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遺產在中國》觀后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界遺產在中國》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坐在教室里,在昏暗的燈光下,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世界遺產在中國》之秦始皇陸,其實在這之前我就知道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然而當我看到紀錄片上浩浩蕩蕩的兵馬俑,看到秦始皇為自己打造的地下王國軍隊,我還是深深的震撼了。
考古學家首先挖掘出的是兵馬俑,在坑中有眾多的兵俑,它們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所有陶俑面目無一雷同。而且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陶俑不但仔細塑造出發紋、指甲,其至連不為人們注意的鞋底的針腳、鎧甲的編綴方式、掌面上的生命線都一一刻劃出來。這不得不讓人們贊嘆兩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不得不對他們油然而生敬意。
兵馬俑的出土讓現代的人們看到了秦始皇當年是憑借一支怎樣的軍隊征服了其他六國,而且讓人們窺測到了秦始皇正是利用怎樣一支所向披靡的大軍和劃時代的軍事戰略、戰術思想血蕩中原、席卷天下、統一了中國。除了對陵慕的驚嘆之外,我更加傷感的是創建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會動用多少人九、物力、財力,會是多少人死在這項浩大工程里。據說當時的百姓一家的全部勞力被抓去修建陸墓,有的人其至一生就是在陸墓里度過的,到死也沒出去過。
他的修建持續39年之久,耗用民工70萬,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而且當時秦朝的法律規定,一個男子一生須為國家服役兩次,其中一次為“正卒”,每次一年,正卒的主要任務是維持地方治安,說是內務部隊。另一次是“戍卒”,即邊防軍(陳勝吳廣去漁陽的時候身份就是戍卒)。除此之外,17—60歲的男子每年還要在本縣或本郡為國家服務或參加軍事訓練一個月,叫“更卒”或者相當于民兵?梢钥闯霎敃r家庭里根本沒有勞力,那試問一個沒有勞力的家庭,生活會是什么樣的呢。那整個社會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可想而知。整個社會是民不聊生的狀態,人們生活極具困難,也正應為這樣才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
秦始皇陵是人類的精神寶庫,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比起這個,當時人民所遭受苦難或許是人們更加銘記干心的東西,更加割舍不掉的悲傷和同情。
【《世界遺產在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世界遺產手抄報10-15
中國世界遺產導游詞07-27
中國的世界遺產手抄報資料大全07-27
中國的世界遺產導游詞作文(精選30篇)08-26
中國的世界遺產手抄報版面內容資料大全09-20
《感動中國》觀后感作文:美麗中國07-23
世界遺產手抄報08-01
美麗的世界遺產手抄報08-02
祖國的世界遺產手抄報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