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養性的經典國學詩句
1、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曾國藩遺訓
含義:做事注意自己在單獨在一個地方的時候也不違法違紀,心里就安穩,時刻注意尊重別人,自身就強大;遇事總是按仁義的方法去處理,別人就喜歡你,堅持勤奮地學習、工作,就是神靈也欽佩你。
做事不獨斷,時刻自省,則心安;外表持重,內心沉著,則身體強健;不斷追求仁義,則身心愉悅;思想誠實,待人真誠,則神清氣爽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含義:贊頌品行才學象高山一樣,要人仰視,而讓人不禁按照他的作為行為準則。
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經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3、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含義:想到自己的地位高,就要謙虛謹慎自我約束;害怕自己驕傲自滿,就想一想江海在百川之下(虛心接納來自百川的流水),就是虛心聽取各方面意見。
4、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左宗棠
含義:李嘉誠辦公室懸掛的唯一的一幅書法,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于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
這24個字濃縮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余地。
縱觀上、中、下,橫覽高、平、寬,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所以無論在多么錯綜復雜的矛盾面前,都能夠處變而不驚,遇險而不亂,既能創造一番事業,又能守住一番事業。
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宋·禪宗 無門禪師
含義:這一首詩偈,是無門慧開禪師寫的,對如何做人處世、安身立命做了一個很好的開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里,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6、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李嘉誠
含義:希望千百事的榮耀,不如避免一件事的丑辱;邀迎千百人的歡樂,不如釋放一個人的怨恨。
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含義:自己滿足已取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虛而時時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用作褒義,用來鼓勵人。
8、膽欲大則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孫思邈
含義:膽量要大,心思要細密;智謀要圓通,行為要端正。
9、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
含義: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啟示: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常常會成功,不是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則一定不會成功!
10、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論語》
含義:修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修養自己,使周圍的人們安樂。
1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含義:博觀:指大量的看書,多多閱讀,了解事物;約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來;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積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其實上面兩句話的意思差不多,總的意思就是指要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乾》
含義:君子應該像天體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13、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明代學者薛瑄
含義:只有寬容的心態才可以包容別人,只有厚重的品德才可以擔當大任。
14、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含義: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也作: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
15、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含義:與意中人相處,如果不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美好而又淡然,沒有后來的怨恨、埋怨,那么一切還是停留在初見時的美好為好。
16、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唐·元稹
含義: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我在花叢中任意來回卻懶于回顧,一半因為我潛心修道,一半因為曾經有你。這是詩人元稹為了紀念逝去的妻子而寫的。
1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含義:意為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后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1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含義:窮困時獨善其身,顯達時兼善天下。
1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典出: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含義:不學習就難以增長才干,不立志就難以學有所成。
20、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2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含義:當人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詩中以飽滿的熱情形象地描繪了這座名山雄偉壯觀的氣勢,抒發了作者青年時期的豪情和遠大抱負,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仙字精神。
22、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林則徐
含義:上聯寫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見無邊的大海,海的盡頭,就是天了,海天相連,氣魄可夠大的。寓學海無邊苦作舟,只有勤奮學習,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林則徐的下聯則以腳踏絕頂峰,堂堂正正,頂天立地,一覽天下小,抒發了凌云壯志。
【修心養性的經典國學詩句】相關文章:
經典國學手抄報02-04
國學經典誦讀發言稿10-14
國學經典手抄報資料參考02-11
小學生國學經典廣播稿范文3篇01-16
描寫愛情失意的詩句09-21
簡單又漂亮的國學手抄報06-10
美國學渣也能申的獎學金09-26
美國學習培訓總結04-13
給同學的畢業贈言詩句04-06
關于秋天的成語及詩句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