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感言匯總
炎炎夏日悄然飄遠,習習涼風帶來金秋的腳步聲。初秋,一個金色的季節,一個磬香的、甘甜的日子。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教師節感言,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有人說:你是春蠶,吐不盡那綿綿的情絲至死方休!有人說:你是蠟燭,灑盡最后一滴淚雨去照亮漆黑的夜空。其實,對于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兢兢業業奮斗在教育一線的教師而言,在所有幸福的日子里,教師節恐怕是最幸福的,在所有微笑的日子里,教師節里的微笑定然是最為燦爛的。教師事業需要一些默默付出的人,我們恰恰就是這默默付出中的一小塵埃,不要管自己多微小,但世界就是由這小小分子組成的,不要小瞧自己的工作,在默默付出中我們在收獲學生真情,我們在感受心靈的凈化,真希望作為教師的我們都能認真工作,為了我們那些稚氣童真的孩子,讓我們努力吧!
微笑明天,希望明天!
人生的年輪,似一串珍珠,漫長的生活,是一組樂曲。生命中的一份份感動,
是一首首動人的樂章。很快,又一個教師節會即將過去,人生中到底有多少個教師節可以讓我們去度過?但愿哪天不需要教師節,人們還能記住天下還有教師這個職業! 祝教師們節日快樂!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
曾看到過一位心理學家說過的這樣一句話:“給我一群孩子,我能把他們培養成醫生、教師、警察、建筑師、魔術師等等。”雖然他的話有他一定的道理,但我并不完全贊同。 學生并不是一張白紙,我們想畫殺哪個去什么就會出現什么。相反,他們是有思維,有創造力的人,是一張有靈性,會自己產生出各種色彩的神奇的紙。
可以舉一個例子。在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老師如果提出一個問題,肯定會有許多小學生舉手。若是一一讓他們回答的話,得到的答案肯定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各種各樣的回答實在是太多了,你都不知道這些孩子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奇怪的想法。而這恰恰就是學生創造力的典型體現。你給他一只筆,他可以在不去模仿別人的圖畫的前提下自己畫出好多不同的圖畫來。
其實不光是小學生,就是剛出生幾個月大的嬰兒,他也并不是一張我們所謂的白紙。雖然他們沒有完善的大腦思維機制,但他們仍然有屬于自己的一些簡單的思考問題的方法。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會越來越豐富起來,會自己組織語言、組織思維去對外界的
各種刺激作出反應。這時候,我們還能說他們是一張普通的白紙嗎?不,他們是一張會說話,會加工,會創造的.白紙,而不是一張只會被動接受外界涂寫,機械產出復制品的白紙。 在紙質的白紙上,我們可以畫出我們想要的一切,而在學生這張“白紙”上,我們最多只能畫出各種圖形的大概輪廓,而其中的顏色、細節,只能由他們自己去填充,去添加。所以,作為教育者的家長們、教師們,請不要以為學生只是一張白紙而無休止地去為孩子們灌輸各種你們認為有用的東西,更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抹殺掉孩子們的創造性。留給他們一個機會,留給他們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吧!
教師應該怎樣與家長的溝通?
說到溝通,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人與人之間的交談。有效的溝通和對話是需要技巧的,這其中的奧秘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去探索的。然而,溝通不僅僅體現在對話上,雙方之間的思想交流、肢體語言、背景了解,都可以算作溝通的重要方面。而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更要將這幾方面結合成體,以達到有效的、以教育孩子朝好的方向發展為目的的溝通效果。 首先,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如孫子兵法里所說,熟悉對方和自己的實力是打勝仗的前提條件。那么在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中,知己知彼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我想,最重要的應當是教師要了解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態度。我們根據家長對待孩子的不同態度,可以把家長分為“護短型”、“放任型”、“溺愛型”、“配合型”、“氣勢洶洶型”等等。面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教師與之溝通時選用的方法也應當有所不同。比如說對待“放任型”家長,教師應該告知其做法的不妥之處以及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的嚴重后果,讓家長有教育孩子是他們的責任這樣一個意識。然后配合這些家長做好學校與家庭的互動,讓家長也參與到學校教育的活
動中,這樣一來,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的家長會慢慢地重視起孩子的成長和教育,而我們的學校教育也會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背景基礎。而當教師遇到的是“配合型”家長,那么教師只需告訴家長們需要做什么,或者和他們一起討論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其次,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就是說,在教師與家長這種特殊的人際關系中,我們要奉行的是一種透明、單純、高尚的溝通方式。透明,就是說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所有溝通都應該是能夠公開的,可以拿出臺面上來說的東西,沒有任何利益的交換和沖突;單純,就是說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的目的應該是單純的,那就是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而高尚,則是指教師和家長都應該視共同教育孩子為一種崇高的行為,是培養祖國下一代的優秀做法。教師和家長都應該心存感激與熱情。總之,淡如水,不僅有它的簡單,而且有它的深遠含義,這應當是所有教師和家長追求的一種理想的溝通方式。
最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教師與家長,這層人際關系雖然特殊,但它仍屬于人際交往的范疇,所以,誠信當然是溝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認為家長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沒有自己懂的多,因而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隨意地敷衍、應付家長,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這都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教師應該對自己說過的每句話負責任,答應過家長的事一定要兌現,即使無法兌現,也應該及時地向家長說明情況和原因,千萬不能拖著不管。而作為家長,對教師做的“說到做到”是一種負責任的、明智的做法。它不僅是對教師的尊重,也為自己的孩子做出了好的榜樣,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家長愿意做到誠信,愿意配合,才能最終達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其實,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技巧還有很多,而以上所說的這三個方面我認為是最重要的。利用“”的策略可以為選擇不同的溝通方式作準備;使用“”的交流方式能讓共同教育孩子成為一種透明、高尚的行為;而奉行“”的信條是保證溝通持續、有效和成功的道德基礎。因此,作為教師,想要與家長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先從了解這些獨特的溝通藝術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