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俏江南”張蘭的創業故事
下面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分享“俏江南”張蘭的創業故事一起看看吧!
張蘭希望,能在紐約第五大道、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看到自己的“俏江南”。
在北京,最頂級的寫字樓,建一家充滿現代藝術氣息的川菜館,誰會擁有這樣的創意?6年前,大膽女子張蘭在北京國貿開了第一家這樣的川菜館,與普遍中低檔的川菜料理不同,“俏江南”做工精細,用料講究,主要面向高端的商務人群。張蘭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幾年后,“俏江南”已經成長為在全國擁有20家高檔連鎖餐廳的大型餐飲集團,2005年營業收入超過4億元。《華爾街日報》甚至撰文稱其創造了“中式餐飲的新概念”。
“有國際公司出10個億買我的品牌,我都沒有賣。”語速極快、思路清晰的張蘭是一個行事直爽、有點急脾氣的女企業家。
1987年,她從北京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后在加拿大工作過一段時間,1991年回國,隨后投身餐飲業,經營著一家名為“阿蘭酒家”的川菜館。2000 年,完成原始積累的張蘭創建“俏江南”。在“俏江南”出現之前,北京的很多高檔寫字樓里只有粵菜餐廳,價位偏高,把很多普通白領拒之門外。多年做餐飲的經驗告訴張蘭,這批有強勁消費能力的人對餐廳的要求是要有品位,有舒適的環境,有色香味俱全的衛生食品,而且價格要適中。正是針對這個消費群體,張蘭為其量身定做出一個集美食、時尚和藝術空間于一體的高檔中餐廳“俏江南”。
明確的市場定位無疑是“俏江南”成功的關鍵一步。從北京的國貿中心、萬泰北海大廈、恒基中心,到嘉里中心、盈科中心、陽光廣場等,每一家“俏江南”的開張,總伴隨著一個響當當的寫字樓名字。
國際品牌的餐飲企業都實現了標準化生產,“俏江南”也要做到這一點。張蘭要求每道菜的選料、火候都要實現量化的標準。為此,她會花時間“培訓”原本烹飪風格各異的川籍廚師,讓他們成為標準化生產、流水線作業的“俏江南”專屬廚師。“全世界吃到的都是一個味道,如果做不到,我們就開不了連鎖店。”張蘭覺得,要把一個品牌做成連鎖的話,一定要做到標準化,這樣成本才是合理的。“如果沒有一個標準,就不能稱其為品牌。”
為了讓“俏江南”規范化,張蘭從麥當勞、可口可樂引進了職業經理人,她看中了他們在外企的管理經驗、對國際市場的了解。此外,“俏江南”還雇傭了多名外籍留學生作為自己的市場推廣人員。
但張蘭決不是打算復制一家西餐廳,她特別強調民族品牌、中華文化的概念。曾在國外生活過的她,深知外國人對中餐存在很大的誤解。“唐人街里的東西根本不能稱之為中餐,老外往往以為麻婆豆腐和咕老肉就是中餐了,其實中餐有很深的文化內涵。”
現在的“俏江南”有4000多名員工,大多來自農村,“我的員工人均月收入2800元,他們一年會給家里寄一兩萬塊錢。”讓張蘭引以為豪的還有,她的企業沒有一分錢的貸款和外債,完全憑她獨力做大。
即將于LG大廈開業的近5000平方米的Lans beauty被張蘭稱作“世界上最好的商務俱樂部”。為了“最好”,張蘭請來設計了著名的巴黎Baccarat水晶宮的法國設計師菲利浦·斯塔克,付給對方1200萬元的設計費,隨后她還將投入1億元對該店進行裝修。這只是“俏江南”升級計劃當中的一步。
下一步,張蘭計劃在紐約第五大道,巴黎香榭麗舍大街開店,定位仍然是高檔中式商務餐。“我想做一個國際品牌。”張蘭表情平靜,似乎一切已經成竹在胸。
【“俏江南”張蘭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從張躍的創業故事得到的創業實戰要領08-24
張閃星的精彩創業故事08-17
東星航空蘭世立創業故事08-28
木桶新論的張瑞敏創業故事08-26
SOHO中國總裁張欣的創業故事08-26
大眾點評CEO張濤的創業故事12-25
翡翠大王張鐵軍建玉石皇宮創業故事08-26
西摩蘭咖啡的創業指南08-24
第三張通行證創業故事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