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節的來歷
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旦節的來歷: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并沒有正式公布。
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定陽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稱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 “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在中國最早的時候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后,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每年元旦的時候各個團體都會組織的活動,比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等,從前爸爸媽媽的年代就會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小朋友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在電視記錄片上還是能看到的。哈哈,最最開心的是對于小朋友們來說元旦呢就是和爸爸媽媽家人一起歡聚一堂,出去玩,或者享受家庭時光咯~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元旦保留著中國最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后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
【元旦節的來歷】相關文章:
元旦節的來歷01-11
元旦節的來歷和資料01-11
元旦節的來歷簡介及習俗01-11
細談元旦節習俗的來歷01-26
關于中國元旦節的來歷01-11
元旦節的來歷和各國習俗01-22
元旦節的來歷概述和習俗01-11
關于元旦節的來歷和習俗01-11
元旦節來歷及各國元旦習俗簡介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