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楊軍的創業創奇故事
知道他的人都說他是業內的傳奇人物。傳奇并不是因為他目前生意的龐大,而是因為他是這個行業內眾多門外漢中惟一堅持下來的一個。
楊軍從2002年開始在北京豐臺區的馬蓮道做茶葉生意,現在在業內小有名氣。他的成功在吸引人們眼球的同時,也成了其他想涉足茶葉生意的門外漢們心中的一個謎。楊軍成功的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玄機和謎底?
入行
楊軍最早涉足茶葉經營是在2001年。在這之前他經營著一家超市,由于拆遷,他只好改行和一個福建籍朋友做起了茶葉生意。那時,茶藝還在萌芽狀態,是一個新興產業,但是利潤空間和發展空間比較大。
可是之前楊軍對茶藝、茶文化一竅不通,門市開業后面對顧客提出有關茶的問題,他常常臉漲的通紅,說不出話來,之后只得求救朋友。看著朋友和顧客大談茶文化,楊軍第一次認識到茶居然有著這樣深的內涵。楊軍喜歡上了這一行。
付出就會有回報,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經過努力,楊軍和朋友的茶葉門市在開業一個月后盈利頗豐,也許是艱辛的時間比較短暫,此時,朋友逐漸對一些小生意不放在眼里。而楊軍認為,“我們才剛剛起步,雖然勢頭不錯,但是我們應該先把戰場運作起來,慢慢發展,從小開始。蝦米也是肉,更何況蝦米也會有長大的一天。”
楊軍和朋友做生意的觀點發生了分歧。生意也開始變得清淡。楊軍回憶,在一段時間里不斷的往出墊錢,根本沒有回款。
創業
堅持完第三個月后,楊軍與朋友之間的生意思路偏離越來越遠,最后只好分道揚鑣。于是他開始了獨自創業。
經過市場調查,他把茶葉門市地址選在了北京茶葉一條街馬連道。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楊軍當初只是想扎堆的生意好做,并沒在意這一條街上對手們的來歷。事后他才發現這里的人個個都是茶葉高手,不論是茶道還是銷售,而且他們都來自茶葉生產廠家,從骨子里有著對茶的理解。惟獨他是個門外漢。
楊軍選定地址后看中了一間60平米的門市,年租金4萬塊錢。他交了租金請來裝修工裝修門市,自己趕往茶葉生產地采購茶葉。這是他第一次采購茶葉,由于沒有經驗,又缺乏茶葉知識,采購的茶葉無論在色澤上還是質量上都給日后的批發和銷售帶來了困難。為了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他買來好多有關茶葉的書,仔細研讀,凡是上門的客戶也都提供最優惠的價格,以便發展市場。即使這樣他仍是門庭冷落。
楊軍開始托朋友介紹茶葉銷售渠道,稍有空閑親自背著茶葉樣品去零售店推銷,有時他請人給他看門市,自己背個大袋子到偏遠旗縣去找銷售點。而很多時候,他都吃閉門羹,偶爾聽到:“我們有供貨方,以后考慮吧”他都激動半天。“那時我一心想著盡快發展客戶,有時一天只能吃到一頓飯,一個月下來整個人都快虛脫了。”
每個人的創業都充滿了艱辛,楊軍也不例外。他在投資前期,也沒想到會是這種處境,眼看著別人家進來的貨脫銷后又開始忙著迎中秋旺季續新茶,而他資金積壓無法續貨,他的嗓子隨著他的焦慮啞的說不出話來,嘴里全是潰瘍,吃飯都難以下咽。
在兩個月里他跑遍了6個城市的茶葉零售店,但是沒有得到回報,他處在了崩潰邊緣。
收獲
“那個時候的心情壞到了極點。”回想起這些,楊軍釋然一笑。
楊軍的茶葉門市經歷了整整14個月的蕭條后才開始復蘇。期間,他不斷聽到類似他這種門外漢茶業門市倒閉的消息,他的朋友也勸他收手,楊軍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咬著牙告訴朋友:“我已經喜歡上了這個行業,每個行業起步都會有艱難和困苦,更何況我還沒有認輸。”他的執著感動著身邊的朋友,“那時,朋友們經常開導我。”回憶這些時楊軍眼里滲出淚珠。
楊軍從灰暗的情緒中掙扎出來后,開始思考自己的不足,虛心向一條街內“老前輩”們取經學習,同時更加勤快地去拜訪曾經推銷過茶葉的客戶。
2002年初,茶藝已經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街頭的茶藝館、茶吧紛紛開業納客。而每個行業的興起必將加速業內的競爭和淘汰。類似楊軍門外漢們茶葉門市倒閉、轉讓的消息不絕于耳。短短四個月過后,楊軍成了北京茶葉相近幾條街內惟一仍然堅持著的一個。
而此時的楊軍,也已債臺高筑。付出總有回報,隨著楊軍茶經的提高和市場的辛勤開拓,第13個月開始有了一點利潤,就在2003年春節前的一個月他的門市賺回了之前的所有投資,還略有盈余。這個門外漢臉上有了笑容。他是眾多個門外漢中惟一堅持下來的一個。
在2004年,楊軍的茶葉門市純利潤達到20多萬元。
隨著人們對茶文化的熱衷,楊軍的茶葉生意越做越火。一些對茶感興趣的人常找他探取經營策略。
去年,馬連道茶葉一條街的年交易額12個億。馬連道雖然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茶葉批發基地,但錯落在北京其他街道的另10個茶葉城的年交易額也在一年年飆升。
“我的生意在經歷了10個月以上的冰凍才迎來朝陽,真正賺錢是在第二年的年底。期間我也想過退出,但是我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選擇了堅持。我處事的風格就是執著,我認為做生意也需要執著。所以我成功了。現在茶葉消費檔次不斷提高,人們對茶葉的工藝制作,認知程度越來越深,隨之茶葉的市場也將更加廣闊,我想我還會執著下去。”也許楊軍的成功并沒有多少玄妙之處,惟一的就是他執著,肯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