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防治工作計劃9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治工作計劃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治工作計劃 篇1
根據XX市衛生局<關于印發《xx市20xx年結核病防治工作計劃》的通知>(成衛疾〔20xx〕22 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我縣20xx年結核病防治工作計劃如下:
一、年度工作目標
鞏固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dtos)實施質量,提高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的發現率和治愈率。
(一)涂陽病人發現率:全縣20xx年底新登記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率不低于70%。
(二)涂陽病人治愈率:全縣肺結核涂陽病人治愈率達85%以上。
二、工作內容
(一)項目管理
1、20xx年5月召開全縣結核病控制管理工作會,總結20xx年結核病防治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2、縣結核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結核病控制工作的領導,年內至少召開1-2次會議,審議結核病控制計劃與實施情況,解決結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5月底前完成20xx-20xx年結核病防治實施計劃的制定,并上報市衛生局。
4、結合本地實際,在下半年制定出各級結核病防治人力資源發展計劃,提出具體的目標和要求,按照人力資源發展計劃逐步配齊人員,提高人員專業素質。各醫療衛生單位要積極派員參加縣級及以上結防部門的培訓班。
5、5-9月,按照省、市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我縣結核病防治規劃中期評估工作,了解規劃的實施情況及中期目標的達標情況,為完善20xx-20xx年結核病防治規劃的實施計劃提供依據。
(二)資金管理
縣疾控中心要制定20xx年結核病防治經費預算的工作計劃并上報縣衛生局,對該工作計劃進行審核和確認。縣衛生局、縣疾控中心要加強對中央補助結核病控制項目、全球基金和市級財政支持項目資金的管理,積極爭取縣級配套結核病控制經費的落實。
(三)宣傳培訓
1、利用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資源庫,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宣傳活動。
2、縣疾控中心和各鎮衛生院密切配合,利用“逢場天”在各鎮巡回開展現場義診咨詢宣傳工作。
3、按市上的統一安排,做好“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及日常宣傳活動工作。
4、縣疾控中心及醫療機構要積極派員參加市級舉辦的專業人員培訓班,并按市級的要求做好二級培訓工作。
(四)病人發現措施
1、縣衛生局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例會,研究結核病人的報告、轉診及追蹤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全縣各級醫療機構要按照衛生部的要求,做好肺結核病的疫情報告、網絡直報和轉診工作,縣衛生局將不定期對此項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3、綜合性醫療機構與縣疾控中心要加強合作,確保在綜合醫院就診的結核病人和可疑結核病人報告并轉診到縣疾控中心接受治療和管理,以提高病人的轉診率和轉診到位率。
4、縣疾控中心要及時將未到疾控中心結防門診就診的網絡直報病人信息反饋到各鎮衛生院,由各鎮衛生院及時核實、追蹤病人,以提高追蹤率和追蹤到位率。
5、紅光、安德鎮衛生院設立的結核病痰檢點,要全面開展痰檢工作,并確保痰檢質量,提高病人發現率。
(五)病人治療與管理、實驗室質量控制
1、縣、鎮、村結防人員要嚴格按照《規劃指南》的要求,開展對結核病人治療管理督導與訪視,切實落實全程督導化療的措施,確保病人做到全程規律服藥,及時了解病人痰菌變化情況。
2、縣衛生局在今年上半年成立縣級涂陰病人診斷小組,以提高對涂陰病人治療管理的質量。
3、按照國家制定的涂陰病人診斷規范,對涂陰病人實行強化期督導治療。
4、按市上的要求做好實驗室建設與質量控制。
(六)藥品管理
1、縣疾控中心要做好20xx年度藥品計劃的測算工作,8月份及時將計劃上報市項目辦。
2、縣疾控中心定期到市項目辦采購項目藥品,保證全縣項目藥品的持續供應,并做好項目藥品的發放工作。隨時掌握藥品庫存情況,避免藥品過期、失效等情況發生。
(七)流動人口的結核病防治工作
將流動人口納入我縣結核病防治規劃,使流動人口與當地人群一樣,享受國家的免費政策。
(八)工作督導
每1-2月對各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病人督導1次;各鎮及其所在村衛生室對每例涂陽肺結核病人在治療全程中隨訪四次。
(九)信息報送
縣疾控中心要及時收集、上報結核病控制工作信息,每季度要印發一期《結核病控制工作簡報》,發送至市、縣相關部門及各醫療機構。
防治工作計劃 篇2
為進一步加強我鄉傳染病防治工作,遏止結核病流行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根據市、區疾控中心年結核病控制項目工作要求,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總體目標:
1、繼續加強項目工作的規范管理,項目人口覆蓋率達到100%,
2、做好疑似結核病人及結核病人發現、轉診、督導及管理工作;
3、全年力爭發現治療涂陽病人及涂陰病人57例。
4、結核病患者轉診率達到100%,轉診到位率達到75%
5、加強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工作,提高全民防癆意識;
6、進一步加強網絡追蹤、FIDELIS項目管理及督導。
二、業務措施
1、疑似結核病人的轉診及病人發現
發現和治愈涂陽肺結核病人是控制結核疫情的最重要的措施。衛生院及各村衛生室要認真執行中華人民檢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陜西省結核病歸口管理辦法,抓好疑似結核病人及結核病人的發現及轉診工作;認真開展痰檢工作,對發現的結核病人及疑似結核病人開展痰檢后,即時對病人進行轉診;衛生院及村衛生室要按照網絡追蹤要求和FIDELIS項目要求,對病人開展追蹤工作,督促病人就診,提高病人發現率;
2、結核病的管理
(1)加強結核病控制項目督導工作,衛生院對各村衛生室定期進行督導,并重點對涂陽病人涂陽病人管理情況、疑似病人及結核病人的轉診情況,各項資料的完整性及上報情況進行督導,督導村醫生對病人實施直接面視下的短程化療情況,資料完整情況及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情況。
(2)加強對結核病人訪視:鄉衛生院對涂陽病人全療程至少進行12次家庭訪視,對涂陰病人進行6次訪視,每月至少訪視病人2次,并撰寫訪視記錄;村衛生室人員對病人實施具體服藥指導和監督工作,每月至少15次,并填寫病人服藥卡。訪視內容:病人服藥情況及藥品毒副反應情況,病人按時復查及取藥情況,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程度及治療情況等。
(3)督導員每督導一次完成一份督導報告,要求內容詳細、數據真實準確,能反應被督導單位及個人對病人實施治療管理的具體情況,找出問題,及時反饋信息,以利于更好地實施項目工作。
3、資料管理及信息工作
加強對結核病人資料登記、收集、管理工作,做好三個登記本、卡使用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按時統計和上報結核病控制項目月報、季報及年報表,做到字跡清楚,數據準確,不遲報不漏報,加強結核病信息交流向上級有關部門及相鄰鄉鎮互相通報情況。
4、結核知識培訓
加強對全鄉結防人員的知識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20xx年擬于3月份對村結防人員進行業務培訓1次;培訓內容:結核病歸口管理的意義,結核病流行現狀。鄉村防癆人員在項目工作中的職責,及項目工作各級管理的具體要求,結核藥品副反應的觀察及相應處理,病人服藥卡的填寫等。
5、結核病知識宣傳
加強結核病知識宣傳,增強全防癆意識,鎮衛生院及村級防癆人員均要圍繞“3·24”世界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采取專欄及其他宣傳方式加強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廣泛深入地宣傳國家實行對傳染性和重癥涂陰肺結核免費治療,對其他結核病人實行優惠治療的政策;提高全民防癆知識知曉率,動員社會各階層理解支持結核防治工作,使我鄉結核病及疑似結核病患者自覺就診檢查,達到及時規范治療和管理。
三、工作考核
衛生院全年對村級開展2次結核病防治工作檢查,平時不定期檢查,檢查情況納入各村年終評比考核,同時也是下發結核病防治各項經費的依據。
防治工作計劃 篇3
按照上級的“六病防治”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學年學生齲齒防治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1、定期檢查(一般在每年4月份),了解患齲齒情況。
2、對患齲齒者,囑咐其去醫院充填治療或者邀請牙防所醫生上門矯治。
3、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圍繞9月20日“愛牙日”大力宣傳防齲齒知識,提高學生防齲齒能力。
4、教育學生做好口腔衛生,組織觀看防齲齒錄象。要求學生做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等良好的口腔衛生,養成習慣,提高自我防齲齒能力。
5、督促學生使用保健牙刷和防齲齒牙膏。
6、做好營養衛生工作。教育學生平衡膳食,合理營養飲食,不偏食挑食,多吃含蛋白質及VA、UD、礦物質等食物,少吃含糖食物,睡前不吃甜食。
7、督促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8、積極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做好牙防各項工作。
xx小學
防治工作計劃 篇4
20xx年鼠防工作要認真按照省衛生廳和市衛生局要求,大力開展重點人群鼠防宣傳和醫務人員培訓,加強疫區外來人員的教育管理,認真做好動物間疫情監測、疫區檢疫,開展疫情預測預報,做好鼠疫聯防聯控和應急處理等各項綜合防治措施。
1、鼠防宣傳教育
肅北縣、阿克塞縣、玉門市做好疫區群眾和外來務工人員的預防鼠疫 “三不、三報”知識宣傳普及,肅州區、瓜州縣做好疫區毗鄰鄉鎮群眾、進出檢疫卡人員的鼠防知識宣傳工作。酒泉市疾控中心下發鼠疫防治“三不、三報”宣傳畫、宣傳單20xx0份(見表1)。肅北縣、阿克塞縣、玉門市、肅州區、瓜州縣各印制數量不少于10000份的宣傳單(宣傳畫),同時要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聯合旅游局、國土局、林業局、鄉政府、礦管站等部門和單位進行鼠疫預防“三不、三報”宣傳,各檢疫卡對進出疫區的所有人員進行以口頭、資料、警示牌等形式的“三不、三報”宣傳。抽查知曉率要達到85%以上。
2、鼠防知識培訓
2.1專業人員培訓:肅北縣、阿克塞縣、玉門市要固定工作人員,繼續加強實驗室人員培訓,通過送出去、請進來、老帶新等方式進行培訓、學習,不斷加強人才建設,提高鼠疫防治隊伍整體素質。
2.2、醫務人員培訓:各縣(市、區)疾控中心要協調衛生行政部門督促各醫療機構(含村衛生所、個體診所)張貼“鼠疫診療要點”,熟悉鼠疫防治“三不、三報”制度和首診醫生負責制度。酒泉市疾控中心于3月下旬深入各縣(市、區)對各級各類醫務人員和各檢疫卡工作人員進行鼠防知識的集中培訓。對不能參加集中培訓的醫務人員,各縣(市、區)疾控中心自行安排培訓,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掌握鼠疫防治“三不、三報”制度。
3、應急疫情處理的各項準備
3.1、組織準備:市、縣兩級疾控中心于4月底前成立疫情處理小組,完善鼠疫應急預案,做好應對突發疫情的人員、技術等準備工作。
3.2、疫情處理物資儲備:市、縣疾控中心于4月底前認真檢查疫情處理物資品種、數量,更換過期、失效物資,切實保證物資數量、質量。
3.3、市、縣兩級疾控中心在4月—10月份務必做好應對突發疫情的車輛等后勤保障準備工作20xx年 病防治工作計劃20xx年 病防治工作計劃。
3.4、各鼠疫檢驗室要購置、補充和更換必要的檢驗設備和試劑,做好應對人間鼠疫疫情處理的檢驗準備工作。
4、動物間鼠疫監測
4.1、阿克塞縣嚴格按照《鼠疫全國重點監測點監測方案》要求進行監測,擴大監測面積,對以往沒有監測過的疫源地逐步開展監測。(1)全年共監測疫源面積20xx平方公里,其中固定監測疫源面積1000平方公里,流動監測疫源面積1000平方公里。 (2)用路線法完成旱獺密度調查2次,每次調查不少于5條路線,每條路線距離不少于5公里,調查面積不少于250hm2。(3)每月選擇3種生境分3次用5m夾線法,完成野外夜行鼠數量調查,每次布夾200夾次,每月共600夾次。(4)全年共檢驗活體旱獺不少于200只;對搜檢的動物體外寄生物,除少量留做標本外,按同一寄主、同一蚤種、同一地點分組(10-20只/組)檢驗。(5)抽檢旱獺血清不少于175份,犬血清50份。(6)完成旱獺洞干蚤調查,每月探洞不少于50個,全年探洞不少于100個。(7)對捕獲的旱獺及小型鼠類和其它動物檢蚤,分類鑒定,計算蚤指數和染蚤率。
4.2、玉門市、肅北縣按照《全國鼠疫監測方案》和《動物鼠疫監測標準》的要求進行監測。完成染疫動物病原學、宿主血清學檢測,犬血清檢測,媒介昆蟲的調查,以及小型嚙齒動物的調查監測任務。同時,進一步擴大疫源檢索范圍,收集可檢材料,尤其要注重病死動物的收集和檢測,不斷提高檢菌率。全年完成共計采集100只活體旱獺和其他嚙齒類動物材料,剖檢100只以上進行檢菌培養,采集50份旱獺血清,20份犬血清,進行血凝實驗, 5—9月每月探洞100個,共計500個,梳檢150只宿主體蚤進行分類鑒定,5—9月每月選2—3種不同生境進行夜行鼠的調查,固定監測點5月和7月各進行一次旱獺密度調查,流動監測點進行一次旱獺密度調查。
防治工作計劃 篇5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確保廣大職工的身體健康及合法權益,促進我廠各項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現將20xx年職業病防治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工作措施
(一)充分利用廣播、標語、黑板報等各種宣傳輿論工具,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制定和落實各單位各項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
(二)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有關人員每月要不定期下車間、班組對生產現場職工的勞動保護用品穿戴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三)年內組織有關部門深入車間開展一至兩次《職業病防治法》知識的宣傳和預防職業病培訓活動,不斷增強廣大職工的職業病防治意識。
(四)按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確定今年體檢時間和人數(包括進崗、離崗職工及臨時工、合同工等),建立和完善各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實行分類管理、綜合管理。最大限度的將職業病危害控制在源頭。
(五)廠安環科做好崗位常規塵毒監測,年內聘請上級有關部門對生產工作現場作一次監測。
(六)不斷完善產塵、產毒點的抽塵排毒設施和加強職業病隱患的整改工作,確保抽塵排毒設施的良好運行。
二、工作具體安排
第一季度
1、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
2、完善生產現場抽風防塵設施
3、開展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4、現場粉塵監測
5、生產現場勞保用品穿戴監檢
6、整理職業衛生檔案和職工健康檔案
廠安環科及各生產車間、班組
第二季度
1、開展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2、召開一次勞保用品意見征求會議
3、現場勞保用品穿戴情況檢查
4、生產現場粉塵監測
5、整理職業衛生檔案和職工健康檔案廠安環科及有關科室、車間、班組
第三季度
1、開展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2、生產現場粉塵監測
3、生產現場勞保用品穿戴情況檢查
4、職工健康體檢廠安環科、及有關車間、班組
第四季度
1、生產現場勞保用品穿戴情況檢查
2、生產現場粉塵監測
3、職工健康體檢
4、年度工作總結廠安環科、及有關車間、班組等
防治工作計劃 篇6
第一章 總 則
一、目的
松材線蟲病是松樹的一種毀滅性病害,也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森林病害,它具有傳播途徑廣、蔓延速度快、防治難度大等特點,有松樹的“癌癥”之稱,在國內外均被列為重要的植物檢疫對象。為了及時有效地預防、控制松材線蟲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林區的松林健康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1、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治,持續控制,防控結合的原則。宣傳普及松材線蟲病防治基本知識,提高公眾的防護意識,建立監測預警體系,開展松材線蟲病的監測調查,加強檢疫工作,嚴防松材線蟲病傳入我局。
2、堅持林業局統一領導,實行劃定責任區監測管理的原則。預防和控制工作實行各林場劃定責任區管理,各林場對本轄區的監測預警工作負總責。
3、堅持快速反應,緊急處置,控災減災的原則。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快速的應急處理能力。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除治”的要求,一旦出現松材線蟲病病害,快速反應,及時準確的處理。
4、堅持依法防治,職責明確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和海南省的有關法律法規,層層簽訂責任狀,實行項目負責制,做到領導責任到位、目標任務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檢查獎懲到位。
三、編制依據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國家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的意見》、《植物檢疫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四、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局發生的松材線蟲病病害的應急防治工作。
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松材線蟲病防治領導機構與職能
(一)林業局松材線蟲病防治指揮部
林業局松材線蟲病防治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是林業局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的決策領導機構,由局長謝明東任總指揮,副局長鐘育飛任副總指揮。由森檢站、林政科、天保辦、計資科、人事科、行政辦公室、政工科等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為成員組成防控指揮部。
松材線蟲病防治指揮部職責:根據病害預測和變化情況,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決定我局防治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事項和重大決策;明確各組成和參加部門的職責與任務;部署和檢查本預案執行情況,統一指揮全局的防控工作。
(二)松材線蟲病防治辦公室
林業局森檢站是全局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的`業務主管部門。以局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為基礎,成立松材線蟲病防治辦公室,由檢疫站站長任主任。辦公室具體職責是:
1、貫徹落實指揮部的指示和傳達有關會議精神,承辦松材線蟲病防治應急處理的日常工作。
2、負責各基層單位之間的聯絡與溝通,交流有關信息。
3、負責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專業隊伍的組建
1、局松材線蟲病防治指揮部組織防控專家組,其成員由局森林植物檢疫站、林政科、天保辦的技術人員組成。專家組的任務是開展防治技術科研工作,并為監測普查、害蟲除治提供技術咨詢、指導和培訓。
2、各林場負責組織監測普查隊伍。由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負責普查人員的培訓,普查技術指導,帶領普查隊伍開展日常的普查工作。
3、各林場負責組織專門的防治隊伍,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負責專業隊伍的培訓,對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檢查。
三、檢疫及審批
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負責全局松材線蟲病的檢疫及審批工作。一是做好監管調查和檢疫登記工作,對轄區內生產、使用、經營松木及其制品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全面登記,建立健全相應的檔案資料。二是加強林區重點部位的檢疫監管工作,檢疫人員要深入到林區主要交通要道、木材加工企業等開展檢疫執法,對可能被植物檢疫對象污染的包裝材料、運輸工具、場地、倉庫等都要嚴格檢疫,確保疫情不擴散。三是重視開展復檢工作,從外面調入松木及其制品前必須向我局森林植物檢疫部門申報并接受復檢,嚴格控制松木及其制品從松材線蟲病疫區調入吊羅林區。
第三章 預警、預防和疫情報告
一、局森檢站要加強松材線蟲病的監測預警體系、檢疫預災體系和防治減災體系建設,加強各級應急指揮系統和監測預警專業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密切監測松材線蟲病疫情。
二、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為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實施單位,負責組織實施監測預警工作。
林業局統一部署,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負責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檢疫檢查工作。根據轄區內的實際情況,劃定疫情監測責任區,設立常年監測點,由護林人員負責其責任區范圍內的疫情監測,將疫情監測任務落實到人員、山頭地塊。堅持定期巡查、每月上報監測情況。發現松樹枯死,要及時取樣分離鏡檢,查明死亡原因。
如疑為松材線蟲病危害的,迅速報送局業務主管部門進行鑒定。凡發現松材線蟲病疫情的,必須在24小時內向當地人民鄭虎和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告,并迅速組織開展除治工作。對于調查監測或者防治不及時,造成疫情傳播擴散的,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防治工作計劃 篇7
為及時發現和治療瘧疾病例,控制瘧疾疫情,有效落實消除瘧疾各項技術措施和方案,鞏固201年全縣消除瘧疾目標的成果,實現《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xx-2020年)》,根據省、市消除瘧疾監測任務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訂《xx縣20xx年瘧疾防治工作計劃》。
一、提高認識
瘧疾是與艾滋病、結核病并稱為全球三大危害最嚴重的疾病。去年達州市衛生局組織專家對我縣消除瘧疾工作現場考核驗收結果:xx縣瘧疾防治工作已達到國家消除瘧疾標準,通過消除瘧疾縣級考核評估。建議xx繼續加強對瘧疾防治工作的領導,強化醫療機構的血檢,注重血檢質量;繼續開展消除瘧疾后的監測、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加強高瘧區回歸人員管理,做好輸入性瘧疾疫情的處置,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繼續做好瘧疾防治知識宣傳、人員培訓、健康教育和瘧疾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不明原因發熱病例血檢工作。
二、抓好培訓與宣傳教育
按照分級負責,逐級培訓的原則,做好全縣各級醫療機構臨床醫生、檢驗人員培訓,要加強基層醫務人員瘧疾防治意識和診斷水平,充分發揮他們在瘧疾防治工作中的“前哨”作用,培訓覆蓋率要求達到100%。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制定有針對性的瘧疾防治宣傳和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要充分采取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社區專欄板報廣泛深入宣傳瘧疾防治知識;426“全國瘧疾日”各級醫療機構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標語、宣傳單、手機短信等多種途徑和形式開展瘧疾防治宣傳活動,做到瘧疾防治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群眾積極支持、參與瘧疾防治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繼續開展瘧疾監測工作
(一)監測目的:及時發現和治療瘧疾病例,掌握瘧疾傳播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評估瘧疾傳播潛在風險和防控效果,為指導和評價消除瘧疾工作提供依據。
(二)監測對象:瘧疾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確診病例和帶蟲者(參見《瘧疾診斷標準“WS29-20xx”》)。
(三)監測內容
1疫情報告。縣級醫療機構、各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個體診所臨床醫生一旦發現疑似、臨床診斷和確診的瘧疾病例,應當在24小時內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出現瘧疾突發疫情時,應根據《瘧疾突發疫情處理預案》(衛疾控發〔20xx〕號)相關規定,通過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管理信息系統報告。
2病例核實與個案調查。縣疾控中心應有專人負責每日瀏覽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發現本轄區內報告的疑似、臨床診斷和確診瘧疾病例后,應當立即與報告單位聯系,對報告病例的血涂片進行復核。病例診斷發生變更后,及時在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中進行訂正。
根據《消除瘧疾技術方案(20xx年版)》的要求,縣級瘧疾防治專業人員在病例報告后天內對每個瘧疾病例(包括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確診病例)進行個案調查,調查內容應包括病例基本情況、流行病學史、治療史以及本次發病、診斷和治療情況;2天內錄入個案調查表并上報。病例的本次治療情況,應由調查人員在病例完成治療后1周內,再次訪問病例進行補充調查,填寫瘧疾病例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表,并及時通過寄生蟲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網絡報告。
主動偵查病例。按照《消除瘧疾技術方案(20xx年版)》的要求,在病例網絡直報后1周內,縣疾控中心負責組織對活動性疫點和非活動性疫點開展病例篩查。在疫點采取逐戶走訪的方式,對2周內有發熱史者采集血標本,進行瘧原蟲鏡檢或快速診斷試紙條檢測(以下簡稱RDT監測)。如發現1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的瘧疾病例或帶蟲者,應對疫點內所有居民采血進行瘧原蟲鏡檢或RDT檢測。對于篩查發現的瘧疾病例,應按本監測方案要求開展個案調查,并及時進行報告。
4開展不明原因發熱病人血檢。按照《消除瘧疾技術方案(20xx年版)》三類流行縣的標準要求,我縣應開展不明原因發熱病人血檢4000人次(任務分配附后)。縣級醫療機構、各中心(鄉鎮)衛生院對不明原因發熱病人采血涂片進行鏡檢,并做好登記,傳播季節(-10月)血檢人數不低于血檢總數的80%,對于血檢發現的瘧疾病例,應按本監測方案要求開展個案調查,并及時進行報告。血檢任務務必落實到具體科室具體人頭,納入年終考核目標,保證任務完成。
四、抓好輸入性瘧疾病例管理
(一)境內流動人口瘧疾管理
1病例發現地的醫療衛生機構負責病例的診斷、報告和治療,并告知間日瘧患者于次年-4月份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休止期治療。
2所發現的病例,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病例血涂片的鏡檢復核、流行病學個案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判斷其可能的感染地點,并在發現病例后一周內向病例感染地的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疫情信息。
流動人口相對集中地各類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單位,應作為瘧疾預防控制工作的重點關注目標,一旦發現瘧疾病例,應及時報告,并迅速開展疫點調查和處置。
(二)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管理。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如發現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時,除按規定進行疫情網絡直報外,應及時逐級上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對所有輸入性瘧疾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同行人員的追蹤調查和健康咨詢,必要時視情況對病例所在地的環境進行傳播風險評估和疫點處置。
五、做好資料統計和管理
(一)統計分析指標
1發病率指標:年瘧疾發病率、間日瘧發病率、惡性瘧發病率、瘧疾死亡病例數、輸入病例的比例;
2病例鏡檢指標:血檢率、血檢陽性率;
病例診斷、報告和調查指標:疫點調查率、疫點篩查比例;
4漏報指標:漏報率。
(二)資料管理。各血檢單位的原始資料應妥善保存,尤其是監測工作原始記錄、表格、工作小結等技術資料,要注重瘧疾防治資料的收集、整理、補充、完善、歸檔、保存、備查,保持瘧疾防治檔案的科學性、規范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六、抓好質量控制
(一)疫情的核實工作。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必須對所報瘧疾病例全部進行核實。
(二)病原學檢驗的核實工作。各血檢單位應保留所有血檢病人血片或濾紙血樣,省、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對陽性血片全部復核;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對陰性血片至少抽樣10%進行血片復核。
防治工作計劃 篇8
加強我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結核病防治知識,增強結核病防病意識,保障師生健康,并由學校向家庭、社區輻射,提高人群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降低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推動了我市結核病防治規劃更好地落實和完成創建衛生城市的目標特制定此計劃:
一、組織領導
成立結核病防治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主要工作:
1、結核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結核病控制工作的領導,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審議結核病控制計劃,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和任務;保證結核病防治落實到位。
2、學校分管領導和健康教育任課教師各1名要積極參加市級結核病防治知識統一培訓;
3、參加市級培訓或負責的健康教育任課教師,要利用利用宣傳員手冊采用講座形式對全校教師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專題培訓;
4、學校將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授納入學校常規衛生教育課程,組織對學生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可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觀看光盤、專題講座、國旗下講話、知識競賽、黑板報、櫥窗等形式進行宣傳。
5、學校通過召開家長會或由學生將“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發放給家長的方式(要收集家長閱讀后的信息反饋資料),將結核病防治知識由學校向家庭傳播。
6、加大學校晨檢工作力度,落實病人發現的各項措施,在學生中開展病人發現工作。
7、加大國家對結核病免費治療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有效地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活動。
8、建立健全各種檔案。
三、保障機制
1、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把結核病防治工作納入評先和目標考核當中,對在此工作中出現失誤或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學校領導對結核病防治工作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學校要在經費、物質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防治工作計劃 篇9
為加強瘧疾防治工作,按期實現《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xx-20xx年)》和《**省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xx-20xx年)》的目標,落實消除瘧疾的各項措施,提高瘧疾防治水平。根據《**市20xx年瘧疾防治工作計劃》,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xx年瘧疾防治工作計劃。
一、繼續做好消除瘧疾鞏固與監測工作
我縣根據20xx年**省瘧疾防治項目管理方案要求,將繼續開展消除瘧疾鞏固工作,做好瘧疾監測與防治工作,防止輸入性瘧疾疫情引起擴散與流行。
1、進一步完善消除瘧疾資料整理工作。進一步收集、整理瘧疾防治資料,完善有關瘧疾防治的文件、數據、圖片等相關資料歸檔工作,以便保存與查閱。
2、加強業務人員培訓工作。我縣將加強基層人員和縣綜合醫院人員業務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瘧疾防控知識水平。
二、傳染源監測與媒介監測
1、瘧疾疫情監測
各醫療單位對臨床初診為瘧疾、疑似瘧疾、不明原因發熱,以及來往于瘧疾流行區的發熱病人,尤其是對到過國外(非洲、東南亞及南太平洋地區等國)及國內的海南、云南、安徽、河南、湖北等瘧疾流行程度較高省份回歸人員,及時開展血檢瘧原蟲工作。
2、發熱病人監測
按照衛生部、衛生廳要求,我省為瘧疾三類流行區,按行動計劃的要求我縣血檢人數不少于總人口的5/萬(傳播季節5-10月血檢人數不低于血檢總數的80%),全縣共需血檢“三熱”病人250人次,血片必須按《瘧疾防治手冊》要求制作,發熱病人登記表應按要求錄入計算機,血片和名單由縣疾控中心保存備查。20xx年各醫療單位血檢任務分配如下。
三、病例報告與管理
1、瘧疾病例診斷后應在24小時內進行報告,縣疾控中心應做好每個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疫點處理工作,并在3天內及時將個案調查表傳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科;發現本地傳播病例應及時上報省疾控中心血液寄生蟲病防治科和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并按照“瘧疾防治技術方案”進行處理,及時撲滅疫情。
2、每個瘧疾病例均應進行實驗室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檢查,對確診的瘧疾病人要及時按照瘧疾防治方案給予系統規范化治療(間日瘧用氯伯八日療法,惡性瘧用蒿甲醚或氰蒿琥酯加伯氨喹),防止惡性瘧死亡或繼發病例的發生;高危人群應開展預防性服藥,針對間日瘧病人易復發的特點,在春季對上年的間日瘧病人進行休止期治療,減少傳染源積累,防止疫情蔓延。
四、流動人口管理及健康宣傳和咨詢工作
1、切實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對大型流動人群聚居地進行摸底調查,重點針對流動人群,特別是往來境內外瘧疾流行區以及原瘧疾流行區的人群,定期搜索傳染源,必要時采取預防措施,防止疫情發生與流行;
2、對從國外、省外重點瘧區回來的發熱病人及時進行診治,特別是原有微小按蚊分布的地方,應加強監測力度,防止因外來傳染源輸入而引起瘧疾傳播;
3、加強健康教育,因地制宜開展衛生殺蟲的宣傳、咨詢工作,提供出國人員瘧疾咨詢、診斷和治療服務,尤其是輸入性惡性瘧的防治工作;結合4月26日“全國瘧疾日”,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瘧疾防治知識,提高人群防病意識。
【關于防治工作計劃9篇】相關文章:
關于防治工作計劃合集8篇03-26
關于防治工作計劃集錦8篇03-20
關于防治工作計劃匯總7篇03-19
防治工作計劃模板集錦7篇03-27
大氣污染防治法06-29
污染的危害與防治開題報告02-27
防治計算機病毒技巧12-18
計算機病毒防治方法11-16
防治傳染病手抄報內容01-16
揭陽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全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