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臨床路徑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臨床路徑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
我院按照衛生部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和衛生局相關要求,結合我院臨床路徑病種實際情況在我院原有11個專業42個病種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個專業7個病種(共13個專業48個病種)的臨床路徑工作,并制定了新的《臨床路徑知情同意制度》和《20xx年臨床路徑實施考核制度》,F將我院20xx年上半年臨床路徑的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20xx年上半年我院共開展臨床路徑管理2098例,變異數189例,變異率9.00%,比上一年同期度增加了3.52%,退出138例,退出率6.57%,比上季度增加了3.66%。
一、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開展情況:(見附表)
二、臨床路徑實施取得的成效:
1、20xx年3月在原有11個專業42個病種的基礎上新增了2個專業7個臨床路徑病種,分別是:腦梗死、膽囊結石合并急性膽囊炎、腦挫裂傷、創傷性急性硬腦膜下血腫、創傷性閉合性硬膜外血腫、慢性扁桃體炎、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新生兒胎肺吸入綜合癥,F共開展49個臨床路徑病種。
2、制定了新的《臨床路徑知情同意制度》和《20xx年臨床路徑實施考核制度》,進一步完善了臨床路徑的考核制度,每月進行臨床路徑信息統計及質量反饋。
3、簡化了臨床路徑變異及退出的上報程序,減輕了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員每月上報信息的工作量。
三、存在的問題:
1、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進入臨床路徑的病例,病歷中臨床路徑標準單上醫師、護士及患者簽字不及時或簽字超前。
2、一些科室醫護工作人員對臨床路徑的宣教工作不到位,甚至有些進入臨床路徑的`患者都不知道什么是臨床路徑。
3、個別科室的臨床路徑病種變異率、退出率過高,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肝硬化腹水、膽囊結石合并急性膽囊炎、慢性硬膜下血腫等,主要原因是自動出院或轉上級醫院治療等。
四、整改措施和意見:
1、醫務科定期對全院醫護工作人員進行臨床路徑管理培訓,并進一步加強對臨床路徑的監督考核工作,及時抽調各科臨床路徑病歷進行檢查,確保將臨床路徑工作落實的實處。
2、試點科室管理員按照臨床路徑工作要求對科室醫護人員進行臨床路徑的治療流程以及進入路徑、變異、退出等相關知識進行培訓并考核。
3、各科室嚴格按照臨床路徑標準流程將符合臨床路徑病種的患者進入路徑,提高入徑率。每月將符合臨床路徑病種但無法按路徑要求進行診治的原因,填寫在臨床路徑變異及退出記錄單中上交醫務科。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進一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對臨床路徑工作及時分析、總結。
2、醫務科繼續加強對臨床路徑的考核工作,每周到各科室對臨床路徑工作進行監督考核,并于每月將各科室的臨床路徑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反饋。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2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開始實施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現對我院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實施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各種組織
醫院通過召開動員會、臨床路徑工作協調會、專題研究會,貫徹落實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營造試點工作氛圍。一是建立臨床路徑管理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分管院長為副組長,醫、護、藥、信息、病案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分工負責,責任到人,領導小組下設臨床路徑管理辦公室,常設于醫務處,具體負責全院臨床路徑的組織實施、檢查、評估等工作。二是試點科室成立實施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長、醫務處及試點科室負責人、醫技、藥學、護理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負責實施過程中的臨床技術指導,定期對試點工作進行評估與分析。四是成立臨床路徑質控管理組與臨床路徑指導評價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強試點管理
為規范臨床路徑工作流程,醫院制定了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培訓制度、督查制度、評估制度,醫患溝通制度、質控管理制度以及試點工作協調機制等8個工作制度。
各管理組織堅持例會制,定期開會分析、總結評價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協調解決,每個季度各管理組織要形成書面報告。并建立三級督查體系,一級為院工作領導小組;二級為質控管理與指導評價組;三級為科室實施小組。一級抓一級,確保試點工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扎實開展,務求實效。
三、醫院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存在問題
我院在試點工作開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試點工作剛剛起步,對臨床路徑的實施還處于探索階段,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試點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試點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各科室對臨床路徑管理的重視及對試點工作的認識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科室對臨床路徑文本甚至臨床路徑本身實施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與衛生部實施臨床路徑的初衷有較大差別,個別科室沒有按照醫務科的統一部署成立科主任為組長的相關組織,對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積極性不高,有的醫務人員認為臨床路徑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醫療費用,會影響自身的收入,因此,對醫院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致使對臨床科室、相關職能部門提出的試點工作中存在的系列問題沒有及時研究解決,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
2、試點工作執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嚴重、醫務人員短缺、醫院要求進一步降低平均償付標準,導致醫院效益下降;臨床路徑的法律地位問題等客觀原因,使參加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動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試點工作的執行力度。同時,一些部門之間支持協調不到位,出現手術不能按期安排、藥品斷貨、醫護之間選擇試點的路徑病種不一致、路徑要求檢查的設備和技術缺乏等,阻礙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試點科室之間工作推進程度參差不齊,部分試點科室進入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的病例數量不符合相關要求,工作滯后,工作執行不到位。
3試點工作得不到病人及家屬的支持
有些病人及家屬認為臨床路徑中檢查項目太多,擔心會增加醫療費用,因而退出臨床路徑。
4試點工作再培訓不夠到位
個別科室主要負責人因故沒能參加醫院統一組織的培訓,導致對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理解不到位,部分試點科室沒有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再工作培訓,甚至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個別科室還存有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會影響科室收入、降低醫務人員待遇的顧慮,不利于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如期、順利進行。
5信息化程度滯后于臨床路徑管理
醫院信息系統支持不夠,信息化程度不高,統計工作還處于手工操作階段,導致數據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當多的項目數據還無法提供,國家無統一建設標準和要求。也不利于試點工作后期相關資料的收集、利用。
四、單病種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臨床路徑管理要求,嚴格執行診療常規和技術規程。
2、健全落實診斷、治療、護理各項制度。
3、合理檢查,使用適宜技術,提高診療水平。
4、合理用藥、控制院內感染。
5、加強危重病人和圍手術期病人管理。
6、調整醫技科室服務流程,控制無效住院日。
五、建議
1進一步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培訓工作。臨床路徑試點各專業均迫切要求衛生行政部門盡快著手按專業分類開展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培訓。我們建議能盡快利用“中國臨床路徑網”搭建一個有助于臨床路徑制定者同具體實踐者開展交流的平臺,有助于理解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文本及相關政策信息,有助于臨床路徑的細化,有助于試點科室開發出更加符合當地醫院管理流程和實際診療水平的臨床路徑。很多醫務人員對醫療質量監測指標、疾病分類icd-10和手術操作分類icd-9-cm-3編碼、《住院病案首頁》相關數據分析,在使用中存有困惑,因此,有必要開展這些方面的專題培訓。
2加強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經驗交流。目前,市內黃梅縣人民醫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開展臨路路徑管理的成功經驗,醫院管理層及科室負責人缺少到外地參觀學習的機會,他們迫切希望能有機會外出參觀考察,以增強對臨床路徑管理的感性認識,以便更好地把握臨床路徑試點過程中的關鍵點和重要環節。
3加快臨床路徑管理軟件的開發。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是影響試點工作如期、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醫院迫切要求提供試點工作的動態監控、自動制表的相關軟件,并對臨床路徑試點醫院的相關數據及文檔的保存做出統一規定,以利于今后試點工作的評估,并為逐步擴大試點范圍以至全面推廣臨床路徑管理積累經驗。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3
我院于對臨床路徑進行試運行以來,通過對部分病種的具體統計,對臨床路徑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市衛生局《關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制定了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明確了實施方案,定期與醫院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工作。
2、確定病種,實踐臨床路徑。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衛生局相關通知,及醫院指導意見,結合實際,確定病種:TAI、腹股溝疝、急性闌尾炎、下肢靜脈曲張、慢性硬膜下血腫、急性左心衰竭、結核性胸膜炎、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膽總管結石、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腰椎間盤突出、股骨干骨折開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下面就近半年來我院路徑情況進行分析。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我院對實施臨床路徑的試點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織對相關病例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上述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20xx年上半年,全院共入徑病例130例,其中TAI39例、腹股溝疝24例、急性闌尾炎52例、下肢靜脈曲張4例、卵巢囊腫2例、股骨干骨折6例、子宮平滑肌瘤2例、腰椎間盤突出1例,變異8例。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歷內涵質量,醫護人員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有效避免亂開藥、濫檢查等過度治療現象,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控制非必要醫療支出。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雙豐收。
二、經驗及體會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平浿吾t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4
我院于20xx年8月在醫院部分科室開展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通過3個月左右的試行,對部分病種臨床路徑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通知精神,8月5日,院專門召開辦公會,研究、部署我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開展,確定了參加試點工作的科室,成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院長及主管醫療副院長分別擔任正、副組長,下設辦公室,醫務處主任任辦公室主任;成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指導評價小組,醫務處主任任組長,各試點科室主任及院老專家任組員。醫務處于8月9日制定并下發了《xxx醫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我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步驟、工作內容、責任人、時間節點,建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制度。相關試點科室與8月15日前成立了由科主任擔任組長的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小組,并設立了個案管理員。
2.確定試點病種,實踐臨床路徑。8月16日8月25日,醫務處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結合各試點科室實際,在征求各試點科室意見基礎上,確定了8個試點病種輕癥急性胰腺炎、膽總管結石、腹股溝斜疝、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股骨干骨折、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老年性白內障,并制定了相應的臨床路徑文本。8月30日,各科室正式實踐開展試點病種臨床路徑。近3個月來,共實踐臨床路徑試點病種49例,其中8例因合并其它疾病、患者轉院治療、初診有誤、病情變化等情況中途退出或終止路徑,其余41例皆正常完成路徑程序,其中輕癥急性胰腺炎4例、膽總管結石4例、腹股溝斜疝5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7例、腰椎間盤突出癥7例、股骨干骨折4例、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4例、老年性白內障6例。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各試點科室對實施臨床路徑的試點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組織病例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科室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試點科室每月將分析和評價情況形成書面報告上班臨床路徑醫務處和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醫務處并于10月22日組織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對前期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進行小結、評價,詳細分析各試點科室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問題和經驗,并對下一步臨床路徑試點工作提出了質量改進建議。
通過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試點病種同比總費用比以前減低了5.6個百分點,住院天數同比減少了0.8天,提高了全院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試點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二、經驗及體會
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
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
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
三是患者人數相對較多,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
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平浿吾t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
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
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3.各部門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工作的關鍵。推行臨床路徑是一項系統工程,醫療、護理、醫技、機關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機關要加強指導和檢查,經治科室要密切關注診療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抓好醫療質量的每一個環節,醫技科室要配合制定好臨床路徑文本并及時安排各項檢查,做好藥物應用的指導工作,各部門要共同抓好數據統計及分析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臨床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同時,在穩定開展好現有試點病種的基礎上,逐步增加試點科室和試點病種,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在全院全面推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試點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院科兩級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醫療事故及糾紛,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將臨床路徑工作和績效考核掛鉤,通過績效考評,鼓勵、促進科室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5
一、實施臨床路徑總結如下:
。1)收集中風病臨床路徑病例9個;項痹病臨床路徑病例6例;腰痛病臨床路徑病
例15例。
(2)針對臨床納入的.病人,我們嚴格按照臨床路徑要求進行驗證,取得了較滿意效果。
。3)實行臨床路徑進行驗證與原治療方案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比對:項痹病平均住院天數臨床路徑17天原治療方案26天療效(治愈好轉率%)89.2%79.5%平均住院費用4500元(醫院三甲后)5200元(醫院三甲前)中風病平均住院天數臨床路徑30天原治療方案49天療效(治愈好轉率%)60.2%53.6%平均住院費用8000元(醫院三甲后)11000元(醫院三甲前)
腰痛病平均住院天數平均住院費用臨床路徑24天原治療方案32天78.25%療效(治愈好轉率%)84.36%6200元(醫院三甲后)6500元(醫院三甲前)實施臨床路徑進行驗證可縮短平均住院天數、降低平均住院費、節約醫療成本、提高臨床療效,獲得患者的較高評價。
。4)嚴抓醫療質量,認真執行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嚴防醫療事故發生,未出現任何醫療事故及差錯。
二、臨床路徑實施中存在不足:
(1)住院期間要求患者避免長時間低頭伏案、彎腰負重,但個別患者看報紙、電視
時間過長,久坐久立,腰背肌功能鍛煉未堅持進行,致病情反復。
。2)手法治療缺乏針對性、量化和精細化。
三、針對存在的不足,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改進措施:
。1)對患者應加強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在手法上應制定量化指標,利于指導臨床醫師的手法操作。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6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工作安排》等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我院臨床醫療行為,不斷提高醫療質量,結合衛生部《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xx年版)》及《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經研究決定在我院外科系統對腹股溝疝、急性闌尾炎、股骨干骨折、自然臨產陰道分娩、計劃性剖宮產等五個疾病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現將20xx年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成立了思南縣人民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
按照相關文件精神要求,于20xx年8月6日成立了思南縣人民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由院長陳明貴擔任主任,業務副院長陳紹發、汪小英、林平擔任副主任,由醫務科、質控科、護理部、院感科及相關臨床科室科主任為委員會成員。擬定了委員會工作職責,認真履行其臨床路徑的實施管理工作。
二、確立實施科室和病種
我院選擇了較有代表性得5個病種,作為我院臨床路徑試點病種,具體如下:序號12345
病種腹股溝疝急性闌尾炎股骨干骨折自然臨產陰道分娩計劃性剖宮產試點科室普外科普外科骨科婦產科婦產科1
科主任冷亞飛冷亞飛張波黃貴孝黃貴孝護士長陳鶴陳鶴陳鴻張興維張興維
三、提高認識,加強培訓
20xx年8月24日由醫務科周仕軍主任組織全院醫務人員培訓學習,臨床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終起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變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作用。其內容更簡潔,易讀、適用于多學科多部門具體操作,是針對特定疾病的診療流程、注重治療過程中各?崎g的協同性、注重治療的結果、注重時間性。
臨床路徑包含以下內容或執行流程:疾病的治療進度表;完成各項檢查及治療項目的時間、流程;治療目標;有關的治療計劃和預后目標的調整;有效的監控組織與程序。
路徑的制定是綜合多學科醫學知識的過程,這些學科包括臨床、護理、藥劑、檢驗、麻醉、營養、康復、心理以及醫院管理,甚至有時包括法律、倫理等,路徑的設計要依據住院的時間流程,結合治療過程中的效果,規定檢查治療的項目,順序和時限;其結果是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最終起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變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作用。
實施臨床路徑,要求在實際應用中,不斷遵循疾病指南、循證醫學的進展調整路徑的實施細則,使之符合醫學科學的發展,從而提供給患者最新的治療手段與最優化的治療方案;實施臨床路徑,可以加強學科之間、醫護之間、部門之間的交流;保證治療項目精細化、標準化、程序化,減少治療過程的隨意化;提高醫院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強臨床治療的風險控制;縮短住院周期,減低費用;實施臨床路徑,還可以為無相關經驗人員提供教育學習機會;同時,改善病人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屬參與治療過程的主動性也是實施臨床路徑的內容。
建立要推行的手術或疾病的臨床路徑:
。1)路徑內容及表格制定
在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中,對臨床路徑的設計內容和表格的框架,如治療、檢驗、飲食、活動、護理、健康教育、出院計劃和變異記錄等方面進行適用性的評估。
(2)制定標準化醫囑
所謂標準化醫囑,是指依據某一病種的病情發展與變化,制定出該病種、基本的、必要的、常規的醫囑,如治療、用藥等等。這標準化的醫囑應與臨床路徑的內容相對應。使之相對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對固定,方便明確臨床路徑的進行。
(3)實施結果的評估與評價
臨床路徑是由一組專業人員為病人提供的,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以及提供服務品質,使病人獲得最佳的照顧的服務方法。因此在對臨床路徑進行結果評估和評價時,應包括以下項目:住院天數;醫療費用,病人的平均住院成本;照顧品質/臨床結果;病人/家屬的滿意度;工作人員的滿意度;資源的使用;病人的并發癥發生率;病人再住院率。
。4)追蹤與評價
除了對臨床路徑的預期結果,需要不斷監測和評價外,臨床路經應隨著醫學與社會的發展,不斷地發展,因此對某一病種與其臨床路徑也需要進行不斷的追蹤與評價。
臨床路徑是一種新的醫院管理模式,它可以提高醫院的運行效率,改善醫護質量,降低醫療費用,因此許多發達國家已廣泛采用。隨著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進行,臨床路徑也將被認識和推廣。
根據本院實際情況,通過組織醫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對實施臨床路
徑重要性認識。我院已于20xx年8月17日起開始對外科系統腹股溝疝、急性闌尾炎、股骨干骨折、自然臨產陰道分娩、計劃性剖宮產等五個疾病實施臨床路徑及單病種質量管理。各臨床科室嚴格按照各病種臨床路徑進行診治。
四、組織實施情況
臨床科室對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種,能遵循臨床路徑,規范診療流程,并同步填寫病例臨床路徑表。每月對本組病例進行統計、分析,總結經驗,持續改進。8月至11月份三個科室五個病種符合路徑進入標準共436例。其中普外:急性闌尾炎78例,因患者要求進行腹腔鏡手術,退出路徑14例,13例均因個體差異,年齡較大、或較小等因素導致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增加,而退出臨床路徑管理;腹股溝疝98例,均按路徑管理出院。骨科:股骨干骨折34例,均按路徑管理出院。婦產科:自然臨產陰道分娩169例,計劃性剖宮產57例,均按路徑管理要求完成,無一例變異及退出?傆嬤M入路徑人數436例,完成路徑例數409例,占93.8%,退出27例,占6.2%。進入路徑的科室能按照相應病種臨床路徑進行診治。
對患者及相關醫務人員進行了滿意度調查。
調查相關醫務人員19人,其中醫師17人,護理人員2人。有2位醫師認為對住院天數的設計不滿意,其中有1位認為依從性不滿意,1位認為作為考核醫師依據不合理。醫務人員的滿意率為89.5%。普外科有2位醫師提出對闌尾炎按臨床路徑執行只使用于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對其他類型闌尾炎實施比較困難。
調查入徑患者及家屬共22人,其中患者本人21人,家屬1人;颊呒凹覍贊M意率達100%。
五、存在問題及持續改進措施
臨床科室存在開始時對臨床路徑不夠熟悉,開展較困難,所開展的病種例數少,骨科符合臨床路徑病例數極少,統計指標不完善,已同相關科室主任進行溝通,并進行整改;同時因信息軟件未能到位,對各病種路徑的實施難以進行同步監控。真對滿意度調查情況,特別是對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路徑實施,我們需進一步調研、完善和改進。今后需加大檢查力度,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完善我院臨床路徑的管理實施工作。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7
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實施,規范了臨床醫療行為,體現了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縮短了住院天數,降低了醫療費用,同時醫療活動公開透明,密切了醫患關系,F將近三年臨床路徑工作總結如下:
一、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情況:
近三年來我市臨床路徑試點病種數150余個,進入路徑人數64741人,完成路徑人數58218人,完成率89.92%,退出人數4366人,退出率6.7%,平均住院日9.5日,平均住院費用8653.66元。
二、已開展試點病種單病種質量管理與控制情況:
各醫療機構均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分管院長分管院長為副組長,醫、護、藥、信息、病案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分工負責,責任到人。同時各臨床科室成立臨床路徑實施小組,組長為實施臨床路徑的臨床科室主任或負責人,成員為該臨床科室醫療、護理人員和相關科室人員。加強了組織領導,明確了工作職責。
三、臨床路徑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1、帶動了住院病人的整體費用的更趨合理,依托臨床路徑管理手段,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全院門診平均人次費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費用更趨合理。
2、帶動了服務效率的提高,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縮短住院天數,要求各臨床、醫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門全力配合臨床路徑的開展,從而帶動了全院服務效率的提高,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
3、促進了醫療質量持續改進:臨床路徑的制定是依據“疾病診療指南”和“操作規范”,體現診療行為的規范化、標準化。近年來我市重視基礎醫療質量和醫務人員的基本功培訓,為加強基礎醫療質量,落實醫療核心制度的執行,積極配合臨床路徑的開展。
4、加強了醫患溝通,和諧了醫患關系: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所有的診療行為均公開、透明,每天的診療活動在入院時已告知患者和家屬,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屬簽字認可,同時需要患者參與和配合,醫務人員、患者、家屬都清晰了解整個診療流程和安排,有利于醫務人員間的協調和醫患間的良好溝通,促進了醫患和諧,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四、臨床路徑存在的'問題:
1、信息化程度滯后于臨床路徑單病種質量管理
大部分醫院信息系統支持不夠,信息化程度不高,統計工作還處于手工操作階段,導致數據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當多的項目數據還無法提供,國家無統一建設標準和要求。也不利于試點工作后期相關資料的收集、利用。
2、能成功完成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歷經要求實施診治。
3、部分醫院、部分科室臨床路徑工作執行力度缺乏。
由于實施臨床路徑增加了管理成本,臨床路徑需要專人審核,流程需要不斷維護升級,增加了科室的工作量,導致部分科室對臨床路徑重視程度不夠,積極性不高,有抵觸情緒。同時,一些部門之間支持協調不到位,出現手術不能按期安排、藥品斷貨、路徑要求檢查的設備和技術缺乏等,阻礙了臨床路徑單病種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試點科室之間工作推進程度參差不齊,部分試點科室進入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的病例數量不符合相關要求,工作滯后,工作執行不到位。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快電子化臨床路徑進程。下一步將逐步實現電子化路徑管理覆蓋所有路徑病種,實現全面電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為建立科學高效、特色鮮明的臨床路徑管理模式提供支持。
2、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同時,在穩定開展好現有試點病種的基礎上,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全面推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試點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醫院兩級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醫療事故及糾紛,確保臨床路徑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8
一、基本作法
1、加強宣傳教育,統一思想認識。作為一種好的診療模式,臨床路徑管理的實施與推進需要一個過程,其中最關鍵的是醫院領導重視,醫護人員要有主動參與的熱情。醫院于20xx年3月3日召開全院動員大會,使全體醫護人員認識到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是醫院由注重規模擴張、硬件建設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向注重內涵建設、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的精細化管理轉變的必由之路;是規范服務,提高效率,控制成本,降低不合理費用,適應醫改需要的有效手段,增強了全員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會上,安排部署了我院臨床路徑管理具體工作。
2、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為了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領導工作,我院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由張建榮院長擔任主任,胡貴仲、支小衛副院長擔任副主任,職能部門負責人及臨床專家擔任成員,明確了管理委員會職責。管理委員會下設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臨床路徑實施小組、臨床實施小組個案管理員,由業務院長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履行對臨床路徑文本的開發,實施技術指導,制訂臨床路徑評價指標及評價程序,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臨床路徑管理進行改進。各臨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任組長的臨床路徑實施小組,負責各科室路徑病種的選擇、路徑文本的制訂。各臨床路徑實施小組中設立由主治醫師擔任個案管理員,負責匯總分析本科室臨床路徑執行情況及變異分析。
3、合理選擇病種,科學制訂文本。在衛生部公布的76個病種中,結合我院實際情況,以常見病、多發病為重點,以治療方案相對明確、技術相對成熟、診療過程中變異相對較少的疾病為原則,選擇適合三級醫院開展的37個病種,在衛生部公布的文本基礎上,結合本院實際組織相關專家討論,進一步明確診療時間、診療內容,根據本院基本用藥目錄明確治療藥物,以達到臨床路徑“本土化”。37個病種均制訂了醫師版臨床路徑、護理版臨床路徑文本、患者版臨床路徑文本。
4、加強人員培訓,促進工作開展。臨床路徑是規范化、標準化的診療計劃,涉及諸多管理與技術要點,這就要求執行臨床路徑工作的相關人員必須熟悉臨床路徑的基礎理論、管理方法和相關制度,臨床路徑的主要內容、實施方法及評價制度。20xx年3月15日我們組織全體醫護人員學習臨床路徑文本及有關管理要求,不僅做到培訓工作的經常性,而且針對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相關人員專題培訓。為方便實施管理,我們將37個病種管理標準按專業在內網公布,有效指導醫護人員按照標準規范操作。
5、制訂評估方案,落實獎懲制度。對進入路徑管理的病例,由主管醫生對實施情況進行記錄,填寫臨床路徑表,對變異情況進行分析。臨床路徑實施小組每月統計相關指標,醫院每月組織對臨床路徑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對照臨床路徑標準,重點考核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和醫療護理核心制度落實情況,對進入臨床路徑管理每例給實施科室獎勵100元,對應進入而未將納入的每例處罰100元。醫院將上述情況及時統計,定期通報,按月兌現,促使醫護人員自覺落實規范
6、定期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工作。醫院每季度召開臨床路徑領導小組會議,分析總結前期臨床路徑工作實施效果,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設,不斷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二、 主要成效
從近兩年來的工作情況看,我們認為實施臨床路徑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實施臨床路徑對診療程序均有具體明確標準。在臨床路徑實施前,醫生往往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開展診療活動,相同疾病不同醫生往往有不同的檢查治療行為,導致病人住院時間、醫藥費用相差懸殊,既影響了醫療效果,也容易引起醫患矛盾。實施臨床路徑后,由于臨床路徑文本對同一疾病的診療程序標準統一,要求統一,因此克服了醫療行為的差異,提高了醫療行為的規范及醫療質量。
2、有利于醫療管理工作的開展,提高管理水平。實施臨床路徑前,醫療行為隨意性較大,醫療處置中的重要步驟很容易被遺忘或被忽視,而醫療質量管理又缺乏權威而準確的評價標準,難以對每名醫生的'醫療行為進行客觀而權威評價,導致醫療管理工作難度很大。臨床路徑為醫療管理提供了一套規范權威評價標準,各科室、各專業質量水平有了可比性,有利于醫療管理工作的開展。
3、有利于增進醫患溝通,保障醫療安全。由于診療程序的規范,醫護人員按要求及時溝通并記錄,患者入院后對自己住院過程中的診療過程能充分了解,實質上充分賦予了患者對診療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方便了醫患溝通,患者比過去更加理解醫生的醫療行為,因而能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明顯減少了醫患糾紛。到目前為止,我院進入路徑管理的病例無一例發生醫療糾紛,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滿意率達100%。
4、有利于規范青年醫生執業行為,促進人才成長。實施臨床路徑后,醫療行為有一套明確的程序規范,青年醫生較容易適應掌握,從而有利于青年醫生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嚴格的醫療行為規范,同時也縮短了青年醫師成長周期。
5、有利于減少病人住院時間,降低醫藥費用。由于臨床路徑對病人住院時間有明確規定,克服以前住院時間的隨意性,診療項目及治療用藥均得到有效控制。
6、有利于醫療業務工作良性開展,促進事業發展。由于實施臨床路徑后,患者住院費用下降,滿意率提高,醫院的公信度得到社會和患者的廣泛認可,因此業務量得到提升,進而促進了醫院事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達到了醫患雙贏的預期目標。
三、幾點體會
在三級醫院全面推行臨床路徑管理是醫院改革全新的嘗試,通過近兩年的運作,我們有幾點體會:
1、提高認識是前提。剛試行時,我們不少的醫護人員甚至部分領導成員由于認識不夠,對實施臨床路徑顧慮重重。一是站在本位主義角度,擔憂全院整體收入會下降,影響到各科和個人的績效考核;二是受傳統管理模式制約,怕因為推行臨床路徑增加工作量而帶來麻煩,不僅醫護人員記錄表單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還有許多需要醫技、后勤等部門不斷溝通協調才能完成路徑內容。我們通過分析醫院發展現狀,認真學習標準,加強宣傳教育,不僅加深了醫護人員對當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嚴峻形勢的認識,也更加明確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找到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解除了存在的顧慮和抵觸情緒,使大家有信心更有決心在院領導的帶領下正確面對醫改的挑戰,作好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2、制度管理是基礎。醫院臨床科室初具規模,但人員專業素質、專科發展參差不齊,推行一項新的制度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們緊密結合實施,制定實施方案,加強檢查督辦,對科室和個人落實獎罰兌現,完善的激勵機制有效地推動了工作的開展。
3、因地制宜是關鍵。由于臨床路徑是新事物,其發展必然要經歷“制訂——執行——檢查——修正”不斷循環和完善提高的過程。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結合本院實際,選擇合適的病種,對方案更加具體化、明細化,并在實踐中適當加以調整,持續改進,使臨床路徑更具有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醫護人員執行的順從性,從而保證了這一新型管理制度健康可持續發展。
總之,通過近兩年的運行,我們在推行臨床路徑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有很多實際問題須在下段工作中加以改進,以使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更好地為我院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服務水平,主動適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形勢要求發揮更大的作用。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9
自20xx年1月起我院各科統一開展臨床路徑工作起至20xx年3月,全院內外婦兒等共有13個科室開展臨床路徑工作,有急性闌尾炎、腹溝股疝、脛骨平臺骨折等共31個病種進入臨床路徑管理。根據各科室上報數據統計,三個月來共有302例患者進入臨床路徑管理,其中有97例存在變異情況,變異率為32.12%,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共有46例,退出率為15.23%,臨床路徑完成率為84.77%。
路徑依從性分析:心內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和糖尿病科甲亢,以及神經內外科醫生對路徑的依從性較低,其他病種醫生、患者的依從性總體尚可,但也存在小的差異。說明大多數醫生患者對臨床路徑管理是滿意的'。
入組病人變異情況分析:單從數據看變異率尚可(32.12%),實際情況遠高于此,可能與醫生對變異的理解和記錄、統計不到位有關;住院患者總人數統計不合理,部分醫師對此理解不到位,未能將納入路徑病種的住院病人統計,而是將科室總住院患者統計,暫未能統計入路徑率。
衛生經濟學指標:單病種次均總住院費用:與未入路徑管理的其他病種以及同一病種相比無明顯降低。
根據以上數據統計分析,我院臨床路徑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強路徑管理工作;一是提高醫師對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二是加強臨床路徑工作培訓,三是加快信息化進程,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同時為科學分析路徑管理工作提供真實、客觀數據,四是加強各學科、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協作,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療效。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0
我院于20xx年x月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開始了新的一輪臨床路徑的工作。臨床各科室的臨床路徑小組加強質控,科主任組長、護士長擔任副組長,臨床醫生及護理人員為小組成員,負責本專業相關病種臨床路徑的實施和相關資料填寫、收集、整理工作,并參與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估與分析。第一季度臨床路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市衛生局《關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進一步加強了臨床路徑管理小組,進一步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明確了實施方案,定期與醫院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工作。
2、確定病種,進入臨床路徑。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衛生局相關通知,及醫院指導意見,結合實際,確定18個病種:慢性鼻—鼻竇炎、老年性白內障、子宮腺肌病、計劃性剖宮產、肺炎支原體肺炎、腹股溝疝、門靜脈高壓、慢性硬膜下血腫、股骨頸骨折、踝關節骨折、肋骨骨折合并氣胸、良性前列腺增生、大腸息肉、終末期腎臟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社區獲得性肺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開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下面就近3月來我院路徑情況進行分析: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我院對實施臨床路徑的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織對相關病例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
20xx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徑病例120例,其中老年性白內障11例、慢性鼻—鼻竇炎9例、TAI1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肺炎支原體肺炎6例、終末期腎臟病—例、腹股溝疝5例、社區獲得性肺炎12例、門靜脈高壓0例、大腸息肉4例、股骨頸骨折2例、踝關節骨折4例、肋骨骨折合并氣胸—例、子宮腺肌病5例、計劃性剖宮產12例、2型糖尿病15例,慢性硬膜下血腫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變異29例。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歷內涵質量,醫護人員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有效避免亂開藥、濫檢查等過度治療現象,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控制非必要醫療支出。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雙豐收。
二、經驗及體會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平浿吾t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更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臨床路徑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1
根據衛生部、省、市各有關部門的文件精神,按照醫院的整體部署,自2010年09月開始,我院成立了以肖培元院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了試點實施工作方案。首批入選的慢性支氣管炎病種臨床路徑.。
內科進行了認真的甄別、篩選,對于進入路徑的患者和家屬進行了溝通和詳實的告知工作,嚴格按制定的病種臨床路徑表單規范診療和護理工作,減少變異。
截至2012年11月底,本院共完成5例,其中變異1例。從經管醫生、護理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各方面的`反饋意見來看,都是非常滿意或滿意。
一、開展臨床路徑管理的體會
在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我們體會到規范了臨床醫療行為,體現了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縮短了住院天數,降低了醫療費用,同時醫療活動公開透明,密切了醫患關系。
1. 帶動了全院住院病人的整體費用的更趨合理:自2010年09月份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以來,醫院依托臨床路徑管理手段,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門診平均人次費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費用更趨合理。
2. 帶動了全院服務效率的提高,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我院依據衛生部臨床路徑規范模板制定適合我院的臨床路徑模板,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縮短住院天數,要求各臨床、醫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門全力配合臨床路徑的開展,從而帶動了全院服務效率的提高,縮短平均住院天數。
3. 促進了醫療質量持續改進:臨床路徑的制定是依據“疾病診療指南”和“操作規范”,體現診療行為的規范化、標準化。為了積極配合臨床路徑的開展,全院更加重視基礎醫療質量和醫務人員的基本功培訓,加強落實醫療核心制度的執行。
4. 促進了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加速:臨床路徑管理體現的是工作流程的標準化,要實現診療、護理及質量監控的全面管理。
5. 促使醫院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以來,大家認識到臨床路徑管理不僅僅是醫生的事情,推行臨床路徑是醫院管理工作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護理、醫技、后勤等各部門的參與和配合,同時要求醫務人員關注診療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抓住醫療質量的每一個環節,才能有效地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促使醫院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
6. 加強了醫患溝通,和諧了醫患關系: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所有的診療行為均公開、透明,每天的診療活動在入院時已告知患者和家屬,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屬簽字認可,同時需要患者參與和配合,醫務人員、患者、家屬都清晰了解整個診療流程和安排,有利于醫務人員間的協調和醫患間的良好溝通,促進了醫患和諧,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要做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的認識是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第一關鍵,我院繼續加大對此項工作的宣傳教育,讓全院職工充分理解到臨床路徑管理的重大意義,使全院醫務人員統一認識,主動參與、積極配合臨床路徑管理的工作。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2
我院于20xx年2月在醫院部分科室開展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通過8個月左右的試行,對部分病種臨床路徑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通知精神,院專門召開辦公會,研究、部署我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開展,確定了參加試點工作的科室,成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院長及主管醫療副院長分別擔任正、副組長,下設辦公室,醫務處主任任辦公室主任;成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指導評價小組,醫務處主任任組長,各試點科室主任及院老專家任組員。醫務處于2月9日制定并下發了《醫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我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步驟、工作內容、責任人、時間節點,建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制度。相關試點科室與2月15日前成立了由科主任擔任組長的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小組,并設立了個案管理員。
2.確定試點病種,實踐臨床路徑。2月16日2月25日,醫
務處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結合各試點科室實際,在征求各試點科室意見基礎上,確定了7個專業20個試點病種并制定了相應的臨床路徑表單。2月30日,各科室正式實踐開展試點病種臨床路徑。近8個月來,共實踐臨床路徑試點病種49例,其中2例因合并其它疾病、患者轉院治療、初診有誤、病情變化等情況中途退出或終止路徑,其余41例皆正常完成路徑程序。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各試點科室對實施臨床路徑的試點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組織病例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科室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試點科室每月將分析和評價情況形成書面報告上班臨床路徑醫務處和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醫務處并于10月22日組織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對前期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進行小結、評價,詳細分析各試點科室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問題和經驗,并對下一步臨床路徑試點工作提出了質量改進建議。
通過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試點病種同比總費用比以前減低了,住院天數同比減少了,提高了全院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試點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二、經驗及體會
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患者人數相對較多,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平浿吾t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3.各部門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工作的關鍵。推行臨床路徑是一項系統工程,醫療、護理、醫技、機關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機關要加強指導和檢查,經治科室要密切關注診療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抓好醫療質量的`每一個環節,醫技科室要配合制定好臨床路徑文本并及時安排各項檢查,做好藥物應用的指導工作,各部門要共同抓好數據統計及分析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臨床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同時,在穩定開展好現有試點病種的基礎上,逐步增加試點科室和試點病種,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在全院全面推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試點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院科兩級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醫療事故及糾紛,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將臨床路徑工作和績效考核掛鉤,通過績效考評,鼓勵、促進科室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3
為了配合公立醫院醫改和十項便民措施的落實,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加強以病例為單元的醫療質量管理,控制和降低臨床常見病醫藥費用,減輕患者負擔,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醫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了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一、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1、制定《臨床路徑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
醫院頒發了《臨床路徑實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長文大志為組長的臨床路徑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制定醫院臨床路徑的開發與實施的規劃和相關制度,審核臨床路徑評價效果與改進措施,負責相關的培訓工作和實施過程的協調工作。
成立了以業務副院長為組長的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評價小組負責對臨床路徑的開發進行技術指導,制定臨床路徑的評價指導和評價程序,對實施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成立了各實施科室主任為組長的臨床路徑實施小組,實施小組負責相關資料的收集、記錄和整理,負責科室臨床路徑文本的制定和具體實施,參與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價與分析。
2、召開動員會,加強培訓工作
為了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醫院多次召開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動員會,強化了醫院臨床路徑工作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醫院兩次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進行臨床路徑知識的培訓,為臨床路徑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3、臨床路徑順利實施,監管工作落實到位
醫院實施10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病種包括普外科的結節性甲狀腺腫、腹股溝疝、乳腺良性腫瘤,婦科的卵巢腫瘤、子宮平滑肌瘤,
產科的自然陰道分娩、計劃性剖宮產,泌尿外科的精索睪丸鞘膜積液、輸尿管結石,骨科的`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置換術)。每月由業務副院長牽頭,醫務科組織相關人員對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進行環節質控和終末質控,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公布在每月的《醫療信息》中。在效益工資發放時,按照《寧鄉縣人民醫院臨床路徑實施方案》給予相應的獎罰。在每季度的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分析上,由業務副院長對臨床路徑的實施情況進行點評。不斷強化臨床路徑管理制度的落實。
4、臨床路徑管理日趨完善,醫療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20xx年1—10月各臨床路徑病種實施情況
截止到20xx年10月,醫院共收治第一診斷符合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3767例,其中實施路徑管理3679例,入徑率97.7%,入徑率、合理率均較去年有明顯提高,入徑病例的平均住院日均少于路徑表規定的住院天數,負變異率控制在3%以下。截止目前,沒有發生一起因實施路徑管理而導致的醫療投訴、糾紛,醫護質量進一步提高,患者的住院天數進一步縮短,醫療費用進一步下降,患者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二、在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1、各科室對臨床路徑工作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實施的質量好壞不一,須進一步加強思想動員和培訓工作。
2、“一頭熱”現象。醫院領導層、醫務科、質控科、護理部十分重視臨床路徑管理工作,職能管理部門每月抽出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所有實施路徑管理的病歷進行質控、分析、總結、獎罰。但是相關實施科室的個案管理員(或主任)可能是業務工作太忙,或者是思想上不夠重視,科室路徑實施工作中的入徑管理、質量控制、分析總結等工作差強人意,沒有在環節和終末質量控制中把好關,影響了整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質量。
3、部分科室選擇的病種需要調整。個別科室選擇的病種每月只有幾例,不能達到常見病、多發病的要求,下一步須重新選擇病種,擴大入徑病例數。
4、進一步修改目前已實施病種的文本,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相關要求(如: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貫徹到具體病種的實施過程中去。
5、醫院信息系統支持不夠。目前醫院還沒有上臨床路徑管理系統,很多項目的數據無法提供,統計工作還處于手工操作階段,工作量大,極大的影響了相關數據整理、分析評估和監管工作。
6、進一步調整獎罰方案。其中的重點是要進一步強化科室個案管理員的責、權、利,把個案管理員的工作質量進行量化,并與其個人的獎罰掛鉤,充分調動個案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把質量控制的關口前移到科室一線。把科室醫生的處方權與路徑質量聯動起來,必要時可以停醫生的處方權1—2月。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4
20xx年我院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xx年版)實施細則》及省、市、縣對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醫院領導高度重視,不斷規范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在各相關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院11個臨床科室中,計劃開展44個病種,實際累計運行30個病種,截止11月底,全院列入臨床路徑管理病種患者數****人,進入路徑****人,入徑率87.1%,完成路徑****人,完成率96.36%,完全達到市衛生局關于二級醫院臨床路徑管理的管理指標(實施臨床路徑病種數不低于xx個/院,入徑率60%以上,完成率70%)。在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成績
。ㄒ唬┻M一步完善管理組織,落實責任,不斷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由于醫院領導班子的變化和分管工作的重新調整,醫院新成立內四科、內五科等科室,部分臨床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人員進修和變動等原因,為使該項工作有序持續開展,我們按照衛計委《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的要求,適當調整了“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和“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管理組織和管理成員,同時細化職責,落實責任,使此項管理工作從院方到科室組織健全、人員到位、職責明確,為順利開展今年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調整和細化管理內容,使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按照“二甲”復審標準要求,從第二季度起,廢除了以前所有統計表格,增加了“入組登記本”、“臨床路徑知情同意書”,“臨床
路徑病人滿意度調查表”,新的表格增加了“出院30日內再住院率”、“非預期再手術率”、“并發癥合并癥率”、“死亡率”等質量與安全指標,并要求科室認真執行。
。ㄈ╉樌瓿筛黜椆ぷ魅蝿罩笜。年初,與各臨床科室進行研究討論,調整和增加了xx各臨床路徑病種,截止11月底,全院共有11個科室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工作,計劃開展臨床路徑病種數44個,運行臨床路徑管理病種數30個,全院列入臨床路徑病種患者數****人,進入路徑****人,完成路徑****人,變異166人,入徑率87.1%,變異率13.xx%,出徑率3.xx%,完成率96.36%。完全達到市衛生局關于二級醫院臨床路徑管理的管理指標(實施臨床路徑病種數不低于xx個/院,入徑率60%以上,完成率70%)。
(四)不斷加強臨床路徑監管力度,使管理逐步規范化。今年以來,除日常的數據統計監管外,定期和不定期到臨床科室進行督導,了解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特別是新的管理程序和內容的運行,工作量較大,臨床科室不習慣,我們進行認真講解,對于每月的數據匯總填報和工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現場指導,對做的.好的科室及時予以表揚,逐步規范了全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今年以來,科室對臨床路徑病例管理質量和管理細節上有了較大提高。
(五)加大對臨床路徑病種的篩選,增加入徑人數。針對個別科室入徑人數少的問題,我們下科室了解科室常見病、多發病,根據衛計委新增臨床路徑病種,篩選適合本科室的病種作為路徑病種,取得了較好效果。截至目前,三個開展臨床路徑不好的科室分別新增了三個病種,4個月共完成***人。現內二科一月完成的路徑人數就相當于去年一年的人數。
二、存在問題及不足:
。ㄒ唬┎糠挚剖胰匀凰枷胫匾暡粔,怕麻煩,符合入徑標準的病例不愿入徑,或者為了追求入徑數量而入徑后不完全按照路徑管理要求進行管理,不能完全按照《路徑單》要求進行診治,有變異也不一定如實填報、分析、總結等,工作做的不認真、不細致。個別科室仍然存在對待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敷衍了事,被動應付工作,學習培訓只落實在紙上,總結分析、持續改進落實不夠等問題。
。ǘ┳儺惵氏鄬^高。一方面是因為加強了路徑運行監督力度,讓科室按照實際情況上報,如果發現不報,做出批評整改.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科室為了一味追求入徑人數和完成人數,降低了入徑標準。今后將在這兩個相互矛盾的原因中找到合理的平衡點。
。ㄈ┽t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在實施前要和病人談話,簽署《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病人知情同意書》、《患者版臨床路徑告知單》、在實施過程中若有變異要告知患者、還要記錄分析,出院時還要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等工作,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四)單病種管理與臨床路徑管理之間的矛盾制約了進入臨床路徑的患者數量。我院目前列為單病種限額付費管理的病種數為45種,其中被選擇作為臨床路徑管理的病種數就有19種,而且是臨床科室常見病、多發病種,如果按照臨床路徑入徑標準將此19個病種進入臨床路徑管理,費用將明顯超出單病種限額標準,如果有明顯的合并癥、并發癥,又不能進人臨床路徑管理。這是制約我院入徑病人數較低的主要因素。
。ㄎ澹┬畔⒒ㄔO有待加強。由于醫院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業務監管、數據調用、數據統計、信息上報及路徑電子病歷管理等還處于原始手工階段,導致路徑管理監管不到位,醫療護理路徑工作不夠規范。今年十月份市衛生局督察組來院督察中明確提出,我院的信息化管理滯后,致使臨床路徑統計方法有待改進。
三、20xx年工作計劃:
。ㄒ唬┮浴岸住睆蛯彏楣ぷ髦行模鶕抖壘C合醫院評審標準(20xx年版)實施細則》,認真學習,完善制度、方案、流程并認真監督落實,定期到臨床科室檢查督導,發現問題或不足,限期整改,不斷提高我院臨床路徑管理水平,不斷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
。ǘ┨剿髑袑嵱行У墓芾泶胧,保證臨床路徑病例運行質量,不斷增加入徑病例數,嚴格管理入徑率、變異率、出徑率和完成率.想辦法科學監控出院30日內再住院率、非預期再手術率、并發癥合并癥率、死亡率等臨床路徑管理指標。
。ㄈ┡R床路徑管理由20xx年的鼓勵上報數量向運行質量轉變,上升為既要求運行數量也要求運行質量上下功夫,同時確定重點監管病種,并對重點監管病種的運行質量和監控數據進行監督。此項工作將是今后長期持久的主要管理工作,也是真正落實國家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即衛計委對臨床路徑的概念要求:“逐步建立以醫療服務質量、患者滿意度、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療效率和費用控制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評估機制”,達到此目標任務重,工作量大,真正做到位,要全院上下齊心協力才能做好。
。ㄋ模┍M量創造條件將臨床路徑管理進行數據化管理,以規范管理、加強監管、進行網絡直報。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5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根據醫院下發的《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臨床路徑工作小組,明確了我科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步驟、工作內容、責任人、時間節點,建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制度。由科主任擔任組長的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小組,并設立了個案管理員。以母嬰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為臨床試點病種,全年收治10例病人,完成臨床路徑管理且治愈6例。變異4例,均為經濟因素自動出院。治療效果滿意,治療時間大大縮短,治愈病例均未超過7天。病人家屬滿意率為100%。對實施臨床路徑的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組織病例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科室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通過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試點病種同比總費用比以前減低了5.6個百分點,住院天數同比減少了0.8天,提高了全院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試點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二、經驗及體會
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平浿吾t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1.臨床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01-24
醫院臨床路徑工作總結03-15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5篇)05-06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5篇03-02
婦科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11-22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匯編15篇05-06
臨床工作總結01-25
臨床科室工作總結01-14
臨床醫生工作總結06-06
臨床實習工作總結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