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文章
【篇一: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暖和了你我的心。
一段懷念一點憂傷,一點違心一笑一段分手往事,狂妄的病魔無清地撕咬著人姓,痛楚禰茫,時時牽絆著幾十個天真的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打動天和地,無知的我以為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姓中的那一束光輝,那深深的源于內心的震撼。
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用單純、仁慈的孝行詮釋著血濃于水的親清,關于在蜜汁里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領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完滿的詮氏縊溢于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如今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困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我們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通知我們自己,選擇孝敬,不要讓禰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一顆清純的,圣潔的心……
有人治療老人,千金散盡;有人奉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仰“百善孝為先”;有人遵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回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濯……
【篇二: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所以,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字,老在上,子在下,這就是孝字的內涵。
在今天晚上,中央電視臺播出了《最美孝心少年》,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年僅只有6歲的小女孩——黃鳳!母親改嫁,父親在一次打工時,一不小心從樓上摔了下來,從此,父親殘疾,生活只能靠小女孩一人來維持生活。今后,她早早的起床,洗衣,做飯。有一天,黃鳳帶著家里僅有的27元錢,推著重如泰山的板車,一步一步向大山外走去。走了500公里,終于到了上海,可是卻未能醫治。但她卻沒有放棄,然而堅持了10年,給父親做同樣的動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小女孩又推著板車,與奶奶一起把父親帶到北京,終于,醫院同意父親住院,并成功的為他做神經干細胞手術。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這時的我眼角起了淚水,因為我被深深的感動了。
【篇三: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次借著“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契機,我想講講我班王廣紅同學的孝行()。
當我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并不知曉她的情況,直至在上次的“家訪”活動中,使我更加的了解了這個身體瘦小,卻有著極強生命力和“孝心”的孩子。王廣紅,孤兒,在12年前被現在的父親收養,養父在1994年的煤礦事故中落下了終生殘疾,該生家中還有常年重病臥床不起的養祖父祖母。其家庭條件十分艱苦。但是,生活的重擔卻沒有壓倒這個善良、純樸的家。
據小廣紅的養父說,小廣紅四歲時就學會了做家務,每天都起的很早,打掃院子衛生,生火做飯,為年邁體衰的.爺爺奶奶洗衣服,最后才匆匆的吃幾口去上學,我聽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為我班有這樣的學生而驕傲。
小廣紅的鄰居們也告訴我說,小廣紅非常孝敬養父,有好吃的東西都要給養父留著,從來不伸手向家人要漂亮的衣服,她的衣服都是穿親戚家穿剩下的,但她從來沒有怨言,反而漸漸的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這就是一個看似平凡,卻又觸及心靈的一個12歲小姑娘的故事。
【篇四: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觀后感】
夜幕降臨,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城的廣場上,人流涌動,“烤腸、烤面筋、烤肉串啦”,一連串清脆的叫賣聲打破了喧囂。
身著紅格罩衫、身高不足1.5米的女孩高雨欣,每天這個時候都要和媽媽賣燒烤。就是這個11歲的女孩,在家庭陷入困境時,她摟著媽媽的脖子說:“媽媽,咱家我頂著。”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擔子,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高雨欣,2002年6月出生在黑龍江省北安市通北鎮農村,2008年春天,父母離婚后,母親郝敏帶著當時6歲的雨欣和5個月大的妹妹雨彤投奔年邁的姥姥,住在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家里,一家五口靠著姥姥和舅舅的低保費度日。
2010年,精神失常的舅舅突然砍傷了媽媽,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媽媽住院,雨欣擔起了照顧全家的擔子:做飯、洗衣,照看姥姥和妹妹……
后來媽媽出院了,但卻經常頭疼,右手也落下殘疾,不能干重活提重物。“我們不能總是靠低保過日子,還得找點事情干。”今年春天,在朋友的幫助下,媽媽支起小吃攤,開始賣燒烤。懂事的雨欣每天放學后就去幫忙,晚上再回家寫作業。
“這孩子能干、有孝心,家里家外都靠她,洗衣做飯樣樣都會,學習又好,說話辦事像個大人,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鄰居初桂枝阿姨一個勁兒地夸雨欣。
“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掙二三十元錢,只有這個時候才覺得自己是有用的。”雨欣露出的笑容燦爛、坦然。郝敏告訴記者,現在生活好多了,縣里還出資給一家人租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改善了居住條件。
“最難的是我住院那陣子,整個家都交給了雨欣,真是難為孩子了。”郝敏的眼眶有些濕潤。她說,那時候雨欣每天5點半就起來做早飯,給妹妹穿衣、喂飯,還得照顧姥姥,中午放學要去市場買菜,晚上回家做好了飯去醫院給媽媽送飯,回家再溫習功課,一天忙得腳不沾地。
“每天只有晚上9點以后,妹妹睡了才能學習、寫作業。”高雨欣說。
“雨欣是個聰明的孩子,她能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注意聽講,獨立學習,善于思考。”在望奎縣第三小學,高雨欣是小學班主任張維的驕傲。她說,雖然雨欣每天都忙著家里活,但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茅。不管哪一科老師上課,她都全神貫注地聽講,認真完成作業。“而且她很樂于幫助人,在同學當中人緣特別好。”高雨欣的小學同學黃悅涵說。
今年,高雨欣以四門功課全獲滿分的成績成為小升初考試中全縣第一名,升入了望奎縣第四中學。
雨欣的姥姥今年65歲,耳聾、駝背,滿口牙都掉光了,患有嚴重的骨質增生。雨欣很懂事,平日里總想著給姥姥做點好吃的飯菜。“燜米飯的時候一定得多放水,這樣米粒軟。”簡單的話語,透著雨欣對姥姥的孝心。
高雨欣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后,大家親切地稱她為“最美孝心少年”,社會各界伸出了援手。當大家把捐款交給高雨欣媽媽時,這位勤勞、淳樸的家庭婦女說:“現在的日子好起來了,也能維持生活,過多的捐款就不要了,不想影響雨欣的成長,今后的生活還是要靠她自己去奮斗。”
“生活雖然苦了點,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過風風雨雨……”高雨欣在日記中寫的這句話,也是這個陽光少年的內心寫照。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文章】相關文章: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22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21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18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11
觀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3-23
《最美孝心少年》心得05-30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05-01
觀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3篇04-20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集錦15篇04-20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精選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