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區教研室工作計劃要點詳解
201x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是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及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起始之年。201x年全區教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提升課程實施水平為重點,以“精致化管理建設年”為總抓手,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突破口,緊緊圍繞全局工作,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積極進行“有效管理、有效教學、有效學習、有效教研”的探索,促進全區基礎教育的協調、均衡、優質發展,全面提升我區中小學教育教學水平。
(一)努力提升課程實施水平,不斷深化課程改革。
1、認真貫徹落實省市一系列教學管理、教學指導文件精神,特別是《山東省普通高中選課指導意見(試行)》、《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試行)》、《山東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及教學指導意見(試行)》、《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內容調整意見(試行)》,《關于印發山東省普通高中各科目教學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建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科教學跟進式指導制度的意見》,扎扎實實地推進課程改革。
2、加強課程方案落實情況的督查。依照《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方案(試行)》進一步加強課程管理,規范學校課程設置、課程實施等行為,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認真貫徹落實市教育局《日照市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導意見》,加強課程開發研究,做好校本課程開設工作。年初將對全區義務教育學校課程的開設開發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校本課程開發,修訂完善校本課程開發管理指導意見,提高開發質量,提升實施水平。年內組織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經驗交流并擇優推介參加全市展示。規劃學校課程行為,指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繼續貫徹落實《日照市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意見》和《山東省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意見》,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比賽活動和小制作、小發明展示活動等,鼓勵和發掘學生中質樸的原始創新意識,強調和提倡主動發現、自主研究、自主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今年將組織一次全區義務教育學校的創新教育觀摩研討會,集中展示廣大中小學生的科技創新和試驗性學習成果。
3、加強課程實施評估與管理。認真落實《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在全省開展普通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估的通知》(【20xx】23號)要求,加強調研和指導,認真組織好自評和復評工作。在順利通過201x年省教育廳驗收評估的基礎上,
認真總結好的做法,挖掘經驗,組織示范,提升整體效果,促進均衡發展。上半年,在全區開展一輪課程實施水平調研活動,重點加強對課程開設、課程評價等薄弱環節的督查力度。下半年教研室將適時組織我區的課程實施水平評估,全面做好迎接省市兩級評估的準備工作。
4、強化質量監控機制,開展教學質量評價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的意見》(魯教基字?20xx?3號)的文件精神和市教育局關于中小學抓鞏固率與合格率的“兩率”要求,建立起正常的質量檢測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區教研室教學質量抽測方案,定期不定期對學校教學質量進行檢測,實現質量檢測工作常態化。不斷完善操作方法,在往年對中心小學綜合素質測試的基礎上,今年要逐步向完全小學、初中延伸。使質量抽測做到更加公正、科學和規范,發揮評價的動力引擎作用,為反饋、矯正教學行為和進行教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此外,教研室將繼續提供中學的期中(末)、小學期末考試的參考試卷,為學校的教學質量管理提供服務。加強試題評價研究,構建中小學期中、期末試題抽測點評制度,引導和促進中小學教師提高試題研究的水平。各學校要建立教學質量獎懲制度,強化日常教學過程管理,充分發展好單元作業的診斷功能,嚴格按《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考試管理規定(試行)》要求組織好期中、期末考試。積極探索考試評價方式的改革,日常測試實行無分數評價,階段考試實行等級加評語的方式,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形式多樣,能及時反饋教與學的信息。
(二)細化過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繼續開展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中小學常規教學視導評估工作,通過教學視導促進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督促學校細化教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為做好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服務工作,教研員將深入學校、融入課堂,與師生對接、溝通、交流、研討。形式上,采用綜合視導和專項視導相結合、集體視導和分散視導相結合,加大專題調研和專項視導的力度。方式上,強化視導反饋,實行點對點反饋,與被聽課教師個別交流,肯定成績,提出改進意見。實行點對面反饋,對教研組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指導、提要求、提改進措施,共同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實行面對面反饋,對各學科組存在的問題、需要改進的方面以及建議和意見向學校所有行政領導進行全面的反饋,力求做到視導一所學校、幫扶一所學校、提高一所學校。落實好教研員聯系學校制度,對聯系學校進行精細化督查及指導。
2. 落實常規管理工作,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一是加強教學過程管理。積極落實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師德建設規范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和市教育局印發的《日照市義務教育學校常規教學基本要求》,完善教學常規,建立教學常規日督查制度,向過程要質量,要細節要質量,加強對教學
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切實提高教師日常教學活動的實效,確保規范辦學與教育教學質量和諧并進。年內開展一次區內常規教學基本要求落實情況的視導檢查。二是進一步加強教學質量形成過程的監控。首先督促各校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優化機制,建立健全領導班子專題研究課堂教學制度,經常性開展各類督查課、調研課和研討課活動。校長要深入教學一線,了解情況,把準脈搏,采取針對強性的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校長的聽課評課情況將繼續納入督導評估成績。其次組織和加強對大型考試質量的監控,認真調查研究,精心研制好教學質量調研試卷,精心組織每一次調測。努力提高調測的科學性與實效性,發揮調測的導向、評價、改進作用。努力實現以調測促教學、以調測長水平,為全區教育科學決策與管理提供依據,引導我區教育事業健康、均衡、和諧發展。
3、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中小學省級教學示范校評估標準的通知》精神,積極開展各級教學示范校的創建工作。組織開展第四批區、市兩級教學示范校評驗和省級教學示范學校創建和迎評工作,以教學示范校的創建與評驗為契機,促進全區中小學新教學秩序的建立,不斷提升辦學水平。
4、根據《日照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方案(試行)》(日教發[20xx]36號)的通知要求,抓好相關年級的教學計劃及教學策略的指導,積極做好學業考試的準備工作。指導學校用好《日照市201x年學業考試說明》,開展初中畢業年級教學視導活動,優化復習教學指導策略,全面提高學業考試水平。
5、加強高中教學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市教育局《關于加強高三教學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教學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見》、《關于加強高中尖子生培養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高中信息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高中實驗教學和學科奧賽指導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規定要求,全面促進高中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針對當前高中教育教學的.熱點問題,根據我區高中教學的實際和市教研室的要求,重點指導開展高效課堂、自主學習、因材施教、深化奧賽與自主招生、選課走班、教學評價六個專題的研究。加強備考合力,積極搭建區域內高中教研平臺。發揮各學校的資源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學校的學科優勢,進行校際送教活動、同課異構活動。組織好高中各年級有關考試工作,搞好質量分析,為學校教學調控提供依據。定期開展以聽課、評課為主要形式的教學視導活動,適時邀請市教研室專家指導高中教學。繼續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學習先進地區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和管理經驗,推動高中學校在抓好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基礎上的高水平的高考,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三)積極推進有效教學,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改革
1、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有效教學是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課程實施水平、深化素質教育的關鍵。為了改變過去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形式輕內容、重
數量輕質量、重教法輕學法、重訓練輕反饋、重進度輕效度等偏差和不足,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教研室將協助各學校在本校開展構建高效課堂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積極探索學科有效教學的途徑和方法,總結、提煉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高中學段重在不斷完善以導學案為引領、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教學組織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機制,要把已經形成的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轉化為有效的教學實踐,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初中學段以課題實驗學校為龍頭,重點突出 “五環節”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的跟蹤調研和指導,及時總結、推介階段性成果,在取得基本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面上的推廣;小學學段立足學生生活經驗,積極探索以“設疑、激趣”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改革,引導學生樂于學習,及時發現和培養學校典型,定期開展交流、研討活動,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深化校本教研工作,增強校本教研的實效性。
1、拓展教研內涵,豐富校本教研的內容和形式。一是著力指導學校解決校本教研過程中存在的教師被動參與、過于注重形式、針對性和序列性差、積累和反思不夠等問題,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好校本教研工作,促進教師主動研究。各學校要將校本教研的主題和內容細化分解到每一位教師,要拓展研究內容,在繼續研究優質新授課的同時,著力研究練習課、復習課、作業和試卷講評課,研究精品習題和考題,研究微型課題。要綜合考慮年輕教師與老教師、一般教師與骨干教師不同的專業素養和發展需求,本著“跳一跳,夠得到”的原則,下達研究任務,促進各得其所的專業發展。二是推進教研組團隊研究。加大集體備課的管理和指導力度,成立學科集體備課中心組,通過校內、校際間、區域內的集體備課,推動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的深入開展。要盡力解決好當前部分學校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教研實效性差的弊端,督使學校強化同題研討、集體備課、教學反思等教研形式。進一步加強對各校校本教研工作檢查評估的力度,將校本教研工作納入到學校、教研(備課)組和教師的常規考核之中,提高校本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各學校要牢固確立團隊研究理念,立足本校實際,切實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確保教研活動的正常開展。進一步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加強指導,狠抓落實,增強實效性、針對性,確實達到以研促改、以改促教、以教促學。年內將舉行一次全區集體備課經驗交流會。
2、搭建展示交流平臺,活躍教研活動。通過課堂觀摩、主題研究、教學
比賽、技能大比武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以活動促研究,以研究促發展,使教育科研更好地為教學實踐服務,為教師成長發展服務。建立校本教研協作區,強化區域教研組織的作用,將區域教研活動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進一步加強區域校際教研,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進。小學段將以各鄉鎮中心小學為龍頭,充分發揮小學鄉鎮教研組織和中心校的教研職能,全面展開
鎮域內聯片教研活動。初中學段將以“有效課堂教學”為主題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在“有效課堂教學”先進學校分期分批舉行全區的“有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及時推廣典型經驗,認真研究模式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努力創建簡潔而有活力的理性化的新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做到活中求實、實中求活,活中見效,并對部分“有效課堂教學” 先進學校及個人予以表彰。
(五)積極開展各類培訓,夯實教學軟實力。
1、開展學科知識建構活動。充分利用集體備課、網絡教研、學科培訓等多種形式,以教材通研(學研)為主題,廣泛開展“構建學科知識結構,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活動,增強教師準確把握教材、提高課堂效益的能力,增強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建構的能力。結合市教研室的工作部署,積極參與市教育局全年教師培訓活動,暑假期間,協同相關科室繼續對全區中小學教師網絡遠程集中研修活動進行指導,促進教學觀念和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
2、加強骨干教師培養。骨干教師要建立個人博客,交流工作動態,推介先進經驗。深入推進骨干教師聯系校活動,以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為主體,通過課堂示范、課題帶動等形式,輻射帶動全區教師健康成長。完善骨干教師考核措施,組織完成前四批教學能手(原骨干教師)和首批學科帶頭人、教學新秀的市區兩級考核和第二批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新秀的推評工作,完善教學能手、教學成果評選與管理制度,為骨干教師的專業發展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學研究、教學改革、教學創新等方面的專業引領作用。加強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幫扶工作的落實,建立健全骨干教師考核機制,轉發并落實好日照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管理辦法,制定下發區級管理辦法,發揮各類骨干教師的傳帶作用。
3、積極開展課堂教學評比和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上半年舉行全區中小學優質課推評活動,引導全區中小學教師人人關注課堂教學,積極探討教法學法的良好風氣。繼續開展以優秀教學案例、多媒體課件制作、專業教師基本功展示為內容的教學技能評比活動,積極搭建教師專業技能交流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素質不斷提高。
4、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大力實施青藍工程。實施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帶徒計劃,開展青年教師拜師活動,落實培養措施,實施專項評價,定期開展活動,促進年輕教師成長,讓他們盡快成為教學的中堅力量。下半年組織全區青年教師賽課活動。
5、繼續在廣大教師中開展“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寫一篇教學論文或經驗總結,進行一項教改實驗,上一節教改研究示范課”等“四個一”活動,不斷提升中小學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六)規范和加強教科研工作,促進課題實驗上水平。
1、降低科研重心,降低課題難度,搞好教研、科研整合。要提高教學工作的科研含量,提高教學反思能力。善于發現教學中的問題,講問題課題化,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變成科學研究的過程。科研課題的設立要緊密結合教學實際,要圍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搞科研,不要離開教學,不要怕問題小,不搞“大而空”的課題。各校要定期上傳本單位教育科研材料及課題實驗過程性材料,搞好科研課題的常規管理。
2、抓好各級級立項課題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提高課題研究的質量和水平。加強對立項課題的指導和管理,加強課題的理論搜集和實驗實施,加強實驗過程的指導,強化過程性研究。進一步完善科研課題申報制度和管理制度。
3、大力開展網絡教研。成立區各學科網絡教研中心組,搞好學科網絡日常教研管理、輔導、答疑、網上互動等研究任務,提高學科教研的即時性和有效性。5月份開通學科教研博客。
4、積極開展教具、學具制作、教學論文、教學課件等優秀教學成果評選活動,激發廣大師生的創新熱情,調動廣大師生參與教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做好參評各級科技進步獎的宣傳、發動工作,積極推介一批優秀教科研成果。及時做好階段性成果的總結、轉化、推廣和提升,使各課題的研究過程真正與教學研究結合起來。
5、加強學科競賽工作的管理,規范學科競賽活動,減輕學生競賽負擔,提高競賽質量。成立學科競賽指導委員會,進一步加大奧賽管理與指導力度。
(七)積極落實教研工作規范,加強自身建設。
1、強化教研隊伍建設,提高教研員服務意識和教研能力。以《山東省基礎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規范》和《區縣教研室評估標準》為指導,加強教研室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條件建設,實行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努力營造一個健康有序、寬松和諧的教研環境。推進教研員聯系校制度,加強對聯系學校的課程、教學指導及教師的專業引領,構建在學校層面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機制。鼓勵教研員深入學校,深入教研組,參與聽課、評課等學校教研活動。鼓勵教研員積極探索,創新教研,積極開展教研課題研究,提升自己的教研層次和水平。
2、努力增強教研員自身業務素質,著力提升四種能力,即:課堂教學的指導能力、有效教研活動的組織能力、命題與評價能力和課題研究能力。在業務提高上下功夫,在教學研究上做文章,在工作創新上出成果,積極爭做學習型、實踐型、服務型、發展型的教研員,進一步發揮教研人員的專業引領和服務指導作用,盡職盡責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積極完成市教研室安排參編《生活》、《初中學業考試的指導綱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