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前景廣闊
不論是大學生還是返鄉農民工都對李克強總理的暖心政策感到欣慰。6月1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支持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增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動能。
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與農民工進城務工相逆的“城歸”現象開始出現,曾經浩浩蕩蕩的外出打工大軍,通過在城市勞動,長了見識、積累了經驗、開闊了視野。近年來,一大批有技術、有資金、對農村有感情的農民工紛紛返鄉創業。這一舉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部分解決了當地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甚至影響了地方的產業分布。
返鄉農民工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
對我省400萬農民工來說,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早已不再滿足于在城市里尋找到一份掙錢的工作,回鄉創業、帶動家鄉致富成為他們新的追求目標。
王文生是沁源縣韓洪鄉仁道村造峪組人,在外打工十余年,返鄉辦起土老帽種植專業合作社,把苦蕎通過深加工做成了大產業,產品有苦蕎仁、苦蕎面、苦蕎方便面、苦蕎皮座墊、苦蕎涼粉等產品,組建公司+農戶+基地+回收產品+產品開發營銷的一條龍產業,帶動千余人脫貧致富。
目前,返鄉農民工創業以第一、二代農民工為主,在外打工平均5年以上,積累了資金,學到了技術和現代管理經驗,掌握了信息,為回鄉創業奠定了一定基礎。他們回鄉后,依托本地自然優勢,興建特色種養基地和科技示范園等,發展了一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群。
他們利用在城市和大中型企業工作的經驗、技術,抓住規模企業產業鏈條向前和向后延伸的機遇,主動接受大中型企業的輻射帶動,積極發展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配件配套企業,促進一批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回鄉創業的農民工不僅是農村帶頭致富和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人,是農村基層干部的后備力量,更是新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推動者、開拓者。壺關縣小逢村張召喜30歲前開始外出打工,10年后回村擔任村黨支書,興辦了3個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500多萬元,先后投資400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小學、敬老院、文化大院、籃球場、科技書屋、黨員活動室、村黨支書辦公室等設施,投資50萬元,完成了“四化工程”建設,即綠化、亮化、硬化、凈化工程,把落后的山村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
http://www.shddsc.com/【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前景廣闊】相關文章:
回鄉創業的追夢者故事09-01
黃宇飛的回鄉創業故事09-04
歡迎海歸回鄉創業宣傳口號12-01
自學奶牛養殖技術回鄉創業的故事08-31
畢業生夫婦回鄉創業的故事09-01
農民工創業調研報告07-07
大學生回鄉創業靠種子致富09-25
廣安有支回鄉創業的“娘子軍”09-25
大學生兄妹回鄉養鴨創業的故事08-18
湖北千萬富翁回鄉種菜創業的故事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