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年底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20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縣深入推進“依法治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行動”,扎實開展“五大攻堅行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垃圾收集池、垃圾房、生態處理池、垃圾中轉站、“環境優美示范城鎮鄉村”創建、新增鄉鎮、村保潔員、建回收站、開展村民培訓等均完成目標任務的100%,新增清運車輛完成目標任務的 213.33%,新增農村組保潔員完成目標任務的102%。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實施“環境質量大改善”攻堅行動
1.努力提高空氣環境質量。由縣城管辦牽頭,從交警、運管、路政等單位抽調人員開展了揚塵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建設施工工地渣土處置和砂石運輸拋、灑、滴、漏、帶泥上路現象進行深入整治。對城區主干道、各建筑工地進行巡查,督促各建筑施工企業完善沖洗設備,建立圍擋,采取封閉作業;在雙河口、普安高速路出口等重要路段定點對臟車入城進行檢查,并對拋、撒、滴、漏、帶泥上路車輛進行處罰,減少道路揚塵。今年,共查處臟重車200余輛。目前,工地建設較規范,城區揚塵明顯減少,群眾滿意度得到提升。
2.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狠抓“兩河”、“兩湖”、小河流域治理及污水排放治理,持續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重點治理周邊大型畜禽養殖場,在河流沿線及兩側可視范圍內,開展集中治理,重點清除河道內及其沿線的垃圾、雜物、水面漂浮物及其他污染物。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污水清潔化處理和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加大寶石橋水庫縣城集中飲用水源地、鄉鎮集中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防治工作。今年,共清理河流沿線垃圾、雜物等130余噸。
(二)實施“設施建設增投入”攻堅行動
全力推進民生工程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農貿市場、垃圾收集池、垃圾填埋場、垃圾中轉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增添、更新垃圾清運車等環衛設施設備;加快城鎮洗車場配套設施建設和改造步伐。今年,全縣投入170余萬元新建垃圾池165個、維修垃圾池59個,購買垃圾清運三輪車32輛、分類式果皮箱165個;在天師、普安、靈巖等鄉鎮建垃圾中轉站8個,長嶺、天師2個鄉鎮垃圾填埋場已竣工投入使用;對任市、新街、靖安等鄉鎮道路進行了維修、改善,對飛云溫泉和寶塔綜合體周邊道路、院壩、綠化等進行了環境綜合整治;牛山寺森林公園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同時,加大縣城污水處理廠運行能力,實現城普兩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升;任市污水處理廠正加快建設,任市雨污管網工程已全面完成。
(三)實施“城鎮品質大提升”攻堅行動
1.強化“五亂”治理,狠抓“三線”環境綜合整治。認真開展城鎮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餐飲行業環境衛生等專項整治,治理辦、公安、住建、城管、工商、交警等單位開展聯合執法,對城區 “垃圾亂扔、廣告亂貼、攤位亂擺、車輛亂停、工地亂象”現象,不定期開展集中整治,收到良好效果。今年共查處機動車亂停亂放3500余起、非機動車亂停亂放2000余起;清理衛生死角垃圾500噸,平均每月清除亂張貼、亂涂寫的“牛皮癬”兩千余處,查處散發小廣告違法行為,平均每月沒收非法小廣告500余張,拆除違章破舊廣告、店招1000余個,拆除違章條幅、橫幅廣告100余條;平均每月規范流動攤點3000余人次,占道經營、騎門攤點萬余人次,取締占道經營、騎門攤點5000余起。繼續深入開展“三線”環境專項行動,對公路、鐵路、河流沿線及兩側可視范圍內,開展集中治理,清理垃圾、雜物、路障,加強沿路綠化苗木的維護和補植,進一步營造整潔優美的交通環境。
2. 強化專項整治,突出治理成效。一是開展了規范城區道路交通秩序及“打擊非法營運”專項行動。重點在雙河口、車站、五路口、普安紅綠燈、高速公路口、各鄉鎮主要路段等區域,采取駐點和巡查的方式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行為,對屢教不改的攬客人員、組織者及暴力抗法者,堅決采取強制手段依法從嚴從重打擊。今年共查處無證駕駛機動車243起,酒后、醉酒駕駛機動車88起,車輛超速行駛5974起、行政拘留68人,查處交通違法行為40699起。通過整治,全縣道路交通秩序得到了進一步規范。二是開展了城區農貿市場環境整治。針對城區部分農貿市場及周邊秩序有所反彈,五路口、中國銀行至小西橋段占道經營嚴重的現象,城管辦、商務局、工商局、新寧鎮等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根據各自職能職責,對各農貿市場內部及周邊秩序進行了進一步規范。城管辦特別加大對綜合農貿市場外亂擺攤點現象的監管,專門定點定員,每天派專人在該農貿市場坐崗,管理亂擺攤設點和流動攤點問題;多次開展大規模的農貿市場整治行動,出臺整治方案,配備了各種攝影錄相設備,切實強化了各農貿市場周邊秩序的管理,各市場內部及周邊秩序明顯好轉。三是開展了城區噪聲污染整治。由縣治理辦牽頭,組織城管、環保、運管、住建、公安、交警等職能部門,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建筑工地噪音、社會噪音污染等方面進行了查處,特別是對跳廣場舞、露天燒烤、冷飲、各種風機(包括抽油煙機)、金屬切割、空調等產生的噪聲污染進行嚴厲整治。重點對三源步行街、福滿家商圈和城北開發區一帶進行了噪聲集中專項治理。今年來共扣留音響 36臺。
(四)實施“農垃治理全覆蓋”攻堅行動
一是加強環境衛生整治。重點對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和居民房前屋后垃圾亂扔亂倒、雜物亂堆等進行整治。農戶對房前屋后垃圾進行大清掃,對雜物、柴草、農用工具等進行有序堆碼、擺放,達到規范統一。對城鎮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偏遠鄉鎮和村莊等區域進行環境治理,清除衛生死角,消除“盲點”,認真落實“門前雙三包”責任制,切實解決好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今年5月,各鄉鎮集中兩周時間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重點對全縣主干道沿線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和居民房前屋后垃圾亂扔亂倒、雜物亂堆等進行了整治。二是推進環境優美示范城鎮鄉村創建。今年我縣講治鎮創建20xx年度四川省“環境優美示范鄉鎮”,新寧鎮橄欖社區、普安鎮東岳村、講治鎮九嶺崗村、甘棠鎮鑼鼓堂村、任市鎮萬欣社區、廣福鎮廣福社區等6個村(社區)創建20xx年度四川省“環境優美示范村(社區)”。各鄉鎮、村(社區)圍繞創建目標加大道路、院壩、環衛、垃圾清運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力度,加大清掃保潔及房前屋后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相關創建工作機制,完善環境治理長效管理制度,創建工作硬件和軟件建設全面推進,通過強力整治,今年11月下旬順利通過省、市相關部門驗收。三是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戶集、村收、鎮(鄉)運、縣處理”機制。加快農村垃圾收集設施和再生資源網點建設,新增農村保潔員,并組織開展農村保潔員培訓工作,加快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完善農村保潔機制。各鄉鎮村、社區統一建立健全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機制,進一步完善了村規民約、清掃保潔、垃圾清運、保潔員管理、門前三包、垃圾收集等制度。今年,已在任市、長嶺、長田、新寧、新太等鄉鎮改擴建鄉鎮回收站3個、村回收站5 個,在沙壩、梅家、寶石等鄉鎮新增農村保潔員182名,開展保潔員培訓4.5萬人次。四是加強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大中型沼氣工程、集中聯戶沼氣工程和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建設進度。今年,在靖安鄉竹溪村新建新村聯戶集中供氣工程一處,在天師、長田、普安、廣福、寶石、靖安6個鄉鎮建設農村沼氣服務網點6 處。推行配方肥,推廣有機肥和生物肥,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今年,推廣綠肥作物種植4.63萬畝,綠肥還田資源量達到6.95萬噸,完成以電代柴項目 5000戶,推廣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面積達到2.7萬畝。
(五)實施“文明新風促和諧”攻堅行動
一是大力宣傳,促進文明習慣的養成。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宣傳展板、宣傳資料、手機短信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二是扎實開展“七進”活動,促進城鄉居民衛生習慣養成。縣總工會、縣教科局等開展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企業”、“進學校”等活動特色鮮明,大大提高了企業人員、教師學生的衛生習慣。“七進”活動的開展有效引導城鄉居民提高環境衛生意識,摒棄不良衛生習慣。三是開展文明勸導,促進市民素質提升。城區各責任街單位每天派出工作人員,佩戴“文明勸導員”袖標,堅守各自崗位,認真做好責任一條街的'清潔衛生、文明勸導、安全維穩的日常監管工作并及時反饋相關信息,確保責任街“一屑不見、一點不亂”的治理標準。
(六)強化機制保障工作
建立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所需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實行每月考核評比機制,逗硬督查考核,從縣委目督辦、縣政府督查室、縣監察局、縣治理辦、縣電視臺抽調人員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代表組成督查人員數據庫,由縣委目督辦牽頭,每月隨機抽調人員組成督查組進行考核評比,并于次月5日前通報督查考核評比排名結果,縣電視臺對部門前后5名、鄉鎮前后3名予以公告。今年以來,在月考評排名中得分低于85分且排名倒數第一名的7個鄉鎮和7個部門(單位)分別在縣電視臺對環境治理整改工作進行了公開承諾。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一是市民衛生習慣有待進一步提高,群眾維護環境衛生秩序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需進一步提高。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由于資金緊缺,不少鄉鎮需要新建垃圾填埋場和垃圾池而無法建設。三是城區停車位嚴重不足,導致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時有發生。四是垃圾清運設施設備不夠。五是“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死角、盲點管理難度大,“五亂”現象時有反彈。六是城區部分區域臟、亂、差問題依然存在,清掃保潔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要達到一塵不染、一點不亂的要求,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三、20xx年工作計劃
(一)深入抓好專項整治。切實深入抓好“五亂”治理、“三線”環境綜合治理、城鎮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整治、城區交通秩序整治、“門前雙三包”整治、農貿市場整治、餐飲店鋪環境衛生整治等為主的環境綜合治理專項整治,營造并保持干凈整潔的環境衛生秩序。
(二)繼續抓好宣傳工作。一是繼續開設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曝光臺”,公開曝光一些“臟、亂、差”突出的地方和部門,切實發揮媒體的監督和震懾作用;二是積極聯系省、市媒體,對我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及時進行報道,為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三是及時宣傳先進典型,挖掘經驗,推動治理工作創新。
(三)深入開展文明勸導活動。繼續在城區開展責任街單位文明勸導活動,各相關部門搞好督促檢查工作,通過勸導不文明行為,提高市民文明素養。
(四)深入有效開展“七進”活動。組織“七進”活動牽頭部門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形成濃厚宣傳氛圍和向縱深推進的強大合力。
(五)繼續抓好全縣日常督查工作。針對“五亂治理”易反彈等現實問題,采取部門聯動、交叉檢查等多種形式,加強監督檢查、跟蹤督辦力度,做好日常督查暗訪工作,認真做好每月督查考核排名,強化監督檢查,提升城鄉環境質量。
(六)認真抓好群眾舉報投訴事件。我縣開設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監督、舉報、咨詢電話8139555(全省投訴服務熱線96198),以及各鄉鎮設立公布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監督舉報電話,及時對群眾舉報、投訴的熱難點問題,進行認真整治。凡因工作不力,不能按期解決問題的單位或部門,將按過錯責任追究辦法予以問責。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年底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