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清明節習俗
客家人在清明節的最主要活動是祭祖掃墓,意在發揚孝悌,以示不忘祖德和生養劬勞,因此歷來為客家人所重視。客家人不論走到天涯海角,每當清明,往往不遠千里萬里,回鄉掃墓,即使不能回鄉,也忘不了寄匯清明祭祖錢。
清明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帶上祭祀物品,一起前往祖先墓地舉行簡單而又凝重的祭祀儀式。按照當地風俗,未滿12歲的'小孩是不能去拜祭祖先的,但也有些人家比較開放,也會帶小孩前去祭奠祖先,表達孝心。祭祀的物品也是豐儉由人,但一般來說,子女都會認真準備。
清明節一大早,客家人邊帶著祭祀用品,鋤頭、鐮刀等工具出發了。按照當地習俗,親人去世后都喜歡依山而葬。到達后,大家便動手清除親人墓地上的雜草,墓地周圍的雜草也要清除干凈。客家人認為,雜草清除得比較干凈,不僅是為了更好看,主要是為了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雜草清除干凈后,將貢品擺上,便可以進行燒香祭拜了。每個人手持香火三鞠躬,然后將香火插在親人的墓前。如果是比較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輩,晚輩除了鞠躬之外,還需要行跪拜禮。隨著時代的發展,祭祀用品種類越來越多,現在大家去祭拜都會為已故親人準備別墅、存折、衣服、汽車、手機、珠寶首飾等等比較新潮的祭祀用品。
【客家人的清明節習俗】相關文章:
客家人的“尚紅”習俗02-11
普寧客家人重陽節習俗09-17
客家人的中秋節習俗11-06
客家人過端午節的習俗05-14
韶關丹霞鎮的客家人飲食習俗08-22
關于客家人的清明節風俗習慣03-28
清明節習俗03-22
新加坡華人清明節習俗-習俗講解11-15
韓國清明節習俗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