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黨校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總結
2017年即將結束,審視自己一年來的工作,如何總結一年的得失,下面“2017年黨校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總結”就是由中國人才網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參考范文。
近年來,市委黨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工委的具體指導下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逐步樹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良好風尚,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現將我校創建市級文明單位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組織領導有力,創建工作規范
1、建機構,強領導。我校高度重視文明創建活動,成立了創建文明單位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校長劉德新任組長,副校長高少傳、駱啟華、鮑立凡任副組長,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并組織具體創建活動。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辦公室加強聯絡、協調并負責具體事務”的工作推進機制。主要負責同志和班子成員均能夠帶頭參與文明創建活動,確保組織到位、重視到位、落實到位。
2、明計劃,促落實。結合黨校實際,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設的五年發展規劃以及年度工作計劃。既著眼于短期工作,又著眼于長期建設,做到年初有計劃,年末有總結,對上有匯報,對下有檢查。同時,發揮黨校主陣地作用,把“文明創建”納入主體班課堂,每年都邀請市文明辦領導為主體班學員授課,在更大的層面上廣泛宣傳文明工作。校委每年至少召開兩次以上會議,研究部署文明創建工作,將其納入年終考評,量化考核,兌現獎懲,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身上有指標”,使創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3、抓宣傳,聚共識。文明創建工作需要全校上下齊動員,需要融入到教職工的一言一行中,為此,我校加大宣傳投入,在校內顯目位置設置了“四大宣傳欄”,即,文明創建工作宣傳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公益廣告牌、節儉養德公益圖片,并在黨校網站刊播“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從而將文明創建轉化為黨校人的自覺行動。
二、正能量氛圍濃郁,道德風尚良好
1、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以干部教育培訓為陣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主體班講堂,開設相關專題;組織骨干教師先學一步,學深一些,結合自身的學習體會,對黨校教職工開展系列輔導。另一方面,圍繞“24字”核心內容,開展主題季系列活動,組織黨校教師先后參加市直工委舉辦的“中國夢”報告會、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通過參與,展示了黨校人的風采,提高了向心力與凝聚力,實現了與全市工作的同頻共振。
2、認真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根據自身特點,以黨校關工委為載體,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七個走進”活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一是積極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先后組織教職工子女到金寨、霍山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綠色文明生態理念等。二是利用“六·一”兒童節開展活動,向獲得年度“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高校錄取新生以及在校期間參加各種競賽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勉勵他們勤奮學習,努力向上。三是引導青少年發揚中國傳統美德。兒童節期間,向黨校教職工子女寄發一封信,信中勉勵他們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以雷鋒叔叔為榜樣,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習慣。至今,我校的青少年沒有出現任何違法亂紀的人和事。
3、積極開展道德大講堂活動。制定了《市委黨校道德大講堂實施方案》,明確道德大講堂的形式、流程,全年共開設5講,流程規范,道德文化氛圍濃厚。
4、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組織全校教職工參與評選道德模范和“中國好人”、“安徽好人”網絡投票活動;注重挖掘身邊好人、好事,目前已向市文明辦推薦身邊好人、典型服務優秀典型3例。
三、志愿服務常態,學習型建設深入
1、建立了一支穩定的志愿者服務隊伍,志愿者注冊人數24人,占單位總人數的45%。常態化開展學雷鋒等志愿服務活動,全年活動累計7次,其中赴結對社區:大田拐社區、金橋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次,如社區衛生整治、送書進社區、慰問孤寡老人等。組織學雷鋒小組前往霍山縣文峰學校、霍邱縣文才學校,為失親兒童送溫暖,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努力學習,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12月1,組織開展志愿服務主題儀式,并結合2014—2017年度黨校志愿服務工作,召開黨校志愿服務者座談交流會,暢談體會,明晰下一步服務工作重點。
2、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結對共建活動。與市級領導美好鄉村聯系點—霍山縣漫水河鎮道士沖村鄭家院中心村,結對共建村—舒城縣桃溪鎮紅光村,選派干部駐點村—舒城縣廬鎮鄉小街村這三個點,三位一體,共謀發展,先后幫助建立文化廣場2個,義務開展黨員培訓3次,協助開展環境整治2次,累計投入幫扶資金6萬元,有力地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3、堅持對干部職工進行科學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我校作為市委培訓輪訓黨員干部和理論宣傳的一個重要部門,一貫重視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從健全完善制度建設入手,把加強對黨員教育和管理,提高黨員的政治思想素質結合起來,做到常抓常議、常抓常新,努力建設學習型黨校。一是校委帶頭學。校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召開學習會議12次,校領導帶頭學習,率先垂范,較好地帶動了全校性的學習。二是全校集中學。每月一次的教職工學習是我校長期堅持的學習制度。共組織教職工學習6次,學習內容包括中央、省市有關重要會議精神和重要文獻文件等。三是黨課輔導學。結合重要節日和重大活動開展專題黨課教育。四是立足崗位培訓學。根據工作需要,積極安排教職工參加業務學習和考察學習,及時更新知識,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提升能力。2014、2017年,我校先后選派24名教師分別赴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學習進修,組織31名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五是聆聽報告學。按要求及時組織人員參加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各種會議、報告和大型活動。學習人員在會場學習認真,會風會紀端正,且到會率達到100%。
四、文化建設紛呈,文明有禮守信
1、注重文明有禮培育。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主線,結合誠信教育,在單位內部懸掛崇德修身、向善向上的道德宣傳語。通過短信平臺、黨校網站、辦公桌卡等形式,開展“文明上網要守紀、文明交通要守規、文明出行要守禮”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形成全員學習、自覺學習文明禮儀的良好風尚。積極開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組織黨校教職工與學員進行文體比賽,從而引導教育干部職工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家里做個好成員、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
2、開展建設“節約型機關”活動。大力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從不剩飯、不剩菜做起,積極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在餐廳內顯要位置懸掛、張貼“文明用餐、綠色消費”等標語,餐桌上擺放《文明餐桌公約》或文明用餐提示語,提醒黨校學員文明用餐、厲行節儉,把儉以養德、儉以養性、儉以養生的文明用餐理念變成廣大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
五、內部管理嚴格,外部環境優化
1、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實現服務優質。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先后修定完善了《教職工考勤制度》、《市委黨校機關效能建設八項制度》等,制定了市委黨校優質服務規范流程、管理措施等,落實黨務、政務、事務公開,建立受理投訴機構,公布舉報電話,隨時接受學員及群眾監督。主體班在校期間,全力抓好學員后勤保障工作,從學苑賓館員工到黨校職工,均注重提供微笑優質服務。目前,市委黨校沒有一次因服務態度惡劣受到投訴或曝光,沒有一次因違反規定受到處分或通報批評。
2、綜治、維穩和計生等工作高度重視,責任落實。根據黨校自身特點,制定了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預案,能夠做到快速反應處置,并根據情況的不斷變化及時修訂完善。認真做好部分教職工不同分工利益帶來的矛盾事件,堅持特殊敏感時期值班備勤,把不穩定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近年來,我校無一違反計生事故發生,無一起重大案件、行政責任事故發生,多次被評為“平安校園”。
3、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校園內外環境整潔優美,各項服務設施逐步配套。辦公室內窗明幾凈,清新舒適。我校還根據自身實際,設立了機關書屋、黨員活動室、健身房等文化體育設施。
文明單位的創建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重要的建設載體。近年來,我校在創建文明單位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對照市委及市直工委的要求,對照領導組的期望,我們也存在一些不足。為此,我們將從鞏固現有的成果做起,從存在的薄弱環節改起,繼續強化管理,優化服務,提高素質,把黨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引向深入,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黨校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文明單位創建報告01-18
創建縣級文明單位工作總結03-21
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總結(精選11篇)05-17
文明單位創建自評報告01-20
幼兒園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總結02-15
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宣傳標語08-05
創建文明單位口號簡短匯集04-30
文明單位創建申請報告01-19
文明單位創建自評報告(15篇)01-20
文明單位創建自評報告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