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初中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教育和影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初中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一起來看看吧!
2017初中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計劃(1)
近年來,學校在上級部門正確指導下,全面落實《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扎實有效的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師生健康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養成,提高了師生的健康水平。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學生體質健康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提升廣大學生的健康素質,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為實施科教與人才強省戰略、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奠定堅實基礎。
二、總體目標
以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聯動為支撐,以構建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為主線,以體育鍛煉、健康教育、疾病防控和氛圍營造為重點,大力實施健康素養提升行動、體育活動推進行動、衛生服務改善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優化學校、社區、家庭的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環境條件,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提高健康素質的主體意識,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長效機制。到20XX年,學生體質健康各項指標明顯改善,體質健康水平進入先進行列。
學校按規定開設體育課,體育課程改革深入推進,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素質,教體融合加快發展,陽光體育運動蓬勃開展,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顯著增強,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基本要求。
學校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心理健康咨詢與干預工作進一步完善,學生每學期接受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不少于7課時,不斷提升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提高衛生防病和自我保健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
學校衛生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重點推進,醫教結合不斷深化,逐步完善以學校衛生保健機構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為核心的管理工作體系,加強學生常見病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制定學生常見病和傳染病防治工作規劃,開展以近視、肥胖、齲齒為主要內容的常見病防治工作。嚴格執行查驗預防接種證制度,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做好適齡學生疫苗接種或補種工作。完善學生缺課監測網絡體系,進一步加強學生缺課監測,有效控制學生常見病和傳染病疫情的發生。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防治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全面加強,將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率維持在低水平。
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建立完善,學校體育和衛生設施建設達省以上標準,公共體育和衛生設施條件達規定要求。
三、成立領導小組,構建全員參與的`健康教育網絡
學校成立以校長孫漢洲為組長,朱琦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處、總務處、體育組、醫務室等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健康促進領導小組”。
為了搞好健康促進工作,學校將利用班會課和教工學習時間進行動員,及時向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傳達有關精神;各班級利用黑板報、自辦健康知識小報等形式,廣泛宣傳,全員發動,積極營造健康促進學校氛圍,使師生員工樹立了“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思想。把創建“健康促進學!奔{入學?傮w計劃中,積極實施“健康第一”的戰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保持強壯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
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教育和影響。為了得到社會對學校開展健康促進活動的支持,學校將定期召開校務委員會會議,共商創建健康促進學校的途徑和方法;利用家長會時間向家長派發有關健康和衛生的宣傳資料,例如結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無煙日、世界環境日、全國愛眼日、全國愛耳日、世界衛生日、國際禁毒日等向學生和家長宣傳健康知識,讓家長也從中懂得要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為他們未來的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以陽光體育運動為陣地,提升體育活動能力
學校始終認為體育是教育教學的基礎,提出實施“強健體魄工程”并制定一系列措施確保其實施,不“重智輕體”,更不“以智代體”。
學校保證體育健康課程的有效實施。學校嚴格執行國家體育教科計劃,開足開齊體育課,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不少于一小時,嚴禁老師以各種理由占用學生活動時間,以行政干預的方法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學校將把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組織安排,實施工作納入對部門、教師、班主任的工作績效考核要求中,確保相關工作高質量的完成。大課間具體安排內容:1、武術操;2、跑操;3、冬季三項。具體時間:大課間:上午:9:05 ---9:30;下午:15:37—16:02,眼 操:上午:11:15—11:20;下午:14:47---14:52。學校將“跑操”當做塑造學生良好精神風貌的“形象工程”來抓,是學校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窗口,抓好“跑操”也是學校德育常規管理方面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通過跑操一方面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也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目前,我校的跑操已成為校園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集合號響八方游龍齊積聚,到位令停四方列陣上弦箭,音樂響起不是閱兵勝似閱兵”。此外,學校通過科研引領,打造學校體育教育特色。學校積極實施中小學“體育藝術2+1”工程,開設多種類型的體育健康選修課和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項目以確保學生每天的體育鍛煉能夠落實。
開展群眾體育運動,“陽光體育運動”省內外馳名。學校切實落實國家學校體育工作的文件精神,認真實施“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創造性的開設大課間活動。我們把課間操與自編操、跑操結合起來,讓學生有選擇的參與其中,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確保了每個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以上。
五、精心打造傳統特色項目,注重發掘體育特色的文化內涵。
武術、排球、健美操、舞龍舞獅等是我校傳統特色項目,參加各類重大賽事屢獲佳績,多次代表學校及市區有關部門參與各種活動,受到各級領導的廣泛贊譽。我校將普及武術、舞龍舞獅等傳統特色項目作為學校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設武術教學專項班和舞龍舞獅興趣小組普及中華傳統體育項目,深入發掘傳統文化精髓,讓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在仁義尚禮的“俠文化”氛圍的熏染下不斷提升自身修養。
六、認真落實體質健康測試
根據省教育廳、市教育局下發了《關于做好我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測試和上報工作的通知》我校定期召開數據上報工作會議,對數據上報與公告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一定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認清數據上報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并結合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數據報送工作的計劃和實施辦法。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嚴格按規定檢測,確保上報數據準確。
1、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成員與部門
組 長:孫漢洲
副 組 長:陸道春
組 員:應愛民、朱曉山、彭國娥、各班主任、體育組教師
責任部門:教務處
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
2、1、測試部門:體育組、醫務室
2、2、我校每年定期由體育組教師、醫務室進行一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本學期以隨堂統一測試為主。
2、3、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應堅持科學、統一、系統的原則,做到組織嚴密、操作規范、數據準確真實。
2、4、每學年上報前一個月進行補測,由體育組教師完成。
2、5、將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納入三好學生評定。
3、學生體質監測結果公告制度
3、1、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由教務處統一公布。
3、2、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資料屬保密資料,學校各處室應采取必要的保密及安全措施,未經學校同意不得向任何人提供監測數據和資料。
4、《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上報工作要求
4、1、建立健全上報制度,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上報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結合實際制定出數據上報工作的規劃和實施辦法,從技術培訓、工作考評等各方面,采取可行的措施。明確上報工作的責任,把具體工作落實到人,認真圓滿完成數據上報工作。
4、2、報送數據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通知》,將本校測試數據統一上報至“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并保存學校代碼以備日后查詢學校統計報表。
五、監督檢查
學校公布陽光體育運動監督電話XXX,并利用校園網及時通知學校組織的學生體育活動,并每學期通報一次學生體育活動情況。
2017初中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計劃(2)
根據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評價標準,為了更好的開展我校的素質教育,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把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推向科學化、規范化、特色化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20XX年度創建健康促進學校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健康推動學校發展,優化發展促進健康”的理念,指導學校的創建工作,把學校的各項工作相結合,把創建工作納入學校的人文建設之中,營造和諧校園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構建健康校園,培育健康學生群,增強健康意識,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從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二、創建目標
1. 改善學校環境,以健康、和諧的環境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改善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向善的道德品質,強化學生向上的精神追求。
2. 實現學校價值觀,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的師生關系,成功創建健康促進學校。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宣傳教育
1.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健康意識,提高健康水平。利用學校多種媒體、廣播、網絡、宣傳窗、手抄小報等形式在師生中進行衛生知識宣傳,達成共識,營造全員參與創建活動的良好氛圍。
2.健康教育課、晨會課、班隊課是健康教育的主陣地。結合各種疾病預防和重大衛生紀念日,開展環境保護日、愛國衛生日等活動,進行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將健康教育課納入教學計劃,做到有課時、有教師、有規范的教學管理。教師可以有科學性的、實用性的、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衛生知識的傳授,提高學生衛生知識的水平,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3.開展向學生教育宣傳的同時,繼續辦好家長學校,開好家長會,將有關知識宣傳到家庭,努力探索社區,家庭,學校三結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提高家長的增體素質調動其積極性,與社區聯系,拓寬育人渠道,優化教育環境。
(二)進一步規范健康管理
1.落實環境、教室和學生個人衛生等管理制度,加強常見病、傳染病的防治,落實膳食營養、急救、安全等有關措施。
2.嚴格執行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在校學習時間和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活動休息時間。
3.加強環境衛生保結制度,保證環境潔凈、優美。組織學生參加愛國衛生活動,人人參與、人人自覺投入到衛生運動中去。
4.建設好無煙學校,創建 “無煙單位”。
5.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實驗室、微機房、門衛安全保衛制度明確,責任到人,技防、消防設備確保完好。在自愿的基礎上為學生個人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三)加強健康服務
1.嚴格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做好衛生室和學校各項衛生防治工作。。
2.全年度做好種類常見病、傳染病的防治,充實應急預案。
3.建立師生健康檔案,提高對患病學生的跟蹤管理率。
4.加大學校心理健康咨詢室工作力度,指導學生心理和個性的健康發展。
5.學校德育處、團委、紅十字會、各級部繼續開展“關愛教育”。工會繼續做好教職工體檢、健身和課余娛樂活動,關心教職工生活,幫助解決身體有病、家庭困難的特殊家庭。
(四)開展健康促進
1.健康教育課開課率100%,課程設計有趣,不呆板。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養成率達到90%以上。
2.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廣播、版報等宣傳陣地開展健康教育。
3.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利用家長學校、家校通等動員家長支持、參與健康學校的建設。全力推行“一名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的活動。
4.做好學生一年一度的體檢身體素質測試,學生身體形態、機能、體育合格率不斷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學校網絡體系。在學校健康學校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明確工作任務內容,職責到位。
(二)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健康學校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工作會議。
(三)加強交流和合作。建設健康學校是一項新的探索性工作,既需要創新,也需要了解其它學校的先進經驗和具體方法,因此,創造機會與兄弟學校的聯系,交流經驗,相互支持,相互幫助。
(四)鼓勵志愿者行動。健康學校需要全員參與,人人具有自覺行為。學校支部廣泛征集志愿者,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公益活動,進行環境維護,服務師生,開展宣傳,讓更多的師生把建設健康學校這一新的工作成為自身的自覺行動。
(五)加強社區,家庭,學校三結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提高家長的增體素質調動其積極性,與社區聯系,拓寬育人渠道,優化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