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金嗓子喉寶江佩珍的勵志創業故事

時間:2022-09-25 16:52:38 創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金嗓子喉寶江佩珍的勵志創業故事

  讀:江佩珍被當地人親切地喚作“江老娘”,這是非常能干的女人的專用尊稱。江佩珍認為最遺憾的,是自己沒有一副好嗓子。從前她愛唱歌,嗓子也好,可是忙碌40多年后,喉嚨長出息肉,嗓子沙啞了。不過,一說起產品,她一點也不會收聲。

金嗓子喉寶江佩珍的勵志創業故事

  “保護嗓子,請使用金嗓子喉片。”7月15日,撬動百億咽藥大市場的“國民喉片”金嗓子,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成功上市。

  提到金嗓子喉寶、金嗓子喉片,恐怕相當多的人都認為:產品包裝上那位戴眼鏡的老先生是“金嗓子”的當家人。

  事實上,這位老先生是金嗓子喉寶的發明人——華東師范大學王耀發教授,而真正的當家人,是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江佩珍。

  將產品發明人的形象印在包裝上,是江佩珍的創舉,也是她表達情感的方式:對知識的尊重,對科技改變命運的感恩。

  而江佩珍,也被親切地喚作“江老娘”,在當地,這是非常能干的女人的專用尊稱。江佩珍認為最遺憾的,是自己沒有一副好嗓子。從前她愛唱歌,嗓子也好,可是忙碌40多年后,喉嚨長出息肉,嗓子沙啞了。不過,一說起產品,她一點也不會收聲。

  糖果廠的困境 朱镕基的指點

  1959年9月,一位小姑娘怯生生地徘徊在廣西柳州市糖果二廠大門口。原來,母親早逝,家中無力供她上學,13歲的她只好丟下心愛的書包,想進廠找份工作。按照國家規定,工廠不準招收童工,但小姑娘的艱難處境引起工廠的同情,他們網開一面,招她進廠當包糖工。誰能想到,又瘦又小的江佩珍心靈手巧,她包糖的技術又快又好,幾乎月月超額完成任務,從生產標兵到組長、青年班長、車間主任……18歲時,她就被工人們推選為副廠長,33歲時又被推選為廠長。

  江佩珍打破了“大鍋飯”的分配制度,把員工工資、獎金與生產掛鉤,工人的積極性大增,產量直線上升。1984年,柳州糖果二廠年產量達16500噸。之后,她引進德國、意大利生產線,生產出內地第一塊果醬夾心糖、第一塊花生巧克力、第一塊酒心巧克力……

  江佩珍個子雖小,但快人快語、動作神速、目標準確,很習慣在城市最混雜、最擁擠但自由商業最活躍的地方建立產品網絡。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她就率先打破供銷體系,自產自銷糖果,在川西、湘鄂中小城市里穿梭。1988年,工廠產值達到9700多萬元,10項經濟指標排名全國同行業第一。

  然而,到了1992年,鋪天蓋地的冒牌貨、不斷上漲的原料價格、媒體也開始宣傳“多吃糖不利健康”的知識,令柳州糖果二廠銷售額急降,江佩珍的心情可想而知。

  1993年1月7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镕基到柳州視察。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江佩珍向朱镕基匯報了企業的發展狀況,并坦言企業存在被假冒產品屢屢侵權和規模效應不理想等幾大“難題”。

  朱镕基當即指點江佩珍:搞高科技產品是一條路。高科技產品不是一般企業隨便仿得了的。要走這條路,可以去上海與大專院校科研部門交朋友,“產”、“學”、“研”一旦結合起來,會形成令人難以想象的能量。

  滯銷的潤喉糖 教授的新配方

  7月流火,江佩珍帶著廠里的全部積蓄——7萬元,跑到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尋寶”。校方組織了28位教授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江佩珍對他們深深鞠了一躬:“我沒有進過大學的門,沒想到今天一下子實現了。我是來拜師學藝的。”聽完這話,教授們不禁重新打量起這位女企業家。

  28位教授都講完后,江佩珍心里有譜了——直覺告訴她,坐在對面的生物學家王耀發教授很有一套,而王耀發對她也很贊賞。

  王耀發回憶:“我當時感覺就是這個廠長沒有什么架子,非常平易近人,又對事業充滿熱情。她要搞中國最好的、有中國特色的產品,我們也是要搞最好的成果,所以我們一拍即合。”之后,他與江佩珍簽訂了自己發明的心臟保健飲料“大開心”的技術轉讓協議。

  對王耀發而言,這次合作不是沒有顧慮,畢竟糖果廠效益不佳,比不上他接觸的不少企業。可以說,是江佩珍的個人魅力打動了王耀發。

  此后,王耀發前往柳州參觀糖果廠,無意中嘗了一下糖果廠的潤喉糖,驚訝地發覺糖里有桉油、薄荷等成分。江佩珍說:“去美國參觀時,發現西方人都喜歡吃清涼糖潤喉嚨,回來我們就仿制了。”她承認這種糖市場銷量很差,也不清楚效果。

  王耀發告訴江佩珍:“你們只是簡單把桉油和薄荷加在一起,不能根本解決喉嚨干燥問題,在藥理上有缺陷。”他隨即透露自己正在研究一個配方,專治慢性咽喉炎,“如果用來改造你的潤喉糖,效果應該比現在好得多”。實際上,王耀發當時也在考慮用什么載體做產品,潤喉糖啟發了他,他相信糖比藥好。更讓他看好的是江佩珍的敬業、頑強,于是他決定,把配方無償贈送給他們。

  幾個月后,雙方在如何保證糖果口味上聯手試驗,并給新產品起了個響亮的名字:“金嗓子喉寶”。江佩珍很清楚,這也許是挽救工廠的最后機會。

  700萬元的缺口 780萬元的集資

  上馬新項目前,江佩珍做出驚人之舉:把糖果廠所有的鍋臺、用具全部打爛,送到廢鐵回收站。“我們做糖果30年了,但30年河東30年河西。現在,我們改做藥了,要用先進的設備、良好的生產環境重新做好這個企業。不破釜沉舟,大家就看不到決心。”

  雖然動靜很大,信心十足,但糖果廠資金缺口達700多萬,根本無法啟動。江佩珍20天里連跑28家銀行機構,但都被拒絕。絕望時,江佩珍不服輸的個性和柳州人的倔脾氣爆發了,她在辦公室哭了一場后,突然高唱《國際歌》:“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

  員工的士氣被激起來了:“大不了,我們自己救自己!”大家決定集資,每人最少1000元。江佩珍把15800元積蓄拿來,還抱來一臺黑白電視,“拿來大家看看也好,我是真心實意想上這個項目”。

  1個月后,工廠集資達780萬。

  1993年底,“金嗓子喉寶”試產。江佩珍當時按照東南亞萬金油、紅花油的做法,開了國內產品包裝的先河:把王耀發的頭像印在包裝盒上。

  其實在整個項目轉讓的過程中,王耀發教授沒有要一分錢,只是江佩珍曾向華東師大捐過20萬元。“后來公司轉制,王教授也不要股份,更沒要錢,并簽下委托書,保證后代也不會對知識產權有要求。”江佩珍說,“我們把王教授的頭像印在包裝盒上,就是要讓大家都知道他,記住他是我們的恩人,同時也表明我們尊重知識、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態度。”

  王耀發則被工人們深深感動。“每次廠慶,我都到柳州去。一次,我流淚了,話都說不出來。因為什么呢?全體員工都站起來向我三個鞠躬,都說沒有王教授就沒有金嗓子。”

  10%-15%的股份 江佩珍只拿了3.1%

  1994年底,廣西金嗓子制藥廠正式成立。

  金嗓子喉寶北京總代理肖開寧說:“金嗓子剛開始還是比較困難的,新產品剛出來沒有市場。江廠長說你放心,你幫我銷貨,銷不了退給我,該給你的錢一分不少。她非常愛她的產品,每個成功人士后邊有一條重要主線,就是她傾盡全部熱情在產品上面。”

  金嗓子喉寶,說藥不是藥,說糖不是糖,但就是這個看似可吃可不吃的保健食品,在1996年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口含片,還遠銷海外。金嗓子喉寶進入香港不久,有客戶反映紙盒裝的產品不好帶,江佩珍馬上換成鐵盒。

  同年,江佩珍看到已漸漸盈利的企業存在分配問題:雖然是員工集資,但分配并不透明,也沒有法律保障。

  她于是向政府申請將企業從國企轉變成合作制民營企業。

  爭取了兩年多,政府終于答應把公司65%的資產賣給員工,需要員工支付2000多萬元現金。有工人批評說這65%中有不少是爛資產,但江佩珍相信改制可以徹底解決分配問題,鼓勵員工買下來,“光空講不行,要真將企業買下來自己做主人。如果我們不接受,企業就不能改制。為了更快地發展,要舍得丟一點”。

  這一改讓企業有了生機。如今,金嗓子集團已發展成為以特色中成藥為主,以健康食品、保健酒為輔的集團公司,躋身全國中成藥企業50強,更是于7月15日順利上市。2014年,僅金嗓子系列產品的產值就超8億元。“柳州有800多家國有企業,現在很多都經營不下去了。當時我們是柳州市第一個申請改制的,如果現在才改就來不及了。”

  按照公司改制規定,江佩珍可以拿10%-15%的股份,但她說65%給員工,本來就少,若最后只剩40%怎么夠員工分?最后她只拿了3.1%。

  她說:“我們有1000多人要吃飯,要抓時間、抓機會。有時機會雖多,但生命只有一次。在中國要做點事,一定要‘努力、積極、克制、犧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朝阳县| 奉化市| 嘉义县| 桃江县| 玛曲县| 恭城| 吉林市| 岳西县| 西华县| 枞阳县| 隆化县| 察哈| 青海省| 鹤山市| 正阳县| 乌拉特前旗| 吉安县| 广德县| 定州市| 青河县| 辽中县| 木里| 宝丰县| 吉林省| 静宁县| 三台县| 天祝| 永善县| 宜黄县| 资中县| 外汇| 若尔盖县| 白城市| 上杭县| 越西县| 斗六市| 高台县| 宿州市| 平南县|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