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第幾個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2016年是第 63 個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每年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這是1953年由法國人發起,世界衛生組織確立的,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目的是調動社會各種力量來幫助麻風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獲得更多的權利。
中國于1988年開始進行"世界防治麻風病日"自上而下的、全國性的宣傳、科普活動,目的是普及麻風防治知識,消除麻風恐怖和歧視,吸引社會各界關心和參加消滅麻風的事業,對在中國消滅麻風病的偉大事業起促進作用。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 由來看法
看法一
1954年,法國慈善家佛勒豪(Raoul Follerean 1903-1977)律師,為喚起人們寬容地對待麻風病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自由,鼓勵和幫助他們得到與其他病人一樣的治療和生活,在巴黎發起建立“國際麻風節”(每年元月份最后一個星期天),目的是讓全世界了解麻風是可以治愈的,過去恐懼和歧視麻風的現象再也不能持續下去了,呼吁人們伸出援助之手。他孜孜不倦地進行32次環球旅行,訪問過5大洲102個國家,以其滿腔的`熱情、偉大的同情心和能言善辯的口才,向各國首腦、企業家及民眾進行游說,鼓勵人們為麻風病人做些事情,敦促政府付諸實施.。1966年起又先后倡導成立歐洲麻風救濟會聯合會(ELEP)及國際麻風救濟會聯合會(ILEP)。
一年一度的國際麻風節,由國際麻風救濟會聯合會的成員國組織,很快得到全世界人們的擁護和政府的認可和響應。全世界至今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行慶祝活動,從而成為全球性的節日。2005年1月30日將是第52屆國際麻風節。1987年11月27日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決定:自1988年起“國際麻風節”也作為“中國麻風節”。1996年衛生部下文稱之為“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并每年發布中國的主題,各地都廣泛開展了保持麻風防治及關心麻風病人的慶;顒。
看法二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也叫做國際麻風節,1954年,為了廣泛宣傳麻風知識,消除人們對麻風的誤解,改善麻風病人的生活待遇,促進消滅麻風病的偉大事業的發展,為人民造福,由法國慈善家佛勒豪律師在法國巴黎發起倡儀,世界衛生組織決定,以每年一月最后一個星期天作為國際麻風節。1987年11月27日,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決定,自 1988年起國際麻風節也作為中國麻風節。
法國慈善家、律師佛勒豪曾進行過32次環球旅行,訪問過102個國家,游說各國首腦、企業家及民眾,鼓勵人們幫助麻風病人。1966年后,他又倡導成立了歐洲麻風病救濟聯合會和國際麻風救濟會聯合會。
現在每年的麻風節活動由國際麻風救濟會聯合會的成員國組織參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一天都要舉行相應的紀念和宣傳活動,目的在于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麻風是可以治愈的,人們對麻風病的恐懼和歧視不應再繼續下去,社會和家庭都應當關愛麻風病患者,讓他們在愛的關懷之中盡早得到合理的醫治,并早日走出疾病的陰影,回歸到溫暖的社會中。
看法三
每年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這是1953年由法國人發起,世界衛生組織確立的,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目的是調動社會各種力量來幫助麻風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獲得更多的權利。
麻風病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侵犯周圍神經,導致周圍神經的功能損害,往往表現為肢體畸形。畸形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畸形是由于麻風桿菌感染直接導致組織反應而引起的。如手、足及角膜保護性感覺喪失,脫眉和睫毛脫落,爪形指、垂腕等。繼發性畸形是由于身體麻木部位的損傷而引起的,如手足皸裂、傷口和足底潰瘍,手足指趾缺失、角膜潰瘍和足骨破壞等。
麻風病是種嚴重的皮膚疾病,會使患者出現各種皮膚危害,甚至造成肢體的殘疾。了解早期麻風病癥狀,能夠更好防治麻風病。那么,麻風病早期有什么癥狀?
麻風病早期癥狀
1、通常,“原發”性的皮損:指的是由麻風細菌所直接導致的各種形式的皮損以及皮損部位周圍的一些神經系統的損傷。
皮損可以是一處或多處,通常其顏色均較周圍的正常皮膚淺一些,有時這些損害也可以是淡紅或銅色的。以斑診、丘診、斑塊、彌漫浸潤、結節、潰瘍為常見。
神經損傷如爪形手、腕下垂、足下垂等。麻風皮損大多數緩慢發生、發展,但以反應形式為首發癥狀者也因麻風病人機體免疫力不一,發病后臨床表現各異,一般分為結核樣型麻風、界線類麻風。
絕大多數的麻風病患者的皮損并沒有出汗的現象,但是少數患者會出現瘙癢感甚至是奇癢。而且還會伴有一些感覺上的障礙,感覺上喪失是麻風病的主要特點,另外在皮膚損害的部位可以顯示出不同程度的溫覺和痛覺等感覺上的障礙。
2、麻風菌抗原誘導的免疫反應性損害:是指麻風菌在體內死亡后會釋放抗原,誘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和組織損傷,如麻風結節性紅斑、虹膜睫狀體炎和神經炎等。
這些表現一般出現在皮膚和周圍神經損害之前,但有時也可發生較早,成為首發和突出表現,常引起誤診。請您注意對皮膚和周圍神經檢查,可疑時請轉有關?漆t生協助診斷。
3、神經損傷:主要見于周圍神經干,表現為皮膚的感覺障礙和受損神經所支配的肌肉變的軟弱無力。周圍神經損害后的并發癥:如手足麻木、無汗,晚期可出現皸裂、潰瘍,甚至骨和組織吸收。
上面這些表現都是可以相互的交叉或者重疊的,而且通常病期越短,神經收到損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所以麻風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預防麻風畸殘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麻風病早期治療很重要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發的慢性傳染病,在空氣中不容易存活。當患上麻風病無明顯癥狀,因此,周圍有麻風病人或者經常接觸麻風病人需要定期檢查。因為早期感染的麻風病是能夠被治愈的,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麻風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未經治療的多菌型麻風病患者。95%以上的人對麻風桿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風桿菌,發病的比例也很低。
【2016年是第幾個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相關文章:
2018第幾個世界地球日02-25
今年是第幾個地球日02-25
2018是第幾個地球日02-25
2017年是第幾個國慶日05-05
2018年是第幾個地球日02-25
2017年10月1日是第幾個國慶節10-27
2018第幾個地球日02-25
2017今年是第幾個國慶02-19
幾月幾日是世界地球日02-25
幾月幾號是世界地球日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