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快速熟悉一個陌生的領域
對某個行業的忍耐達到極限,或因自身條件變化不再適合此類行業,HR轉型跳槽是必然趨勢,那么HR是專精某一行業好呢還是多熟悉幾個行業好呢?如果跨行業跳槽,HR應該如何熟悉新行業的業務并較好的開展工作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HR專精某一行業還是多熟悉幾個行業,因人而異。如果你在某一行業遭遇瓶頸,很難縱深發展,不妨多嘗試幾個行業,橫向學習,或許觸類旁通,融會貫通,讓你的職業規劃邁入新的階段。
一、行業延續的重要性
從獵聘網等招聘網站不難看出,對于中高層管理崗位,包括人資,幾乎都要求五年以上的同行業經驗。
對企業而言,招聘不僅是滿足日常工作需求的工具,更是吸引更優秀同行業人才的橋梁。行業經驗是成功的基礎,上市、集團、500強等光環則是錦上添花。
如果你無視行業要求而海投,除非你的專業性已經是大師級,否則很難打破行業壁壘。在求職時,尤其是面對大中型企業的中高層崗位,行業經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正視行業的差異性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果我們在跳槽時,無視這些特性,最終可能在這些特性上栽跟頭。
有人說,管理是相通的。這個觀點我不否認,但有一個前提:你的管理水平已經達到不受各種內外因素制約的境界;否則,結局可能與現在的國足類似。
從乒乓球到足球,雖然都是體育項目,甚至都是球類項目,無視兩者差別的結果是:再優秀的乒乓球人才,到了足球領域依然菜鳥相十足,昏招頻出。
管理是相通的,但工作除了管理,更需要專業技能的支撐,而專業技能離不開對業務的了解。另外,說句實在話,有多少人覺得自己管理水平能拿得出手?
財務很早就發現行業之間的差異,并細分成針對性的學科,如工業企業 、 施工企業 、房地產業 、旅游餐飲 、 醫療衛生 、 交通運輸 、 小企業會計(制造業) 、小企業會計(商業) 等類別。不同行業在成本核算、稅收等方面的區別很大,因此在做到中級會計師以后,行業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個人的職業規劃。
未來有一天,人資會不會細化為房地產HR、互聯網HR、醫療HR?
三、為什么要跨行跳槽
HR為什么要跨行跳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對癥下藥。
對某個行業的忍耐達到極限,或因自身條件變化不再適合此類行業,如酒店餐飲類行業的作息時間;建筑施工類的長期駐外;互聯網行業的頻繁加班……
另一種更殘忍,想在同行業發展,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下家:行業頂端的達不到要求,中下游的不想將就,只能被迫轉投其他行業。
當然,有些人根本沒有職業規劃,不會考慮行業因素,或許某個行業在某個階段工資高一些,跳槽;或許離家近或雙休,跳槽……
原因不同,心態自然各異。我們沒必要羨慕的經歷,看似豐富,其實冷暖自知。做最好的自己才是王道。
四、HR該如何跨行跳槽
跨行跳槽并非毫無目的、隨心所欲的選擇行業。
有時候跳槽像爬山,如果方向不對,必須先到山腳下,才能再次出發;有時候跳槽像攀爬鐵絲網,可以橫向移動……
選兩個毫不相關的行業,不僅事倍功半,更是對人脈的一種損耗。想象一下,從金融業到制造業,從快消到房地產,從互聯網到醫療……到底有多大的差別?除了一點可憐的經驗,幾乎完全從零開始。
當然,不是說所有跨行跳槽的都無法成功,但概率實在太低,也有其特定的歷史環境。隨著企業用人意識的加強,很少有老板愿意冒風險使用外行業的中高端人才。
五、找出行業關聯點,多面輻射
在跳槽時,盡量找到兩個行業的結合點,讓以前的優勢得以延續。 關聯點越多,我們的適應難度越低。
如從酒店到物業,在基層人員的招聘培訓以及對服務的要求上,幾乎沒有太大差別。這意味著原酒店行業積累的經驗,從制度到流程,從資源到人脈……幾乎都可以拿來即用。
如果你擅長工傷,去金融顯然不如去制造業;如果你喜歡培訓,教育絕對比施工業好……
我們要挖掘自身行業的優勢,然后找相對劣勢的行業,這樣能力會更突出,增加空降的存活概率。如酒店的服務,對儀容儀表的要求,對環境的管理,在物業來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或許你只需要發揮六成功力,就能夠站穩腳跟了。
除了專業與行業的關聯點之外,還有人脈與需求的`關聯點,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軟件,缺一不可。
六、揚長避短,不如查漏補缺
如果為了高薪或其他原因進入一個陌生的行業,如何揚長避短,這是很多人的思維。為什么要避短,而不是盡快查漏補缺?
如果到建筑行業,遇上資質年審、掛靠等大事;去了醫療系統,接到員工咨詢職稱報考相關事宜的電話……幾乎每個行業都有一些獨特的規則。
如果資質年審不懂流程、毫無人脈,完全依賴下屬,結果會怎樣?如果面對報考職稱員工的咨詢,只能以對不起,這件事我不清楚來應付,如何得到員工的認可?這些看似與人資專業關聯度不高的小事,處理不當,不僅會引發負面影響,失去人心,甚至會導致空降失。
如果在進入行業之前,做足功課,我們是不是能避免這種尷尬?現在互聯網這么發達,了解新行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填充,完全是易如反掌的事。
七、個人心得
如果你懶得做這些功課,或者很突然地空降到全新行業,怎么辦?(當然,如果有人認為管理者無須了解這些小事,不在討論范圍)
很多中小型企業人資的分工并不清晰,HRM也很少是純管理崗位,一般會包含薪酬績效的設計,突發事件的處理等,不懂業務,絕對是硬傷。
以前我在財務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定期的輪崗,不僅能熟悉各個崗位業務,還是很有效的審核。
人資雖然不能照搬輪崗,但可以按輪崗的思路梳理工作。
我們可以先整理崗位職責,然后明確時間節點、工作流程、操作步驟等內容。這時候行業與人資關聯的特性幾乎全部擺出來了。那些困擾我們的年審、職稱報考等難題是不是迎刃而解?同時遇到請長假的,也不會手忙腳亂了。如果領導認可,可以在更多的業務崗位推行,也便于更快捷的了解業務。
其他常用的辦法有參加業務會,了解業務的難點與需求;如果有值班,可申請值班,能接觸到很多具體的業務;如果愛好寫作,還可以寫人物專訪,通過對專業人員深層次的了解建立良好的關系,接觸多了有人指導自然就懂了……
當然,這只是解了燃眉之急,想在新行業做出成績,還是要踏踏實實了解業務,否則,如何設計更適合的薪酬績效方案,如何更好地體現自身價值?
當年在施工行業時,為了熟悉業務,逼迫自己報了一建;也有朋友為了盡快熟悉金融行業,報了理財規劃師;加入醫療行業,因為經常和醫生呆在一起,各種病種都能了解個大概……
了解業務不是簡單的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改變。同樣是培訓,人資只是在走形式,而運營是向服務品質要滿意度,從滿意度抓回頭客,營造口碑效應。因此,我們不僅要了解業務的形,更要摸透業務的神。
了解業務,必須抱著積極融入的心態,杜絕逃避、想當然的僥幸,長短結合,多種方式融合,才能對業務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從而對我們的工作起到支撐作用,最終贏得信任,證明自身價值。
【HR如何快速熟悉一個陌生的領域】相關文章:
HR如何快速提升02-21
HR如何快速篩選簡歷01-24
HR如何快速招到合適的員工10-04
HR如何快速突破職業天花板01-17
HR如何讓試用期員工快速適應公司10-08
HR快速招到合適人才的技巧01-18
作為hr如何面試hr02-16
hr如何高效面試一個人04-26
如何快速的升職?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