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2016年
有計劃的生活即使緊張,但卻井然有序;有計劃的工作即使繁忙,但也會變得充實而有效率。為此,中國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提供了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歡迎閱讀。【篇1】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班級是四(1)班,共有學生54人。在經過了三年半的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還比較好。對本班的學生,我認為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并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培養本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是本學期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二、教材情況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主要特點:
總體上看,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既注意體現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數學教育的內涵,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1. 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三、教學目標
使學生: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建構立互動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成“要我學”為“我要學”。
3、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4、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5、利用各種形式幫助中下生趕隊,狠抓雙基教育,提高教學質量。
6、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好每一個學生。
五、教學進程
周次 | 日期 |
內 |
必備課時 | 機動課時 |
1 | 2.9~2.15 | 四則運算 | 4 | 1 |
2 | 2.16~2.22 |
四則運算 測試及分析 |
2 2 |
1 |
3 | 2.23~3.1 | 位置與方向 | 3 | 2 |
4 | 3.2~3.8 |
位置與方向 測試及分析 |
2 2 |
1 |
5 | 3.9~3.15 | 加法運算定律 | 3 | 2 |
6 | 3.16~3.22 | 乘法運算定律 | 3 | 2 |
7 | 3.23~3.29 | 簡便計算 | 4 | 1 |
8 | 3.23~4.5 |
營養午餐 單元復習 測試及分析 |
1 1 2 |
1 |
9 | 3.23~4.5 |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 3 | 2 |
10 | 4.6~4.12 | 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 | 3 | 2 |
11 | 4.13~4.19 |
生活中的小數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
3 2 |
|
12 | 4.20~4.26 |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整理和復習 測試及分析 |
|
|
13 | 4.27~5.3 |
期中測評及分析 (五.一放假) |
|
|
14 | 5.4~5.10 | 三角形 | 4 | 1 |
15 | 5.11~5.17 |
圖形的拼組 測評及分析 |
2 2 |
1 |
16 | 5.18~5.24 |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 3 | 2 |
17 | 5.25~5.31 |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 3 | 2 |
18 | 6.1~6.7 |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測試及分析 統計 |
2 2 |
1 |
19 | 6.8~6.14 |
統計 測評及分析 |
2 2 |
1 |
20 | 6.15~6.21 | 數學廣角 | 4 | 1 |
21 | 6.22~6.28 |
小管家 測評及分析 總復習 |
1 2 2 |
|
22 | 6.29~7.5 |
總復習 期末測評 |
2 |
|
23 |
|
|
|
|
24 |
|
|
|
|
【班級分析】
一、任教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經過四年半的學習后,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并且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況。總體說來,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初步養成,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但上課時思想開小差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個別同學的基礎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這方面有待強化。因此對這些學生,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勵地保持,并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總而言之,我應該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二、學困生情況分析
本班級有一部分學困生。這些同學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不做作業或者抄別人的作業。今后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后的復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總體上看,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既注意體現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數學教育的內涵,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1. 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2. 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以及四則運算的關系。
3. 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重量、和時間及單位間的進率。
4. 小數的意義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規律。
5. 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理解直線、線段、射線以及平行線的概念。
二、教學難點
1.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2.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以及應用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求未知數X。
3.認識面積單位和進率及名數的改寫。
4.小數和復名數的相互改寫。
5.小數加減法的簡單算法。
6.區別直線、線段和射線,垂線與平行線概念。
【教學措施】
一、落實教學具體措施特別重視的地方
1.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創設教學情境,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二、針對學困生的具體措施
五個必須”即:“備課時必須對學困生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上課時必須讓學困生提出問題,合作學習中必須讓學困生發言,輔導點撥時必須解決學困生的困惑,設計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布置并對學困生當面輔導”。
對學生因厭學輟學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積極采取幫扶轉化措施,采用教師和學優生對學困生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幫弱促強,幫助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
1、教師在備、教、批、輔、考等教育教學環節,對學困生多加關懷,厚愛一層,從抓基礎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在備課時,關注學困生,注重基礎知識和興趣知識點設計教案。
2、在課堂上,加強基礎知識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困生樹立“我也能回答教師提問,我也能學好功課”的信心
3、批改作業時,對學困生進行面批,多以引導和補習為主;考完試,找學困生談心,以鼓勵教育為主。
讓學困生找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喚起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的意識,由消極被動地學習向積極主動地學習轉變,由自卑向自尊自強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切實解決了學生的厭學思想, 從根本上消除輟學的現象,確保了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課時安排】
單元 | 單元教學要求(重難點或關鍵) | 課題(節) | 教時 | 起訖時間 | 備注 |
|
||||||||||||||||||||
周次 |
月 |
|
|
|||||||||||||||||||||||
第一單元 四則運算 |
1.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讓學生在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發現并總結出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的運算順序。借助括號的加入體會解決問題途徑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會用括號列綜合算式。 |
1、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例1、例2) | 2 |
|
|
|
|
|||||||||||||||||||
2、積商之和(差)的混合運算(例3) 3、兩個商(積)之和(差)的混合運算(例4) 4、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例5) 5、有關0的運算(例6) |
1 1 1 1 |
|
|
|
||||||||||||||||||||||
6、整理與復習 7、單元知識檢測 8、單元練習講評 |
2 1 1 |
|
|
|
||||||||||||||||||||||
第二單元 位置與方向 |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從方向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
1、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例1) 2、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位置(例2) 3、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例3) 4、描述并繪制簡單的路線圖(例4) |
1 1 1 1 |
|
|
|
|
|||||||||||||||||||
|
|
5、整理與復習 6、單元知識檢測 7、單元練習講評 |
2 1 1 |
|
|
|
|
|||||||||||||||||||
第三單元 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 |
1.引導學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
1、加法交換律(例1) 2、加法結合律(例2) 3、加法運算定律的應用(例3) 4、乘法交換律(例1) |
1 1 1 1 |
|
|
|
|
|||||||||||||||||||
5、乘法結合律(例2) 6、乘法分配律(例3) 7、連減的簡便計算(例1) 8、加減計算的靈活應用(例2) |
1 1 1 1 |
|
|
|
||||||||||||||||||||||
9、連除的簡便計算(例3) 10、乘除的靈活應用(例4) 11、乘加的靈活應用(例5) 12、營養午餐 13、整理與復習 |
1 1 1 1 2 |
|
|
|
||||||||||||||||||||||
14、單元知識檢測 15、單元練習講評 |
1 1 |
|
|
|
||||||||||||||||||||||
第四單元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
1. 2. 3. 4. 教學重點:教學時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適宜的措施幫助學生理解本單元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 |
1、小數的意義(例1) 2、小數的讀寫(例2、例3) 3、小數的性質(例1、例2、例3) 4、小數的大小比較(例4) |
1 1 1 1 |
|
|
|
||||||||||||||||||||
5、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 6、小數點位置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的應用(例6、例7) 7、生活中的小數、把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或復名數改寫成用小數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例1) 8、把用小數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例2) |
1 1 1 1 |
|
|
|||||||||||||||||||||||
|
|
9、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例1) 10、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例2) 11、整理與復習 |
1 1 3 |
|
|
|
||||||||||||||||||||
12、單元知識檢測 13、單元練習講評 |
1 1 |
|
|
|||||||||||||||||||||||
第五單元 三角形 |
1?通過觀察、操作和實驗探索等活動,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2?通過分類、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別它們。 3?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轉化思想,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欣賞數學美。 4?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征、圖形的變換以及圖形的設計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從形的方面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要在動手操作、探索實驗和聯系生活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1、三角形的特性(例1、例2) 2、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例3) 3、三角形的分類(例4) 4、三角形的內角和(例5) |
1 1 1 1 |
|
|
|
||||||||||||||||||||
5、圖形的拼組(例6、例7) 6、單元知識檢測 7、單元練習講評 |
2 1 1 |
|
|
|||||||||||||||||||||||
第六單元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教學時要關注不同學生解答問題的不同思路,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法,使學生形成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 |
1、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算理(例1) 2、總結小數加、減法的一般方法(例2) 3、練習 4、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例3) |
1 1 1 1 |
|
|
|
||||||||||||||||||||
5、整數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能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例4) 6、練習 7、單元知識檢測 8、單元練習講評 |
1 1 1 1 |
|
|
|||||||||||||||||||||||
第七單元 統計 |
1.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2.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并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根據折線的起伏變化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同時,培養學生在統計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進行合理推測的能力。 |
1、認識折線統計圖(例1) 3、練習 |
1 1 2 |
|
|
|
||||||||||||||||||||
第八單元 數學廣角 |
1、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分析、思考過程,逐步發現隱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規律。 |
1、一條線段的植樹問題并且兩端都要栽樹的情況(例1) 2、兩端都不栽的情形(例2) 3、封閉曲線(方陣)中的植樹問題(例3) 4、小管家 |
1 1 1 1 1 |
|
|
|
||||||||||||||||||||
第九單元 總復習 |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和復習,進一步鞏固數概念,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統計觀念,獲得自身數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
1、“小數的認識”的.復習 2、“四則運算和運算定 3、“空間與圖形”的復習4、“統計”的復習 5、綜合訓練 |
1 1 1 3 |
|
|
|
||||||||||||||||||||
月 |
一、指導思想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1、大部分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所任教的四年級,共有學生86人。在經過了三年半的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對本班的學生,我認為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并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培養本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是本學期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2、學困生基本情況分析
個別的學生由于基礎不好,存有知識斷層,學習的自律性比較差,學習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在他們當中有的是父母對子女的學習關心,指導,督促不夠;有的是父母對子女過于溺愛,過于遷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學習習慣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上述原因形成惡性循環,使他們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進生。也有幾位學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繼續加強學困生的轉化也將是我本學期工作的重點。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2、本冊教材主要特點
總體上看,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既注意體現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數學教育的內涵,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1). 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3、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熱愛數學,善于鉆研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建構互動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
3、從計算入手,從根本上抓好學生的計算,使學生打好計算的基本功,做到計算細致,快速,正確。
4、注意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教材中的定義和概念要讓學生弄明白,并且能夠根據一些定理進行計算,且正確靈活。同時注意學生在講課中學習活動的參與,同時要注意對學困生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尊重。
5、抓好各單元的測驗,通過單元檢測及時對學生進行查缺補漏。期中、期末制定好復習計劃,指導學生進行好復習。
6、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一道應用題應該多讀幾遍之后再解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7.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教好每一個學生。
五、后進生輔導措施
1、了解學生原來的學習情況,從實際出發,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多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多利用課余時間,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充分發揮優等生的帶頭作用,以優扶差。
3、密切與其家長聯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們的學習。
六、優生的培養措施
1、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為自己確定更高的目標。2、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
七、課時安排
內 |
課時 |
四則運算 | 4 |
四則運算;測試及分析。 | 4 |
位置與方向 | 4 |
位置與方向;加法運算定律。 | 4 |
乘法運算定律 | 3 |
簡便計算 | 4 |
營養午餐單元復習測試及分析 | 4 |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 | 5 |
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生活中的小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 5 |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整理和復習;期中測評。 | 5 |
期中測評分析 | 2 |
三角形 | 4 |
五一假期 |
|
圖形的拼組;測評及分析。 | 4 |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 4 |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 4 |
統計 | 4 |
數學廣角 | 4 |
小管家;測評及分析;總復習。 | 5 |
總復習;期末測評。 |
4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2016年】相關文章: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考試試題04-19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1
六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檢測題人教版12-28
六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模擬試卷人教版12-26
六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人教版」12-25
六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檢測題新人教版12-28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04-19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考試試題04-21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考試試題04-19
人教版高二數學考試試題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