斌指出,傳說古人登高的目的是避禍消災,其實秋日登高對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登高體現了養生中的“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理念。
重陽節是在深秋接近初冬的時節,其氣候特點是:光照減少,日短夜長,氣溫下降,溫差增大,空氣干燥,濕度偏低。大自然的變化使人體也發生相應變化:自然界萬物凋零,秋風肅殺,讓人徒生悲涼,產生抑郁之感。從中醫角度而言,秋風一起,人體的氣血會跟著季節開始由體表行往內臟。秋與肺氣相通,肺是主閉藏的,因此秋季容易干燥,易患咳嗽等肺系疾病。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上講,秋季由于氣溫下降及空氣干燥,會降低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增加細小支氣管阻力,減少粘膜纖毛運動,使感冒、支氣管炎、哮喘增多;另外,氣溫下降,四肢,尤其足部遠端毛細血管收縮,使得皮膚溫度下降;還有,由于血壓升高,血粘度增高,人體代謝增加,心臟耗氧增多,易促發心腦血管疾病;腹部及背部受寒也會誘使胃炎、潰瘍發作等。
在這樣的氣候變化以及人體生理變化中,登高充分地發揮其不可多得的作用。
通過登高,首先能夠讓人主動適應氣候的變化,增強人的適應性,因為秋季高山的空氣溫度會隨著高度的上升而遞減,加之山體溫度受小氣候影響也難以預料,所以秋日登高,溫度變化最為頻繁。頻繁的變化能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于積極的應對狀態,從而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幫助人體的氣血運行,同時,山林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多,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利。
其次,作為一種體育鍛煉,登高的作用包括了:能使肺通氣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從而減少和防止肺部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還有,秋日登高可以調節人的心情,減少抑郁。在登高的過程中,由于有陽光的撫慰,有自然的熏陶,自然能驅散人們心中的陰霾。杜主任建議,老人們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要充分地享受陽光,享受自然。
飲食調理 飲菊花酒能養生防病
杜發斌主任指出,重陽節飲菊花酒是一種養生、防病的好方法,因為菊花酒可以增加血液循環,防止疾病的發生。另外,秋季多燥,易于傷肺,所以這個季節可以食用一些秋梨膏。秋梨膏具有生津、降火、養陰、潤肺等功效。
此外,有條件登高采茱萸者,還可用鮮萸肉加以糖、蜜、酒浸汁,做成健身飲料。
【重陽節如何養生?】相關文章:
節氣養生:寒露如何養生01-17
白露養生,白露如何養生05-15
茶葉是如何養生的?01-17
女性如何養生08-24
冬至如何養生?冬至養生寶典02-02
寒露節氣如何養生01-16
立冬教你如何養生01-23
霜降節氣如何養生?01-13
夏至節氣如何養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