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塔爾寺旅游攻略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請跟隨小編的步伐來領略一下這里的風土人情吧。
藝術三絕
塔爾寺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藝術三絕”。
壁畫
壁畫是各殿宇墻壁上的繪畫。大多繪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繪于墻壁和棟梁上。壁畫顏料采用石質礦物,色彩鮮艷,經久不變。壁畫畫風屬喇嘛教宗教畫系,與漢畫有些不同,具有濃郁的印藏風味。壁畫內容大多取材于佛經黃教諸密乘經典,畫面情節屬黃教內容,人物主次多屬密乘教義。
酥油佛像
酥油花就是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黃油)跳板各色顏料而制成的油塑藝術品。相傳酥油花源于西藏,唐文成公主與土蕃王松贊干布結親時,曾從長安帶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薩大昭寺內.嚴寒的'冬季,無鮮花獻佛,信徒們為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佛像前。從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習俗。1594年,酥油花傳到了塔爾寺,經該寺藝僧苦心鉆研,使其在題材和工藝上有了新的發展,成為塔爾寺獨有的一種高超的油塑藝術。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燈節時,藝僧將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內展出,成為一年一度的寺內盛會。
堆繡
堆繡是塔爾寺獨創的藏族藝術品種之一。它用各色的綢緞剪成所需要的各種形狀,如佛像,人物花卉,鳥獸等,以羊毛或棉花之類充實其中,再繡在布幔上,由于中間突起,有明顯的立體感。本寺大經堂內懸掛有“十八羅漢”等堆繡藝術產品。堆繡包括刺繡和剪堆兩種,其內容題材大多來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是該寺獨創的傳統藝術,是僧侶藝術的杰作。
【青海湖塔爾寺旅游攻略】相關文章:
塔爾寺旅游攻略介紹04-03
關于青海湖旅游的攻略12-02
青海湖環湖自助游攻略03-18
青海塔爾寺燈節01-25
青海湖敦煌大環線衣食住行詳細的旅游攻略12-30
大理旅游攻略03-19
湖南旅游攻略03-19
重慶旅游攻略03-19
桂林旅游攻略03-19
上海旅游攻略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