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血戰鋼鋸嶺》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并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血戰鋼鋸嶺》觀后感,歡迎閱讀。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昨天去看了梅爾吉布森的《血戰鋼鋸嶺》,有意思的是,我原以為這是部很low的片子,但是!看完之后簡直燃爆,不得不說,梅爾吉布森寶刀未老,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其實每當看到手撕鬼子的某抗日神劇,真的好想對主人公吐槽:先生,您的血漿袋掉了,估計主人公還會詐尸起來說:“不,是群演的血漿袋”
而看完梅爾吉布森的電影后由衷的感慨:講究!這就是專業!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本來以為所有的效果都是后期特效做出來的,其實不然,完全實拍啊!!!
聽說梅導為了營造殘酷的戰場效果甚至炸平了澳洲一座農場,感慨能“毀壞公物”到如此的`境地,執著如此也只有他了。
其實梅爾吉布森還原的就是二戰中最喪心病狂的一場戰役。
雖說二戰題材早已沒了當年的號召力,然而《血戰鋼鋸嶺》再次用強大的荷爾蒙拯救了電影市場。
也不怪梅導如此真實的大陣仗還原,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日軍傷亡10萬人,美軍傷亡人數也高達7萬人,說是人間煉獄一點不為過。
傳奇的戰場總有傳奇的人物出現。
加菲飾演的二等兵道斯就是這樣一個真實存在的英雄。他不攜帶任何武器上戰場,卻作為一位醫療兵,在到處都是敵軍的地洞,堡壘和埋伏的地方,赤手空拳救下75人。
梅爾·吉布森拒絕修飾一切暴力,相反,對暴力不遺余力地展示,是他的標簽。
他認為對暴力的全部還原就是和平的尊重,而這也是《血戰鋼鋸嶺》里的二等兵道斯的信仰力量。
敢肯定,假如你喜歡注重情緒刻畫的敘事,直截了當的主題,以及真實零添加的風格,《鋼鋸嶺》,絕對是你的年內大菜。
戰爭,因為真實,富有力量。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相關文章: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05-13
傳記電影推薦《血戰鋼鋸嶺》01-31
熊出沒之雪嶺熊風觀后感05-02
關于潭嶺天湖旅游攻略04-05
七夕西嶺免費情侶線路介紹04-10
大興安嶺自助游攻略03-30
關于鳳凰嶺自然風景區的旅游攻略04-11
《戰馬》觀后感06-01
《愛心》觀后感05-24
春晚觀后感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