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慢性病工作計劃

時間:2023-02-12 18:53:33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慢性病工作計劃15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慢性病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慢性病工作計劃15篇

慢性病工作計劃1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基層基層,慢性病的基層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基層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為此我院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基層衛生室的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上級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基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村衛生室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管理、評價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各村衛生室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基層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基層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達到90%以上;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計劃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基層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基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利用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基層衛生院的診療、基層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并規范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基層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基層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基層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根據基層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基層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基層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我院及村衛生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基層人群。2、在轄區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3、在轄區各村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四、培訓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衛生室醫生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五、評估

  1、過程評估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六、督導和考核

  1、我院負責對轄區內的村衛生室(站)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各村衛生室(站)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慢性病工作計劃2

  一、工作目標

  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進行指導,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制。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實行接診制度,對轄區內患者進行登記管理。高血壓患者每3月隨訪一次,糖尿病患者每季度隨訪一次,隨訪工作必須落到實處。正確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并進行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慢性病患者管理率達30%以上,控制率達60%以上。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村衛生室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管理、評價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各村衛生室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社區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達到40%;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社區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利用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社區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并規范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三、社區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區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社區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我院及村衛生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社區人群。

  2、在轄區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在轄區各村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四、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我院負責對轄區內的村衛生室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慢性病工作計劃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慢性病在我國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慢性病在我國主要有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骨質疏松等。為加強慢性病管理,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1、開展社區疾病調查工作,了解本轄區內慢病人數及分布并建立檔案。 2、重點對高血壓、冠心病加強管理,對就醫的高血壓、冠心病病人隨時建立檔案。

  3、為社區內35歲以上人群進行免費查體,進一步篩選高血壓及冠心病病人,并進行微機管理。

  4、對高血壓及冠心病病人進行監測及治療,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使心電圖及血壓控制在最佳水平,防止并發癥的'發生,為高血壓病人免費測血壓,對冠心病病人發放優惠卡,實行心電圖檢查半價等措施。

  5、定期訪視(包括入戶訪視、電話訪視),對冠心病及高血壓病人隨時了解他們的病情。

  6、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對就診的病人隨時進行健康教育,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并通過“健康教育專欄”進行宣傳高血壓、冠心病的有關知識,增進居民防病治病意識。

  7、定期開展高血壓、冠心病專題講座,參加對象為高血壓及冠心病病人。

  8、通過健康教育等措施對邊區居民進行行為干預,使之采納健康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宣傳戒煙、少量飲酒、適當進行體育鍛煉等。

  9、年終對開展的工作進行評估總結。

慢性病工作計劃4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基層基層,慢性病的基層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基層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為此我院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基層衛生室的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上級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基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村衛生室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管理、評價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各村衛生室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基層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基層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達到90%以上。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基層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基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利用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基層衛生院的診療、基層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并規范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基層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基層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

  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基層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基層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基層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基層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我院及村衛生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基層人群。

  2、在轄區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在轄區各村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四、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衛生室醫生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五、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六、督導和考核

  1、我院負責對轄區內的村衛生室(站)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各村衛生室(站)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慢性病工作計劃5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院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我院綜合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上級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20xx年我院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登記,針對重性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分管副院長分管此項工作,醫教科具體負責實施,責任落實到人。

  2、加強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初篩工作,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3、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住院病人入院宣教,普及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4、創建無煙醫院,無煙病房,按照我院控煙工作制度及獎懲方案執行,醫院后勤工作人員及病區設置控煙督導員,對進入我院公共場所的人員進行控煙宣傳,對吸煙人員進行勸導,各科室

  建立控煙督導登記本,有記錄可查。

  5、對我院健康食堂進行規范化管理,對職工進行健康生活方式培訓,對職工發放控鹽、控油壺,每年舉行全院職工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竟賽,有記錄可查。

  二、疾病監測工作目標

  對心腦血管事件及腫瘤病人進行登記,對死亡病人進行死因監測并登記上報金山社區疾婦站,對35歲以上首診病人測血壓、對達到診斷標準高血壓病人進行登記并上報金山疾婦站進行相應管理。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檢出:利用患者就診、健康體檢、門診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并上報金山社區疾婦站。

  3、體檢中心每月上報體檢單位及體檢總人數,對達到高血壓、糖尿病診斷標準的進行詳細登記并上報金山疾婦站進行管理。

  4、對社區進行慢性病知識講座,參加市疾控中心的慢性宣教,對基層醫護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每年對醫院職工進行慢性病知識培訓。

  5、不定期邀請上級醫院專家對我院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四、對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根據基層人群的健康需求,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群眾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用“精神衛生日”“高血壓日”“世界糖尿病人日”等宣傳日,宣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和防治理念,引導社會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關注,提高人群慢病防治知識知曉率,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促使人們改良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消除或減輕相關危險因素,降低慢病的發病率傷殘率和死亡率。

  4、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欄,每1季度更換1次內容,在導診臺發放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識宣傳單。

  5、在轄區舉辦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6、在轄區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五、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我院的醫務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六、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七、督導和考核

  我院醫教科負責對各臨床科室進行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科室或到個人,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各村相關科室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慢性病工作計劃6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基本衛生服務,慢性病的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認識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以指派專人管理,成立慢性病工作領導小組等多種方法進行規范管理,并將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的防治工作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重點。根據上級有關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如下:

  一、總體工作目標

  1、建立慢性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和重型精神病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網絡直報工作,成立慢性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衛生院每季度對慢性病工作進行檢查、督導。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并對重性精神病人進行規范管理、病情評估和康復指導。

  3、通過電話指導、入戶訪視、建立居民健康檔安基本信息、門診35歲以上首診測血壓制度等,加強轄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5、以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生米中心衛生院衛生院管理、評價,綜合性醫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等技術支持,衛生院和衛生室工作人員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模式和機制。

  6、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人民群眾的慢性病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

  7、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計算機檔案管理系統。

  8、對全鎮65歲以上居民及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一年一次的免費體檢,做好體檢表,并將體檢信息錄入慢性病管理軟件系統(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體檢可與隨訪相結合)。

  二、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各村居民健康電子檔案,20xx年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城市和農村分別達到80%、70%。;

  2、建立完整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電子檔案,應有管理登記、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老年人健康管理目標

  1、通過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對城鄉老年人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和傷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2、開展老年人保健工作,一年一次定期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到20xx年底,老年人健康登記管理率城鄉分別達90%,規范化管理率≥95%。

  四、高血壓工作目標

  1、發現并積極登記高血壓患者,人群登記管理率城鄉達到90%,

  2、為高血壓患者建立健康電子檔案,對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2個月一次隨訪,規范化管理率≥95%,并且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

  3、高血壓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一次血壓并進行干預和效果評

  價;

  4、繼續施行35歲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制,并做好登記;

  5、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80%。

  五、糖尿病工作目標

  1、發現并積極登記糖尿病患者,人群登記管理率城鄉達到90%,

  2、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電子檔案,對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每年至少提供4次隨訪,規范化管理率≥95%,并且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

  3、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一次血糖并進行干預和效果評價;

  4、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80%。

  六、重性精神病工作目標

  1、發現并積極登記重性精神病患者,至20xx年底全鎮納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占總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數的70%

  2、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電子檔案,對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每年至少提供4次隨訪,規范化管理率≥95%,并且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

  3、對確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行為干預和康復指導。

  七、實施計劃

  建立并健全慢性病工作制度,成立慢性病工作領導小組,對全鎮65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建立綜合防治機制。

  (一)、建立慢性病工作報告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對今年新增的65歲以上老年人,新發的高血壓、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和管理。

  (二)、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管理

  1、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檢出

  利用建立社區居民電子檔案、健康體檢、衛生室工作人員和村衛生室的診療、社區免費測血壓和血糖、主動監測、首診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納入慢性病管理系統,信息錄入數據庫,進行規范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5、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三)、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其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予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四)、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居民的健康需求,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居民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全鎮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健康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健康知識教育并制作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居民。

  2、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健康知識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

  3、利用居民活動室等居民較集中的地方作為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健康知識的宣傳陣地,擺放各種宣傳資料。

  4、在全鎮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八、培訓

  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xx年版)》對衛生室工作人員和村衛生室的醫生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的管理質量。

  在紅谷灘衛生辦正確領導下和業務指導下,我們將努力工作,腳踏實地干好本職工作,為我鎮慢性病工作再上新臺階而奮斗。

慢性病工作計劃7

  為了預防、控制常見病慢性病的發生,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特針對一些常見病的情況落實有關防治措施與計劃。

  1、近視眼的預防與治療

  輕度近視即應引起注意,盡量找出原因以防程度加深,原則上講,患近視眼后,應在眼科醫生驗光之后,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使視物清晰,減輕視覺疲勞。學校要加強宣傳力度,及早預防:①不在暗處及行進的車船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堅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檢查視力。②閱讀寫字時,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25W,姿勢要端正、眼睛離桌面的距離應保持在33厘米左右。③在看電視時,應保持室內一定的亮度,人距電視2.5-3米左右,并最好不超過半小時就休息10分鐘。④看書學習1小時之后,可眺望遠方的綠色花草樹木。⑤不要戴別人的眼鏡,以免對眼睛造成損害。

  2、營養不良和肥胖

  學生營養不良和肥胖評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標準體重值為100%,體重在標準體重91-110%范圍內為營養狀況良好,低于90%為營養不良,學習體重在標準體重的111-120%為超重,高于120%為肥胖。目前中小學生中營養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過10%營養不良將導致學生生長發育障礙,而肥胖是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的'誘發因素之一。這兩種疾病均與日常飲食關系密切。學校計劃針對此種情況開展午餐營養配餐工作,同時也希望家長為學生做好早晚兩餐,幫助學生改掉偏食習慣,做到熱量和營養素的合理搭配。

  3、紅眼病

  做好宣傳工作,紅眼病好發于夏秋季。預防要避免與病人接觸,若接觸病人,要用肥皂洗手;不用手揉眼,手帕、毛巾、臉盆等應個人專用;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與飲酒;患病后不到公用澡堂洗澡、游泳池游泳。一旦發現紅眼病人,立即隔離治療。

  4、怎樣預防齲齒、牙周病

  教育學生保持口腔衛生、堅持早晚刷牙,方法要正確,飯后漱口;交替選用各種牙膏刷牙;合理飲食,少吃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期檢查。每學年定期發放保健牙刷,利用健康教育課教授學生怎樣保護牙齒。

  5、做好體檢工作

  首先做好宣傳,發告家長書,體檢后及時反饋,如有疾病者可以及時達到治療。

  6、同時向教職員工做好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等其他慢性病的預防宣傳教育工作。人人知曉,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行為。

慢性病工作計劃8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院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我院綜合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上級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20__年我院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登記,針對重性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分管副院長分管此項工作,醫教科具體負責實施,責任落實到人。

  2、加強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初篩工作,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3、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住院病人入院宣教,普及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4、創建無煙醫院,無煙病房,按照我院控煙工作制度及獎懲方案執行,醫院后勤工作人員及病區設置控煙督導員,對進入我院公共場所的人員進行控煙宣傳,對吸煙人員進行勸導,各科室

  建立控煙督導登記本,有記錄可查。

  5、對我院健康食堂進行規范化管理,對職工進行健康生活方式培訓,對職工發放控鹽、控油壺,每年舉行全院職工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竟賽,有記錄可查。

  二、疾病監測工作目標

  對心腦血管事件及腫瘤病人進行登記,對死亡病人進行死因監測并登記上報金山社區疾婦站,對35歲以上首診病人測血壓、對達到診斷標準高血壓病人進行登記并上報金山疾婦站進行相應管理。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檢出:利用患者就診、健康體檢、門診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并上報金山社區疾婦站。

  3、體檢中心每月上報體檢單位及體檢總人數,對達到高血壓、糖尿病診斷標準的進行詳細登記并上報金山疾婦站進行管理。

  4、對社區進行慢性病知識講座,參加市疾控中心的慢性宣教,對基層醫護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每年對醫院職工進行慢性病知識培訓。

  5、不定期邀請上級醫院專家對我院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四、對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根據基層人群的健康需求,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群眾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用“精神衛生日”“高血壓日”“世界糖尿病人日”等宣傳日,宣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和防治理念,引導社會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關注,提高人群慢病防治知識知曉率,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促使人們改良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消除或減輕相關危險因素,降低慢病的發病率傷殘率和死亡率。

  4、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欄,每1季度更換1次內容,在導診臺發放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識宣傳單。

  5、在轄區舉辦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6、在轄區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五、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我院的醫務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六、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七、督導和考核

  我院醫教科負責對各臨床科室進行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科室或到個人,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各村相關科室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慢性病工作計劃9

  為認真貫徹落實慢性病防治工作總體要求,積極參與創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結合學校教育的特點,落實與加強慢性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服務入手,認真組織實施慢性病干預項目,特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

  一、建立組織、完善網絡、落實責任

  為加強對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的領導,我校專門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協調;責成專門科室負責項目工作的組織落實。開展綜合防治工作具體安排、業務指導、人員培訓、質量控制、檢查考核等。將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明確了各處室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職責與任務,從而建立起了上下貫通、各司其職、協調聯動的慢性病防治網絡和工作隊伍。

  二、摸清底數、建檔建卡、實施干預管理。

  為了實現對慢性病患者的干預與管理,采取多種途徑發現慢病患者。通過每年一次的師生體檢,及時統計,對確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然后報鎮人民醫院及時建檔管理。之后,配合鎮人民醫院醫生嚴格按照防治方案相關要求及患者的臨床評估級別、類別制定個體化隨訪管理方案,實行分類、分級、動態管理與干預,填寫慢病管理卡(冊)。

  我校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預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發放健康教育處方;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隨訪指導,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用藥情況,復查或了解患者血壓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堅持用藥,并根據治療效果給予相應指導,同時填寫慢病管理手冊和管理卡;三是實施面對面干預,針對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進行面對面、個體化干預,如指導其戒煙限酒、低脂低鹽飲食、適量運動、心理平衡以及鹽勺、油壺的具體使用方法等;四是開展防治知識講座,定期邀請專業人士為師生進行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講解相關防治知識并接受咨詢。

  三、廣泛宣傳,開展教育活動,提高自我防病意識。

  為提高廣大師生特別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據校內慢性病高危人群特點,利用各種形式如廣播、講座、健康專欄等,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全面落實健康教育課,保證每學期8-9學時,結合地方及學校特點,保證有2課時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內容。有統一教案、有教師、有考核。

  四、積極爭創示范食堂、示范單位活動。

  對照《xx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范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積極爭創示范單位和示范食堂,試行在食品加工中推行“食品營養成分標簽”。按照職責分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大眾自我防范和保健能力。

  五、開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識宣傳活動。以“走家庭、走社區”宣傳教育活動為載體,以校園網、宣傳展板、家長會等為宣傳平臺,讓學生及家長在學習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覺地提高對慢性病的認識,形成學校、家長、社區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諧的健康互動關系。

  六、改善師生教學、學習條件,經常督促學生學習習慣。

  努力改善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硬件條件,保證空氣清新,無噪音,光線充足,學具合格,課桌椅可調,教室微小氣候定期監測。要求教師經常性督促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注意書寫要求,坐姿正確等。

  七、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認真組織好陽光體育一小時活動,保證時間,保證項目,要有檢查,要有成效。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重視學校體育工作,上好體育課、組織好大課間及體育活動,冬季長跑等。

  八、做好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對學生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近視、齲齒、肥胖、營養不良等,加強監測,努力實施矯治計劃。

  20xx年1月

慢性病工作計劃10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區20xx年創省級慢病示范區領導辦公室充分認識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將健康教育;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列為重點,采取指派專人管理,成立“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科室,特制定今年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計劃如下:

  20xx年度健康教育與慢性病科年度工作計劃表月份123456789月20號全國愛牙日10月8號全國高血壓日、1010號世界精神衛生日1111月14號世界糖尿病日129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死因監測季度督導、指導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死因監測季度督導、指導4月7號世界衛生日(15--21)號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5月31號世界無煙日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死因監測季度督導、指導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死因監測季度督導、指導開展創建省級慢性病示范區工作宣傳主題備注1:慢性病備注2:健康教育備注:3正常工作開展,收集匯總報表。

  一、老年人管理、督導

  1、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

  2、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1次健康管理,包括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咨詢指導和干預,進行一般體格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電圖檢測等。

  3、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議定期復查。對老年居民進行慢性病危險因素和疫苗接種、骨質疏松預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導。

  二、高血壓管理、督導

  1、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對血壓異常者應登記造冊。

  2、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每年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面對面隨訪至少4次,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及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3、每年至少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一般體格檢查和口腔、視力、聽力、運動能力檢查,并進行健康評價和健康指導。

  4、管理人群血壓控制情況。

  三、糖尿病管理、督導

  1、重點對35歲以上人群進行篩查(門診服務、健康體檢等)。

  2、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每年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一般體格檢查、免費空腹血糖檢測及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3、每年至少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一般體格檢查(含足背動脈搏動檢查)和口腔、視力、聽力、運動能力檢查,并進行健康評價和健康指導。

  4、管理人群血糖控制情況。

  四、重性精神病管理、督導

  1、對轄區確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

  2、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病情穩定和基本穩定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填寫隨訪記錄表,每年隨訪不少于4次。

  3、對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健康檢查。在患者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征得監護人與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血壓、體重、血常規(含白細胞分類)、轉氨酶、血糖、心電圖。

  4、注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各環節規范;每年至少進行1次綜合評價;對恢復期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實施康復訓練;發現復發或加重征兆時,給予相應處理或指導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

  五、健康教育

  1、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食品安全問題等內容,向轄區居民,尤其是重點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利用各種健康主題日或節假日開展健康教育咨詢服務,在醒目位置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并定期更新內容。

  2、針對轄區重點健康問題,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講授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指導居民糾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3、針對公共衛生問題,配合開展突發事件應對的宣傳教育。

  六、死因監測管理、督導

  1.轄區內上報死亡人數達標率是否有6‰。

  2.轄區內上報死亡及時率是否大于50%。

  3.轄區內上報死亡報告完整率是否大于95%。

慢性病工作計劃11

  為建立健全符合我鎮社會發展水平的慢性病管理系統,對城鄉居民的慢性病實施干預措施,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暴露,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貫徹落實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及上級有關部門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計劃:

  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1、摸清轄區內居民總戶數和總人口數。

  2、為轄區內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在20xx年建檔率30%的基礎上,今年要求完成80%,力爭100%。

  3、通過建檔,掌握0~36個月兒童、孕產婦、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以及65歲以上老年人基數,并實行分類指導和管理。

  4、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記錄、整理、保存、上報并及時更新各種數據資料。

  二、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1、摸清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基數,各衛生所要登記、造冊、保留基數并上報衛生院匯總。

  2、為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做好記錄20xx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5篇20xx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5篇。

  3、為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免費血糖化驗,并做好記錄。

  4、通過入戶調查,建立健康檔案,要求開展村建檔率達到95%以上,力爭100%,并達到規范化管理。

  三、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管理(共青團工作計劃)

  1、建立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及時篩查和發現高血壓病人,要求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比例達到95%以上。

  2、建立3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登記冊,實行分類管理,要求開展村建檔率均要達到95%以上,力爭100%。

  3、對3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免費血糖化驗。

  4、對于明確診斷的高血壓患者每三個月上門隨訪一次,特殊患者根據病情及時隨訪,做好隨訪記錄并及時更新檔案內容,不得缺項漏項

  5、認真學習服務規范,掌握慢病患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等健康知識,合理對患者進行干預指導。

  6、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記錄、整理、保存、上報并及時更新各種數據資料20xx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5篇工作計劃。

  四、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摸清和掌握轄區內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數。

  2、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登記冊,實行分類管理,并上報、匯總要求開展村建檔率均要達到95%以上,力爭100%。

  3、對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免費血糖化驗。

慢性病工作計劃12

  XXX鎮衛生院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社區,慢性病的社區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區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要充分認識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服務的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阿左旗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2、建立居民35歲以上首診量血壓制度。

  3、加強村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村衛生室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我院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檔案管理體系。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大于5%;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高血壓工作目標

  1、發現及篩查登記高血壓患者;

  2、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管理率>60%,`其血壓控制率≥60%;

  3、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四、糖尿病工作目標

  1、發現并登記糖尿病患者;

  2、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管理率>30%,血糖控制率到>50%;

  五、實施計劃建立慢病網絡直報系統和工作制度;對社區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慢性病工作計劃13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基本衛生服務,慢性病的預防是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認識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目前已將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重點,指派專人管理,成立慢病組等多種方法。特制定今年慢性病管理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1、完成20xx年3月31號高血壓1938人,12月31號完成3230人。

  2、完成20xx年12月糖尿病建檔數538人。

  3、安排公共衛生小組輪流下鄉免費測量血壓和利用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35

  歲以上慢性病篩查體檢等多種方式,早起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4、通過電話指導、入戶訪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基本信息、門診35歲以上首

  診測血壓制度等,加強轄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空置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

  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慢性病管理健康檔案,轄區服務人口建檔率達35%;

  2、建立完整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年檢記錄、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高血壓、糖尿病工作目標

  1、新發現病至少建檔高血壓患者20xx名,糖尿病患者200名;

  2、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其血壓控制率≥70%;血糖控制率≥65%;

  3、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4次高血壓的比例達50%;

  4、對高危人群的干預有記錄及效果評價。

慢性病工作計劃14

  根據《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中關于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的要求,對農村居民的慢性病實施干預措施,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暴露,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為建立健全我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性病管理系統,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項目目標

  (一)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性病管理項目,對我鎮居民的慢性病及相關危險因素實施干預措施,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二)20xx年度,我鎮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兩類人群登記管理率達到60%。

  二、項目范圍和內容

  (一)項目范圍

  全鎮19個行政村,17個村衛生室。

  (二)項目內容

  1、高血壓患者管理

  根據《高血壓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對全鎮內35歲及以上高血壓患者進行規范管理。

  (1)高血壓患者發現

  發現途徑:開展3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量血壓;健康體檢及高危人群篩查中測量血壓;通過宣傳教育讓高血壓患者主動與村衛生室聯系;普通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詢問等。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對高血壓高危人群進行健康指導。

  (2)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村衛生室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血壓測量等檢查和評估、對患者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給予健康指導。

  (3)高血壓患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隨機血糖(指血),一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

  (4)建立首診測血壓制度

  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首次就診時為其測量血壓。

  (5)高血壓高危人群的管理

  高危人群(收縮壓介于120-139mmhg或舒張壓介于80-89mmhg之間;超重或肥胖(BMI≥24kg/㎡);高血壓家族史(一、二級親屬;長期過量飲酒(每日飲白酒≥100ml’且每周飲酒在4次以上);長期膳食高鹽;每半年測量1次血壓,并給予生活方式指導。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根據《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管理,

  (1)2型糖尿病患者發現

  發現途徑:健康體檢及高危人群篩查檢測血糖;建議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糖;通過宣傳教育讓患者主動與村衛生室聯系;人群居民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對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健康指導。

  (2)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村衛生室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空腹血糖和血壓測量等檢查和評估、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給予健康指導。

  (3)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指血)測量,一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

  三、項目組織與實施

  (一)組織形式

  1、我衛生院全面負責慢病管理的組織實施、核撥經費和資金管理。公共衛生科負責村衛生室的任務劃分和管理工作,并與村衛生室簽訂目標責任書,以增強其責任意識。

  2、我衛生院成立項目公衛管理領導小組,對村衛生室進行慢性病管理。原則上項目由村衛生室具體執行,我衛生院負責對其技術指導。

  3、利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各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提高早診率,早治率。

  4、落實35歲首診測血壓和慢病工作制度,加強轄區慢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

  5、對高血壓,糖尿病已健康管理的人員每年要提供一次健康體檢和至少四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空腹血糖和血壓測量等檢查和評估,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給與健康指導。對新增的'病人進行登記,建檔工作。

  6、加強健康教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知識宣傳,制作高血壓,糖尿病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村衛生室發放給群眾。每季度對轄區開展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

  7、在我院及村衛生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欄,每個季度更換一次內容。

  8、村衛生室人員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隨訪服務記錄表相關內容的填寫,每季度按時錄入電腦。由慢病負責人負責統計各村數據。一年一次的體檢由村衛生室工作人員和公衛科一同完成。

  (二)職責與任務

  鎮衛生院負責全鎮工作的組織和協調,防保所為項目管理單位,具體負責項目督導和培訓,并實施技術指導、督導驗收和相關材料發放等,指導村衛生室開展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包括患者發現、建檔、隨訪管理、健康體檢、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

  (三)技術保障

  依據《高血壓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各項目管理單位應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及質控措施,并組織各項目相關單位嚴格執行。

  四、項目執行時間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五、項目督導與評估

  (一)監督與考核次數

  縣衛生局將組織項目專家組針對我鎮方案實施的年度計劃,定期開展督導與檢查工作。鎮衛生院每季度一次組織項目人員對村衛生室執行進度、質量等進行督導。

  (二)監督與考核內容

  監督人員落實及培訓、工作進度、數據質控、經費使用情況等。項目執行期末,具體考核指標為:

  1、高血壓患者管理率要達到50%;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內已管理高血壓人數/年內轄區內高血壓患病總人數×100%。

  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60%;

  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按照要求進行高血壓患者管理的人數/年內管理高血壓患者人數×100%。

  2、糖尿病患者管理率達到40%;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內已管理糖尿病人數/年內轄區內糖尿病患病總人數×100%

  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60%;

  糖尿病患者規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進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數/年內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數×100%。

  3.高血壓、糖尿病簽約服務率達95%。

  簽約服務率=簽約服務人數/管理人數×100%。

  (三)獎懲措施

  對于完成年度工作指標的項目的村衛生室予以鼓勵,及時撥付項目經費;對于沒有完成年度工作指標的,在第二年扣減相應的經費,并追究村衛生室負責人責任。

鎮衛生院

  20xx年1月1日

慢性病工作計劃15

  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相關要求,緊緊圍繞《xx縣20xx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計劃》的精神,深入開展慢病監測、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范單元創建等工作,現將xx縣20xx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設與政策倡導工作

  積極開展對公衛工作人員及村醫的慢性病防控政策與知識宣講工作,擬對公衛人員開展一次慢病防治工作現狀的知識講座,讓其了解當前的慢病防控形勢及慢病所帶來的嚴重社會負擔及經濟負擔,從而有利于慢病防治政策開發及工作開展。

  二、加強慢性病監測,進一步提高慢病監測質量

  加強慢性病監測工作,進一步提高慢病監測質量。在死因監測工作中,要求全鎮10個村衛生室嚴格按照死因監測中的相關工作規范,正確填寫醫學死亡證明書并按規定時間上交到我院進行網絡直報。與此同時,規范村醫對新發腫瘤紙質版報告的填寫,保質保量地完成新發腫瘤監測工作任務;在心肌梗死及腦卒中病例報告中,要求各村衛生室對新發的心肌梗死及腦卒中病例進行詳細的.登記,進一步完善心肌梗及及腦卒中病例的既往慢病史(高血壓、糖尿病)的信息。

  三、大力推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打造健康云陽平臺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能有效地促進慢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在20xx年,我鎮將繼續在全鎮的健康教育宣傳欄上宣傳慢病防治知識;搞好健康主題日,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世界糖尿病日”、“全國高血壓防治日”、“全國愛牙日”、“世界無煙日”等活動日中開展大型地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宣傳活動,計劃20xx年開展宣傳活動12期。

  四、搞好社區慢病管理工作探索慢病高危人群干預模式

  嚴格按照《重慶市高血壓綜合防治工作管理規范》、《重慶市糖尿病綜合防治工作管理規范》的內容,要求各村衛生室繼續加大對轄區慢病患者的發現率(登記率),對已登記的高血壓患者嚴格按照高血壓一、二、三級管理要求做好高血壓隨訪工作,逐步提高高血壓與糖尿病管理率、規范管理率與控制率;積極利用轄區家庭醫生的建立,探索慢病高危人群干預模式,對以戶為單位的高危人群實施有效的慢病干預,從而減少慢病的發生。

  五、加強慢病防治工作業務培訓、指導與督導考核

  在慢病監測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死因監測、新發腫瘤登記報告、心肌梗死及腦卒中病例報告的培訓工作。在社區慢病管理中,加大對片區內鄉鎮衛生院的培訓、指導與督導考核。全年累計計劃開展慢病培訓工作3次,累計指導與督導考核4次。

【慢性病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慢性病工作計劃01-27

慢性病工作計劃(精選17篇)07-08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09-05

慢性病工作計劃匯編5篇06-12

慢性病工作計劃匯編六篇08-06

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12-24

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12-30

慢性病工作計劃匯總6篇08-14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4篇08-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浦东新区| 延安市| 沙田区| 新邵县| 营山县| 灯塔市| 昆山市| 栾川县| 钟祥市| 长沙市| 汉川市| 宜黄县| 东山县| 葫芦岛市| 乐安县| 镇江市| 凌源市| 循化| 牡丹江市| 浮梁县| 永定县| 滦南县| 巴东县| 旺苍县| 三明市| 依兰县| 深泽县| 平塘县| 鄂州市| 滦平县| 柞水县| 登封市| 岢岚县| 阿勒泰市| 酒泉市| 乐昌市| 兴化市| 曲麻莱县| 东源县|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