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百團大戰觀后感400字
篇1
雖然不懂歷史,但一直聽說抗日戰爭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兩次著名戰役:平型關大捷、 百團大戰。其中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日軍正面交鋒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打破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八路軍“游而不擊”的謠言。帶著日本人就是壞人的想法和念頭(沒辦法,從小到大就被洗了腦)觀看了此影片,感受和收獲挺多,一一與大家分享。
1、精氣神都沒有的隊伍是打不了勝仗:國民黨領導的軍隊面對日軍的進攻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敗仗。拋開武器裝備來說因為日本人學到了楚霸王破釜沉舟的精神,國民黨的軍隊在頂不住的時候認為中國那么大我想再跑跑。精氣神都比不上別人,這仗還怎么打。沒辦法蔣委員長說過攘外先安內,他的軍隊怎么會全力以赴的抗日呢!
2、領導再大也有不如意的事:蔣介石面對八路軍取得首戰勝利時還不得不發嘉獎令,為了政治需要沒辦法不得不做違心的事,心中比吞了一百個蒼蠅更難受。不知不覺中共產黨就能組織一百個團的兵力來抗戰,估計他當時根本就不想抗日了,還是去抗八路吧。
3、日本人的三光政策值得借鑒:燒火、搶光、殺光,是軍事侵略中最狠的手段,一般用于對兇殘不服馴化的民族。彭總說的:日本人這是想滅種。沒辦法國人太多無法管理,只能三光,從軍事上講日本人這招非常高明,以戰養戰,深入中國只有這樣才能讓國人心驚膽戰,樹立狠的形象,幾個日本兵就可以押送幾百個老百姓。聽父輩講,那時候小孩子哭鬧,只要說有日本人來了,立即止哭,可見日本人做了多少狠事。
4、任何時候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才:假如隊伍里沒有人會開火車,娘子關一戰日本人的裝甲戰車將橫掃戰場,無人可敵。八路軍的兵工廠沒有馮師付這樣的人才,光靠繳獲敵人的武器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5、人活著其實很不錯:電影中人海戰術死了太多太多的人,當介紹到16歲的戰士就死了時,我很慶幸自己現在都比他多活了十幾年,太值了。所以人生要多吃吃,多喝喝,多看看,多走走。
6、愛要大聲說出來:影片中姚尚武還未來的及向梁山表達愛慕之情,梁山為救姚尚武就掛了,真是“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就如做事情一樣,努力了還有一絲機會,不努力絕對沒有任何機會,做人做事應該都如此吧。
篇2
因為高考,高中我開始自覺認真學習歷史課,但每每不忍翻閱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被侵略、凌辱的斑斑血淚史。即使多次經行南京,都難掩深痛,而未能撫平傷心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9月1日晚,在區黨校禮堂看完歷史新片《百團大戰》,欲抑難遏的激動,驅使我還是記錄下自己的情緒,以銘記抗日戰爭那段可泣可歌、不可背叛的歷史。
電影著力再現了日本侵略者反人性的的殘暴、兇狠與罪惡,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拯救民族危亡的英勇、犧牲、壯烈與血性,是對革命正史的努力生動彰顯,值得尊重歷史的人們看,啟發敬畏歷史的人們反思。
作為生于60后的自己是比較幸運的,屈辱的歷史,崢嶸的年代,艱苦的'歲月,距離我們十分遙遠。雖然沒有親歷喪家亡國、顛沛流離的奇恥深仇,但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與苦難,每一個流淌著熱血的炎黃子孫,都應當沒齒不忘。緬懷犧牲的先烈,我們不能不感恩。
我自豪,我加入的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的血與火的考驗中,以弱勢抗強虜,鐵肩擔道義,匯聚不愿做奴隸的人民,砥柱中流,救亡圖存,豐功偉績,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
《百團大戰》中日軍頑固抵抗的軍國主義陰魂,在如今日本右翼政府的執政理念中延續不絕。媚強欺弱日本民族性格,本質上永遠是世界和平的威脅。看完《百團大戰》,聯想中國游客日本掃貨的現象。不禁心生悲涼。如果任那些飽暖不辨恩仇的人數典忘祖、歪曲歷史丑化民族英雄的行徑泛濫下去,歷史的悲劇就不是不可能重演。
近代歷史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沒有成長為領導核心時期的舊中國,根本無能為力維護民族尊嚴國家利益和人民安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意義深遠,其價值不是因為光輝,不是因為喜慶,也不是因為要炫耀,而在于正告背叛歷史、顛倒是非的反人類勢力不要再妄想肆虐,提醒我們后人永遠不要忘記血脈深痛,囑托善良單純的人們要時刻警惕、自強不息!
【百團大戰觀后感400字】相關文章:
《百團大戰》觀后感10-22
百團大戰 (2015)觀后感10-22
2015《百團大戰》觀后感10-03
百團大戰觀后感20010-22
觀百團大戰觀后感10-30
百團大戰觀后感30010-22
百團大戰觀后感50010-28
百團大戰觀后感60011-02
最新百團大戰觀后感08-09
《百團大戰》電影觀后感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