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航天人"超燃"紀錄片《征途,星辰大海》觀后感
33天前,隨著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承載著幾代航天人的夢想沖向太空,中國空間探索開啟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最長時間太空駐留。近日,中國航天人"超燃"紀錄片《征途,星辰大海》出爐,講述了航天事業的崛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提供的觀后感,快來閱讀!
中國航天人"超燃"紀錄片《征途,星辰大海》觀后感一
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中國踏上航天新征程。載人飛行、探月工程、空間實驗,新世紀以來,中國航天人用一次次突破,遠征浩瀚星辰。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于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短短視頻,記錄了中國航天征程的節點,也共振著國人歡呼雀躍的心跳。“如果沒有夢想,靈魂就會‘失重’”,個人如此,國家更是如此。“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從古人的浪漫追夢,到今天我們不斷圓夢,有夢想又腳踏實地的'中國前途無量。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我國在軌衛星數量僅次美國,發射頻次和數量近幾年爆發增長。
衛星數據方面,截至2016 年9 月11 日,全球共有1535 顆衛星在軌運行,其中我國在軌衛星數量為173 顆,僅次于美國。“十二五”期間,我國共計發射中外航天器138 顆,其中2015 年全年發射45 顆,衛星(航天器)發射頻次和數量均呈現爆發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年均發射數量將達到30 次
中國航天人"超燃"紀錄片《征途,星辰大海》觀后感二
“神十一成功返回,兩名航天員狀態良好。”昨天,隨著闊別地球33天的中國航天員回到北京,又一個日子被載入史冊。
這是中國自2003年以來的第六次載人航天飛行,同時刷新了中國人駐留太空的最長時間紀錄。“這個月記錄了中國朝計劃中的空間站項目前進的兩個跳躍”,美國《航天進行時》評論道。本月初,中國成功發射了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
這些年,報道中國的航天工程,盡管有外媒常常提醒說“中國仍在重復美蘇幾十年前走過的路”,但更多的是“趕超”“雄心”等詞匯的出現。因為無論是巨額資金的投入,還是龐大的人才隊伍,抑或向前進的強烈意愿,都讓他們感嘆。“其他國家在航天領域停滯不前時,中國航天計劃正在快速向前推進”,一名俄羅斯航天專家撰文說。
33天前,隨著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承載著幾代航天人的夢想沖向太空,中國空間探索開啟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最長時間太空駐留。
33天中,三位年輕的“航天主播”戴堃、申聰聰、朱峰登首次系統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大本營”的真技術、硬本領,以及中國年輕航天人的好氣質、正能量。
33天后,回頭看:
33天的堅守,讓我們對航天城不再陌生;
33天的'駐留,讓神舟十一號成為了三位年輕人以及無數航天人全新的起點;
33天,讓我們感受到很多年輕人航天報國的信念;
33天,讓我們看到航天夢已成為他們堅守一生的理想。
是他們對航天事業的堅守,讓我們祖國的科技生產力達到了新的起點,向航天事業奮斗人員致敬!
【中國航天人"超燃"紀錄片《征途,星辰大海》觀后感】相關文章:
眼有星辰大海的唯美文案錦集12-07
鳥瞰中國紀錄片觀后感09-25
關于星辰的句子05-08
含有星辰的情話10-20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1-08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1-14
紀錄片《筑夢中國》觀后感范文07-19
《筑夢中國》電視紀錄片觀后感07-11
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08-04
歷史紀錄片筑夢中國觀后感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