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的體系
績效管理的體系1
績效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人力資源經理整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也是人力資源經理的工作目標。一個企業離不開績效管理體系的設計,上海企業管理咨詢公司為您提供專業的績效管理體系設計。
總體來說,績效管理涉及到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既包括了大量的管理技巧,也包括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所最終要致力的就是提高企業員工的績效水平和企業管理員工績效的能力。
一個完整的績效管理體系包含四個相互關連的體系:目標分解體系、目標責任體系、結果測量體系、結果運用體系。
績效管理體系之目標分解體系:叁照平衡記分卡的理念,找到真實具體的目標,確定各項目標之間的優先秩序,平衡短期任務和長期戰略之間的資源分配,并將它們合理分解到各個部門和個人。
績效管理體系之目標責任體系:與員工一起討論設計各個目標可以執行的具體的衡量指標,層層落實,責任到人,使員工真實的感受到成就感和責任感。
績效管理體系之結果測量體系:建立一整套可以橫向、縱向比較的評估體系,使績效考核的結果清晰可量化,同時各個部門、各級員工之間可以有一個公平合理的叁照體系,建立一套規范的評估程式和方法,使評估過程最大限度的體現員工的真實結果。
績效管理體系之結果運用體系:對員工經過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進行公平合理的分配,依據個人的績效表現進行評估并兌現承諾。對人員的綜合表現和素質進行評估,重新確定他們在組織中應有的地位和將來發展的方向,據此設計個性化的培訓方案或其他成長計畫。
http://www.shddsc.com/績效管理的體系2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主要從兩大方面進行了分析,分別為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和績效考核體系的構建,并引入勝任力模型———冰山模型,來對這兩方面的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以促進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在企業中發揮更大的優勢,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構建問題
引言
本篇文章主要通過引入勝任力模型,對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體系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介紹了勝任力與績效管理之間的關系,深入的對績效管理體系進行研究,以提高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促進企業的發展。
1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
1.1績效標準制定的分析
制定績效標準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讓員工意識到進行績效考核的真是目的,使企業員工熟悉考核的方式以及標準。從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的方向來分析,績效標準的制定是績效管理的基礎內容。與此同時,績效標準的落實是實現績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將責任落實到每個員工的身上,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1.2績效的考核分析
關于績效的考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應制定出如下幾種類型的考核方法:①關鍵事件法:在進行績效考核的過程中,應當全方位的評價員工對企業做出的貢獻以及給企業帶來的損失。②全方位考核法:對于考核對象的直屬上級,以及平級和相關人員進行綜合的評價,通過得分匯總以及指標比率比值的方式對員工進行登記劃分,從而確定出績效考核的結果。③平衡記分卡法:此種方法主要包括了崗位晉升,教育培訓,以及薪資福利等與員工的記分卡之間的關系,并對其進行密切的管理。并在此基礎上構成一套管理回路。制定出適當的獎罰措施,激發員工的潛能,使企業員工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績效。
2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
2.1勝任力與績效的關系
2.1.1概念
截止到目前為止,很多專家學者對勝任力與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且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其中,一個學者認為,對于企業員工的勝任力進行評價,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企業整體的績效。這是因為勝任力的評價從多個角度對企業績效有著深遠的影響。從績效的角度出發,勝任力指的是在企業中,具有優秀績效的員工,是員工對企業所做的貢獻。勝任力能夠客觀的衡量企業中的員工,主要指的是員工完成企業所要求的工作的能力,以及產生可預測到的,指向工作績效的行為特征。由此可見,勝任力主要包括企業員工的行為特征以及情景條件和績效關聯等條件。
2.1.2勝任力與績效的關系
勝任力與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在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范圍內,勝任力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分別為:①勝任力與企業員工的工作績效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勝任力可以準確的預測出企業中員工的績效。②勝任力與企業中的任務情景比較大,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質。③勝任力具有較強的可區分性。它能夠將員工之間的工作能力區分開。所有的'勝任力均符合這三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勝任力可以準確的預測員工在未來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將勝任力的指標作為考察員工業績的根據。
2.1.3與勝任力特征的績效關系
企業應當了解員工的各種資源,來將他們的這種資源與企業的目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統一的目標,提高企業整體的勝任力,構建出提高高績效的組織核心勝任力。因此,企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將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員工身上。激發企業中員工的潛能,使員工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效益。以企業員工勝任力的表現為依據,來開展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工作,以提升整個企業的勝任力,創造出新的業績突破。實現在勝任力條件下的高績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與此同時,也表明了勝任力與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之間的密切聯系。
2.2勝任力模型的描述
“勝任力模型指的是擔任某一特定任務角色所需要具備的勝任力的總和,這個總和是勝任力的結構方式。”以勝任力的概念為依據,勝任力的模型主要包含了兩個部分,分別為:①顯著的特征,這個特征能夠使人一眼就看出來,更加的直觀。例如:知識以及技能,這種顯著的特征更便于理解和測量。通過方向性的培訓,可以使這方面的技能更容易被發展。對于是否會有優秀的表現并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②深層次的特征,這種特征不容易顯現,不能直觀的展示在企業人力資源的面前,例如:自我認知,社會角色,以及社會動機等。這些都決定著企業員工的行為以及表現。通過建立勝任力模型可以看出其中的關聯,其理論基礎為冰山模型.勝任力的特征通過描述,可分為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分別為:①表層的特征,即圖中所示的冰山水上部分的特征,就是圖中漂浮的部分,如:知識和行為等,通過方向性的培養,可以得到卓越發展的部分。②深層次的特征,即圖中冰山水下的部分,如:價值觀,特質,以及內驅力等。這些都是企業員工特有的人格,不利于被發展。但是這些都是決定企業員工行為的重要因素。
2.3設定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
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的設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為:工作目標的設定,以及發展目標的設定。工作目標的設定指的是自上而下的目標設定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有效的將企業員工個人的奮斗目標與企業的奮斗目標有機的融合到一起。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員工的目標與企業的目標應當具有一致性。應當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建設目標。企業制定的目標應當簡單明了。制定目標應當遵循“可量化”原則。發展目標的建設與工作目標的設定應當是同時進行的。在制定工作目標的同時,也應當對員工的工作行為要求制定出發展的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勝任力特征。若想設定勝任力特征,就應該建設勝任力模型。勝任力模型主要囊括了企業中崗位所要求能力的總和,以及勝任力的行為指標。
2.4建立人力資源績效管理評估體系
2.4.1績效的監控
實現績效監控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分別為:績效的咨詢,績效的輔導,績效的進展與回顧,以及績效的自我控制。實現績效輔導的方式為:記錄企業中員工的表現,并進行詳細的分析,找出產生偏差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一些建議,幫助員工改善不足之處,提高工作績效。在有效的輔導過程中,管理者應當把影響員工績效的因素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實現績效的咨詢,開展,以及控制等工作。
2.4.2績效的量化比例
在勝任力的評估過程中,績效的量化比例結果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相關的評估人員可以以勝任力模型為依據,在進行評估工作的過程中,評估人員可以根據勝任力模型來對企業員工的行為進行監控,并且收集相關的數據。這樣,所得出的績效結果是量化的。
2.4.3績效的反饋與評估
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應當根據對員工的評估,整理出有效數據,并將這些有效數據反饋給員工。績效評估是以周期的方式進行的。掌握好工作的目標以及發展的目標,促進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將這些都結合在一起。對企業中的員工進行綜合的評估。并將評估的結果進行及時的反饋。倡導勝任力的重要性,引導員工之間積極向上的氛圍,使員工和企業都朝著有力的方向發展,實現“人企雙贏”。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企業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能有效的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上的競爭力。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在企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本文的具體分析,希望能為日后企業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嘉.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體系構建問題[J].中國高新區,20xx(2).
[2]顧影.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體系構建問題[J].中國經貿,20xx(16):76.
[3]杜宣達.淺談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J].價值工程,20xx,32(2):122~123.
[4]馬玉超.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研究及其信息系統開發[D].北京林業大學,20xx.
[5]吳錦燁.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及改善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月刊,20xx,32(6):24~25.
[6]班鳳麗.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與效果評估[J].時代金融旬刊,20xx(12).
績效管理的體系3
績效管理體系是各級管理者和員工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等環節管理活動的總和。在績效管理體系中,績效輔導溝通環節是不可忽視的一環,績效考核評價是核心環節,而績效計劃制定和績效結果應用則對績效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具有重大影響。
設計績效管理體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核心問題:第一,績效考核要公平、公正,績效管理能體現企業戰略發展導向;第二,績效管理能得到切實推進,績效管理能真正提高個人和組織的績效。TP績效管理體系就能很好地實現上述兩方面要求。
TP績效管理體系包括一個基礎平臺、兩個績效循環和三個績效指標模型。一個基礎平臺是戰略驅動績效指標分析,解決考核的戰略目標導向以及考核指標選取問題;兩個循環是團隊績效管理循環和個人績效管理循環,解決的是切實推進績效管理的問題,包括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輔導、績效考核和結果應用等環節;三個績效指標模型是組織績效模型、能力素質模型和滿意度模型,解決的是考核內容問題,使績效考核做到公平、公正。
戰略驅動績效指標分析的結果是組織績效模型、能力素質模型和滿意度模型,組織績效模型為關鍵業績考核提供支持,能力素質模型為能力素質考核提供支持,滿意度模型為滿意度考核提供支持。團隊(Team)績效管理循環和個人(Person)績效管理循環是績效管理的核心過程,也是績效管理取得成效的關鍵,因此該績效管理體系(圖2-1)被命名為“TP績效管理體系”。
圖2-1 TP績效管理體系模型
從影響績效的主要因素模型分析可以看出,若要切實提高績效,只有通過提高激勵效應這個因素,進而影響技能因素和內部條件因素,最終才能提高個人績效和組織績效。TP績效管理體系就是通過一個基礎平臺和三個模型解決有效激勵問題,通過兩個循環解決技能因素和內部條件因素問題,因此TP績效管理模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個人和組織績效,保證戰略目標的完成。TP績效管理體系的特點是:TP績效管理體系站在公司戰略發展的角度來設計,體現著平衡記分卡、 KPI考核以及能力素質模型的思想,組織績效模型、能力素質模型和滿意度模型為團隊考核、個人考核提供基礎支持。TP績效管理體系通過戰略驅動績效指標分析,使個人目標、組織目標以及公司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實現績效考核的戰略導向性。
TP績效管理體系是站在提高組織和個人績效的角度來設計的,通過團隊績效管理循環和個人績效管理循環,能切實提高組織和個人的績效水平。
組織績效模型反映了組織核心流程價值創造過程,該模型回答了各流程的關鍵控制點、高績效行為特征以及相對應的關鍵業績考核指標等方面問題。關鍵業績考核指標體系是結果指標和過程指標的結合。過程指標通過對主要流程關鍵控制點行為特征的分析,采用定性描述方式來說明高績效行為的特征。
能力素質模型分為個性品質、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四個范疇,個性品質、基本技能適用于對所有崗位人員的考核,管理技能適用于管理序列崗位的考核,專業技能適用于專業技術序列崗位的考核。
滿意度模型包括客戶滿意度、部門滿意度和員工滿意度。客戶滿意度是分析客戶對公司提供的有關產品和服務的滿意程度,通過對關鍵事項及行為的改進,提高產品及服務的滿意度水平;員工滿意度是員工積極狀態的晴雨表,因此關注員工滿意度水平對企業長遠發展是非常必要的;部門滿意度對于組織的順暢運行是非常重要的,部門的滿意度為組織的長遠發展提供了保障。
績效目標制定是績效管理最具挑戰性的環節;績效溝通是績效管理取得成功的關鍵;績效考核環節是績效管理的核心環節;績效結果應用合理與否決定著績效管理的成敗。
團隊績效管理重視績效評估,個人績效管理重視溝通輔導。團隊績效管理循環由績效契約制定、環境資源匹配分析、績效評估和結果應用等四個環節組成,績效評估是績效管理的核心環節,公司目標管理、核算管理等基礎管理水平對團隊績效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個人績效管理由績效計劃制定、績效溝通輔導、考核與發展目標確定、績效結果應用等環節組成,績效溝通輔導是績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礎,公司各級管理者和員工對績效管理工具和方法的理解與掌握,是績效管理成功的關鍵。
【績效管理的體系】相關文章:
績效管理體系運行策略01-05
企業績效管理體系設計12-31
最新關于績效體系建設實踐01-04
解讀績效管理體系在企業中有效運行的重要性01-26
HR如何有效推進績效體系建設01-28
績效管理的意義05-09
企業績效薪酬體系應該如何建立?01-01
解開績效管理的關鍵01-20
走出績效管理誤區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