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論文
近年來,大學生創業成為了熱門話題,那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論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論文1
關鍵詞:創新創業;大學生;綜合能力;競爭力;重要性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不竭動力,認識完善實踐能動性,正確的認識能積極推動實踐的發生和發展。而實踐與認識如何緊密地結合,并繼而給人類創造價值是人們一直在探討的,而創新創業就是一個認識與實踐完美結合的過程。“創新創業計劃”普遍存在于各校大學生之間,如山東協和學院人文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召開“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討論會,我校各學院也相繼召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申報動員會。為方便讀者進一步了解“創新創業計劃”,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剖析。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簡單概述
創新創業教育起源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起步、發展和成熟階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下,創新創業教育的側重點不一樣。在起步階段,它主要是以傳授創業知識為主要內容、以課堂教學為主;在發展階段,它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成熟階段,它則轉而注重培養學生的事業心和開拓精神。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它也形成了三種教育模式,即以課堂教育為主的專業化教育模式;高校、企業、社會相結合的合作教育模式;通過創業競賽和創業項目形成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相比較國外,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的起步晚、發展慢,因此借鑒國外的相關教育模式顯得尤為必要。
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意義
1.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緩解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性的有效途徑。xxxx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只有107萬,xxxx年有212萬人,而到了xxx年則迅速升至699萬人之多。然而社會整體的就業崗位并沒有隨著畢業生數量的增加而出現相應的增加,即出現了不平衡現象。不少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境地,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人數從xxxx年的34萬升至xxxx年的52萬,至xxx年達到了144萬,而且其持續上升的勢頭并沒有得到遏制的跡象。受國際金融危機及國家延遲退休政策的影響,目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對于如何突破教育瓶頸,緩解就業壓力,教育者正進行各種思索和嘗試。作為高知識群體,大學生有著創新創業的良好內在基礎和條件,能在全民創業中起到很好的引領和帶頭作用。所以,除了學校里組織的創新創業選修課程外,xxxxx年開始,安徽省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免費創新創業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GYB”(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創辦你的企業)等培訓模式,幫助一些有著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增強創新觀念,明確創業目標,掌握創業必備的專業知識,從而使他們在日后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2.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適應快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的需要。當前社會科技快速發展,人才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從而導致現代企業對員工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同樣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以化學專業來說,對于化學物質及反應過程的觀察與檢測,已從最初簡單的肉眼觀測發展為各種高端精密儀器的準確定位,如原子光譜、分子光譜、色譜、分光光度法、激光光譜法、拉曼光譜等,再加上與計算機的聯用,使其檢測與分析效果更加方便、快捷、準確。這就要求我們掌握使用高科技儀器的必要技能,如果我們不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去學習和改進我們的各種儀器,那么化學的發展前景將會變得黯淡。在工作上,我們不僅要有嚴謹務實的'作風和強烈的工作責任感,還要有扎實的基礎及非凡的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有一席之地,成為同齡人中出彩的一個。
3.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歸根結底是科技實力的競爭、高素質人才的競爭。一個擁有創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質人才資源的國家,將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巨大潛力。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可以為社會輸送一大批具有創新思維的新青年,能有效地維持和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符合我國科教興國和建設創新性國家的發展戰略。
三、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旨在激發和挖掘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熱情,從而使同學們了解社會上科技發展的新動態與創業的新契機,為今后的學習和創業指明前進方向。近幾年,“創新創業計劃”大賽在大學生中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目前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有兩個并列項目,其中一個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另一個就是創業計劃競賽,主要是創業項目。該創業計劃競賽的實施,不僅僅是為取得幾塊金牌,而是給學生一個平臺,希望通過這種模式給予學生創新教育,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此類活動在大學生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如xxxx年12月16日,“昆山花橋杯”安徽省第七屆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我校外國語學院榮獲了職業規劃組金獎、機械工程學院榮獲了創業組金獎及化學工程學院的創業組銀獎。在大賽中學子們團結一致,積極配合,不僅體現出了富有創造力的開拓精神,還表現出踏實肯干的決心,展現了90后一代的新風貌、新精神,使大眾堅定了對90后的信心。同時也激勵了眾大學生,使他們重新審視自己,樹立明確目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勤于思索,并開始各種創新創業的嘗試。
時代呼喚創新,時代呼吁創業,對當代大學生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我們勢必會培養出大批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從而能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使社會得到更好發展。當代大學生應加強自身歷練,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更有力地接受社會賦予的使命,從而成為社會的領跑者,走在時代前沿。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論文2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這種新的就業模式,使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從被服從的地位,變為就業市場中兩個平等、互選的主體,雙方都有自主的選擇,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有更高的素質來面對選擇,更強的獨立創業者精神來迎接挑戰。大學生作為社會向前發展的源動力,必須與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
一、創新創業思想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緩解不斷擴大的社會就業壓力的需要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年年大幅度增長,離校畢業生待業的現象開始出現,數量逐年上升。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在大學生中開展創業教育,樹立大學生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念,開發創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對于大學生參與社會競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將依據市場的不斷變化進行相應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而且還應該具備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以及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僅要具備從業能力,還必須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因此,不斷加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正是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方面的諸多要求,同時也能促進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與發展。
3、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擁有創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國家,將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巨大潛力。 21世紀的競爭是經濟和綜合國力的競爭, 實際是科技和教育的競爭, 歸根到底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建立高校創新體系的關鍵性環節和基礎性內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對建設創新型國家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創業的大學生要注意四個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創業素質。一些大學生創業者對公司運作的認識過于簡單,他們不清楚如何融資、如何做商業上的事務活動籌謀、如何塑造管理團隊等,甚至連基本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常識都很短缺。因此,在創業前,應該有一個相對系統的理論培訓。
其次,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既然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進行創業,那創業就必須符合市場規律,不經過市場調研,盲目投資,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創業之前,應該冷靜地思考,選擇什么行業來做才更接近成功。
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對大中專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的,通常有不少相關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充分了解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減免的,哪些優惠是可以申請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數,這樣才氣在創業之初,節約資金更好發展。
最后,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學生的通病,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輕言放棄,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創業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學生在心理上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途徑:
1、構建個性化的學生選拔培養考核體系,使創新創業及實踐教育走向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軌道。社會經濟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學校應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在人才選拔培養考核過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體系的整合和內容的改革上,要樹立以適應性為核心、以個性化為特點的高等教育質量觀,以貼近學生實際、滿足學生內在需求為目標,構建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不僅使學生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也給學生提供更多能夠發揮自己潛能的創業平臺。
2、加強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根本途徑。
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踐是關鍵。只有把課堂教學所學到的文化知識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尤其是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3、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培養大學生創業及實踐能力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當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點。首先要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全面理解自主創業的深刻內涵,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其次要廣泛宣傳成功企業家和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通過他們的事跡堅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信心,去開創能發揮一己之長的事業;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項目為載體、以團隊或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讓大學生的創業動力在具體實踐中找到恰當的結合點,使其形成自主創新創業的理念。
四、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學生,是中國最具活力的群體,如果失去了創造的沖動和欲望,而僅僅安于現狀和守成,那么中華民族最終將失去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業是創業者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成立活動組織,利用各種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業具有較高的風險,但也有較高的回報。隨著商業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迅猛來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到創業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經驗,大學生創業也因此成為熱門的話題。之所以提倡大學生創業,除了創業不失為緩解目前就業壓力的一條解決途徑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學生要具有一種敢于開拓的創業精神,以便在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論文】相關文章:
創新創業項目論文01-28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推薦02-06
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02-03
大學生創業項目為何沒有創新02-02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集錦05-28
有關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01-26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部分01-29
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05-15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有哪些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