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八月十五是幾號

時間:2021-01-06 17:11:05 中秋 我要投稿

2014年八月十五是幾號

  八月十五又叫中秋節,很多地方還有八月半的說法。那么2014年八月十五是幾號呢?八月十五是什么時候?下面小編為您介紹2014年八月十五是幾號。

  2014年八月十五是幾號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從日歷可以看出2014年八月十五是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農歷八月十五

  北京中秋節習俗

  兔兒爺傳統習俗。兔爺是北京老傳統玩具,它最早出現在明末,用來祭月的,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兔兒爺,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

  對月祭祀招運氣。古人素有將圓月視為美滿、團圓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敬月習俗源遠流長。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十五賞月。北京人喜歡一邊看電視里面的中秋節目,一邊賞月,有像過年看《春節聯歡晚會》一樣,這種習俗同樣起源于周朝,不過當時是上街游玩,看戲比較多。

  上海中秋節習俗

  祭月。祭月時,當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供以月餅、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還供有執著搗藥杵站立的玉兔月宮符畫。舊以月屬陰,祭月時由婦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說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畢,一家吃團圓酒、賞月飯等。婦女回娘家暫住的,中秋夜必須返回夫家,因為這是團圓節的緣故。

  走月亮。中秋夜出游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婦女們結伴夜游,稱為“踏月”。上海小東門外的陸家石橋,橋下面水中蕩漾的皎月倒影,與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對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織,爭相觀賞。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氣,被稱作“滬城八景”之一。

  燒香斗。所謂香斗,也有稱為斗香的,是由紙扎店制作的,形狀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寬約有二尺多。香斗四周糊著紗絹,繪有月宮樓臺亭閣等圖畫,也有的香斗用線香編繞而成,斗中插有紙扎的龍門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裝飾。上海中秋節燒香斗的場面,向以南園為最盛。此外,城里城外許多大橋的橋都點燃有特制的大型香斗。

  青苗會。在農村,中秋節祭祖,往往幾家合在一起行事,這在舊俗中叫做“青苗會”。農民還將中秋天氣和年中收成等聯系在一起。據說中秋月明,則來年歲熟,寶山縣有諺語:“中秋月朗來年熟。”如果中秋夜多云或雨而不見月亮,會影響到第二年的元宵,說是終宵雨雪,燈節也會大為減色的。上海縣、嘉定縣有諺語: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燈。”奉賢縣的諺語則說:“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燈。”

  廣東中秋節習俗

  蕩秋千。預先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的單雙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月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秋千前大顯身手。

  拜月娘。晚飯后,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在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擺上水果、云片糕、月餅;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燒瓦塔、燃煙堆。在農村,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后,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后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大人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后把各家各戶送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里,月上中天時點燃。至于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里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點燃。

  剝鬼皮。傳說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后,百姓受盡欺凌,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拜月娘的`供桌上都有蒸熟的芋頭。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南京中秋節習俗

  圓月。據《正德江寧縣志》記載,中秋之夜,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八月十五夜,全家聚飲同吃團圓飯,如有親屬未歸,席上必置杯。菜肴中以桂花鴨、毛豆燒仔雞、老菱燒肉等為主,酒后還須食澆以糖桂花糖芋艿助興。同時家家陳以菱、藕、芡、栗、柿之類供于中庭。祀月之余,全家再吃月餅,俗稱“團圓餅”,意為團聚。

  走月。婦女夜游街市稱“走月”,俗稱“蹈月”。中秋之夜,南京女子三五成群相約夜游,走街串巷,互拜親朋,賞月看花,此來彼往,以寓月圓人亦圓之意,直至深夜方散。有人也借月幽會,與心上人傾訴衷腸;有的結伴而聚,托月寄情,抒發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摸秋。南京婦女舊有“摸秋”習俗。中秋月夜,她們三五結伴,偷偷往果園中摸取瓜果,摸到南瓜,預示可生男孩,摸到扁豆則預示生女孩。而未婚女子的小姊妹們,三五結伴,往果園中摸取瓜果,以瓜果優劣,預示能否覓得如意夫婿。

  斗香。所謂焚斗香,亦曰“點天香”,壘瓦片為寶塔形狀,周邊長寬約一尺余,高四、五層至六、七層。越往上越小,形狀如塔尖。最上一層裁紙疊做量米的斗狀,謂之香斗,中燃以線香,斗旁插著紙扎的龍門、旗斗、魁星和彩旗之類。敲鑼打鼓,繞塔以戲。

  玩月。南京人玩月之舉由來已久,南京舊有“玩月橋”,其在夫子廟秦淮河南,后來的“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它從現在的江南貢院一直延伸到白鷺洲公園北門,康熙年間,長板橋被毀,但中秋玩月之俗綿延至今。

  福建中秋節習俗

  博餅。福建的中秋習俗,最出名的當數廈門人的“博餅”,也就是用骰子搖出狀元、對堂等。這一玩法如今越來越被福建各地推崇,在臺灣也非常流行。傳說“博餅”的游戲玩法,是由300多年前,鄭成功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中秋思鄉的愁緒,激勵士氣收復臺灣時巧妙設計出來的。

  放孔明燈。除了博餅,福建各地群眾過中秋時還喜歡放孔明燈,也就是用紙扎成大型的燈,燈下燃火把,依靠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

  月宮求子。還有不少地方,在八月十五月圓夜時,會進行一些祭月風俗,比如三明建寧縣,中秋夜大部分居民都會掛起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龍巖市上杭縣中秋時兒女會拜月還會請月姑。

  中秋擺塔。“擺塔”源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中秋前夕,富人們搭金塔、銀塔;窮人家撿來碎瓦,搭起瓦片塔。此舉當年是為了慶祝戚繼光抗倭勝利。

  此外,全省各地都有一些各自的慶祝中秋節的習俗,比如龍巖人吃月餅時,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據說這個習俗來自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信息的傳說。

http://www.shddsc.com/

【八月十五是幾號】相關文章:

2015八月十五是幾號09-08

2015年八月十五是幾號09-08

八月十五日是幾號201509-08

八月十五的詩句09-08

八月十五的來歷09-17

八月十五的由來06-08

八月十五夜玩月08-11

昔年八月十五夜08-11

八月十五賀詞大全05-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桑日县| 洞口县| 舟曲县| 香格里拉县| 栖霞市| 漾濞| 应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天水市| 清丰县| 达日县| 金湖县| 建瓯市| 鸡泽县| 邵阳市| 滨海县| 大邑县| 盐源县| 平乡县| 兰西县| 龙游县| 沧源| 垦利县| 泸西县| 名山县| 峨边| 昌邑市| 美姑县| 嵩明县| 南皮县| 稷山县| 湘潭县| 普宁市| 大英县| 西宁市| 淳化县| 彝良县| 平乡县| 浮梁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