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長安觀后感「精選」
喜樂長安觀后感【1】
韓寒的小說《長安亂》是一部很奇特的武俠童話,竹卿改編的《喜樂長安》是一部很有趣的搞笑電影。如果非要用一句話概括這部電影的話,大可以用“古道西風瘦驢,有情人在天涯”來形容。
喜樂、長安是兩個人的名字,小扁則是那只驢的名字。在影片中,小木寺俗家弟子釋然更名長安后和青梅竹馬的姑娘喜樂,騎著那匹長像酷似毛驢的小馬游走江湖時,很形容讓人聯想起唐吉訶德和仆人桑丘騎著瘦馬勇闖天涯行走江湖的故事。
只不過,在《唐吉訶德》中,在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時,阿隆索·吉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卻因為沉迷于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俠仗義”、游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回到家鄉后死去。在《喜樂長安》中,還俗下山的長安機緣巧合下成為武林盟主,最純利潤放棄盟主之位與喜樂歸隱山林,喜樂成為母親后平靜地死去,長安欲哭無淚,不喜不悲。
該片看是一個不喜不悲帶有幾個揶揄味道的故事,更像一個近乎童話的荒唐游戲。而之于故事的本身,和唐·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中的“南柯一夢”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唐人淳于棼夢醒之后回想起夢里南柯的一切,覺得人生無常,最終歸隱道門,而下山隱歸丟失愛人之后的長安很可能再次歸隱山木,或者再次出家。當然,影片中沒有答案,也許生活本身就沒有答案,更多的還是讓觀眾自己咀嚼或者慢慢品味。
斯如創作者所說的:愿江湖喜樂,愿世間長安。江湖喜樂,世間長安?縱觀《喜樂長安》,影片其實就是一個充滿諷刺、揶揄氣質的武俠童話或者愛情故事。
在《喜樂長安》中,有武俠江湖,有少林苦當,有暗器利劍,主人公和古龍金庸小說中的男主一樣天賦異稟,只是故事是武俠世界,但每個人似乎都沒有行俠仗義快意恩仇之舉。相反,所謂俠客沒有濟世救國除暴安民的情懷,每個人的身份都很尷尬。似乎,俠客在這里只是一種尷尬的職業。
如果說武俠大家古龍后期的《歡樂英雄》中的王動等四個落魄經常餓肚子窮得叮當響活得很快樂,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又彼此把對方的生命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話,當理想照進生活,看歡樂英雄,如何英雄,《喜樂長安》中長安等人的表現則叛經離道讓人啞然失笑。
可以說,在搞笑武俠的道路上,《喜樂長安》走得越來越遠。而之于武俠小說中的許多經典元素,在這里,都成為反傳統的武器和道具。所以,在影片中,當釋然兒時看到一場在長安城妓院樓頂上對決武林盟主的盛事,卻以苦當派掌門人雖然奪得盟主,被困樓頂餓死的荒誕結局而收場。江湖風云突變,人心自此大亂。這個原本令人熱血沸騰的橋段讓人啞然失笑。
就故事而言,釋然師父的話看似高深莫測,更像逗你玩的游戲,長安行走江湖的白馬也不是是行千里的寶馬,也是一個走著走著動不動就睡著了的矮腿馬小扁。而故事中的女孩喜樂并未行走在行走江湖的路上,而是微笑著死在了生孩子的床上,平靜安祥。從整體感覺上,《喜樂長安》其實就是一個有一搭沒一搭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平淡、無奇、語氣緩慢,沒有高潮,沒有結局,沒有大喜大悲,沒有快意恩仇,似乎從未開始也沒結束,似乎從未存在也未發生過。
愿江湖喜樂,愿世間長安?簡言之,《喜樂長安》原本就是一個諷刺+揶揄的童話故事。人生如棋,誰能由己?也許,《長安亂》原作者韓寒和電影改編者想要達到的就是這種出人意料平淡絮叨的另類效果。
喜樂長安觀后感【2】
李安曾經說過,人人心中都有一個青冥寶劍。一代名導唯一一部武俠電影,打造了一個別樣的江湖,也是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那繽紛的江湖夢。無獨有偶,著名韓寒也寫過一部武俠小說,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武俠題材作品,就是《長安亂》。這部《喜樂長安》就是改編自后者,小成本制作,演員陣容毫無名氣,但原著中那荒誕的江湖世界,是不會隨著從文字到視覺這個轉變而發生變化的。
武俠世界是多樣的,光怪陸離,異彩紛呈江湖在各個武俠名家名家都煥發出不同的風格,但韓寒那部《長安亂》放在武俠小說的行列里,卻顯得尤為不同。電影與小說一樣,用詼諧的格調法給讀者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武林,兩個人,一匹小馬行走江湖,沒有傳統江湖門派紛爭已經正邪對立,并且極大的模糊了俠客與平民之間的差異,大俠行走于江湖,卻也會遭遇現實生計問題;少林和武當雖然還是武林正宗,但卻為一己之私,聚眾打毆,還會小偷小摸;武林中還有很多現代元素,比如當鋪也有密碼,解藥的一個主要作用是為了賺錢,等等。
以上元素該片的風格感覺很奇特,詼諧的喜劇效果,但并不是無厘頭,而是一本正經的描述了一個帶有青春氣息的公路故事。或許看過《后會無期》的朋友或者韓寒的粉絲對這種風格都不陌生。電影在嬉笑怒罵之中,所敘述的故事無非是真實世界的映照,所謂江湖世界無非是一個巧立名目的'外衣,《喜樂長安》其實就是在借武俠的殼來表達現代人的價值觀。因此而言,對這個故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江湖世界好比我們現在的社會,武林門派相當于當下的高校學府,武術高下之分好比畢業成績的優劣。主人公釋然片中是少林寺弟子,其實就相當于畢業于名牌大學的學生。他出來闖蕩江湖,遇到了心愛的女孩。本想成家立業但苦于剛出道的應屆生要啥沒啥。他帶著女孩去北京闖蕩,發現當下社會與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就像片中那位靠著買劇毒解藥發家的少莊主,乃是典型的富二代,武功不高,但能雄霸一方。那位鑄劍老人所贈的神兵,一手幫助他當上盟主,成為企業白領,但事業與家庭之間的沖突卻出現了。
當理解這樣的內核之后,再看電影就能理解本身的亮點,以及韓寒原著的精髓。一個極具諷刺的故事。這正如很多80后的生活,童年衣食無憂,在成長的過程中反復被告知要聽家長的話,老師的話,學校的話,好容易長大了,可以獨立生活卻依然無法擺脫看不見又無所不在的限制。人們管這些叫做生活的無奈,但還沒有學會向世界妥協的年輕人更喜歡用嘲諷、憤怒來對抗這些無奈。
無獨有偶,這部《喜樂長安》讓我想起了另一部小說,江南那部《此間的少年》,后者將金庸小說中的人物放在了一所大學之中,用大學生涯描述俠客少年難忘時光,而本片則是相反,用一個江湖的世界和門派描述當下社會,沒有快意恩仇,俠義豪杰,只有在現實的龐雜,以及對無憂無慮生活的希冀。
喜樂長安觀后感【3】
觀影之前,先看了一段關于導演竹卿的采訪,對本片有了大概的認識。
在竹卿看來:她忠實于原著,領會到韓寒原著小說《長安亂》的精髓,并對其進行二次元的改造;同時她也期待著有一天韓寒能夠親自改編導演這部作品。
“這是一部動畫片”,藍雨星城覺得,竹卿的這個解讀是對本片最到位的評價。
看完全片之后,我也有同感:如果拍成一個徹徹底底的動畫電影,應該更有趣!
原著雖然沒有看過,但從韓寒給劇中人物的名號(如主角喜樂、長安、小扁)來看,年少輕狂的他(2003年創作完成)本來就是以一種戲謔、解構的手法去描寫他心中的武林。而竹卿導演確實GET到這個點,并將之發揚光大,利用倒敘、插敘、臆想等電影敘事手法,融入動畫、懸疑、無厘頭搞笑等各種電影風格,將一個光怪陸離、詼諧荒誕的武俠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
喜歡傳統武俠的老一輩也許會覺得本片過于新潮,而玩著網絡游戲長大的90后則可能會樂在其中。比如大反派萬永,雖陰險狡詐,但其實就是個逗比,所有臺詞都用方言,搞笑技能100分;再比如對于武林盟主的調侃與戲說,苦當派掌門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卻被困在“天上人間”的高塔上活活餓死;尤其是一到比武對決的大場面動作戲,就自由切換到動漫KO的橋段,又好玩又新穎,充分體現了主創團隊的年輕心態和任性作風。
高顏值的新鮮面孔
除了包羅萬象、變化萬千的“畫風”,本片演員的顏值也是杠杠的。
女主角喜樂的飾演者何泓姍參演過電影《日照重慶》、《愛瘋了》,并在青春愛情網劇《匆匆那年》中飾演方茴,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自帶笑意,既甜美清純,又伶俐可愛,將寄托著美好愿望的“喜樂”詮釋的十分到位。
男主角張天陽,也是個90后小鮮肉,參演過《美人無淚》、《笑傲江湖》、《大漢情緣之云中歌》、《神雕俠侶》、《新蕭十一郎》、《邊城浪子》等眾多古裝熱播劇;其古裝扮相俊朗陽剛,在《喜樂長安》雖多為光頭形象,但更顯得威武剛毅,時不時露出憨厚的笑容,也表現出其呆萌的暖男風度。
最讓人驚喜的其實是男二號——大反派萬永,扮演者金亮早在1999年就曾在首屆全國廣告模特大賽榮獲季軍并拿到最佳才藝獎。2007 年更是憑借出眾的外形在東方衛視“加油好男兒”中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成為成都賽區8強。此次,他顛覆以往都市型男的性感造型,飾演一個滿嘴方言、面容猥瑣、行事陰損、擅用毒器的無恥小人,不僅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展現了其日臻成熟的演技。
正能量的主題訴求
本片雖然另類,但也不是一味的“嬉笑打鬧”,其主題訴求乃至精神內涵還是非常積極、正能量的。就比如小木寺的住持,從最開始就給小女孩取名“喜樂”,臨終前又留給長安這樣一句話:“愿世間喜樂,愿眾生長安”。江湖亂世,這其實是每個人心中的夙愿。而本片直接將男女主角的名字用在電影片名,替換原名《長安亂》,也是將這一美好的愿望沿承下去。一人一馬,仗劍天涯,喜樂雖已逝去,但愿你我依然長安……
【喜樂長安觀后感「精選」】相關文章:
2017長安大學專業排名06-27
校長安全工作述職報告12-23
長安學校績效考核方案02-06
2017長安大學優勢專業排名06-27
《長安何如日遠》閱讀答案04-03
長安馬自達汽車2015校園招聘信息10-22
2017長安大學錄取分數線06-27
東莞長安大學生練攤學創業的故事04-26
拔河觀后感(精選29篇)05-07
《奪冠》觀后感(精選15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