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候的特點和變化有哪些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爛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種、栽插要避開暖尾冷頭。在西北高原,牲畜經嚴冬和草料不足的影響,抵抗力弱,需要嚴防開春后的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但是就一些地區而言,情況并非如此。特別是華南西部常處于春旱時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帶的一半;華南東部雖然春雨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過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農業生產之需還須靠年前蓄水補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應當加強對雹災的防御。
清明時節,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時節,麥長三節”,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已經盛花,東北和西北地區小麥也進入拔節期,應抓緊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進入大批播種的適宜季節,要抓緊時機搶晴早播。
“梨花風起正清明”,這時多種果樹進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座果率。華南早稻栽插掃尾,耘田施肥應及時進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將要播種。“明前茶,兩片芽”,茶樹新芽抽長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蟲;名茶產區已陸續開采,應嚴格科學采制,確保產量和品質。
2015年清明節天氣預報
南方天氣
清明小長假期間,南方多降雨,強降水容易引發城鄉積澇、局地山洪、山體滑坡等災害,要注意做好防御工作。伴隨著強對流天氣,雷擊事件也可能多發,公眾應該提高防雷避險的意識。此外,大風容易導致廠房工棚、臨時構筑物、戶外廣告牌、樹木等倒塌,也要加強相關方面的防范。
而在交通方面,雨霧天氣可能會引發能見度低以及行車困難,要注意交通安全。駕駛車輛的公眾應該注意路況,小心駕駛,謹防追尾等。行人也要注意及時躲避冰雹、強風、大雨,以免受傷。
降雨不利出行,但公眾可以關注天氣預報抓住降水間隙外出游玩,建議外出記得帶傘哈!
北方天氣
清明小長假期間,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適宜出游,公眾在外出時,需做好防風準備,如戴上口罩、墨鏡等裝備。因此提醒公眾在踏青、祭掃時,不要亂扔、遺留煙頭等火種。如使用明火,應圈定阻燃圍欄或挖掘深坑進行,離開前將燃灰清理干凈,確認火源完全熄滅后再離開。
看完了2015年清明節天氣預報內容,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明節的習俗吧。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并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于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云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于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
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于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http://www.shddsc.com/【清明節氣候的特點和變化有哪些】相關文章:
清明氣候特點12-09
驚蟄氣候特點12-13
清明節的由來和有哪些習俗11-02
過年的風俗有哪些特點02-08
考駕照有哪些變化11-21
工傷保險的特點有哪些11-09
清明節的傳說故事和清明節有哪些食俗03-12
情商高的人有哪些特點05-05
養老保險有哪些特點10-08
立冬氣候特點與養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