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季養生應該從中秋開始
中秋即將到來,也意味著我們已經正式進入了秋季。 由于陽氣弱陰氣長,身體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虛而入,損傷脾胃。中秋國慶8天大假,也會影響日常的飲食平衡。促發三高、痛風等疾病。因此應及時注意養生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
秋季養生應該從中秋開始
1、及時增減衣服。立秋之后,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不宜赤膊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2、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以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潤,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水果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秋天氣候干燥,熱茶最解渴,且溫熱的水更容易流灌全身。
3、是少吃辛辣煎炸油膩的食物,多食皆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特別是中秋聚餐,餐桌上少不了油膩食品,多數人往往還會在這一階段飲酒過量。有酒精肝、脂肪肝、已經高尿酸或者痛風患者這一階段往往不能做到嚴格控制飲食,那么就需要采取相關措施,提前服用御農益肝茶和御農降酸茶等,預防突發疾病。
4、是重視精神調養。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摟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則內耗陰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為明顯。日常可以飲用御農益肝茶,及時滋養肝臟,平靜肝火。所以,預防秋燥的另一環就是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并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
5、秋季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平時可適當早期,簡單的做些運動,防止血栓的形成。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以收斂“神氣”。
如有失眠、焦慮、多夢等導致睡眠不良等現象時,應及時進行調理,睡眠不佳會導致人心情煩躁加上秋季肝火旺,更易傷身,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安神、定氣的食物,如蓮子、紅棗等,也可飲用御農舒眠茶,凝神靜氣,改善睡眠狀況。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如御農益肝茶,改善酒精肝脂肪等,則效果更佳。
一、秋季的養生食物
1、檸檬
一般來說一個檸檬內的維生素c就可以滿足一個人一天的需求了,而且檸檬中的柑橘類的黃銅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2、西蘭花
一個中等的西蘭花也就可以滿足你一天的維生素k和維生素c的需求了,最主要的是西蘭花也是可以抗癌的。
3、黑巧克力
不要覺得巧克力只會讓人發胖,黑巧克力不但不會發胖還能幫你降血壓哦,每天吃7克就可以了,巧克力所含的可可粉富含黃酮類的抗氧化劑呢。
4、紅薯
紅薯雖然是淀粉類食物,但是卻不會發胖還能養生,一個紅薯內大約含有60微克的葉酸,尤其是紅薯是可以幫助你體內脂肪的新陳代謝的。
5、三文魚
三文魚在魚類中算是很好的養生食物了,85克三文魚內的維生素b3就能滿足人體所需的50%,而且還能幫助抗癌和輔助治療心臟病。
6、核桃
核桃是堅果中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最多的食物,尤其是核桃還可以幫助睡眠哦,因為核桃中富含一種物質,叫做褪黑激素。
二、秋季養生的飲食禁忌
1、少吃生姜。生姜性燥熱,食后易上火,加重秋燥。中醫學上有“八九月不食姜”的說法,正是依據人體在四季不同的身體特征而總結出的寶貴經驗。此外,蔥、蒜、韭菜等辛味之品,也要避免多食。
2、大多數人喜歡在秋天涮火鍋,似乎辣辣的味道才夠痛快,但卻很容易使體內內火聚積,出現便秘、臉上長痘等癥狀。秋天吃火鍋,應多搭配青菜、菇類一同涮食,不要過多地涮肉類。秋天也不宜多吃狗肉,狗肉熱量大,容易上火。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涮火鍋時千萬不要同時喝茶。茶葉中含有的鞣酸與肉類中的蛋白結合后會形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容易導致便秘發生。
3、有些人在秋天大量吃桂圓、人參等性熱補品,很容易引起腹脹、煩躁、鼻出血及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
三、秋季養生湯
1、西湖莼菜湯:莼菜是天然水生植物,它富含黏液及膠質,營養價值十分豐富。用莼菜做湯不僅口感潤滑,也相當開胃。
2、西瓜烏雞湯:西瓜皮和烏雞都有滋潤作用,尤其適合女性秋補。取新鮮西瓜,去瓤后將瓜皮切成小塊,與烏雞、蜜棗一同燉煮即可。
3、冬瓜陳皮老鴨湯:秋天宜喝鴨湯,但要煮得久。取老鴨一只,與適量冬瓜、薏米、陳皮、紅棗混合,慢燉3個小時以上,即可做成一鍋色香味俱全的老鴨湯。
總之,由于秋季早晚溫差變化大,是造成生病的一個根由,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預防,首先從飲食調理做起。
【秋季養生應該從中秋開始】相關文章:
秋季養生的六種水果07-21
秋季養生的說說句子(精選380句)08-10
秋季養生食譜家常菜09-22
中秋節養生知識09-11
中秋節放假是從哪年開始08-24
中秋節應該吃什么海鮮09-28
中秋節后吃什么養生07-22
中秋節是什么時候開始的08-29
養生開業養生文案05-15
初中秋季軍訓心得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