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植樹活動總結范文2017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讓我們相約走進大自然,用實際行動,為防城港市增添一份綠色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校園植樹活動總結范文2017,歡迎參考~
篇一:校園植樹活動總結范文2017
一、活動目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日益成為全人類關注的話題之一。在3月12日植樹節到來之際,為給社會環保宣傳作貢獻,給我們的家園增添一點綠色,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由慈善總會社會義工七團開展了以“擁抱綠色,拒絕霧霾,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口號的植樹護綠行動,做到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的同時,以達到為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二、行動宗旨:擁抱綠色,拒絕霧霾,以實際行動帶動宣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環境保護的認識。
三、活動時間、地點:2017年3月10日上午;地點:濟寧市青少年綠化基地(二十里鋪)
活動內容:
1.發動:配合濟寧市團委舉辦的“植綠、愛綠”活動,慈善總會社會義工七團在活動前一周組織義工報名參與活動,本次共有20余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用實際行動帶動和宣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環境保護意識。
2.實踐:1、2017年3月10日早8:20參加活動的義工人員在濟寧市太白樓下完成集合共赴種植基地。
2、9:30所有義工有序抵達植樹基地,統一佩戴志愿者標識的紅色帽子,等待活動開始。
3、10:00活動正式開始,活動由市團委領導講話,慈善總會義工代表發言,市青少年綠化志愿者受旗儀式和市青少年綠化基地揭牌儀式等幾個內容。最后所有志愿者認真學習植樹要領,領取植樹工具和樹苗積極參與到植樹活動中。
五、活動感言:“擁抱綠色,拒絕霧霾,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伴隨著堅定而有力的口號,2017年3月10日由市團委組織的植綠愛綠活動圓滿落下帷幕。在本次活動中慈善總會社會義工七團組織有序,家人們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為宣傳和帶動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環境保護意識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動中各位義工家人相互幫助,自愿結對,展現了義工團隊良好的.精神風貌,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次活動不僅促進了社會環保意識宣傳,更提升了慈善總會社會義工七團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團隊隊伍更好的發展。
篇二:校園植樹活動總結范文2017
一、主旨與主題:
貢獻力量,奉獻綠色
以植樹節為契機,奉獻我們的力量,進行植樹節活動。
二、活動時間:2017年3月12日星期日 9點到11點. 地點:學院附近的江邊
三、活動對象:鄂東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青年志愿者
四、活動單位:主辦單位:經貿系青年志愿者協會.2承辦單位
五、活動意義:為了創造藍天碧水的綠色環境,開展本次志愿者綠色行動。以三月份植樹節為契機,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護綠行動和植物種植實踐體驗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從而令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六、活動內容: 綠化美化環境,創建生態城市,迎農運會志愿植樹活動。
活動準備事宜:
1、活動宣傳:海報。
2、活動所需物品的準備: 鐵鍬、鋤頭、尖頭鎬、水桶等由校提供
3、活動的組織:通過青年志愿者協會宣傳并統一進行協調安排
活動經費預算:
1、樹苗的購置: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提供
2、勞動工具:校后勤部提供
3、宣傳:合影紀念
七、注意事項:
1、若成員身體不適,不能堅持者,可自行返回就醫。
2、若有重大事故,立即與負責人取得聯系,及時處理
篇三:校園植樹活動總結范文2017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讓我們相約走進大自然,用實際行動,為防城港市增添一份綠色。公司人事擬定組織我校部分學生參加由防城港紅樹林保護協會、防城港市高級中學、防城港市新地公司共同組織的《共筑綠色海疆攜手低碳經濟》植樹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宗旨:關愛地球,美化環境
二、活動時間:2017年3月14日(星期日)下午13:30-16:30
三、活動地點:防城港市港口區漁洲坪沿海灘涂(元一公司冷凍廠前)
四、參加人員:海洋生物協會部分會員、高二年級部分同學
(共計40人)
五、樹苗提供:本次植樹所用苗木由防城港新地公司提供
六、活動程序:
1.2017年3月14日(周日)下午13:10在校門口集中,13:2017年一度的植樹節也隨著春天的腳步走來,為了給大家親近大自然,為我們的世界裝點綠色的機會,我們為此舉辦意義重大的植樹活動。
【校園植樹活動總結范文2017】相關文章:
校園母親節活動總結報告范文02-20
2017植樹搞笑語錄02-09
趣味校園活動策劃書范文03-05
校園環保活動策劃書范文03-04
校園活動的策劃書范文03-04
校園尋寶活動策劃書范文03-06
重返校園活動感言范文04-29
校園社團的活動策劃書范文03-06
校園營銷大賽活動策劃書范文03-06
校園學雷鋒活動策劃書范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