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計劃1
20xx年xx縣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在區、市工商局的安排部署下,以服務“五位一體”建設為目標,以“開拓創新服務發展”為主線,突出重點,強化責任,加大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和規范有關服務領域經營行為,積極構建科學規范的消費監管執法體系,進一步提高“一會兩站”及“五進”工作面和規范化水平,依法打擊各種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章行為,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滿意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現將我局20xx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規范12315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12315作用
完善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工作機制。一是進一步完善縣局、工商所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辦理督辦、節假日值班等制度,配備精干、業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做到機構健全,制度齊全。二是大力推廣小額消費糾紛快速解決機制,推動消費糾紛協商和解,提高消費效能,切實保障群眾利益。三是充分發揮“一會兩站”作用,使其真正成為解決消費糾紛、提供服務的前沿陣地,因部分站工作人員調整,重新聘請了5名12315消費站副站長和11名聯絡員。做到反應快速、程序規范、處置得當、指揮有力、分析準確,為及時處理消費者申訴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力提升了12315平臺執法效能。
做好消費者申訴舉報工作。一是對消費者申訴舉報辦理情況實行月通報制,并將消費申訴、舉報辦理、糾紛調解成功率、滿意率等工作納入季度督查、半年、年度考核。二是充分發揮“12315”指揮中心作用,及時快速分流各類消費者申訴案件,并對消費者申訴案件的辦結情況及時進行回訪,形成消費申訴案件受理及時、流轉通暢、處理快捷、查辦有力的工作格局。三是進一步強化數據、信息歸集工作,通過對消費申訴、舉報和消費熱點分析,發布消費警示12條,為消費者科學消費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截至目前,我局共受理消費者各類申訴17件、舉報2件,辦結消費者申訴17件,調解成功率達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5286元;辦結舉報2件,沒收過期飲料31瓶,價值77.5元,罰款2000元。
“五進”工作開展情況。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我局按照區、市工商局的安排和部署,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深入開展“12315”消費“五進”活動,不斷健全和完善消費網絡,有效提升了工商部門的社會公信力,擴大了12315品牌的影響力。一是在企業、商場、市場、景區健全和完善自律制度,大力推廣小額消費糾紛快速調解,推動消費糾紛協商和解,提高消費效能,切實保障群眾利益。同時,積極探索消費方式轉變,通過開展與企業行政約談,加大對“12315”站工作指導力度,加強與人民法院的溝通聯系等方式,把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效銜接聯動,努力做到職能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切實筑牢消費這一民心工程。二是加快推進投訴信息一體化建設,在2個商場、2所學校、1家企業、2個行政村設立“快速通道”,指導“快速通道”單位準確及時錄入處理消費投訴,落實總局和區局提出的投訴信息一體化建設。三是結合“無傳銷社區(村)創建”等活動,廣泛開展消費知識進社區、進農村活動,通過解答消費咨詢,講解識假辯假知識,舉辦真假農資商品識別、消費知識有獎問答等活動,不斷提高消費者的自我意識。截止目前,共創建:“一會兩站”113個(其中:3個分會、2個社區、108個村部)。“五進”站點共設立135個(其中企業18個、商場1個、超市4個、景區4個、學校79個、宗教場所29個)培訓站工作人員360人次、義務監督員40人次。
二、強化消費教育,深入開展消費侵權專項整治
開展豐富多彩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3月13日至15日,利用逢集日,xx縣工商局、消費者協會聯合綜治辦、司法、公安、檢察院、法院、質檢、衛生、發改、民政、交通、農牧、林業、水利、煙草、移動公司等單位及個體工商戶,分別在縣城廣場、涇河源街道、六盤山鎮街道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咨詢服務活動。一是開展大型消費宣傳咨詢活動。32家成員單位設立了咨詢服務點,現場向群眾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為群眾講解、解答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法律法規問題,發放法律、法規宣傳資料,現場受理消費者投訴。二是開展以猜謎為主要形式的消費宣傳活動。在宣傳現場各成員單位以消費領域、工商法規為主要內容的謎語成為今年宣傳的一大亮點,吸引了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消費宣傳活動,在猜謎現場兌換獎品,猜謎中穿插消費知識有獎問答,使觀眾在娛樂中增強了消費意識,受到了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三是舉辦假冒偽劣商品展,通過現場展示,真假對比、發放材料等手段向消費者講授了如何識別假冒偽劣商品以及如何維護自身的權益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的途徑,為消費者解決了疑難問題,提高了廣大消費者識假辨假的能力。四是集中銷毀假冒偽劣商品活動。
本次活動共參與單位32家,懸掛橫幅38條,電子顯示屏19個,展板56塊,懸掛謎語1400條,現場展示假冒偽劣商品21余種,發放消費材料20000余份,現場接受咨詢185余人次。并就執法人員在日常巡查及專項整治中依法收繳199.6公斤的假冒偽劣商品進行了展示和集中銷毀。
開展第14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利用縣文化旅游局正月十五開展元宵燈會之際和3月3日在縣城人民廣場舉行第14次全國“愛耳日”啟動儀式大會,開展愛耳日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解答咨詢80人次。
突出重點,扎實開展食品市場各項專項整頓。針對今年國務院對我們工商部門進行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我們繼續把食品安全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群眾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和季節性、節日性食品為重點,以學校周邊、城鄉結合部、農村集市為重點區域,集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突出抓好糧食、食用油、調味品、肉類、水產品、蔬菜、禽蛋、奶制品、干果、副食品、兒童食品、乳制品、保健食品、酒類和老年食品等食品質量監管,進一步加大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維護食品市場和節日消費安全。
1、先后開展了“元旦、春節”食品市場專項整治、食用油市場專項檢查、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整治、問題食品清查、名煙名酒專項整治、“黑名單”食品清查、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美素麗兒”問題奶粉清查、清真食品市場專項整治、五一”食品市場專項整治、不合格乳飲料清查、夏季食品飲料市場專項整治、牛羊肉及制品市場專項檢查、“六一”食品市場專項整治、餐飲業專項整治、兒童用品質量專項整治、端午節食品專項整治、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問題皮蛋清查、開齋節食品專項整治、“中阿博覽會”清真食品專項整治、“兩節”和“一節兩會”期間的食品專項整治、乳制品、米面油醬醋等食品專項整治、食品添加劑市場專項檢查、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等20多次食品安全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2767人次,出動執法車輛432臺次,檢查經營主體6673戶次,沒收過期食品579公斤,查處各類食品違法案件30件,罰沒款1.5萬元。
2、食品質量監測工作堅持不懈,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維護我縣食品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圓滿完成自治區人民政府20xx年10項民生計劃為民辦30件實事,在全縣11戶食品批發經營戶中建立了食品電子監管,完成區、市局下達的食品檢測工作任務,共檢測各類食品180個批次,其中抽樣送檢皮蛋1個批次、液態奶2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4個批次,合格率為100%。
3、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宣傳活動。6月17日,緊緊圍繞“社會共治,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這一主題,結合工商部門職責,采取懸掛標語、擺放展版、設置“宣傳咨詢服務臺”和“投訴臺”、發放宣傳資料、發布消費警示信息、現場解答食品安全消費知識、展示假冒偽劣食品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等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和消費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引導群眾安全消費、理性消費,增強群眾消費信心,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發放各類宣傳材料1000份,發布消費警示5期,利用手機短信向社會各界發布消費警示信息5000條,懸掛橫幅5條,電子顯示屏19個,制作宣傳展板16塊,接受群眾咨詢185人次;全年共舉辦各類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班6期,受培訓人員1542人。
同時,還開展了食品添加劑、保護野生動物專項整治、重大動物疫情防控、農村食品攤販、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配送企業等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商品、重點區域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與食品經營戶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787份,與食品攤販和食品加工小作坊簽訂《食品安全質量承諾書》64份。
開展春節期間名煙名酒專項整治工作。為維護節日期間市場秩序和消費安全,促進節日市場繁榮穩定,全面凈化我縣煙酒市場,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名煙名酒的違法行為,共出動執法人員54人次,車輛11臺次,檢查煙酒類經營戶307戶次,查處2起經營假冒“五糧液”徽記和“五糧醇”注冊商標白酒案件,沒收假冒名酒12瓶,涉案金額1170元,罰款1170元。
與物價部門聯合開展節日穩控物價專項執法檢查。針對春節期間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不斷上漲,為了穩控物價和安惠民生,保證節日市場物價的穩定,確保市場的穩定供應,與物價部門聯合開展節日穩控物價專項執法檢查。以農貿市場、牛羊肉銷售店、蔬菜零售攤點、食品加工小作坊、超市為重點;嚴查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欺行霸市、散布漲價謠言等違法行為。共出動執法人員31人次,檢查牛羊肉銷售店26戶次、攤點12個次,蔬菜銷售店38戶,食品加工小作坊44戶次,超市6戶次,對5戶經營者在營業場所不實行明碼標價等問題進行了指導規范。通過檢查有效遏制了部分經營戶趁節日之際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等不正當價格行為,切實維護了節日期間市場價格穩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計劃2
一、繼續做好消費指導工作,構筑消費教育和咨詢服務體系,促使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
1、3·15紀念活動內容豐富、注重實效。
今年的“315”活動,按照中央“三貼近”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除了在市民廣場設主會場宣傳咨詢外,重點在農村,組織文藝宣傳小分隊在廿三里、佛堂、大陳、后宅、義亭、黃山村五鎮一村舉辦6場以“消費與環境”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演出結束后,馬上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向當地群眾分發宣傳資料,提供現場咨詢、接受現場投訴,組織的通訊行業、保險行業、維修等便民服務,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 在今年的“3·15”活動現場,前來接受現場咨詢服務(包括現場投訴)的消費者多達5千余人,這還是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其中接受行業專家咨詢的0.3萬余人,現場接受一般咨詢的0.2萬余人,在各理事單位、各大商場超市、行業協會懸掛標語橫幅74條,現場共接受投訴18件,發放宣傳資料6.78萬份,參加的志愿者有250人。
2、加強與媒體的合作,擴大消費教育范圍。
“3·15”期間,電視臺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名牌產品展播,與電視臺“今晚九點”欄目聯合開展典型投訴披露制度,對消費點評欄目進行點評。商報舉行了“優化消費環境,建設信用”系列十大行業座談會,印發特刊,開展行業十佳單位評選;與商報、浙中新報聯合推出工商維權欄目,精選消費警示,增加典型案例剖析,為消費者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消費指導。媒體的震懾力量在我市較為突出,許多商家都害怕媒體的.曝光,同時廣大市民也非常關注“今晚九點”的欄目,在普通消費者中有著較好的聲譽,我們適時適度地用起這件武器,對消費教育、維權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3、繼續對消費教育基地的培訓,在國民消費教育中心定期講課。
xx年,我市設立了8處中小學消費教育基地、1個國民消費教育中心、2個企業消費教育基地。將消費教育納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納入經營者、工廠職工的日常學習,由市消協負責組織實施消費教育相關內容,通過長期不斷地輪訓,使中小學生普遍受到系統的科學消費教育。今年又在學校、市場、企業設立消費教育櫥窗,將消費信息及時上墻,組織工人、市場主進行培訓4次,定期向消費教育基地贈送消費教育材料。在全市各大市場過道上設立宣傳窗387塊,通過名優產品、假冒偽劣暴光、消費知識宣傳,使市民重視科學消費、合理消費,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在國民消費教育中心組織講課,參加有1000余人次。
4、發行《消費報》,加大在農村的消費教育。
為了進一步地推動農村的消費教育活動,提高農民的消費維權法律意識,介紹消協的工作情況,使他們了解到打假維權和消費維權的相關知識,了解當前的消費信息,提升執法部門的社會公信力,在各消協常務理事單位的關心支持下,在移動公司和人壽公司的幫助下,我市消協于xx年1月始編輯發行了《消費報》,采用每月一期的方式,向我市各政府職能部門、所有的鎮街農村以及省內兄弟消協免費贈閱。至xx年11月,共發行23期,每期發行xx份,三月版及增版則稍多。特別是在我市廣大農村,報紙每月都能寄到村委會或老年協會這類群眾聚集的地方,農村相對信息滯后,更是侵權行為的重災區,消費報的發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的消費教育,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二、抓住消費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構筑消費社會監督體系,提高社會監督效果,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1、公開公正評選消信單位,樹立行業典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協會的職能,自五月開始市消協組織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市“20xx年度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的評選活動,全市廣大企業積極參與爭創“消信單位”的活動。這次活動本著“企業自愿申報、擇優推薦、嚴格考核評選”的原則進行,通過企業申報和評審小組的實地考核驗收,在廣泛征求消費者和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經消協第四屆第十二次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共評出解百等205家單位為市“20xx年度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各消信單位代表在會后都表示將進一步提高認識,重視和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明確主體,加大企業信用建設力度,更好地為我市經濟建設服務。
2、對農村消費維權網絡開展“一網多用”、“一員多能”。
目前我市依托工商所設10個消協分會,在各鎮街、學校、醫院、大型商場超市等設67個監督聯絡站,在社區、工作片、行政村、農村集貿市場設立農村消費維權監督聯絡點849個,消協監督員達1368人。xx年底金德水副省長在食品安全建設工作會議指出,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六員”合一工作。葛副市長在xx年年度消協理事會中明確指出,消協的消費維權網就是群眾監督網,政府各部門都可以利用,實行“一網多用、一員多能”、資源共享,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加強協作、齊抓共管。為此,政府各有關部門都積極借助農村消費監督網來強化農村食品、藥品、農資、煙草、物價等監督工作,我市消協積極探索將生產安全員、消防安全員、交通安全員、食品安全員、環保安全員、消費維權員的多員合一,使之真正達到維權網絡社會化。這樣做可以避免網絡的重復設置,資源浪費;避免多頭培訓,減輕監督員厭煩情緒;避免了重復監督檢查、重復考核,減少工作壓力;社會化還可以帶來凝聚效率。
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計劃3
20xx年以來,全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以新消法的貫徹實施為抓手,緊緊圍繞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處理、各類專項行動和消費教育引導等重點,在提高消費者意識、完善社會機制、解決消費權益糾紛、加強市場監管、打擊消費侵權違法行為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有效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了消費工作效能,營造了更加有利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消費環境,有力維護了消費安全和市場穩定。今年上半年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新《消法》的宣傳培訓普及和貫徹運用,營造依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濃厚氛圍
一是在培訓和運用新消法的實踐中緊緊把握新消法的主要特點和新的規定,為有效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供法律支撐。二是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新消法宣傳普及活動。通過機關會前學法活動、3、15活動、食品安全宣傳周、現場咨詢服務、設置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召開座談會、開設消費課堂等形式,普及新消法及消費知識,引導廣大消費者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廣大經營者的守法經營意識、消費者的依法意識顯著提升。三是在系統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新消法學習培訓,組織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經營者及消費者代表集中學習、討論,收到明顯效果。四是通過“消費融入社區網格管理”和12315“五進”活動,讓新消法走進社區、商場、市場、超市、企業和景區,通過消費服務站和消費教育示范基地進行“點對點、面對面”的宣傳,受到消費者和企業的廣泛好評。五是利用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進行宣傳,在眉山日報、中國消費網、四川消費網上對新消法特點及運用中的具體問題進行了宣傳報道,收到了良好效果。通過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了全社會對新消法的知曉度,增強了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的自覺性,提升了消費者的意識,在全市形成了依法的深厚氛圍,進一步營造了科學、理性、放心、安全、可持續的消費環境。
二、抓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一是以市場巡查為基礎,進一步健全和鞏固商品質量監管長效機制,監督經營者認真落實商品質量管理責任,加強經營者誠信自律,實施進銷貨查驗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及不合格商品退市等制度,把好商品質量源頭關。二是強化市場監管,組織開展商品質量抽檢和查處不合格商品和其它各類消費侵權違法行為,力度進一步加大。結合實際,立足職能,在流通、消費等環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各類違章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按照省、市工商局的'統一部署,今年以來在全市范圍內對鋼材、抽油煙機、消防器材、汽車用品、黃金珠寶、電線電纜、手機等7類商品135個批次進行了抽查檢驗,4個批次消防器材和7個批次汽車用品不合格,各區縣工商質監局正在對不合格商品進行查處,其余商品還在檢測過程中。貫徹實施《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加大執法力度,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工商機關今年共立案查處銷售不合格商品和各類消費侵權違法案件138件,罰沒金額140萬元。
三、抓專項整治行動,開展重點領域消費
一是按照省局“紅盾春雷行動20xx”工作要求,扎實開展了查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專項行動。
二是開展兒童用品質量專項整治工作。以童裝、童鞋、兒童玩具、童車、兒童安全座椅等兒童用品為重點品種,以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等為重點區域,以商場、超市、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學校周邊小賣店等為重點場所,依據國家強制性標準加強對兒童用品質量的監管,重點檢查標簽、警示標識是否齊全,是否注明生產廠廠名和廠址,是否在商品包裝上配有中文說明等。出動執法人員330人次,檢查經營主體540戶次,規范6家無照兒童用品經營戶,現場責令整改2戶,受理消費者對兒童用品質量的咨詢10件,投訴24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萬元。通過整治,兒童用品市場進一步得到規范和凈化。
三是配合公安等部門開展電動自行車整治工作。
四是根據《眉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開展重點領域消費工作的通知》要求,圍繞“五個突出”開展重點領域消費專項整治。突出家用電子電器類商品,集中解決商品質量、售后服務和維修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突出服裝鞋帽類商品,集中解決標識標注不規范、質量不達標、存在安全隱患等突出問題;突出裝飾裝修材料類商品,集中解決消費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突出交通工具類商品,集中解決對道路交通安全和消費者人身安全存在隱患的突出問題;突出有關服務領域消費,集中解決虛假宣傳、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等問題。通過商品抽查檢驗,查處銷售不合格商品違法行為。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加強對農村市場、城郊結合部、校園周邊、社區的檢查,認真進行清理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加強對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的檢查,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進銷貨臺賬、質量承若等制度,進一步規范了經營者的經營行為。
五是根據《眉山市工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有關服務領域消費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了有關服務領域消費。以查處服務領域違法行為為重點,切實加大服務領域消費力度,不斷提高消費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突出重點,強化市場巡查,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結合消費者投訴舉報,以有線電視、電信、供電、供氣、供水、醫療、美容美發、旅游、中介等與消費者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業為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整治;以售后服務不到位、服務欺詐、不公平格式條款、強制消費、虛假廣告、誤導消費、利用特殊地位和管理優勢限制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行為為重點問題,切實加強和執法力度,收到明顯成效。全系統受理服務領域消費投訴85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萬元。辦理服務領域消費侵權案件10件,罰沒金額12萬元。
六是立足工商職能,配合市食安辦、市食藥局開展食品安全工作,配合檢查食品生產單位50余戶,檢查食品經營戶800余戶,集貿市場60個,取締無照經營30余戶,責令整改20余戶,立案查處商標、廣告、不正當競爭等食品違法案件31件。七是按要求開展了消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促進消防安全。
四、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處理工作
一是認真貫徹執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和12315投訴舉報中心工作規范,統一使用“消費者投訴舉報記錄本”和“消費者投訴舉報工作手冊”,開展業務培訓。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12315網絡,拓展投訴渠道,充分發揮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網絡的作用,提高了質量。“一會兩站”、12315“五進”及12315平臺數據信息錄入工作扎實推進,為消費者權益保護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加強“一會兩站”和12315“五進”建設,加強基礎數據錄入工作,夯基層打基礎,將消費糾紛解決在基層。三是創新工作方式,制發了消費融入社區網格管理工作方案,在全市推進這項工作,按照“八有四統一”標準在社區規范設立12315聯絡站和消費者投訴站,聘請社區網格員為消費聯絡員,實現一般消費投訴不出社區,取得明顯成效。四是開展“訴轉案”工作,形成受理及時、流轉通暢、處置快捷、查辦有力的工作合力。洪雅縣工商質監局通過“訴轉案”辦理侵權違法案1件,罰沒金額3萬元。全市工作人員想消費者所想,急消費者所急,辦消費者所需,真心真情,依法,處理消費投訴,切實為消費者排憂解難。今年以來,全市共接受各類消費咨詢3000余人次,處理各類消費者投訴舉報41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0萬元。
五、抓消費教育工作,引導科學理性消費
一是積極開展消費宣傳、教育和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新聞平臺進行宣傳報道,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低碳的消費方式,全市在各類媒體上宣傳報道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內容40余次,形成了較大的宣傳聲勢。二是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紀念活動為契機,重點突破與廣大消費者密切相關的消費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營造消費的濃厚氛圍。三是通過組織“消費教育講堂”、法律進民企活動、建立和完善“消費教育示范基地”、12315“五進”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教育。四是及時發布消費提示和警示,著力營造了科學、理性、安全、放心、可持續的消費環境。
下半年,全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將重點圍繞新消法及配套規章的宣傳貫徹、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重點領域消費、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處理、消費融入社區網格管理等工作來開展,提升效能,維護消費權益。
【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02-18
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02-11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02-07
消費者權益保護培訓知識10-21
2017消費者權益保護途徑02-19
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由來02-20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全文02-20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02-20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