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清明》教學反思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我們該怎么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清明》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清明》教學反思 篇1
古詩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學習傳統文化,目的是讓學生領略我國古代的經典文化,理解并背誦古詩,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學古詩《清明》時,我注重了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初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意思。在教學古詩時,采用多種方式讀,如:自由讀、同桌讀、范讀,小組讀、男女賽讀,使學生熟讀成誦。從而使學生慢慢喜歡上古詩。
這首詩與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有關。課前我調查了學生,學生對清明節的習俗知道很少,甚至部分學生不知道。所以我在本節課開頭設計了清明節的由來和相關習俗。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我國的習俗文化。在教學詩意時,我結合制作的課件,讓學生看到春天花紅柳綠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在教學詩意時,鼓勵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質疑,教學詩意。在學習古詩后,我讓學生跟著視頻資料讀,學生積極性較高,效果很好。
教完之后,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總是有些遺憾,比如:播放視頻時,出了一點兒小故障,比預料的效果差了點兒。已學的電腦知識還解決不了這個小故障,真是悔恨自己知識還是少啊,應該多學一些。再如:學生在老師示范下,能讀準節奏、停頓,但是指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還不夠。再如:我認為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沒有預料的高,教學時,可能自己的激情還不夠。
教學是門藝術,永無止境,今后我要多學習。
古詩《清明》教學反思 篇2
古詩《清明》是晚唐詩人杜牧寫的絕句。全詩在語言上淺白如話,沒有用任何的典故,也找不到一個裝飾的詞,純是白描,連語序、句子也好像極其平易,先寫時令其后,次寫人物心情,末兩句則是行人與牧童的簡單對話,平平常常的一首詩,好像并不是什么大手筆,卻有著其它詩不能比及的獨特魅力。
我在教學設計中,一開始,就出示:清明、掃墓、踏青。讓學生讀一讀,再說一說清明節我們會做些什么活動,學生一下子就進入到熟悉的場景中來了。我就直接引入了這首古詩《清明》,讓學生和我一起寫課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初讀古詩,讓學生自己讀古詩。提出要求,讓學生在讀古詩時,帶著要求去讀。讀完之后,檢查生字詞。用“開火車”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這部分學習很有熱情。由于時間緊迫,我的設計還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改進
古詩《清明》教學反思 篇3
馬上到清明節了,今天借每周一詩的機會向同學們介紹了《清明》這首詩,結合教研員的建議有以下反思:
亮點:
1、“每周一詩”作為學校的特色課程,每個年級每一周都會進行一次,主題非常好,幫助學生拓展傳統文化知識,本周主題為“清明節”,結合實際;
2、老師課堂上全程使用露臉模式,在朗讀等環節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建議:
1、繼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老師介紹了清明節的由來、習俗,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相關知識,這些知識可以有一部分提前布置給學生,通過自主查閱相關資料,課堂上進行分享,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使課堂互動更加豐富;
2、繼續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課堂上提問面比較小,只有一次連麥行為,老師要求自讀古詩發送語音至群,也沒有進行分享;建議課堂上可以有更多的互動行為;在以后的課堂上會把更多的自主權交給學生,盡量擴大參與面,放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古詩《清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古詩詞教學反思02-08
清明的古詩詞15篇09-29
《面試語言技巧》教學反思12-25
《清明上河圖》教學設計范文03-11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精選15篇09-14
清明節的由來 教案教學設計11-27
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反思12-19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反思12-15
高考英語試題的分析與教學反思09-14
古詩中的成語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