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詞》讀后感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詞》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歷史文化中,古詩詞猶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愈久愈散發出永恒奪目的光芒。或許是向往李太白把酒對月的豪放不羈,或許是敬佩岳武穆金戈鐵馬的赤膽忠誠,又或是沉迷李清照浪漫曲折的愛情佳話,閑暇之余,書柜里的一本《古詩詞精選》成了我的最愛。
讀詩品詞,或坐或倚,或淺吟或高唱,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詞經典,便宛如一杯杯甘甜醇香的瓊漿從舌間直入心田,滋味綿長,意韻悠遠。生于現代都市凡俗的我也仿佛瞬間穿越千年,與長袍冠履的詩仙詞圣同行同吟、同喜同悲,品味不盡詩文楷字中飄散出的悠悠古韻、裊裊芬芳。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清冷的初冬,以一腔激昂的底氣、寬宏的音量高聲誦讀魏武帝曹操揮師征戰時寫下的這首《觀滄海》,心中感受到的,是與《三國演義》描繪的奸雄曹操截然不同的,屬于政治家曹操的寬廣胸襟和非凡氣度,一種高山仰止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蒼茫的大海、蕭瑟的寒風,本是一幅凄涼憂傷的景象,然而對于胸懷大略、戎馬崢嶸的曹孟德來說,卻是一幅激昂壯烈、氣勢雄渾的山河美景。境由心生,寬廣的襟懷、遠大的抱負,終于成就了一代梟雄千秋稱頌的帝王偉業。撫今追昔,以古鑒今,怎不讓人振奮精神、立足當下,萌生干事創業、矢志不渝的豪情壯志。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在明媚的春光里,以輕快的語調、細柔的聲音誦讀唐代大詩人白樂天的這首《錢塘湖春行》,仿佛伴著輕柔的春風、蕩漾的春水,和詩人一同攜手游覽大唐盛世江南錢塘湖旖旎秀麗的春光美景,那清清的江水,依依的楊柳,仿佛就在眼前!怎不讓人醉在其中,忘記煩憂,只留下悠悠詩韻、綿綿春意,盈滿心湖。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夜色沉沉的仲夏之夜,手捧一杯清茶,獨坐小窗望月,輕輕吟誦辛稼軒的這首《西江月》,一千多年前的宋代鄉村美景依稀映入眼簾。夜空晴朗,明月枝頭,清風徐徐,蟬鳴陣陣,鼻翼間隱隱嗅到晚風送來的縷縷稻花香,似醉非醉,似夢非夢,心馳在夏夜的清風明月中,神游于鄉野的恬淡靜謐中,只感覺此身非吾身,頓時忘卻名利,身輕如云,自由若風。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漸漸的秋涼里,以幽怨的情愫、溫婉的語調誦讀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這首《醉花陰》,倏然化作身著羅裙、頭戴釵環的宋代仕女,執酒對花陰,菊花香滿袖,一種小女子的相思之情、憐惜之意油然而生。西風乍起,恰逢佳節,遙遙思念遠方的親人;情到深處,難以排遣,當真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世間行走風景好,最是詩香能致遠。誦讀古詩詞,陶冶了性情,詩意了生活,芬芳了人生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