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資料匯篇
【導語】1882 年3 月24 日,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發現結核桿菌是導致結核病的病原菌。1982年3月24日,為紀念科赫發現結核菌100 周年,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共同倡議將3 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動員公眾支持加強在全球范圍的結核病控制工作。
什么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各個臟器。其中,肺部是感染結核菌的最主要臟器,稱為肺結核。個體一旦感染結核菌后,將終身攜帶病菌,約有10%-15%的感染者會在一定條件下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成為新患者并繼續傳染給其他人。結核病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吸入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噴出的飛沫傳播。相關研究顯示,每個肺結核患者一生可以傳染10-15人。
國家在定點醫療衛生機構對肺結核檢查治療的以下項目實行免費政策 :國家為初診的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免費提供1次痰涂片(3份痰標本)和普通X光胸片檢查;為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免費提供國家統一方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期間的痰涂片檢查(3或4次,每次2份痰標本)和治療結束時的1次普通X光胸片檢查(初、復治患者各提供1次免費);對納入結核病治療管理系統的肺結核患者給予交通補助或采取服藥后為肺結核患者提供雞蛋、牛奶等營養食品的方式給予補助100元---150元的標準。
耐藥肺結核是從肺結核患者分離出的結核分枝桿菌在1種或多種抗結核藥物存在時仍能生長,即可確診為耐藥肺結核。單耐藥是僅對1種抗結核藥物耐藥。多耐藥是對1種以上的抗結核藥物耐藥(不包括同時對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的情況)。耐多藥是至少對異煙肼和利福平同時耐藥。廣泛耐藥是除對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之外,同時對任意1種氟喹諾酮類藥物及對3種二線抗結核藥物注射劑(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中的至少1種耐藥。
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與普通肺結核患者相比,一是傳染危害大,受感染者一旦發病即為原發耐多藥肺結核,且傳染期更長。二是治療費用高,耐多藥/廣泛耐藥肺結核的治療需要二線抗結核藥物,治療時間長達2-3年之久,治療費用大約是普通肺結核的100倍。耐多藥肺結核的流行,不僅會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而且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全球27個耐多藥肺結核高負擔國家之一,2007年-2008年全國結核病耐藥性基線調查結果顯示,肺結核患者中耐多藥率為8.32%,廣泛耐藥率為0.68%。據此估算,我國每年新發耐多藥結核患者12萬例,新發廣泛耐藥結核病患者9000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數位居全球第2位。目前全球基金項目地區為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免費提供以下檢查。目前全球基金項目地區為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免費提供二線抗結核藥物和相關檢查;在部分中國衛生部-蓋茨基金會肺結核防治合作項目試點地區由醫療保險和項目經費支付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大部分醫療費用,個人承擔小部分醫療費用。
結核菌
是如何傳播的
只有痰涂片抗酸桿菌陽性的肺結核病人才具有傳染性,才是結核病的傳染源。大量的結核菌,通過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方式經鼻腔和口腔噴出體外,在空氣中形成氣霧(或稱為飛沫),較大的飛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較小的飛沫很快蒸發成為含有結核菌的“微滴核”,并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如果空氣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由此看來,傳染性的大小和傳染源病人的病情嚴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頻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風情況及接觸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關。以上稱為“咳嗽傳染”,是經科學試驗證的,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也有可能通過隨地吐痰形成的“塵埃傳染”,但這是次要的傳播方式。
結核病的傳染性
不是所有類型的結核病都具有傳染性。也不是任何一個結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間的住何時候都具有傳染性。
肺結核病中的一些類型往往具有傳染性,衡量和判斷病人是否具有傳染性最簡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對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如涂片檢查發現抗酸桿菌陽性,則認為具有傳染性,或稱為“傳染源”。
肺結核主要的常見癥狀
與其它疾病一樣,肺結核病的早期,由于病變小而沒有明顯癥狀。此外,即使有了癥狀,由于肺結核病的癥狀沒有很明顯的特點,病人和醫生容易誤認為得了別的病而忽略了肺結核病。
通過很多調查分析看,肺結核病的主要癥狀有:
咳嗽咳痰超過2周
咯血
發熱或胸痛超過2周
有了上述癥狀后,就是一位“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就應當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結核病。最好先到結核病定點門診或結核病專科醫院檢查。除了做胸部X線檢查外,一定要作痰結核菌檢查。因為檢出結核菌就說明找到了病原體,就可以確診。早期、正確的診斷是治愈肺結核病的首要條件。
如何治療肺結核
采用化學和生物制劑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又稱化學療法,是現代結核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化療是控制結核病傳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目前我省結核病防治規劃采用的是直接面視下的'短程督導化療。服藥方法是每日服藥。短程督導化療分為兩個階段:強化期和繼續期。強化期為殺菌階段,即在治療開始時的2-3個月,聯合應用4-5種抗結核藥,以便在短時間內盡快殺滅大量繁殖活躍的敏感菌,減少耐藥菌的產生。繼續期為鞏固治療階段,即在強化期之后的 4-6個月內,繼續消滅殘留的結核菌,并減少和避免復發機會。
我國目前廣泛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鏈霉素(S)。在強化期幾乎全部被采用,而在繼續期則選擇其中的2-3種藥物。治療過程中的服藥方法采用每日服藥,以便于督導化療的實施,使病人能全程,不間斷地服藥,以提高治愈率。
結核病治療的五項原則
結核病治療的五項原則是“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全程”。早期是指:結核病一旦診斷就應及時、早期給予抗結核藥物的治療。聯合是指:結核病的治療應采取幾種抗結核藥物的聯合用藥。規律是指:結核病的治療要堅持規律用藥。結核病的治療一旦開始,就應嚴格按照規定的抗結核治療方案,包括藥品種類、劑量、服藥方法、服藥時間等有規律的服用,不能隨意更改化療方案或間斷服藥甚至中斷治療。適量是指:在制定個體的抗結核藥物的化療方案中,對每一個抗結核藥物的劑量選擇適當。全程是指:在制定了一個有效的抗結核病的化療方案后,就應按照化療方案連續不間斷的治療直至完成所規定的療程。
治療的療程
對于肺結核來說,如果是新發傳染性病例,即以前從未用過抗結核藥物或抗結核治療少于一個月,可采用6個月的間歇短程化療方案。
目前我省統一使用固定劑量復合制劑(FDC)的化療方案:2HREZ/4HR,其意思是在開始治療的兩個月為強化期,使用異煙肼(H)、利副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氨(Z)4種抗結核藥物,每日服用一次;隨后為4個月的繼續期,使用異煙肼(H)、利副平(R)2種抗結核藥物,每日服用一次,總療程為6個月。如果是復治傳染性肺結核病例,即以前使用抗結核藥物大于一個月,可采用8個月的間歇短程化療方案。
為何肺結核病人
必須到結核病防治機構就診
現代結核病療法
可治愈已確診的病人
因為結核病的正規徹底治療必須有6-8個月的療程,且需要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才能徹底治愈。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要求病人每次服藥均要在醫務人員的面視下服用(DOTS),以保證盡可能地治愈所有的結核病人,減少結核病的傳播。
而絕大多數結核病人首診于綜合醫療機構,綜合醫院因其本身的工作特點,很難形成醫生與病人間的固定聯系,難以實現對結核病人治療全過程的督導管理。
另一方面,我國的大部分地市縣都有健全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能夠落實病人的全程督導化療,因此我國提出了充分利用現有的基層結核病防治網絡,將結核病人歸口到結核病防治機構統一治療管理,以利于"DOTS策略"的實施。
現代結核病療法
可治愈已確診的病人
現代結核病的治療原則是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藥,并采用不住院條件下的家庭督導治療。我國自1991年起采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鏈霉素等抗結核病藥物組成的全間歇短程化療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平均治愈率達到85%以上。
【2016最新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資料匯篇】相關文章:
肺結核病防治培訓知識05-15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資料參考02-26
世界動物日手抄報內容資料06-02
世界地球日手抄報資料大全03-17
世界知識產權日手抄報資料04-05
世界地球日手抄報內容資料范文01-12
世界讀書日的手抄報的資料參考02-17
世界愛耳日資料06-07
世界環境日標語01-27
世界環境日標語(15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