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導致企業管理智能化的直接原因
(一)導致企業管理智能化的原因
1.巨大的社會需求和企業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當今社會中,交通、能源、醫療、教育、信息資源需求和配置、開發能力的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如何與集中式供電網絡并網;如何引導行駛中的百萬輛汽車有效利用有限道路資源,提高通行效率?如何發揮優質教育和醫療資源滿足千變萬化的需求?如何控制成千上萬的交易過程中的信用風險?如何開發利用巨大的信息存量,為商業創造更多價值?這些問題,依靠原有的能力已很難解決。
2.快速滿足小眾和個性化需求的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全球化以及互聯網催生了新的競爭格局。由于信息流通加快,模仿縮短了創新的收獲期,商品與服務的同質化日益嚴重,而消費者可供選擇的余地大大增加,于是差異化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可行之路,推動了經濟的轉型,大眾消費向小眾消費、個性化消費轉變。規模經濟向速度經濟轉變,誠如美國著名企業家比爾·蓋茨所言:“如果說80年代是注重質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設計的年代,那么21世紀頭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時代……”必須借助于協同智能提升快速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核心競爭力。
3.變革與創新決定企業命運。科技革命加速導入新的生產要素、新的生產手段,產品、技術、流程的生命周期日益縮短,業間不時發生顛覆性創新,企業時時面臨被淘汰,或重新洗牌的壓力,要求不斷變革和創新,經營管理難度空前提高,需要獲得高效的管理手段。
4.內外協同、精益經營成為普遍要求。消費者需求的提升和經營風險的增加,要求加強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并廣泛整合社會資源,實現從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轉向整個價值網鏈的合作競爭,協同管理的任務非常復雜。為應對同業價格競爭以及環境、資源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壓力,精益經營成為普遍要求。臺塑集團全面推行核算到機臺和崗位工序成本管理;海爾建立了2000多個自主經營體,每個經營體都有資產負債表,要求每天核算出收入和支出,每天檢查和指導自主經營體的“預案”實施,離開智能化的管理方法與手段,已經難以想象。
5.智能化應用環境正在形成。各國紛紛確立信息化智能化戰略,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目前全球信息資源極大豐富,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許多大企業信息管理已經達到較高水平,IBM公司倡導的建設智慧地球的愿景得到廣泛響應,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城市、智能社區試驗全面開花,智能化應用環境正在逐步形成。
(二)智能化管理的特征
由于新的時代正處于逐步形成過程,完整的管理形態有待觀察,從目前處于管理前沿的企業實踐來看,顯現以下特征:
1.集中人類智慧解決可持續發展難題。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以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的,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全球契約”行動,制定可持續經營戰略,倡導合作共贏,加大社會責任投入,開發節能、節材、低排放、安全環保的綠色產品和技術,落實管理責任,開展國際合作,建立評價標準,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力圖以全人類的智慧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各種難題。
2.廣泛開展基于開發人類智能的知識管理。知識是人類智能的基礎。開發個人、組織和社會知識資產,是智能化管理的必然選擇。1990年,包括IBM、GE、惠普、陶氏化學、德國漢高等在內的一批先進企業開始實踐知識管理,他們成立專門機構、設立知識管理總監,通過總結最佳實踐經驗和標桿管理,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將個人知識轉化為組織知識。后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力量開發專家系統,建立知識共享平臺,實行開放式的研究開發政策,中國許多企業還積極踐行學習型組織,大大提升了企業的智能水平。總體上大大增加了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價值含量。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威廉.哈拉爾研究,1986-1995年十年中,經合組織成員國輸出的以高科技為基礎的知識類產品,已經占出口總額的10%左右增加到35%,其中美國已達24%,即使是傳統的農產品出口,其中技術含量也大幅增加。
3.大量開發應用人工智能工具。企業各項業務和管理領域紛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取代人類完成越來越多的管理工作,從簡單重復的作業,到程序化的決策,再到半程序化的決策。例如在技術開發與生產過程控制中,企業大量引入應用輔助設計系統、仿真試驗系統、輔助制造系統、集成制造系統、遠程監控系統、技術服務系統等提高技術開發與生產過程的效率;在營銷業務中,企業日益廣泛的采用數據挖掘技術、網上采購與銷售、電子支付數據等;企業管理智能工具已涵蓋計劃與控制、辦公自動化、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供應商與分銷商管理等職能。20世紀末期,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近80%的企業采用了ERP管理軟件。
4.構建和完善智能化管理環境。企業為實現智能化管理積極創造條件,包括增強信息化、知識化、智能化意識,積極開發建設物聯網,為建立信息化平臺統一通信標準,為加強溝通、促進創新而進行組織變革,為適應信息系統運行要求而進行流程再造,為激勵知識分享完善獎勵制度,充實專家隊伍,加強人員培訓等。
(三)智能化管理提供的機遇和提出的挑戰
企業智能化實際上是工業發展史上新一輪的自動化,將直接導致新的社會分工,企業內員工,特別是知識工作者的任務將重新定義,由于大量程序化、半程序化的工作由人工智能完成,員工職責將向創新性、服務性方向轉移,從而形成新的組織結構、新的業務流程。據統計,自2007年以來,美國管理者崗位增加38.7萬個,辦公室職員崗位則減少近200萬個。例如簿記員、出納員、數據錄入員、檔案管理員、打字員、零售收銀員等職位數量一直下滑。另一個數據是,2011-2012年,美國應用和系統領域的軟件開發崗位增加了5.5%。數據庫、網絡和計算機系統管理員的就業崗位增加了2.6%。但是在申請這些職位的時候,需要跟上行業的發展速度,要有足夠的競爭力。
企業智能化必將改變產業格局、競爭格局,從而影響企業生態。例如專門開發出售、出租專家管理系統和提供云計算、云存儲的服務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將促使企業重新考慮自身保留的管理功能。
智能化系統可以完成大數據的分析處理,從而從抽樣調查進入到全體觀察的層面,發現新的現象和規律,例如因果關系不明的相關性事物,從而捕捉到新的商機,這是對傳統思維的超越。管理智能化對企業信息化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數據的準確、及時、開放性將極大地影響智能化管理的范圍和效果。^
http://www.shddsc.com/【導致企業管理智能化的直接原因】相關文章:
智能化工程合同01-11
智能化工程合同01-27
樓宇智能化工程專業求職簡歷01-20
智能化工程合同(11篇)03-25
智能化工程合同11篇03-20
智能化工程合同15篇02-22
企業管理心得04-23
企業管理的口號08-08
企業管理口號12-13
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