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廣東高考各科試卷點評
2016年廣東高考評卷工作已于6月12日正式開始,近4000名來自全省各地和各有關高校教師參與評卷工作。目前,評卷工作任務已完成過半,高考成績預計6月25日放榜。
今年,參加評卷工作的中學教師均為具有中教一級以上職稱的骨干教師,科組長和題組長由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大學教師擔任。
省教育考試院就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使用全國卷情況、考生作答情況等問題,邀請了各科評卷組組長進行了點評。從各評卷組長點評的情況來看,今年廣東使用全國卷與此前預期的難度基本一致,與原廣東卷相比,全國卷中有些科目(數學、物理、地理等)的難度有所提高,有些科目(英語、政治等)的難度持平或略低,總體上全國卷比原廣東卷難度要高,但是對全體考生都是公平的,不會影響廣東考生的錄取機會。
語文
語文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文學學院院長陳少華教授
考生深層思考有所欠缺
自2004年以來,今年廣東省高考數學首次使用全國卷。試卷結構與題型與前幾年全國卷保持相對穩定,延續了前幾年的命題風格,符合考試大綱的內容和要求,立足能力立意,重點考查高中數學的主干內容,強化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重視學科的基礎性、思想性和創新性,體現了數學抽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等學科核心素養。
試卷的選擇題與填空題難度不大,解答題對數學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如文理科第18題立體幾何綜合考查了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運算求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第19題概率統計的文字閱讀量和運算量較大;第21題是利用導數研究函數零點的問題,充分考查了推理論證能力和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與化歸等數學思想。
試卷緊密結合社會實際,提高了應用題的比例,如文科第3題的情景涉及環境美化,理科第4題涉及公司班車;文理科第16題為高科技企業產品利潤;文理科第19題為企業的成本控制。這些試題考查了考生應用數學工具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數學建模素養。
與往年廣東數學卷相比,今年的全國卷運算量較大,中、高等難度的考題較多,考查邏輯推理能力的試題比例較高,應用題的文字閱讀量較大。試卷難度比原廣東卷要難。
從評卷情況來看,大部分考生熟悉全國卷的題型與結構,部分考生能夠靈活運用數學基礎知識解決問題,并具有獨特的思想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數學符號書寫不規范,數學語言表述不清晰,推理論證能力較為薄弱,運算能力有待提高。
從今年全國高考數學試卷的評卷情況來看,中學數學教學應該立足學科基礎,重視數學符號表達的規范性和數學語言表述的嚴謹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綜合滲透,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
數學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黎穩教授
很多數學符號書寫不規范
自2004年以來,今年廣東省高考數學首次使用全國卷。試卷結構與題型與前幾年全國卷保持相對穩定,延續了前幾年的命題風格,符合考試大綱的內容和要求,立足能力立意,重點考查高中數學的主干內容,強化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重視學科的基礎性、思想性和創新性,體現了數學抽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等學科核心素養。
試卷的選擇題與填空題難度不大,解答題對數學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如文理科第18題立體幾何綜合考查了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運算求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第19題概率統計的文字閱讀量和運算量較大;第21題是利用導數研究函數零點的問題,充分考查了推理論證能力和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與化歸等數學思想。
試卷緊密結合社會實際,提高了應用題的比例,如文科第3題的情景涉及環境美化,理科第4題涉及公司班車;文理科第16題為高科技企業產品利潤;文理科第19題為企業的成本控制。這些試題考查了考生應用數學工具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數學建模素養。
與往年廣東數學卷相比,今年的全國卷運算量較大,中、高等難度的考題較多,考查邏輯推理能力的試題比例較高,應用題的文字閱讀量較大。試卷難度比原廣東卷要難。
從評卷情況來看,大部分考生熟悉全國卷的題型與結構,部分考生能夠靈活運用數學基礎知識解決問題,并具有獨特的思想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數學符號書寫不規范,數學語言表述不清晰,推理論證能力較為薄弱,運算能力有待提高。
從今年全國高考數學試卷的評卷情況來看,中學數學教學應該立足學科基礎,重視數學符號表達的規范性和數學語言表述的嚴謹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綜合滲透,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英語
英語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周榕教授
作文不難但得滿分不易
廣東省英語科2016年開始使用全國卷。該卷的編制十分注重英語科核心素養的滲透,體現了高考命題的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綜合來看,兩大特點十分突出:一是融入中外文化知識,助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發展。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品格是新課標倡導的高中英語科重要的核心素養,也是交際能力的基本要素。試卷中涉及中外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如第2篇閱讀材料涉及美國社會對老人是否與子女住在一起的看法,第4篇閱讀材料介紹不同文化對沉默的涵義,語法填空題則采用了一位外國記者與我國國寶大熊貓的不解之緣的素材,這些材料的全面理解,都要求具有較高的中外文化素養,這提示中學英語教學要注重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夯實跨文化溝通能力。二是倡導語篇能力發展,注重語言使用能力的考核。全國卷對英語知識的考核不再使用單項選擇題,而是引入了基于語篇的語法填空題,這便將語法的考查提升到了語篇層次;閱讀理解部分的“七選五”題型,比通常使用的“四選一”題型更加要求較高的篇章結構和邏輯推斷的把握能力;完型填空和短文改錯也都是要在通篇理解基礎上才能較好完成。可見,全國卷對英語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考查多是注重其在語境中的運用能力。
從考生答卷情況來看,廣東考生對英語科全國卷題型還是比較適應的。客觀題答題情況正常,主觀題部分的語法填空題的完成情況與往年相當,主要失分點還是在幾個動詞的正確形式的使用上。短文改錯題雖然是原廣東卷時沒有使用過的題型,但只要語言知識基礎扎實,得分相對比較容易,可遺憾的是,部分考生死板地按照備考時形成的思維定勢去判斷,誤以為某些知識點是必考的考點,答題時糾結于對這些考點的確認中,而不去尋找真正錯誤的該改的地方,從而導致了誤判情況。寫作題對多數廣東考生難度不大,只要審題對路,完成要點,語言運用豐富,表達準確連貫,是可以得到較高分數的,但要得到滿分不太容易,且個別考生審題不夠仔細,寫偏了題,失去了不少分。以后的考生一定要吸取教訓,寫前仔細閱讀要求,弄清題意才動筆,不要大意失荊州,鑄成終身遺憾。
文綜政治
政治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院長胡澤洪教授
選擇題部分成績比較理想
今年的高考政治試題,有如下特點:
第一,立足基礎知識,注重學科能力考查。試題以主干知識為基礎,覆蓋面廣,選擇題側重于考查重點知識點的掌握與理解,非選擇題則強調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重視考查對知識的綜合分析與綜合探究能力。
第二,發掘時代主題,突出價值觀引領。以非選擇題為例,分別涉及“一帶一路”、守護英雄與弘揚英雄精神等重大時政題材,要求考生通過材料分析與原理運用,增強國家認同意識,突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等德育目標。
第三,試題貼近學生生活,呈現形式活潑多樣,難易度適中。考題素材大多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且以文字、圖形等多種形式呈現,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從評卷情況看,選擇題部分成績比較理想,非選擇題部分,由于試題設問的開放性與答案的相對封閉性之間存在一定的張力等原因,部分考生成績不夠理想。從總體上看,試卷難度略低于原廣東卷。
建議今后考生應從如下幾方面加強:提高審題能力,領會命題意圖;在熟悉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同時,注重對知識與原理的綜合運用;加強概念分析、判斷準確、推理合理等邏輯思維能力訓練;關注時事政治,學會理論聯系實際。
文綜歷史
歷史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張慶海教授
總體平均分與往年基本持平
2016年全國高考文綜歷史卷堅持“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考查,加強學科綜合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體現鮮明的學科特色,通過考查內容的精心選擇與考查形式的創新,落實了《考試大綱》的原則,使“立德樹人”目標,化為看得見、摸得著、可評價的考查內容。
首先,考卷對命題內容科學、準確。歷史科全卷涉及中國和世界通史內容,覆蓋面非常廣,但全卷沒有任何知識性錯誤;另外,所有題目的答題要求都表述得非常精確。其次,考卷對學生能力的考核比較全面,考題難易度適中,區分度較好。主觀題不僅考察學生記憶、閱讀及提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考察了考生的知識遷移和綜合運用的能力,甚至在41題考察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客觀題也根據考察不同層次能力的要求設置了不同層次的題目。全卷在不同能力考核方面都設置了分值,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區分。第三,試題有新意。第41題以材料為根據,設置歷史短論文寫作題目。該題要求學生在選題、立意、史料和論述等方面展開歷史論文寫作,這是要求學生具備歷史論文寫作的基本要素。
從考生答卷的情況看,全國卷難易度、區分度等方面與原廣東卷相比基本一致,今年總體平均分與往年基本持平,這說明廣東省歷史教師和管理部門已經在一年時間內較好地適應了全國卷的要求。具體而言,客觀題得分低于往年,主觀題得分高于往年。學生在提取材料信息、歸納歷史特征等方面基本達到了試題的要求,即基礎分部分失分情況不多,失分最多的是在史學綜合能力的運用方面。建議中學在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加強學生運用歷史綜合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文綜地理
地理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鐘巍教授
不少考生基礎知識欠扎實
2016年全國統一招生考試地理卷試題以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為命題依據,堅持能力立意,體現了地理學科的基礎性、綜合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有利于高校人才選拔和引導中學地理教學。該套試題以立德樹人為宗旨,立足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就,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創新能力”等典型素材,考查其中的地理內涵。有利于培養考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較好地彰顯了時代特點。試卷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著重地理主干知識的考查。試題考查內容涉及到工業區位選擇及產業轉移、城市職能分工及空間規劃、地表形態的變化及其外力作用、地理環境等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主干知識。
二是突出地理能力的考查。試題著力考查學生對基礎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地理過程和地理方法等內容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重視地理圖表閱讀能力的考查。
三是具有較好的創新性。試題的背景材料較為新穎,結合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設問,可以引導考生關注社會和環境發展中的現實問題。第36題中的第(4)小問開放性試題的設置,形式較為新穎,體現了試題創新的特點。
四是區分度較好。該套試題著重考查地理學主干知識。圖表的數量較之前有所減少,背景材料的文字閱讀量適中,難易分布較為合理,區分度較好。試卷難度比原廣東卷有所提高。
從評卷的情況來看,選擇題相對容易,考生得分率較高。在非選擇題答題過程中,大部分的考生能夠從試題的背景材料中解讀和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應用地理學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表現出較好的學科素養。但閱卷中發現,考生對基礎的知識掌握尚欠扎實,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準確,答題過程中對專業術語的表達不規范、不準確,從而影響到部分考生的得分。因此,今后的要加強對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
中學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下列問題:一是重視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二是重視地理規律與原理的理解。三是重視地理方法的運用。
理綜物理
物理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院長唐志列教授
要加強物理情景分析
2016年廣東省高考物理科首次采用全國卷。試題保持了全國卷近年來的一貫思想,既考查考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又注重考查考生綜合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通過合理控制不同題型的難度,確保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試題具有下面幾個特點:
一是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規律。選擇題注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考查,增加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試題。
二是注重考查應用能力。借助真實問題情景,鼓勵考生關注科學發展的現狀。
三是注重考查創新能力。實驗題注重考查考生對實驗的理解能力,以逆向思維和開放性的問題,考查考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四是注重考查科學方法的運用。部分試題中有意識地引導考生將一些基本的科學方法內化為思維方式。
從評卷整體情況來看,全國卷比原廣東卷要難,基礎知識扎實的考生答卷情況較好,這有利于各層次學校科學選拔人才。但也有部分考生由于審題不夠細致,面對新的物理情景,缺乏入手分析的能力。此外,部分考生仍存在符號及文字表達不規范,答題過程缺乏必要的前提條件等問題。
建議平時的中學物理教學中,應在注重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礎上,加強物理情景的分析,注重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加強平時作業和練習中學生答題嚴謹性和規范性的訓練。
理綜化學
化學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俞英教授
各題作答程度都比較高
2016年高考理科綜合試卷(全國卷)化學試題的命制依據課程標準,緊扣考試大綱,考試內容和試卷結構保持穩定,在試題情境設置和教學導向性上有所創新。試卷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科學調控試題難度,確保改革平穩實施。試題設問從易到難呈現梯度,難度排布更有層次,減少題目中給予信息的數量,降低化學計算的復雜程度。
二是重視考查基礎內容,考點設置相對穩定。試卷圍繞中學化學課程與教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進行命制。試題選擇化學學科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典型元素與物質、基本技能與方法、重要生活生產應用等方面內容設置問題,既體現了化學學科“三維”課程目標的要求,同時這些內容也是歷年來全國卷和廣東卷設置的主要考點。
三是加強各項能力考查,體現高考選拔功能。能力立意一直是高考試題命制的重要原則,在前期的廣東省自主命題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在保持平穩過渡的基礎上,今年全國卷化學試題立足于中學化學重要基礎知識,根據不同內容設問,以充分考查學生的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化學信息處理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體現高考選拔功能要求。
四是呈現真實問題情境,關注學科核心素養。試卷中大部分試題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工程技術、環境保護、材料能源開發利用等生活生產重要實際問題,再結合中學教學基本內容進行設問,問題設置情境貼近真實,體現了強調基礎、重視知識理解與運用、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思想。
從考生的具體答題情況來看,考生較好地適應了全國卷的要求,各道題目的作答程度都比較高,學生在每道題上基本都“有話可寫”,都有所得分,但是在答案的科學性、規范性、準確性、嚴謹性、全面性等存有不足。有些學生作答時使用的不是化學學科專業術語而是過于含糊的口語化語言,一些化學方程式未配平、漏了反應條件或符號格式不規范,實驗現象描述或反應原理解釋的表述不全面或做不到緊扣要點,簡單的計算公式或結果也容易存在錯誤。
建議中學化學教學要加強對化學基本原理、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識等基礎知識,以及化學用語、化學計算、化學實驗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對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應重視內容的理解與運用,而不應是機械式的死記硬背;同時,強化學生認真、細致、全面的思維與規范作答習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及思維品質。
理綜生物
生物科評卷組副組長、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高峰教授
選擇題得分略高
廣東省使用的2016年高考全國卷理科綜合(生物)試卷,在內容上涵蓋了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及生物技術實踐、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五個模塊的主要知識,其考查形式和設問方式更加的靈活而多樣化,反映了對考生掌握中學生物學基礎知識、主干知識和綜合能力的重視,同時,對考生的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均有所要求。試題從題干、設問甚至參考答案,其設計和表述都相當精準。充分彰顯了科學性是高考命題的第一要素的原則。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注重弘揚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如第5題將中國古代哲學中關于自然界和人之間“天人合一”的觀點,即自然和人和諧統一的思想滲透進去,強調人類要在保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
二是在保持穩定性的前提下,體現了命題的新穎性和創新性。如第6題將遺傳病的發病率和基因頻率相聯系進行設問;又如ATP一般僅被當做生命活動的直接能量物質,而在第29題中卻變換角度將其作為合成原料;在第30題中,將影響光合強度的因素研究延伸至遺傳領域。這些新穎的試題設計角度對教學中如何提升知識綜合性的傳授是很好的啟迪。
三是試題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強化了對考生用理論指導生產和生活實踐的應用能力的考查。39題以研究教室內不同高度空氣中微生物的分布情況為素材,要求考生分析實驗現象,對其理論知識的掌握度以及對信息獲取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試題還關注了人類醫療與健康方面的內容,如31題涉及對免疫、疫苗與腫瘤的關系的理解。
總之,今年雖然是廣東省高考重新采用全國統一試卷的第一年,但實際上試卷結構和考試重點和以往廣東省自主命題相比,差異并不大,考生比較適應,選擇題得分略高于2015年廣東卷,非選擇題得分略低于2015年廣東卷,實現了由自主命題向全國卷的平穩過渡。
建議中學生物教學中,要在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計算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廣東高考各科試卷點評】相關文章:
高考各科點評05-31
2016年貴州省高考各科試卷點評分析06-23
2016年陜西高考各科試題麻辣點評07-12
2015廣東高考滿分作文及點評02-27
2016年專家點評廣東高考語文作文06-12
2015廣東高考零分作文及點評06-18
2016年海南高考語數英試卷點評06-23
2016年沈陽中考各科點評07-09
2016年廣東高考滿分作文6篇及點評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