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相關內容
浙江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語文教案篇一: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模板
本人剛參加完2014年下半年的教師資格證高中生物的面試考試,想為以后參加此類考試的同學提供一些經驗,并提供自己總結的教案模板一份以供參考。
先從筆試說起吧,關于筆試報名的流程什么的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看見,再此不贅述了,我就從筆試準備講起。我是筆試考試前半個月左右開始準備考試的,資料就是中公的3本輔導書,分別為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育能力3門。本人認為根本沒有報考輔導班的必要,只要你找些考試相關的資料認真復習半個月,肯定能過的,我就是踏踏實實的認真復習之后,非常自信的通過了自己的筆試。查看了自己的筆試成績之后,就是面試的報名了,流程什么的也不贅述了,不明白的網上百度。報名成功后,我就將面試先拋到一邊了,因為這中間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而我高中生物學的挺扎實的,所以準備在面試前一周左右再復習。到了面試前5天左右的時間時我收起其他的心思,準備專心復習高中所學的知識。由于考試沒有指定教材,這就增加了面試的難度,我們得對高中所學的所以知識加以復習。我從百度文庫中下載了高一、高二、高三生物的教案,電子課本及一些知識點的總結什么的,然后對這些資料進行仔細的復習。由于面試時會要求寫教案,所以我就認真的研究了一下下載的教案的模式,然后寫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合適的教案模板。有了這個模板,在20min的備課時間里,我心里就比較有底,知道該怎樣合理的利用這二十分鐘寫出比較優秀的教案。
我的準考證上寫的進入備考室時間是上午9點45到10點,我提前了一點過去,然后看到前面有很多人在排隊。原來我們是先在外面按照報考科目進行排隊,然后按照工作人員的安排4個人一組進去,先簽到,然后一起去抽題,題目打印出來后被交給帶隊的工作人員,我們都看不到自己的題目,然后又被帶上樓進入備課室,按照自己的編號入座,每個座位上都有一張白紙,這張白紙就是用來寫教案的,如果需要草稿紙可以向工作人員要求。我覺得再要一張草稿紙很有必要,你可以在這張草稿紙上寫上你試講的思路什么的,因為最后你的教案跟你抽的題目都得交給面試官,自己試講的時候手里拿點提醒自己思路的東西總是必要的。20分鐘備課結束后,我們就被分到不同的房間準備面試。我被分配到的是203房間,幸運的是我前面還排著一個待考的女生,這樣我準備的時間就更充分了。我就利用這段時間理了下自己試講的思路,開始怎么講、怎么導入、講課的重點是什么、怎么提問、組織小組討論、布置課外作業、小結等。輪到我的時候估計老師都有些著急了(我是最后1個,而且當時都將近中午12點了),就問了我1個規定問題(課堂上一個學生總是答非所問,引起哄堂大笑,該怎么辦?),而原本應該是2個規定問題的。然后我就開始講課,先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了回顧,并提問,然后引入新課,先組織小組討論,然后總結,布置課外作業等。結束后面試官對我的試講做了評價,然后就結束了。
下面是我總結的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教案
一、題目:減數第二次分裂
二、教學目標(三維目標)
①知識目標:(理解、初步理解、簡述、掌握、說明·······)②技能目標:(培養····觀察能力、歸納能力等)
③情感目標:(認同······的重要意義、培養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難點
①重點
②難點
四、教學用具
幻燈片、XXX掛圖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⑴復習鞏固引導復習上節課內容回憶、思考、回答問題··········
⑸小結
⑹課外作業
浙江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語文教案篇二: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試講教案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語文試講教案《我要的是葫蘆》
一、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是一個寓言故事,共有四個自然段,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種葫蘆,不知道葉子和果實的關系,只盯著葫蘆,不管葉子上的蚜蟲,結果沒有收到葫蘆的故事。課題正是他的錯誤所在,也是沒有收到葫蘆的原因。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并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在教學時,我抓住重點的字詞進行品悟,并適時創設語言意境,讓學生做文本的主人公,融入文本,體會種葫蘆人喜愛葫蘆的心情,親身感受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落的原因。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做好指導,讓語文學習真正成為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葫、蘆、藤、哇、盯、鄰”等六個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了解植物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懂得與課文有關的事理。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讀課文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導入: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出示紅紅的蘋果圖)這是什么?在蘋果樹上,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沒葉的蘋果圖)請比較一下,這棵蘋果樹跟剛才的蘋果樹有什么不一樣?生活中有沒有見過,不長葉子就能結出果實的現象?
師:我們都知道葉子長得好,才能結出好的果實,這是植物生長規律。可是古時候有個人卻不懂生長規律,因此還犯了錯誤呢?想知道他犯了什么錯誤嗎?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4課《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導入時運用兩棵不同的蘋果樹作對比,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先初步了解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為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課文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識字情況。(開火車)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語文說課稿:《蜜蜂引路》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蜜蜂引路》處于本組教材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這篇課文講的是列寧利用蜜蜂作向導,找到養蜂人的故事。無數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清晰的規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蜂人的所在。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通過“列寧細心觀察,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疑難問題的答案,就在身邊,只要你細心觀察”的道理。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和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是從列寧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受到啟發和教育。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錄音。
教法學法
教法:讀書指導、談話、討論、講授、演示
學法:預習、讀書、閱讀、質疑問難、聽課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平時我們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該怎么辦?
2、板書課題、讀題。蜜蜂怎么會引路呢?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讀一讀本課全部生字。多種情況檢查識字情況。
3、檢查讀課文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暢。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語文說課范文《鄉下人家》
《鄉下人家》是新課標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里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的美好品質。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特制定第一課時目標如下:
1、通過預習,自主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棚架、風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生隨文章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難點: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教學過程
課前布置生熟讀課文,自學字詞,圈點出疑難之處,同時寫下讀文后的感受
(一)開門見山,點出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梳理課文
1、導入:昨天請大家回去熟讀課文,你們都讀了嗎?今天有沒有信心在課堂上讀好?接下來就請你們來展示風采了。[此處激勵士氣]
2、學習1、2兩段
(1)自告奮勇讀1、2兩段,請其他學生說這位同學的優點,并給他一些好建議。
(2)這兩段話描寫了什么場景?(可聯系插圖)
師生小結板書:瓜藤攀檐鮮花綻放雨后春筍(聯系課文具體句子,讀之,簡之)
(3)閉目想象場景
[讓學生學會大方地展示自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養成習慣。要讓學生善于發現他人優點,并提出善意的建議]
2、學習3、4兩段
(1)自告奮勇讀課文3、4兩段,讀后自評,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與自我評價,你有什么想對他說嗎?
(2)這段話又寫了什么場景?
小結板書:雞鴨覓食
[學會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總結經驗,這也是一種自學能力的培養]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語文說課稿《松鼠》
《松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說明文,在這組說明性文章”中,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說明方法,選編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喚起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是讓學生了解說明方法,體會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表達,并能在習作中加以運用。我認為教材編者的目的還在于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采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文章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記“馴良、勉強”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習性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比較《鯨》的說明方法,明白異同點,并充分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可愛之處及生活習性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啟發、引導、輔導及促進作用,另外《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對話的過程。因此這節課我采用啟發式、談話式和課件演示的教學方法來突破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老師的啟發、引導為輔。學生以讀為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通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教師資格認定:小學語文經典說課范文《跨越百年的
美麗》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重要贊美了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崇高精力,以及她得到巨大榮譽之后的淡泊名利,表達出外表的優美每每只是臨時,但外表原來就優美的居里夫人通過對科學孜孜以求的不倦探索,逾越時空,在人們的心中永久優美。
教學目標
(1)會寫“埃、倫、藤”等14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肅然無聲、卓有成效”等詞語。
(2)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3)在品味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中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和深刻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真正理解“美麗”的內涵,思考人生的意義,提高人文素養。
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全文主要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艱苦工作,提煉出鐳;拒絕追慕,靜心苦讀;青春換鐳,意義重大;成就顯赫,精修細研。四個方面圍繞一個中心寫,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②通過認識和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培養自己良好的情操。
難點:類比、引用、敘議結合的寫法,使文章較長,思維的跳躍性大。教師要善于引導和點撥,讓學生了解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教法學法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實行“自主一合作一探究”的學習方式,遵循“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原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設計教學。力求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使他們主動學習、積極探究,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課標要求語文課要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教師要盡量講得少些。同時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對象,學生正是通過教師的點撥和教材展示的內容經過思考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這種觀察與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極的注視,而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是一種“思維知覺”。從這一點出發,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具體做法如下: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語文:《夜鶯的歌聲》說課范文
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十冊語文教材第七組選編了四篇有關戰爭的課文,《夜鶯的歌聲》就是其中的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男孩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課文結構清楚,文字淺顯,情節引人入勝,從中可以體會出夜鶯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熱情。
浙江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語文教案篇三: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習和了解文明古國,并理解本文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本文的寫作手法
【教學用具】圖片
【教學方法】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人們必然會想到塔”。
2、板書課題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2
(
2(1
(2
3
1、例如華智老師: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2、同學們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你能不能仔細讀讀每個自然段,針對個自然段的內容試著提一兩個問題嗎?
第一自然段:金字塔座落在哪?什么樣子?
第二自然段:金字塔為何而建?為什么叫金字塔?
第三自然段:
a、金字塔有多少座?最大的是哪座?
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點?
c、金字塔的結構怎么樣?
第四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頭是怎樣搬運的?
第五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頭是怎樣壘起來的?
第六自然段:金字塔有什么意義?
四、小結并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宏偉
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結晶精巧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雅魯藏布大峽谷》教學設計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
2.通過學生自學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收集資料。
【教學重點】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表現事物特點的寫法。
【教學用具】
1.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文字、圖片。
2.雅魯藏布大峽谷風光課件。
3.錄音機、磁帶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誰來說一說。
1.(教師放歌曲《喜馬拉雅山》
2
3.師:同去游覽雅魯藏布大峽谷。
(板書:2
12呢?今天
3
1
2
①讀一讀,想一想,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②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課文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3.學生根據閱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交流匯報
1.交流自讀疑難
華智老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
生匯報,師
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并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所畫的“問題泡泡”。
【口頭提問是學生質疑的一種方法。讓學生學畫“問題泡泡”,卻更具情趣和誘惑,同時使
學生與課文、編者之間的“對話”成為可能。】
三、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光舉世聞名,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生自由發言。
2.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
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1)讀一讀,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小伙伴聽。
2)讀一讀,把你學懂的地方通過畫畫展示出來。
3)讀一讀,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學生按自學提綱分組自學,教師指導。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點撥指導。(同時理解重點詞句。)
四、拓展實踐
教師放一段風光雅魯藏布大峽谷錄象片,想法。
五、拓展總結
這個美稱。
六、嘗試運用
1.嘗試練筆。
生練筆,師巡視學情。
2.班級交流。
3.演讀課文。
向游人介紹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內容。
【板書設計】略
【教師資格證相關內容】相關文章:
安徽教師資格證考試面試相關內容03-29
教師的資格證怎么考01-08
教師教師資格證怎么考01-07
怎么考教師教師資格證12-01
教師資格證筆試03-08
教師從業資格證怎么考01-02
生育保險相關內容08-31
小學教師教師資格證筆試經驗09-03
教師資格證培訓心得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