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本科生開題報告范文及寫法
下面是小編為您準備的2017本科生開題報告范文及寫法,供大家參考和借鑒噢!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后續精彩不斷,敬請關注!
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1 選題的背景
學生的信息量隨著大學的繁榮成倍增長,這個時候大家都很頭疼,數據很混亂不利于學校輔導員、班主任管理學生,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質量,面對龐大的信息量,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是一個學校管理組織急需解決的問題。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到目前還沒有一個手機平臺便利的班級管理信息系統。以至于數據很混亂,輔導員難以迅速的聯系學生。所以,利用學校信息數據接口開發一個基于android平臺適合班級需要的學生班級管理系統,可以做到信息的規范管理、科學統計和快速查詢,并減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相信大家對android的發展歷史多少都有一些了解, android曾經是一家創立于舊金山的公司的名字,該公司于XX年8月份被google收購,并從此踏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它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平臺、一個生態體系。現在android在移動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google于XX年6月份公布的數字,現在每天激活的android設備高達50萬臺,比5月份的數據增加了10萬臺!google還透露目前已經與36家oem廠商和215家運營商合作,共激活了超過1億臺android設備。
1.3 發展趨勢
以下是說明文字,正式成文后請刪除。
說明本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經達到什么水平[4],還存在什么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2.研究的基本內容
2.1 基本框架
2.2 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2.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3.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以下是說明文字,正式成文后請刪除。
研究方法是否正確,會影響到畢業設計(論文)的水平,甚至成敗。在開題報告中,學生要說明自己準備采用什么樣的研究方法[6]。比如調查研究中的抽樣法、問卷法,論文論證中的實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
4.預期研究成果
以下是說明文字,正式成文后請刪除
說明課題研究已有的基礎上,在哪些方面有望獲得有新意的成果。
5.研究工作進度計劃
XX-XX第一學期:
第9周(11.10前):確定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第10周(11.16前): 研究、消化指導老師下達的畢業設計任務書
第11、12、13周(12.16前):完成資料收集、外文文獻翻譯、文獻綜述撰寫等工作
第14周(12.23前):向指導老師遞交裝訂好的開題報告
第15周(12.26):開題報告答辯
XX-XX第二學期:
第1-9周(4.30前):學生基本完成設計、開發編程等工作,撰寫論文并交導師審閱
第10周(5.6前):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含文獻綜述和外文翻譯),填寫答辯申請表等畢業設計(論文)相關材料,分別裝訂好交給導師(共3本);同時網上提交電子版
第11周(5.14前):答辯(驗收)小組驗收作品
第12周(5.20前):答辯前準備工作(制作ppt等)
第13周(5.23):論文答辯。
6.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
拓展閱讀:
開題報告基本格式:
綜述
由于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于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定。
寫作方法:
如何選擇問題
縈繞于懷的,是在寫博士論文開題報告的一年多時間里,導師薛瀾教授反復追問的一個問題:“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問題就是,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為什么發展不起來。”薛老師以其特有的含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惱火又懊喪:這么簡單的道理,這么明顯的答案,到底哪兒不對了?!
奧妙就在于提出問題的“層次”。不同于政策研究報告,學術文章聚焦理論層面、解決理論問題。理論是由一系列前設和術語構造的邏輯體系。特定領域的理論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疇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視角和范式下,理論才能夠對話;只有通過對話,理論才能夠發展。極少有碩博論文是創造新理論的,能這樣當然最好,但難度很大。我們多數是在既有理論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因此,在提出問題時,要以“內行”看得懂的術語和明確的邏輯來表述。審視我最初提出的問題“中國半導體產業為什么發展不起來”,這僅僅是對現象的探詢,而非有待求證的理論命題。我的理論命題是:“中國產業政策過程是精英主導的共識過程嗎?”在這個命題中,“政策過程”、“精英政治”、“共識訴求”三個術語勾勒出研究的理論大體范圍和視角。
其次,選擇問題是一個“剝筍”的過程。理論問題總是深深地隱藏在紛繁復雜的現實背后,而發現理論問題,則需要運用理論思維的能力。理論思維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過初學者也不必望而卻步,大體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劃定一個“興趣范圍”,如半導體產業、信息產業、農村醫療、高等教育體制等,廣泛瀏覽相關的媒體報道、政府文獻和學術文章,找到其中的“癥結”或“熱點”。第二步,總結以往的研究者大體從哪些理論視角來分析“癥結”或“熱點”、運用了哪些理論工具,如公共財政的視角、社會沖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問題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們自己的研究空間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論是否無法解釋中國的問題?或者同一個問題能否用不同的理論來解釋?或者理論本身的前提假設、邏輯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過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點。不過還要注意我們研究在規定的一到兩年時間內,是否可能完成?資料獲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陳述問題?陳述問題實質上就是凝練核心觀點的過程。觀點應當來自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和總結,而不是為了套理論而“削足適履”。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充滿動態的、豐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當的術語、準確的邏輯表述出來呢?雄心勃勃的初學者往往提出宏偉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議是盡可能縮小研究范圍、明確研究對象,從而理清對象的內在邏輯,保證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規范的學術論文。如“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研究”就是一個非常含糊的陳述,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收縮話題:( 1 )時間:從 1980 年到 2000 年;( 2 )對象:政府的叛亂者和決策行為,而不是市場、企業、治理結構等;( 3 )視角:政治和政府理論中的精英研究;( 4 )案例: 908 工程、 909 工程、 13 號文件和《電子振興》,這是發生在 1980 - 2000 年間半導體政策領域的兩個重大工程和兩個重要文件。通過這樣的明確界定,我們將目光集中在“政策過程”、“精英”、“共識”幾個顯而易見的概念上,問題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時,問題清楚了,我們在篩選信息和資料時也就有了明確的標準,在這個“信息冗余”的時代,能夠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2017本科生開題報告范文及寫法】相關文章:
開題報告研究現狀的寫法及范文08-05
關于開題報告模板及寫法02-17
課題開題報告的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12-22
開題報告寫法參考02-19
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02-19
2017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寫法和技巧08-03
開題報告的基本寫法03-31
關于開題報告的寫法02-20
論文開題報告的寫法01-30
開題報告論文的寫法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