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信息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電子信息開題報告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要是學習基本電路知識,并掌握用計算機等處理信息的方法。本文將介紹電子信息開題報告。
電子信息開題報告(1)
1、課題來源
本課題來源于試驗室建設,研究對象為信號的調制與解調的matlab仿真。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1、目的
我選擇了《信號的調制與解調的matlab仿真》這個課題作為畢業設計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此次課程設計進一步學習和鞏固通信原理及其相關知識,并學會利用所學的知識能,在設計過程中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內容,進一步熟悉和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對信號的調制與解調原理及其實現有較深的了解;為即將進入社會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掌握收集資料、消化資料和綜合資料的能力等等。
2.2、意義
從事電子通信業而不能熟練操作使用matlab電子線路設計軟件,在工作和學習中將是寸步難行的。在數學、電子、金融等行業,使用matlab等計算機軟件對產品進行設計、仿真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這類軟件的問世也極大地提高了設計人員在通信、電子等行業的產品設計質量與效率。眾所周知,實際過程中信號傳輸都要經過調制與解調這一過程,由于消息傳過來的原始信號即調制信號具有頻譜較低的頻譜分量,這種信號在許多信道中不宜傳輸。因而,在通信系統的發送端通常需要有調制過程,反之在接收端則需要有解調過程。
3、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3.1、研究現狀
matlab是由math 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種面向科學與工程的計算軟件,通過matlab和相關工具箱,工程師、科研人員、數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統一的平臺下完成相應的科學計算工作。
matlab 本身包含了 600 余個用于數學計算、統計和工程處理的函數,這樣,就可以迅速完成科學計算任務而不必進行額外的開發。業內領先的工具箱算法極大的擴展了 matlab 的應用領域,所以matlab自推出以來就受到廣泛的關注,信號處理工具箱就是其中之一,在信號處理工具箱中,matlab提供了濾波器分析、濾波器實現、fir濾波器實現、iir數字濾波器設計、iir數字濾波器階次估計等方面的函數命令。
3.2、發展趨勢
由于我們所面對的工程問題越來越復雜,過去所依賴分析的技術已逐漸不敷使用。利用電腦來分析及解決工程問題已是當今工程師的必要工具。使用 matlab 軟件進行科學計算,能夠極大加快科研人員進行研究開發的進度,減少在編寫程序和開發算法方面所消耗的時間和有限的經費,從而獲得最大的效能。
4、研究的主要內容及設計成果的應用價值
4.1、研究的主要內容
1、信號調制與解調的原理
眾所周知,實際過程中信號傳輸都要經過調制與解調這一過程,由于消息傳過來的原始信號即調制信號具有頻譜較低的頻譜分量,這種信號在許多信道中不宜傳輸。因而,在通信系統的發送端通常需要有調制過程,反之在接收端則需要有解調過程。但是在計算機中的模擬和實現都是采用數字化的方法的,如果將采樣的頻率放的高一些,數字的所造成的失真就不容易察覺了,采用計算機對信號進行處理的話,非常的方便,這也是數字代替模擬的的原因之一。
2、信號調制與解調的基本方式
在信號調制中常以一個高頻正弦信號作為載波信號。一個正弦信號有幅值、頻率、相位三個參數,可以對這三個參數進行調制,分別稱為調幅、調頻和調相。也可以用脈沖信號作載波信號。可以對脈沖信號的不同特征參數作調制,最常用的是對脈沖的寬度進行調制,稱為脈沖調寬。數字信號調制的三種基本方式,有振幅鍵控(ask)、頻率鍵控(fsk)和相位鍵控(psk)。
在信號的解調中首先已調信號中檢出調制信號的過程稱為解調或檢波。幅值調制就是讓已調信號的幅值隨調制信號的值變化,因此調幅信號的包絡線形狀與調制信號一致。只要能檢出調幅信號的包絡線即能實現解調。這種方法稱為包絡檢波。檢波后的信號,再經低通濾波,濾除高頻信號,即可獲得所需調制信號,實現解調。
3、信號調制與解調的matlab教本程序編制
利用matlab 本身包含了 600 余個用于數學計算、統計和工程處理的函數,就可以迅速完成科學計算任務而不必進行額外的開發,而且信號與系統,通信系統工具包可以很容易的使用matlab開發語言—— m 語言快速的實現信號調制與解調這一過程的仿真。
4、整個系統的實現過程
首先利用matlab編制教本文件,對信號調用相應的函數進行各種調制,產生各類已調波及對其進行解調,同時進行頻譜分析,然后利用simulink工具箱對其進行解調仿真,通過改變參數并觀測結果為系統的設計和改進提供了良好的依據。
4.2、信號的調制與解調的matlab仿真的應用價值
調制與解調是信號處理應用的重要問題之一,而系統的仿真和設計是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步驟和必要保證。利用matlab可以很方便的進行通信系統的分析和仿真,尤其對于我們電子信息專業的教學與設計非常有利,另一方面還可以為開設《高頻電子基礎》和《信號與系統》等課程提供模擬信號的調制與解調的計算機虛擬試驗。
5、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
(1)、XX年秋季學期第11周前
接受畢業設計任務書,學習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及有關規定。
(2)、XX年秋季學期第12~20周
閱讀指定的參考資料及文獻(包括10萬個印刷符號外文資料),基本完成開題報告、外文翻譯等任務。
(3)、XX年年春季學期第1周
進一步修訂完善開題報告、外文翻譯,使其在內容及格式上符合畢業設計(論文)規范要求。
(4)、XX年年春季學期第2周到第6周
完成各單元電路設計,protel輔助分析。
(5) 、第6周至第12周
完成電路制作,調試。
(6)、第13周
完成畢業設計,全部成果交指導老師批閱。
(7)、第14周
畢業答辯
6、最終目標及完成時間
完成硬件設計,提供protel電路原理圖及pcb印制版圖,最終達到硬件軟件能準確無誤的應用的目標。
完成時間:第15周
7、現有條件
現有protel軟件及制作硬件的必要設備,可以完成本課題的研究與設計。
參 考 文 獻
1. 謝自美等 電子電路設計、實驗、測試。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XX年7月。 二版
2.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獎作品選編XX.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XX年1月。 一版
3. 孫繼平等 900mhz dds|pll在礦井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煤炭科學技術 XX年10期
4. 張肅文等 高頻電子線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4月。 三版
5. 王正謀 protel電路設計實用教程。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XX年6月。 一版
6. 郭勇等 protel 99 se 印刷電路板設計教程。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XX年6月。 一版
7. 許自圖 電子電路彷真平臺與教程。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XX年1月。 一版
8.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獎作品選編94-99.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XX年1月。 一版
9. 曾興雯等 高頻電子線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年1月。 一版
10. 肖玲妮等 protel 99 se 印刷電路板設計教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XX年8月。 一版
11. 劉慶泉 任波 劉寅生 跳頻通信中變通帶鎖相環路(pll)的研究 沈陽理工大學學報 XX年02期
12. 彭燁等 一種應用于fsk調制器的數字可編程振蕩器 四川理工學院報 XX年01期
13. 王中亞 補家武 鎖相環調頻發射機的研制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XX年01期
14. 湯萬剛等 應用matlab通信工具箱的頻率合成器系統分析與彷真 中國測試技術 XX年01期
15. 王彥 田丹丹 曹學科 基于fpga的小功率立體聲發射機的設計 南華大學學報 XX年01期
電子信息開題報告(2)
目的及意義(含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內外貿易逐年增長,帶動了水上運輸事業的加快發展。然而,由于我國社會經濟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屬于各類事故多發階段,水上交通運輸安全也不例外。水上事故易造成人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和水域環境的嚴重損害,因此水上安全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水上搜尋救助作為水上人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水上交通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水上人命救助、船舶污染應急處置的重任。因此,開展好水上搜救工作,對提高政府威信、發展航運經濟、提升港口形象,保護水域環境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為了促進各國家和地區的搜尋救助工作的協調和管理,國際上頒布了《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1979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等,這加強了對搜救工作的指導,促進了各區域之間的有效合作。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海上人命安全和防污染工作,先后加入了上述兩個公約,并且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等國內配套法規和應急預案。
水上搜救是一項復雜而技術要求高的系統工程, 除專業機構外, 還涉及到海洋、漁業、氣象、醫療等部門。由于搜救工作分屬于不同的部門, 而各部門的工作宗旨與組織形式不盡相同。特別是不存在隸屬關系的部門間, 常常產生職貴界限不清的現象,如軍隊、漁政、水產、氣象等部門之間聯絡不順, 再加上各自受局部利益影響, 使搜救的組織協調能力受損。另一方面,由于海上事故具有高度緊迫性,需要應急反應的高度程序化, 從接收遇險, 到組織援救, 再到完成救助, 均應按照事先擬訂的應變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以利于綜合利用各方面的救助資源,取得更多的救助時間和更高的救助成功率。研究水上搜救力量對于提高搜救工作的效率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的調用水上搜救力量能使水上遇險的船舶、設施、航空器及人員能夠獲得快速、有效的救援,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維護航運穩定。
目前,國內外水上搜救力量的大致情況如下:
英國海上搜尋和救助力量主要由政府部門和民間力量組成,政府部門包括海岸警衛署(MCA)、軍隊(Military)以及警察部門(Police)等,主要力量為軍隊,民間力量包括民用直升機、皇家救生艇協會(RNLI)、皇家救生協會(RLSS)以及其他民間志愿者,主要力量為皇家救生艇協會(RNLI)。目前英國90%的海上搜救工作由社會力量完成,主要依靠社會組織皇家救生艇協會( RNLI)負責實施, 海事和海岸警備署僅負責搜救的指揮協調。英國海上險情絕大多數是小型船艇事故( 主要是游艇) , 其海、空雙重待命搜救力量為英國搜救工作提供了保證, 海上搜尋和救助協調中心(MRCC)無須過多協調其他搜救力量( 如過往船舶)參加搜救行動。雖然英國海上人命救助主要依靠社會力量實施, 但是搜救裝備和人員專業化水平都較高,搜救組織結構中各參與單位的定位非常準確,相互配合默契。
澳大利亞海上搜救機構分為聯邦政府和州/領地政府兩個層次,其中聯邦政府層次的搜救機構由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AMSA )和澳大利亞國防軍事力量(ADF) 組成,分別負責民事和軍事方面的搜救工作,州/領地政府層次的搜救工作由州/領地的警察部門(水警)負責。除上述搜救力量之外,澳大利亞還建立了由民間力量組成的非官方志愿者搜救隊伍,配合當地政府部門監督沿岸航行的小型船舶的海上安全,協助開展應急搜救行動。作為政府力量的有效補充,這些組織在全國沿海廣泛分布的搜救站點,配有各種小型高速救助艇,保持全天候無線電值班,在警察部門的指導下開展近岸搜救行動。當接收到海上遇險報警時,這些組織將立即向警察部門報告,如需要其協助,警察部門將指派其前往出事海域開展人命救助。
我國海上搜救工作,由國務院相關部委、軍隊有關部門組成的 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 負責協調。其辦事機構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負責組織、協調、指揮搜救行動。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海上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擁有的資源,構成了我國海上搜救的力量。我國海上搜救工作堅持以專業救助力量為主,按照 專業救助力量與社會救助力量相結合 自救與他救相結合 地方與軍隊相結合 的原則進行組織協調,即在專業搜救力量難以迅速到達事故或專業救助力量不足時組織、協調各涉海部門和相關單位的艦船、飛機、人員參與搜尋救助,提高海上搜救成功率。在我國長江流域,按照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要求, 長江干線水上搜救協調中心會同各地方政府先后在長江沿線組建了重慶、萬縣、武漢、九江、蕪湖、南京、鎮江、張家港、南通水上搜救中心。各港口水上搜救中心的指揮長由當地人民政府的一名副市長擔任, 常務副指揮長由當地長江港監局局長擔任, 當地長江港監局負責水上搜救中心的日常工作。
我國目前水上待命搜救力量遠不能有效覆蓋沿海水域。搜救力量社會化程度不夠高,對社會力量參與搜救沒有足夠的政策支持, 導致社會力量參與海上人命救助的意識不夠強, 積極性不夠高, 搜救協調難度比較大。在搜救力量專業化程度方面,無論是救助船舶還是從事救助工作的人員,其專業化水平均不及英國。臨時協調的社會力量參加搜救行動, 其救助技能明顯不足, 影響搜救效果。另外,我國的搜救指揮關系一直非常復雜, 縱向為各級政府, 橫向為各部門獨有的指揮系統。難以實現統一的搜救指揮體系, 影響搜救效率。
我國是水運大國, 對外貿易中百分之九十四的貨運盤是依靠海運來完成的。長江作為我國貫穿東、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目前已成為我國內河水運最重要、運輸規模最大和最為繁忙的通航河流。長江水系水運貨運量達12.6億噸,貨物周轉量5053億噸公里,分別占流域全社會運量和貨物周轉量的20%以上和60%。加上水上開采業、養殖業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 對水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需要有一支可靠的救助隊伍。因次加強我國水上救助力量的發展是必要的, 也是刻不容緩的 。
本文擬通過對我國長江河段荊州轄區的搜救力量的配置與應用的研究,對該轄區的搜救力量作出客觀的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基本內容和技術方案
論文的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指出水上搜救的含義及目的,水上搜救的意義在于維護航運穩定,保護水域環境,避免或減少水上交通事故中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水上搜救力量包括專業力量、政府力量、社會力量等,論證搜救力量的科學、合理、有效的配置對于提高水上搜救效果的重大作用及意義;
第二,探索國內外水上搜救力量配置的研究現狀,包括頒布的公約與法規規定、課題研究成果、相關著作和論文觀點等,比較得出國內外水上搜救力量配置的差別;
第四,針對問題和不足,從多方面分析其原因,吸取經驗和教訓,結合應急力量配置原則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并對其進行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論證,使該轄區的水上搜救力量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大的發揮作用,提高水上搜救的效率。
進度安排
第三周:撰寫開題報告,確定20150字符英文文獻翻譯內容;
第四~七周:根據開題報告提綱閱讀相關文獻,到實習單位進行實地學習、調研和考察;
第八~十二周:論文的組織與粗稿的撰寫,以及翻譯英文文獻;
第十三~十四周:根據指導老師的意見和建議,修改論文初稿,完成論文;
weeks: prepare paper rejoin.
【電子信息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電子信息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2-29
論文開題報告的格式范文_開題報告01-24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模板_開題報告01-23
論文開題報告 格式優秀范文_開題報告01-23
地理開題報告11-21
博士開題報告02-10
優秀開題報告02-11
教育開題報告02-09
商務開題報告12-31
英語開題報告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