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學專業開題報告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本文將介紹生態學專業開題報告。
生態學專業開題報告(1)
一、研究現狀
土壤特性包括土壤物理特性、化學特性和生物特性土壤特性的變異主要體現在這些指標的時空變異上土壤酸堿度(pH)、有機質、全氮、全 、全鉀、有效磷、有效鉀等均屬于土壤化學特性的重要指標。
二、影響因素
土壤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特性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變異特征土壤特性的時空變異是普遍存在的并且這種變異往往比較復雜取決于各種內在的(土壤母質、地形等)和外在的因子(土壤耕作措施和施肥灌概等)的綜合作用(孫波等2002)。
系統變異和隨機變異是土壤特性變異的兩種來源。氣候、母質、地形、土壤類型等是土壤特性變異的內在影響因素它有利于加強土壤特性的空間相關性這種作用在大尺度上表現更為明顯;而隨機性因素如種植制度、灌概施肥、耕作措施等則是土壤特性變異的外在原因由于這些因素具有較大的隨機性因此可以使得土壤特性的空間相關性減弱且這種作用在小尺度上往往表現得更為強烈(于婧2007)。
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對土壤的形成與發育有著及其重要的影響不同母質發育而來的土壤其理化及生物性狀上一般也具有比較大的差異(Teningetal. 1995)。研究發現在解釋土壤空間變異性時母質差異相較地形位置更為重要(Stolt et al. 1993)。土壤養分的含量與分布和土壤母質有著重要的關系一般來講土壤母質中養分元素含量越高土壤中養分含量相應地也越高但在一定區域內氣候條件差異較小經過長期相對一致的管理和種植土壤養分的空間變異或將趨于緩和即來源于土壤母質的土壤特性的變異將逐漸減小可形成表面比較一致的區域(李子忠和龔元石2000)。
三、研究意義
土壤酸堿性是土壤許多化學性質的綜合反映適當的pH值能為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外界環境;土壤有機質和土壤全氮是評價土壤質量和土壤碳、氮庫的重要指標也是限制農業生態系統環境優劣的重要因素(Gray andMorant 2003;Huang et al. 2007;Cordova et al. 2012)。土壤有機質和全氮的含量及其動態平衡是反映土壤健康和土壤質量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的高低(李從娟等2011);磷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之一也是土壤養分的重要成分有效磷是土壤 素中可被當季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最為有效的部分是評價土壤供 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胡靄堂1995)。鉀作為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可以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光合產物的運輸鉀肥還可以增加作物的抗旱、抗倒伏等抵抗逆境的能力此外鉀在改善農產品的外觀和品質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素有“品質元素”之稱土壤中的速效鉀是土壤養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土壤鉀素供應能力和容量的重要指標。
對這些土壤特性時空變異規律的充分了解是管理好土壤養分和指導合理施肥的基礎也是區域土地質量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為精確施肥和防治土壤肥力退化提供理論依據對提高農田水肥利用效率改善田間管理實現土壤資源的有效利用最終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黃紹文和金繼運2002;孫波等2002)。
四、研究方法
Fisher 統計法、地統計學研究方法、區域化變量和隨機函數
五、論文提綱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1文獻綜述
1.1土壤特性變異的研究現狀
1.1.1土壤酸堿性的時空變異研究
1.1.2土壤養分的時空變異研究
1.2土壤特性變異的影響因素
1.3土壤特性時空變異的研究意義
1.4土壤特性時空變化的研究方法
1.4.1Fisher 統計法
1.4.2地統計學研究方法
1.4.2.1區域化變量和隨機函數
1.4.2.2內蘊假設和平穩性假設
1.4.2.3半方差函數
1.4.2.4克里格法和土壤類型GIS連接法
1.5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5.1研究內容
1.5.2技術路線
……
生態學專業開題報告(2)
【摘要】目的探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呼吸內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發病的易患因素、臨床特征和治療。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對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住內科的經微生物檢查證實54例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進行分析。結果 在呼吸內科病房中,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發生率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1.8%)是繼發院內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見的基礎疾病,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 (96.3%)、低蛋白血癥(59.3%)、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33.3%)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確診需結合痰培養,組織病理學和臨床表現來確定,病原菌以白色假絲酵母菌(61.1%)為主,氟康唑治療有效率92?2%。結論 院內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統疾病繼發感染的重要病原體,而白色假絲酵母菌是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效的抗真菌治療外,積極的綜合治療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呼吸內科住院期間發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統基礎疾病的病例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齡47~99歲,平均年齡75歲。
診斷標準 院內肺部真菌感染以2015年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發布的《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作為依據。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肺部陰影吸收。好轉:臨床癥狀減輕,肺部陰影未完全吸收。無變化:臨床癥狀和肺部陰影均無變化。惡化:臨床癥狀加重,肺部陰影增多。
統計學方法 有關數據以均數 標準差(x s)表示,并計算百分比及統計列表等。
結果
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呼吸內科住院患者1427例,其中54例發生了院內肺部真菌感染,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率為3、8%。其中確診病例3例,臨床診斷病例51例。死亡3例,死亡率為5?6%。
感染的易患因素 長時間應用廣譜抗生素(指靜脈及口服應用廣譜抗生素超過2周)52例(96.3%),最短3天,最長時間15天,合并低蛋白血癥(指血清白蛋白《35 g/l)32例(59.3%),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指靜脈或口服相當于強的松0.5 mg/(kg、d)以上劑量的糖皮質激素超過2周]者18例(33.3%),合并糖尿病1例(25.9%)。此外,54例中合并2種或2種以上可能易患因素的患者46例(85.2%),見表2。
臨床特征 臨床表現上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發熱等癥狀,有無色透明的 拉絲 樣痰42例(77.8%),口腔內頰黏膜、舌表面可見白色斑點30例 (55.6%),肺部真菌感染在x線胸片或胸部ct上的表現也無特異性,與普通細菌性肺炎類似,常見3種類型,即肺炎型16例(29.6%)、支氣管肺炎型27例(50.0%)、炎性結節型4例(7.4%)。
治療和預后 已發生了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全部接受抗真菌治療,51例用氟康唑治療,3例用伊曲康唑治療。54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痊愈或好轉49例(90.7%),無變化2例(3.7%),惡化死亡3例(5.6%)。
討論
本研究發現,培養出的真菌中酵母菌屬最多,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1.1%,光滑假絲酵母菌占13%,其他酵母菌占20.4%,另外還發現曲菌3例。與國內外大多數報道相似。肺部真菌感染在臨床表現以及胸部x線表現上無特異性,并且因多是繼發感染,常與肺部原發病很難完全區分,早期診斷比較困難。但在原發病的診療過程中,出現呼吸系統癥狀、體征;發熱、白細胞增加;影像學提示有新的不能解釋的肺部浸潤影;應用抗生素治療過程中,病情惡化,用一般細菌感染不能解釋的病例應考慮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合格的痰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經直接鏡檢發現菌絲,真菌培養2次陽性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可做出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
【參考文獻】
錢小順,朱元玨,許文兵,等.127例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5,23(7):417-419.
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中華內科雜志,2015,45(8):697-700.
李從榮,彭少華,李棟,等.深部真菌醫院感染的臨床調查與耐藥現狀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12(7):485-487.
jarvis wr.epidemiolog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with emphasis on sepsis.cid,1995,20(6):1526-1530.
kauffman ca. when to suspect fungal infection as the cause of nonresolving pneunmonia.j respir dis,1999,20:283-293.
【生態學專業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護理專業的開題報告11-09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11-06
護理專業開題報告01-06
日語專業開題報告01-11
汽車專業開題報告02-16
土木專業開題報告08-09
機械專業開題報告11-05
設計專業開題報告04-26
動畫專業開題報告06-08
英語專業畢業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怎么寫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