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雙十一網絡營銷策略
電商促銷作為單個事件,逃脫不了市場營銷中促銷的普遍特征。而MBA智庫百科對促銷定義是:企業利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消費者了解和注意企業的產品、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并促使其實現最終的購買行為。MBA智庫百科認為,促銷的實質是信息溝通。企業為了促進銷售,把信息傳遞的一般原理運用于企業的促銷活動中,在企業與中間商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穩定有效的信息聯系,實現有效的信息溝通。
然而對于電商來說,促銷除了讓消費者知道企業產品,產生品牌好感,更重要的是培育網購消費市場和爭奪消費者。所以,為了在其他電商和傳統線下營銷較量中脫穎而出,電商賣家們的新奇手段、頂尖戰術層出不窮,各展風騷。
雖然,消費者仍舊可以在此次“雙十一”促銷中看到傳統百貨促銷的經典橋段。像無償促銷(無償附贈、無償試用、免費抽獎)、惠贈促銷(即買即贈、購買補償換贈、購買目標金額后返利或獲贈)、折價促銷(優惠券、優惠卡、現價折扣、減價特賣、大甩賣、低價經營)、競賽促銷(舉辦趣味性或智力型競賽,吸引消費者)、公關活動促銷(新聞發布會、摸獎抽獎免單、砍價會、制造其他關注度高的事件)、雙贏促銷(數個企業或品牌強強聯合)、直效促銷(產品展示、分享應用)、服務促銷(免運費、全國聯保)等。不可否認,最常見的方式還是組合使用多種促銷手段。
另外,今年雙十一,我們也可以看到賣家們延續了不同于百貨促銷的做法,比如,提早在注冊用戶郵箱發放購物免單券或提供可直接領取的現金券,在所有促銷的基礎上,用二次瘋狂減價誘惑網民。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促銷方法均是立足于從戰術層面;而上升到策略層面,賣家們雖不一而足,但我們可以歸納總結為四點:虛實結合、借勢新媒、松弛有度、贏在物流。
策略一:虛實結合,線下線上優勢互補。
早些年就有市場觀察專家表示,如今的百貨商場似乎正淪為電商店鋪的試衣間。面對這一挑戰,傳統百貨經營者沒有坐視不理,除了在雙十一期間掀起一陣促銷狂潮,叫板淘寶天貓外,不少百貨商已經開拓了自己的網上經營渠道,比如君太百貨、銀泰百貨、王府井百貨等。
如此線上下結合的方式有一個明顯的硬傷——客流量不足。而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以看到銀泰百貨率先發起了突擊,它入駐了天貓,并購買了旗艦店入口的廣告位,一舉打破消費者網購滿意度低的迷局。愛好服裝的消費者不用擔心色差、尺碼、款式等問題,在銀泰百貨的實體店,可以先試后買;瘖y品的效果不理想?與其急著退貨、交運費,銀泰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試穿試用場所……這就是擁有實體店的優勢。
當然銀泰也考慮到了一些更享受百貨環境樂趣的消費者,“雙十一”期間,銀泰線上線下同價,消費者也可以在銀泰旗艦店集中購買商品,或在天貓上付賬以贏取支付寶抽獎機會,二者任選其一。對于銀泰來說,網店實體的并駕齊驅有效地拉動了客流量和成交額。11月12日媒體報道稱,銀泰在“雙十一”中的銷售總額是去年同期的6倍,一掃網購沖擊傳統百貨的衰頹景象,這個數據確實值得歡欣鼓舞。
中國電商研究中心認為,銀泰的虛實路線相較于其他電商賣家確實技高一籌,但卻并非天衣無縫。其一是,銀泰嚴重依賴天貓平臺流量,日后發展必定會受制于它;其二是,電商競爭如此激烈,后來者銀泰在電商上投入之大,恐怕難以平衡收支。其三是,在消費群體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電商平臺獲得了成功,實體店可能遭受挫敗。如果說,去年的“雙十一”是賣家將利潤建立在百貨企業的痛苦上,銀泰無異于作繭自縛。不僅是銀泰,準備或已經試水電商的百貨企業都該考慮這層風險。
策略二:“新新”相映,新勢力搭檔新媒體。
我們知道,在淘寶初期便投身電商的店鋪,普遍信譽早已累計到了皇冠或金冠,對于品牌價值論的市場營銷者來說,這些電商新貴們的“冠”遠超千萬。而要在電商藍海中尋求更大利潤,成本低廉、交互性強、靈活機動并以微博為代表的新興自媒體進入他們的眼中。
現在,無論是新浪微博還是騰訊微博,點擊鼠標刷新,很容易看到華麗麗的冒出幾條“雙十一”促銷信息。他們不像博客軟文般冗長,也不是硬廣似的讓人生厭。無聊的時候,消費者甚至還會覺得,是時候該買條新裙子、添置臺新家電了。
在新浪微博,電商賣家們如果找到一個足夠吸引人的話題,就可以零成本發起熱門討論或者邀請粉絲互動,抽獎、猜題、建議都可以作為參考形式。同時,隨時放送一點小禮品給積極的鐵粉,也是慣用收買人心的好方法。俗話說,拿人手短。微博粉絲或潛水愛好者(指被動接受微博信息,受禮品吸引而參與活動的網友)獲得獎品后的支持,即使不能立馬轉換為實際銷售量,至少也能瀏覽賣家們的店鋪或將獲獎經歷分享給身邊親朋好友,幫助店鋪知名度輻射更多消費群體,確實是個劃算的生意。
然而,當所有電商賣家都在微博平臺上不厭其煩地做著相似的推廣,總讓網民感覺信息過濫而新穎不足。此時,我們得思考,這種創新不夠,數量來湊的粗放型推廣方式,明年是否還能讓大佬們實現瘋狂撈金的'美夢呢?
我們來看淘品牌茵曼的做法,通過茵曼的新浪微薄,網友可以隨時看到它的推送信息,倒計時步步緊逼以及茵曼創始人送出的“11+11”土豪金手機更激起粉絲們一陣狂熱。與眾不同的是,追求純愛、清新質樸的茵曼出人意料地和粉絲們玩起了微電影!堵榛ㄞp》清純稚嫩的演員、夢幻般的清新背景以及“雙十一”這個話題性十足的噱頭,就算你不是茵曼的粉絲,也會對這部微電影心馳神往。
在這個心甘情愿、互惠互利的過程中,消費者得到了娛樂,茵曼得到了名利,這是雙贏。如果更多的營銷者走出傳統的促銷方式,嘗試更多或怪誕不經、或神奇驚艷、或美輪美奐、或意味深長、或強強聯合的手法,新媒體必將成為求之不得的品牌東風。
策略三:“洞”人心弦,快遞你的滿心期待。
看過去年“雙十一”新聞的消費者都知道,比起色差、尺碼、客服無回應等問題而言,快遞便慢遞、物流爆倉才最讓人不忍直視。誠然,“雙十一”是買實惠、買更多選擇,但網購更是買一種期待的美好心情,如果等到胡須長到帕瓦羅蒂那么長,剃須刀才送到;如果全身曬成深褐色,防曬霜才開始發貨,無疑讓人心情沮喪。其實自提交訂單的那一刻起,多數消費者就開始期待收到快遞的那天。
為了加快銷售系統的貨物流通,提高消費者“雙十一”的購物滿意度,電商們不約而同地在物流布局上作出了新布局。據統計,除了擁有自建物流的電商,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順豐(簡稱“四通一達一順豐”)是電商賣家的主流選擇。而由于快遞量暴增,不少賣家除了與“四通一達一順豐”展開合作外,更積極將快遞單交給全國其他中小物流公司。筆者認為,分流的方式不僅幫助快遞公司減輕了物流壓力,也能使快遞的送貨范圍得到更廣延伸。面對強勢快遞公司價格的連連漲,選擇與中小賣家合作不失為明智的plan B。
策略四:“緊”然有序,有節奏地分段營銷。
自2009年出現“11.11”這個新鮮的電商促銷盛會起,“雙十一”就從來不止是光棍節這一天,它輻射的高峰交易時間至少還包括光棍節的前后三天,但平心而論,在短短幾天內要促成數百億銷售額的成交,不得不說時間緊張。
在有限的促銷時間內,盡可能地創造出最大銷售量,最好的方法莫過于每天都有亮點來吸引消費者駐足觀看,并且讓消費者發出“促銷超給力、史無前例、空前絕后,錯過了只能遺憾一輩子!”的感嘆,同時還能讓他們第二天繼續發現更多驚喜。
見識過多種促銷手段的消費者越來越難以迎合,反復購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今年“雙十一”之前就有以京東、當當為代表的電商進行過多元化營銷方案的嘗試。據調查,筆者發現,多家電商在“雙十一”一月前便開始了持續而多元的分段營銷,一般以倒計時1個月、2周、1周、2天、1天為節點。倒計時間還很寬裕之時,以輕松互動的方式推廣,隨著時間一天天逼近,賣家們根據宣傳節奏推出越來越激動人心的促銷方案。
今年“雙十一”,京東還特意將光棍節這天分為多個時段,不同時段對應不同的打折商品,時間過去相應的促銷活動也將結束,對消費行為造成的緊迫感的確有力地促進成交。
【電商雙十一網絡營銷策略】相關文章:
電商必備8大成功營銷策略10-05
電商實習心得01-21
電商實訓心得05-06
應聘電商自我介紹04-26
電商實習心得8篇02-28
電商實習心得9篇02-27
電商頂崗實習周記07-22
電商運營個人簡歷05-25
電商運營個人簡歷02-28
關于電商的調研報告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