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
3月30日是安全教育日,相對的湖南衛視也播出了安全為主題的新聞大求真欄目,下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2017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歡迎參考~
篇一:2017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
這兩天,想必家長們都收到了一條關于節目收看的短信。教育部發放通知,號召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收看于3月31日播出的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欄目。此事引發了孩子們在微博上的熱烈討論,“《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該如何寫”瞬間成了微博上的一大熱點話題。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在“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之際,由教育部策劃,湖南衛視推出的以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為主題的節目,在湖南衛視晚上黃金時段《新聞大求真》欄目中播出,其中涉及“交通事故傷害、異物卡喉、燙傷、高空墜落”等各個方面。
近些年,中小學生安全事故頻發:2009年12月,湖南湘鄉市育才中學發生踩踏事故,造成8人死亡,26人受傷;2012年11月,長沙育英二小發生意外事故,導致33名學生受傷;2014年9月,云南昆明明通小學發生踩踏事故,造成6人死亡,26人受傷……這些事件背后隱藏的是中小學生安全概念的薄弱,以及中小學對安全教育和宣傳的疏忽。這個片子的制作和播出,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及家長了解到安全的重要和在意外事件中“求生”的技能。
利用電視、電影等形式,集中優質宣傳內容,以教育部或者學校為渠道集中學生進行觀看,這種模式是早些年普遍采用的“宣傳教育”形式,不少學校已經將其固定為一種統一模式,每個月挑選固定日期,播放優秀的宣傳影片或電視,給學生們觀看。比如《開學第一課》、《復興之路》、《雷鋒》都是學校經常組織學生觀看的電視節目或影視作品。
而今年卻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宣傳職能由“傳統媒體”獨家承擔,逐漸走向與新媒體共同合作的模式。此次由教育部牽頭,集中力量進行的一輪中小學生安全教育,“作業幫”也配合進行了推廣,在其“作文”板塊中,增加了“安全教育”、“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安全教育觀后感” 等內容,將安全教育的知識內容進行著重宣傳,并讓孩子們在了解知識的同時學習“觀后感”的寫作技巧。
“作業幫”App是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一款中小學生解題軟件。是百度于去年著力打造的。學生們有了不會的問題,拍照上傳或者用語音的形式進行提問,立馬就可以返回詳細的解題思路和過程,解決了學生們“有問題無處詢問”的困難,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而在去年9月份,“作業幫”也和教育部進行了合作,共同推出了旨在彌合東西部教育鴻溝的 “蒲公英計劃”。
近些年,新媒體卻隨著年輕一代的成長漸漸走入主流視野。拿“作業幫”App來說,從新聞中可以看出,去年10月份,“作業幫”用戶數就已經達到了1500萬,而這些用戶絕大部分為“中小學生”,可謂非常“精準”。由此可見,新媒體承擔的不僅僅是自身“功能性”的需求,作為一個大的聚合平臺,也更應當承擔“宣傳教化”的社會責任。
相信在此次“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宣傳中所表現出的新舊媒體聯合,僅僅是一個開始。在一切都互聯網化的今天,新媒體,尤其是聚集了大量用戶的新媒體,將在社會的方方面面起到越來越大的作
篇二:2017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
每年的3月的最后一星期是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今天,我觀看了由湖南衛視播出的'《新聞大求真》,令我感觸極深。
此次《新聞大求真》講了踩踏. 吞異物. 車禍. 燙傷. 墜樓這五個安全隱患。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踩踏事件,踩踏事件主要形成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在擁擠而狹窄的樓梯上. 過道中,因一人或幾人的不和諧列如:低頭系鞋帶,相互打鬧等。
二是人流逆向對沖,而正因為有些人缺乏安全意識盲點,這便是隱患的根本,如果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要領,就能大量地減少事故的發生次數,如果當我們真的遇到以下情況要記住陸教授教的口訣“人多擁擠易踩踏,認清出口順序走,人被推擠先護胸,彎腰提鞋萬不可,一旦摔倒莫驚慌,及時保護頭和胸。記住這些就能在緊急時刻有效地減少傷害。
但是,隱患的發生僅在于此嗎?完全不是,若每人都按照兩列隊伍排,一對往上,一對往下,按照次序靠右走,不是很好嗎?至于會發生如此慘劇嗎?“說到底還是因為素質的問題,就是因為有些人為了一時的方便而憂亂隊伍,哪里方便往哪里走,導致隊伍混亂,眾人一時找不準方向,本來還算有序的隊伍便如同被攻破城池一般,如一鍋粥了,要是我們在生活中注重如此微乎其微的細節,比如上樓梯靠右,不打鬧,不蹲下來系鞋帶,做一切事時按照次序,不擁擠,不插隊,如果能做到,意外死亡人數就會大大減少。
俗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只要我們平時從自身做起,做個有功德心,有素質的人,我們的生活水準還會提高。
篇三:2017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
3月30日是安全教育日,我放學回家后按照學校要求觀看了湖南衛視的安全電視節目——《新聞大求真》。
節目開始的部分是一個花絮主題是安全氣囊成為孩子的致命殺手提出了幾個問題:孩子為什么不能坐汽車前排?后排不系安全帶究竟有多危險?中小學生該如何安全乘車?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王定華司長說:“學習安全知識,養成安全習慣,提高安全素養。”這是最重要的。接下來介紹了參加這次節目的小朋友和老師們。
放學后,孩子們有的坐到了沒有安全措施的副駕駛座位上和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的副駕駛上。濤濤的叔叔變身成為了——“禁止俠”教育我們說:“未滿十二歲的兒童禁止坐到副駕駛座位上。”
隨后在短片中顯示長沙某小學有很多未滿十二歲的兒童坐在了副駕駛座位上那些家長殊不知存在了極大的隱患。在許多地區發生過很多期兒童坐在副駕駛座位上遭遇追尾安全氣囊爆至了兒童的頭部,導致了孩子受傷昏迷、心跳驟停。
為了證明這類事情的真實性,在湖南大學車輛撞擊實驗室進行了了實驗,最終事實證明孩子們坐在沒有安全措施的副駕駛座位上和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的副駕駛上同樣危險,甚至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的副駕駛比沒有安全措施的副駕駛座位更加危險。所以未滿十二歲的兒童禁止坐到副駕駛座位上以免被安全氣囊傷害到。
禁止俠又用一組對照試驗說明了在后座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或坐墊也十分危險。
最后老師教我們正確地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坐墊及成人座椅。
看完這個短片我感受頗深,是啊,現在這些交通事故都是因為人們的防范意識差造成的,所以我們應該多多了解安全知識,這樣才能減少外界對我們的傷害。
【2017新聞大求真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新聞大求真溺水觀后感05-03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匯編15篇)04-20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集錦15篇04-15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精選15篇)04-09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集合15篇04-02
新聞大求真觀后感(匯編15篇)03-23
2017年美國留學讀新聞專業如何02-24
大長今觀后感04-02
2017大學個人學習計劃范文04-05
新聞自我評價范文參考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