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鎮上半年基層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半年來,我鄉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任務要求和鄉黨委“1763”發展思路,立足“一環兩線”工作重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法治精神開展全鄉工作,全面推進“魅力民族水鄉”建設向縱深發展。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發展思路進一步優化
有效利用石橋的區位優勢、喀斯特地貌資源優勢、少數民族文化優勢,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產業,以旅游來引領和主導全鄉各項工作。主動對接仙女山成熟的旅游大市場,進一步提出建設“休閑運動魅力民族水鄉”的發展目標。一是在環湖周邊發展以親水為主題、庭院經濟為主打的休閑旅游產業帶;二是在賈角山一線發展避暑納涼集中接待點;三是在天池大坪一線發展自駕游露營基地;四是借助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品牌,結合近兩年我鄉開展群眾性戶外運動賽事活動的經驗,建設面向普通大眾的戶外運動基地,豐富戶外運動項目,發展戶外運動經濟;五是以木葉吹奏為主題,挖掘傳播民族文化、發展“獨竹漂”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建設特色民族文化大鄉。六是充分利用和合理保護資源,實現石橋的有序開發,我鄉已與額斯特公司達成初步意向,由喀斯特公司介入,進一步優化開發方案,從點上入手,共同投入或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資本,由點及面,逐步推進開發工作。
(二)旅游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一是全長2.4公里的環湖公路有序推進。目前已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基礎工程基本完成,即將進行下階段景觀工程建設。
二是完成17公里的產業路修建。已投入資金170萬元,完成了天池、香龍等產業路建設5條27公里,并已建成投入使用,群眾出行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有效在推動了全鄉產業發展。
三是投資75萬元完成了賈角健身廣場及村活動室遷建基礎工程,活動室建設主體工程即將開工。
四是投資50萬元的場鎮升級改造工程順利開展,樹池改造、路燈改造已完工,門楣店招的規范、文化進社區等工程將在8月底完成
五是游樂碼頭基建趨于完善。碼頭停車場和觀景平臺建設即將完工,完成了環湖導視系統建設,水上游戲設施手續完善工作正在進行中。
六是加強全鄉外宣工作。為了進一步拓寬市場,讓石橋旅游走出武隆,正在拍攝1部石橋湖旅游宣傳片,與印象公司達成協議,由印象公司、鄉政府和酒莊聯合打造一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得到加強,對宣傳石橋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三)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推進
一是石橋湖國家濕地公園項目:該項目已進入規劃階段,有望于2017年年底落地,落地后可到位中央資金1000萬的項目資金補助。
二是石橋鄉精品特色村鎮項目:該項目市民宗委主要領導已同意,正在完善規劃和申報工作,該項目到位后可三年內可爭取1000萬項目資金。
三是污水管網建設項目:賈角、蔡興壩三個點污水處理項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環湖污水管網建設項目已經市移民局批復納入2017年三峽后扶項目資金計劃安排。
四是2017年度大中型水庫后扶項目:經縣水務局、財政局、發改委同意,已申報2017年500萬后扶資金用于庫區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的移民新村項目設計基本完成,近期可啟動建設。
五是市政建設項目:市建委100萬元一般鄉鎮市政建設項目已下達,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基本完成,水鄉苗寨二期工程近期開工。
六是禽蛋養雞場項目建設:投資1000萬元的18萬只禽蛋養雞場項目已完成投資近600萬元,第一批已存欄60000只,投產30000只。全部投主后預計年產值將達2000余萬元。
七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項目:正在規劃推進建設1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獨竹漂”訓練基地,民族風情酒巷建設項目正在完善設計,7月可動工;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民俗文化收集整理工作,夯實民族文化進校園工程,提檔升級木葉工作室,將“一搬仰、二旋毛、三啼挎”進一步包裝成游客的體驗項目,深入挖掘“三王洞”等古老傳說,力爭發展為舞臺劇,組建1-2支專業少數民族歌舞隊,切實發揮文化廣場作用,進一步豐富游客文化生活。
(四)特色效益農業發展扎實有效
一是已完成了3600畝烤煙大田管理,烤房建設順利,新增蔬菜面積2000畝,改造提升金銀花產業1200畝。
二是已完成了100畝生態葡萄園、30畝紅心獼猴桃園、20畝晚熟蜜糖橙園、100畝翠紅李果園的打造。
三是新發展了畜牧養殖大戶2戶,新增牛、羊養殖100頭和500只。
(五)鄉村旅游開發增長迅速
新增鄉村旅游接待戶5戶,農家樂3家,新增就業人員11人。一季度共接待游客800余人次,創造旅游收入4萬元。
(六)民生事業全面兼顧
一是成立了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完成了“兩違”建筑的清理,共涉及198戶,金額505萬元,已收違法金、土地占用費320萬元,排名全縣第一。 {nextpage}
二是全面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調查工作,率先啟動了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三是開展了極度困難家庭、扶貧戶生活狀況的摸底,正在對扶助名單和資金進行初步審定。
(七)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一是認真組織了全鄉鄉村社干部學習了“兩會”精神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動員部署會、全縣黨的建設工作會等重大會議精神。進一步規范了機關管理制度,“三嚴三實”教育活動下有序展開,全鄉干部風清氣順,爭項目、爭資金、爭榮譽的勁頭十足。
二是進一步拓展深化了“113”便民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了網格設置,對網格員進行了培訓,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將網格作為當地的政治核心來建設,充分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建立了民情臺帳、意見收集與處置臺帳。組建了黨群志愿服務協會。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助推農旅結合
1.豐富水上游樂項目。建立3個釣魚露營區,發展垂釣產業;建成1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獨竹漂”訓練基地;完善水上餐飲、住宿等基礎配套設施,實現旅游富民。
2.將天池居民點等高山生態移民點打造成既宜居,又宜游的休閑旅游接待點;進一步規范通樹坪登山步道建設,力爭在觀音寺、天池上段區域分別新建設1條登山觀景步道,建設2處露營地,有意識地培養一些接待農家或建幾家農家樂。
3.探索戶外運動產業化、大眾化路子。以“塑品牌、促發展”為理念,建立“政府搭臺,市場為主體”的發展模式,將石橋打造成常態化的戶外運動基地;全年策劃1次環湖自行車賽、1次冬泳比賽,以舉辦大小賽事為抓手;建立1個石橋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原生態體驗游項目;創新旅游發展方式、豐富旅游內容,展示旅游新業態。
(二)穩步推進“美麗村落”建設, 提高城鎮化水平
1.完善茍家堡場鎮路燈、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
2.做好“湖畔人家“等移民安置點建設,以安穩致富為出發點,確保工程質量。
3.扎實開展好“兩違”整治專項工作,嚴控 “兩違“建筑的新增。
4.做好“石橋湖濕地公園”項目申報工作,建立系統的環湖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5.點、面結合,繼續深入打造庭院經濟,達到1戶1個小果園。
(三)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基礎保障
進一步探索完善考核機制,嚴格鄉村兩級干部定崗定責,將有限的人力資源發揮最大效用;規范機關管理制度、進一步“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優化政府服務;關心職工工作,解決好職工宿舍,提高職工生活水平,了解職工家庭困難,提高鄉村兩級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使得上下一股繩,共謀石橋發展。
(四)加強平安建設,建設平安石橋
繼續組織鄉村兩級干部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全鄉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加強法制建設;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經濟犯罪;加強信訪穩定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常態化開展地質災害、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排查工作;建立完善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堅決遏制重大事故發生。
(五)深化服務群眾工作,落實十件民生實事
不折不扣落實2017年年初鄉黨委提出的十大民生實事,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難辦的事項。堅持“為人民服務”宗旨,進一步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深入開展“三嚴三實”教育活動,加大干部走村入戶力度,建設服務型政府。做實農服、計生、民政、社保、婦聯、團建、工會等工作;關愛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文體設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2017年上半年 ,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和市局有力指導下,縣食品藥品監管局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履職盡責,依法監管,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全縣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保持良好態勢。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狠抓日常監管,規范市場秩序
1.強化源頭安全監管。一是嚴格行政許可受理、核查、發證程序,實施先照后證制度,把好入門關。共辦理餐飲服務許可566件,食品流通許可613件,未發生行政許可行政復議和超期辦結情況。二是進一步強化對食品藥品生產行為的日常監管,完善食品藥品生產環節可追溯體系,確保企業按要求規范運轉。三是突出白酒、乳制品、肉制品、桶裝飲用水、調味料以及植介入性器械、針劑、醫院制劑、中藥飲片等源頭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管理。
2.強化重點環節監管。食品方面:加強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產品的監管力度,突出學校周邊、景區、農村及城鄉結合部市場的監管。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已評定700家,優秀1家,良好180家。完成“桃花節”“兩會”“三月三金華山廟會”“中高考”等重大活動8次35天的餐飲安全保障。藥品方面:加強新版gsp和gmp認證的指導服務,目前已有5家批發企業、4家連鎖企業、59家零售企業通過gsp認證,四川綠康中藥有限公司取得gmp證書。重點加強對中藥材、中藥飲片、特殊管理藥品、基本藥物、高風險醫療器械等經營企業的監管。全面推行藥品電子監管,及時處理預警信息4380條。加大違法食品藥品廣告監測力度,依法移送工商部門處理4條次。
(二)深入專項整治,嚴打違法違規
一是加強重點領域整治。圍繞學校、景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圍繞肉及肉制品、白酒、火鍋底料、中藥材、中藥飲片等重要品種,以及元旦、春節等重要節假日,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重點領域治理7次,有效解決食品藥品安全隱患。二是加強案件查處。1-7月共檢查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使用(消費)單位共計5236家次,共發出《監督意見書》576份,《責令整改通知書》147份,發現違法案源173件,立案135件(其中餐飲服務49件,食品流通51件,食品生產17件,藥品16件,醫療器械2件),結案126件(其中食品107件、藥品18件、保健食品1件),罰沒款96.57萬元,吊銷食品流通許可證1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涉嫌犯罪案件4件,立案1件,集中銷毀不合格食品藥品2.03噸,價值10萬余元。縣法院對我局2014年移送的周小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生產經營食品案進行了判決,以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周小紅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該案的判決執行對食品藥品違法違規行為產生了強烈的震懾作用。三是加強部門聯動。充分發揮縣食藥安辦的綜合協調職能,建立聯席會議、信息共享、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聯合執法等機制,及時通報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情況和重大案件,共同研判問題、分析原因、商討措施,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形成了監管合力,召開部門聯席會4次,與公安、衛生、教育、工商、城管、旅游等部門開展聯合整治行動6次。
(三)科學實施監測,加強風險防范
一是加強風險監測。大力開展食品藥品監督抽檢,制定實施了《2017年食品藥品監督抽檢方案》,今年將開展糧食產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飲料、酒類等11 大類食品和中成藥、基本藥物、醫院制劑、中藥材、中藥飲片等藥品抽檢任務。目前,完成監督抽檢食品341批次、藥品148批次。加強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評價上報藥品不良反應255例,醫療器械不良反應16例。二是強化應急處置。組建了輿情信息員隊伍,加強輿情監測,及時有效地處置了“福建病死豬肉流入射洪”、“何記鴨脖王”等輿情事件。今年以來,未發生群體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四)全面加強宣傳,推動社會共治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工作的管理,深化媒體合作,借助信息手段,拓寬宣傳平臺大力宣傳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與縣電視臺共同開辦食品藥品安全專題欄目,開辟電臺宣傳擴大農村宣傳覆蓋面,參加《12345陽光政務問政直播間》現場接受群眾咨詢。加強新《食品安全法》的宣貫,發放新《食品安全法》學習手冊1萬冊,開展人大常委學習1次、主題宣傳4次、專題學習培訓3次。二是引導社會參與。全面規范投訴舉報程序,完善有獎舉報制度,將12331投訴舉報件、12345熱線交辦件和群眾來信來訪件等歸口稽查大隊集中受理,共受理咨詢及投訴舉報54件,咨詢1件,辦結率、滿意率100%,收到群眾贈送錦旗1面。
(五)加強自身建設,增強監管能力
一是抓好班子隊伍。強化領導班子帶頭作用,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切實嚴守政治紀律、嚴明政治規矩,完善黨組民主議事、民主決策等內部決策機制。成立了機關黨委和三個黨支部。二是抓好隊伍管理。建立健全干部職工日常學法、會前學法、會前學紀等學習制度。繼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縣十項規定的落實,完善并出臺局《請銷假制度》、《財務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三是抓好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開展廉政學習、廉政承諾以及廉政文化建設,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監督檢查,堅持每周組織1次行政處罰案審會,運用好行政權力公開運行平臺的風險監督和防控作用。四是抓好服務群眾。積極開展干部駐村幫扶和雙聯工作,對幫扶村洋溪鎮玉豐村制定三年幫扶措施,結對幫扶困難群眾12戶,贈送生活物質、農用物質等慰問款物5000元,幫扶洋溪鎮書院村2萬元用以村級陣地建設。
二、存在的問題
(一)保障支撐有待加強。一是執法車輛配置不足。現仍有8個基層所未配備執法車輛。二是辦公場地不足。各鄉鎮監管所辦公室基本上是借用鄉鎮政府一間辦公室,大量監管檔案和執法文書、監管設備等存放困難。三是技術檢驗配置不足。技術檢驗機構設備、裝備不足,監管技術力量薄弱,直接影響到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的有效執行。
(二)監管能力有待提高。現有的培訓計劃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培訓工作需求,監管力量薄弱,整體水平不高。
(三)辦案水平有待提高。執法人員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到位,辦理大案要案的能力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結合日常監管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扎實開展火鍋底料、白酒、食品添加劑和中藥飲片等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切實做好中秋節、國慶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
(二)要加大稽查執法力度,查辦一批大案要案,保持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違規高壓態勢,規范食品藥品市場秩序。
(三)全面完成新版gsp、gmp認證工作,加強服務,督促企業規范生產經營。
(四)嚴格按照《2017年食品藥品監督抽檢方案》,扎實推進監督抽檢工作。
(五)認真做好新《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和2017年食品藥品從業人員培訓工作。
(六)全力推進“明廚亮灶”工作。
(七)繼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完善行政執法風險防控機制。
今年以來,市人力社保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612”系列工程、有效投資大比武和“搶干快干落實年”活動的總體要求,著力構建一個體系,努力提升“三化”水平,堅持八個“從嚴”,辦好九件惠民實事,達到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著力構建以“主動問候、起立迎送”為主要內容的服務規范體系建設
全面推行“主動問候、起立迎送”服務規范化建設,繼續開展服務標兵、最美人社人等評選活動,形成典型引路、示范帶動良好效果。人社分中心綜合柜臺制和“一窗式”辦理實施方案已印發,預計下半年起正式全面實行。推進行政審批提質增效,1-6個月共辦理行政審批事項113件,一審一核率達100%,提速89%。
(二)努力提升“法治化、市場化、一體化”水平
1.努力提升人力社保工作法治化水平。一是強化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建立“誰經辦誰宣傳、誰執法誰普法”宣傳工作機制,就業形勢分析被國辦采用并獲國務院領導批示,人社微博粉絲2616人,公眾微信號關注人數922人,還開展每雙周五中午“人社講學”課堂,已授課11次。二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開展皮件服裝加工制造企業勞動用工情況專項治理,創新建立租賃企業和定點零售藥店隨機監察制度,截至目前,共隨機監察租賃企業176家,出具整改詢問書18份;對85家定點零售藥店進行了抽查,其中6家按積分制管理辦法予以暫停處罰,切實保障新常態下各類市場主體的規范運行。三是推進“陽光人社”建設,梳理權力清單,共梳理出163大項、310小項。推進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完成40項權力事項的上網運行核對工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2.努力提升人力社保工作市場化水平。一是提速“滬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進一步發揮產業園民營資本運作、主打外包的特色。目前已有以上海博爾捷集團、江蘇匯思集團為代表的20家人力資源企業入駐,預計營業收入達7886.84萬元。二是發揮企業引才育才主體作用。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企業主體作用進一步發揮。市人才公寓申請租住管理條件進一步放寬。第三屆“潮起海寧贏在海寧”創業大賽順利舉辦,209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帶項目參賽,通過路演答辯決出特等、一、二、三等獎若干名。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體系工作進一步推進,140余家企業已開展,企業培訓師培訓班開班8期,受訓400人,經編行業14名技師已完成自主評價。上半年培訓高技能人才1770人,開展中式烹調師等七期技師培訓,178人受訓。完成對民營企業工程中級評價體系調研、申報程序調整等工作。三是市人力資源市場市場化運用成果顯著。1-6月,共舉辦招聘會46場,3788家次用人單位參加,提供崗位65756個次,初步達成意向人數10334人(次);市人才網發布招聘崗位168405個,應聘人數達63086人次,市場輻射范圍擴大至杭州、上海等地。四是政府職能進一步歸位。全國首創的企業人才集合年金全面推廣實施,目前已繳費的企業26家,繳費人員共97名。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平衡實施。企業用工監測范圍不斷擴大,目前覆蓋我市皮革、光伏、紡織等行業119家企業。同時,深入推進“雙愛”活動,指導基層和企業開展“雙愛”簽約活動。
3.努力提升人力社保工作一體化水平。一是政策一體化。制定出臺《關于調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關政策的通知》,建立職工醫保與居民醫保銜接轉換機制。連續第十一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共惠及79040人,月人均增資 247.06元。啟動“創業夢工廠”計劃,搭建符合海寧特色的集創業服務、培訓、政策于一體的服務平臺,全力促進大眾創業創新。截至目前,開展電商培訓班6期,受訓186人。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招聘,共有101家次單位推出崗位147個,吸引1259名考生參考。認真做好2017年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二是服務一體化。市民卡功能繼續拓展,市鎮村三級人力社保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鎮(街道)各項延伸業務辦理更加便捷安全,基層人力社保服務規范試點工作著手啟動。人力社保業務短信服務平臺開通并推送政策信息20.68萬條。完成全民參保和就業狀態調查登記入戶調查和數據錄入工作。三是管理一體化。啟動建設XX市人事檔案管理中心,調整優化人事檔案分散管理的原有模式,進一步滿足群眾對查閱人事檔案及民生檔案的需求。提升日志式管理和量化考核管理水平,“日志式”從嚴管理,基本實現全市公務員日常考核的全覆蓋,目前全市工作日志記錄人數3320人,占公務員總人數的96.8%。
(三)堅持八個“從嚴”辦好九件惠民實事
1.扎實推進就業援助實事工程。通過社保補貼、崗位補貼、推薦就業、安置就業、就業見習、就業創業培訓等方式使就業困難等重點群體實現充分就業,上半年通過該項行動受惠群體人數達到14312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累計享受就業援助政策13389人,轉移就業923人。新增大學生公益性崗位7人,目前在冊186人。
2.扎實推進市民卡門診就醫診室即時結算工程。在市中醫院試點以社會保障市民卡為載體實現診間結算基礎上,在市人民醫院率先試點,逐步在全市市級醫院推廣。目前系統正在調試,刷卡設備于6月初到貨。
3.扎實推進家庭服務網絡平臺建設工程。著力做好家庭服務網絡平臺建設和運行工作,啟動家庭服務業o2o平臺,嘉政網支付、評價系統已上線運行。同時,走訪全市家庭服務企業,將部分家庭服務企業引入平臺運作,現已開展保潔、洗衣、月嫂、保姆等網上服務。
4.扎實推進兼職仲裁員隊伍全覆蓋工程。聘任19名兼職仲裁員,實現各鎮(街道、開發區)兼職仲裁員全覆蓋。兼職仲裁員參與調解案件44件,調解成功26件,參與仲裁庭審的8件14人次。
5.扎實推進人力社保信息池“滿溢(滿意)”工程。加強基礎和安全建設,新信息系統于5月底上線運行,建成長安備份機房,實現數據的異地準應用級備份。業務系統、數據交換系統、公共服務、社會保險稽核建設穩步推進。
6.扎實推進市民卡社保待遇零現金支付工程。4月,實現了退休登記人員聯網辦理養老金存折,切實減少群眾辦事次數。推進社保基金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目前已實現社保與財政聯網聯調。
7.扎實推進人力社保經辦服務事項“上網下鄉”工程。全省率先實施參保信息共享,原則上不再將社保證明作為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的必要條件,如確需紙質社保證明的,部門(單位)可通過參保信息共享渠道查詢和使用,個人可登錄XX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服務欄目、各鎮(街道)社保服務站、市社保中心自助服務區查詢打印。
8.扎實推進百名“特殊人才”培育工程。全面開展“潮鄉特支人才”評價,6月啟動報名工作。同時,做好領軍人才企業評估工作。
9.扎實推進“12333”咨詢熱線創標提質工程。建立健全12333服務規范,為來電群眾提供優質服務。1-6月共受理來電13772個,月人均在線接聽電話760余個。
二、下階段工作打算
下半年,市人力社保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做好人力資源要素改革等各項重點工作,構建好人力社保系統服務規范體系,提升法治化、市場化和一體化水平,全力辦好九件實事,努力提升人力社保工作科學化水平。
1.切實推進人力資源要素市場改革工作。繼續做好人才集合年金宣傳動員及日常加入辦理工作,推進國有企業年金建立。大力開展企業培訓師培訓、技能人才自主評價、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全年預計培訓企業培訓師800人。全力做好企業人才新政的宣傳推廣和落實工作,做好潮鄉特支人才評價工作。人力資源產業園營業收入力爭達1.5億元。做好全市各系列各級別專業技術職稱的申報工作,鼓勵有條件的部門先行先試評聘結合。
2.全力確保就業形勢穩定。加大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中心工作轉產轉業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就業援助工作,推進政府購買公共就業服務的實施。推進勞務合作社跨界經營,促成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家政服務企業與農村勞務合作社建立合作關系,加快短期臨工服務。出臺我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3.全面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城鄉居保和職工醫保系統順利整合,社會保險繳費基數順利調整。加強基金監督管理,配強內部稽核人員,推進醫療保險再亮劍行動,切實維護社會保險基金安全運行。“分段管理、分人負責”的柜員制經辦機制全面推行。完善基層業務經辦指導和加強業務經辦管理,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4.審慎推進人事制度改革。認真做好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工作和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改制。做好新錄用公務員等各類培訓工作。
5.大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緊盯租賃企業和建筑領域兩大防范欠薪重點領域,全面落實《建筑領域工程款和工資款兩條線撥付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健全租賃企業隨機監察制度并適時擴大監察范圍,強化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管理,推進皮件服裝加工制造行業勞動用工情況專項整治行動并取得實效。同時,堅持調解優先,推進全程調解,努力提高勞動爭議案件調處效率。
6.作風建設常抓不懈。進一步推進“主動問候、起立迎送”服務規范化體系建設,定期不定期進行效能作風監督檢查,在全局上下形成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氛圍。
【鄉鎮上半年基層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打算】相關文章:
鄉鎮基層工會工作總結02-18
機關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12-21
鄉鎮科技上半年工作總結03-10
鄉鎮水利上半年工作總結05-14
鄉鎮統計上半年工作總結05-09
鄉鎮上半年工作總結01-29
鄉鎮計生工作上半年工作總結02-04
鄉鎮衛生院上半年工作總結01-02
鄉鎮扶貧下半年工作總結(精選17篇)11-09
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