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3國際殘疾人日專題廣播稿
廣播稿1:
開場音樂:《我相信》
合: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甲:紅領(lǐng)巾廣播又和你見面了!
乙:本期的節(jié)目由我們?yōu)榇蠹抑鞒郑沂侵鞒秩藊xx。
甲:我是主持人xxx。
乙:我們這期紅領(lǐng)巾廣播為大家準備的欄目有《關(guān)愛殘疾人》。
甲:同學們,你們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嗎?
乙:我知道,明天是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
甲:是的,當你每天迎著朝陽,走向光明的人生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周圍有一群人卻是需要依靠冰冷的輪椅度過人生的每一個臺階;當你和家人齊聚在電視機旁,共同欣賞每一個精彩節(jié)目,你可曾想起你周圍還有一群人卻連聆聽鳥語、觀看藍天也是一種奢望。同在一片藍天下,這些殘疾人的生活,較之我們,又是如此的艱苦!面對命運的不公平,他們,更需要家人的親情和世人的溫情。
乙:“國際殘疾人日”的確立,說明在世界范圍內(nèi),殘疾人事業(yè)日益引起廣泛關(guān)注,不同種族的人們都開始形成一個共識,殘疾人事業(yè)是人道主義的事業(yè),是一項崇高而又光榮的事業(yè),是人類進步和正義的事業(yè)。慶祝世界殘疾人日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使其改變對殘疾人的態(tài)度,并消除影響殘疾人充分參與到生活各個方面中來的障礙。
甲:目前全球共有6億多殘疾人,約占全球總?cè)丝诘?0%,其中80%分布在發(fā)展中國家。在中國,約有6000萬殘疾人,約占我們國家人口總數(shù)的5%。殘疾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不幸,導致個人生理或心理的殘缺,他們的生活處處面臨著一個正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難。走進如此龐大的一個特殊弱勢人群,我們不難看到苦澀的面容,不難聽到悲慘的故事,但是外表的殘缺并不能阻礙一顆顆美麗心靈對生活的擁抱,我們同樣會看到一段段身殘志堅演繹的感動。
乙:給予能給別人送去幫助,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一份快樂,這是一種善良,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精神,相信我們每個同學都有一顆善良的心,能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無私地幫助我們身邊的殘疾兒童,尤其是曾經(jīng)獲得過幫助的同學,更能踴躍地幫助殘疾人,給他們送去陽光和快樂。
(播放音樂:《你是我的眼》)
甲:那么我們怎樣關(guān)愛殘疾人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努力:
首先,基本的態(tài)度應該是尊重殘疾人。從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看,自有人類開始就有殘疾人,殘疾人同其他社會成員一樣,是人類的組成部分,就如年齡、性別、種族一樣,是人的多樣性、差異性的一種表現(xiàn)。各個民族應該相互尊重,不同性別應該相互尊重,不同年齡的人應該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都應該相互尊重。健全人尊重殘疾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和尊重生命。
乙:第二,要承認殘疾人的價值和能力。歷史和現(xiàn)實都證明,殘疾人不僅有人的尊嚴和權(quán)利,而且也有能力成為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霍金,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它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zhàn)命運的勇士。
高位截癱的張海迪,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還有桑蘭、阿炳等許多人。他們雖是殘疾人,但也很偉大。所以我們不能小看殘疾人,要去關(guān)心他們,幫助他們。
甲:第三,要了解和走近殘疾人。看待殘疾人,不能只盯著他不能干什么,而要看到他能干什么。他們和健全人一樣,有坎坷,有奮斗,有酸苦的淚水,也有成功的微笑。殘疾人樂觀進取,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就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賴心理,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乙:殘奧會是一個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上演了殘疾人運動員頑強拼搏、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壯歌,無論在北京的“鳥巢”、“水立方”,還是在香港的賽馬場、青島的碧海藍天,大家都目睹了殘疾人運動員的英姿。他們在天地之間書寫出一個閃爍著人道主義光輝的大寫的“人”字。
甲:第四,要關(guān)愛和幫助殘疾人。我們要理解,造成殘疾人問題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殘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礙。任何人權(quán)利的實現(xiàn)和能力的發(fā)揮都離不開社會的補償條件。
乙:殘疾人雖身殘,但心不殘,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在不段地改變命運。他們的身上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例如:在學習上,我們可以學習殘疾人更加積極向上,努力讀書。遇到困難時,隨機應變,多動腦筋,絕不放棄。有位殘疾人說過: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把它放棄了就很可惜。這是一句多么富有哲理性的話啊!我們健全人很多時候都怕辛苦,很多人都想不勞而獲。大家有沒有想到過,成功是要靠我們的努力,只要我們下苦功夫,就功到自然成了!
甲.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幫助殘疾人同時也讓自己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吧!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回報,當看到身邊的人有困難時,伸出自己的雙手把愛心獻給他們,讓我們用一起行動起來,用真心來關(guān)愛生命,關(guān)愛殘疾人!
播放歌曲《站起來》
乙:今天的紅領(lǐng)巾廣播到此結(jié)束,謝謝收聽!再見!
甲:再見!
廣播稿2:
(音樂——愛的奉獻)
甲:風在不停的吹,攜帶著清冷的空氣!
乙:心情在不斷的蕩漾,供給著溫暖的訊息!
合: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雛鷹空間站”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的紅領(lǐng)巾廣播由我們久隆小學少先隊大隊部為大家編輯主持。
甲:我是主持人XXX
乙:我是主持人XXX
甲:你可曾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可能聽不見動人的音符,可能無法開口講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可能不在操場上奔跑,可能看不見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
乙:你可曾了解,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憑借自身的勤奮和努力來彌補天生的不足或是命運的不公平,默默地奮斗在某個舞臺上;
甲:你可曾關(guān)懷過,這個世界上的這樣一群人——他們帶著期盼、帶著希望看向未來,努力擺脫生活的苦難。
乙:在中國約有6000萬殘疾人,約占我們國家人口總數(shù)的5%。殘疾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不幸,導致個人生理或心理的`殘缺,他們的生活處處面臨著一個正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難。
甲:“請讓我來幫助你,就像幫助我自己;請讓我去關(guān)心你,就像關(guān)心我們自己。”這種關(guān)心人、體貼人的感受,在我們很多現(xiàn)代化的衛(wèi)生間里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衛(wèi)生間的指示牌上除去有男女標識,同時還多出一個標識,就是殘疾人的輪椅標識。
乙:這個特殊的衛(wèi)生間里,無論是抽水馬桶,還是洗手池,都比正常的設備低20公分左右。這樣一來,殘疾人都可以不依靠任何人的幫助,自如地使用這些設施解決問題。
甲:作為少先隊員,我們更應該走在社會的前列,用實際行動為身邊的殘疾人傾注一片熱心,捧出一顆真心,奉獻一片愛心。為此,特向全體少先隊員發(fā)出如下倡議:
1.嚴于律己。隊員們,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擁有健康,讓我們珍惜健康、珍愛生命,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爭做一名文明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新一代小公民。
2.友愛相處。對身邊的殘疾人,不歧視,不譏笑,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與他們交朋友,盡我所能地溫暖他們孤寂的心靈。
3.自立自強。通過網(wǎng)絡、報刊雜志等方式了解殘疾人的學習、生活情況,學習他們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可貴品質(zhì)。
乙:涓涓溪流匯大海,眾人拾柴火焰旺。隊員們,行動起來吧,伸出援助雙手,捧出一顆愛心,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殘疾人也能沐浴在和煦的春風和溫暖的陽光中,和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音樂)
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一些人,他們從小就身患殘疾,但是通過自身與社會各界的幫助,最終成為了受全世界尊敬的人。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他們。
乙: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在殘酷的命運挑戰(zhàn)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fā)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鄧小平爺爺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chǎn)主義新人!”
甲: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是19世紀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她在19個月的時候被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沒有放棄,在她的導師安妮•莎利雯的努力下,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美國拉德克利夫?qū)W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并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乙:聽完了兩個小故事,我們又一次走進了這些受人尊敬的殘疾人榜樣。在感受他們堅強意志、刻苦學習的同時,我們這些健康的少先隊員應該為殘疾人士、殘障兒童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2015年12.3國際殘疾人日專題廣播稿】相關(guān)文章:
運動會專題廣播稿01-12
關(guān)于消防安全知識專題廣播稿11-24
小學運動會專題廣播稿12-17
最新國際兒童節(jié)廣播稿01-13
解讀《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02-16
中國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02-16
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校園廣播稿04-07
疲癃殘疾成語解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