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學情的中職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探究
本文是由上傳的:基于學情的中職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研究。
中職學校已經將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一門必修公共基礎課來開設,主要是培養學生各種信息的搜集、處理、整合意識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從而解決工作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技能培訓課程,也是后續課程學習的基礎和鋪墊。多數學生擁有或者經常接觸電腦,看似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基礎都差不多,但是年齡差異、性格差異、學習能力和態度差異、學習訴求差異等都往往使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載體,如何真正實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個人認為教師要在吃透教學大綱、教材等的基礎上,還要吃透學情。全面深入的了解學生的現有知識基礎、能力態度、性格特點,建立基于學情的學生層次模型,同時制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采用分層的教學策略,探索層次化的考核辦法,才能真正做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1目前計算機基礎教學課堂現狀及原因分析
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在課堂上神采飛揚侃侃而談,或者實驗教學中素材準備精當課中操作嫻熟,可學生卻大多都是低頭一族,低頭講話,低頭玩手機,低頭睡覺,低頭發呆,或者低頭做著其他的小動作。你講你的,我玩我的,課堂已失去了原有的模樣。歸根究底是教師并沒有將這些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師生共同融入到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原因有二:
1.1教師一刀切
傳統的授課方式是教師一把尺子量到底,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所有的學生同一個教學目標,一樣的教學方法,統一的考核要求和模式。最終,能力好的在課堂上沒有提升的空間,中等水平的勉強消化,能力稍弱的卻總是跟不上教師的步伐,時間久了學生便失去了學習的激情,課堂成了一潭死水。
1.2學生認知偏
很多學生經歷了初中升學的失敗,認為職業學校不過是自己新時的收容所,來這里只是為了延緩踏入社會的時間,或者只是為了一紙文憑,根木沒有想過把這里作為自己人生的另一個開端。平日也就總是延續著之前的頹廢心態,整天睡覺玩手機,渾噩度日。另外很多學生認為計算機只是一個工具,會一些簡單操作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并沒有把它當成一種技能來對待,當然就沒有對該課程引起足夠的重視,課堂上自然不會盡心盡力,這給教師的課堂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2分層教學的幾點說明
2.1分層是意識分層
學生的各種差異不可避免,正視差異進行分層教學是一種趨勢。在授課之前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群體訪談、個別聊天、知識測試等等方式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尤其是知識基礎、性格特點、興趣特長、能力態度、學習需求等,有利于教師結合授課內容建立分層模型。但并不是真的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把分層教學作為一種策略和手段應用于教學。分層是教師意識上的分層,是教師對學生整體情況把握下,依托于課程內容的實時性的分層。在此基礎上制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提供不同的素材,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內容達成教學目標。并且這種分層僅限于該課程的課堂內,而不應該沿用到課堂之外或其他科目中。
2.2分層是隱性分層
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閃光之處,衡量一個學生的標準遠不止于課堂層面。教學中的分層是教學設計的需要,但也要注意隨時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因此這種分層只能隱性的存在于課堂教學,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層次對待。否則對于一些不夠優秀的又愿意進取的同學,很容易打擊自信心,挫傷學習熱情。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將不同層次的目標全部發放給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選擇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只是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對于那些與自己的分層模型有出入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善意提醒他們,幫助他們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教學目標。這樣教師將這種分層意識毫無痕跡的展現于課堂的細微處,幫助學生自己定位,同時又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和熱情,不會違背分層教學的初衷。
2.3分層是動態分層
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教學的不斷推進中,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養也在發生著變化,因此教師的分層絕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要隨時結合學生現狀、授課內容等動態組建,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3分層教學思路及實踐探索
中職學生有他的一些共性,比如入學時年齡普遍較小,一般只有十四五歲,正是活潑好動的青春期;思維活躍但心思相對浮躁;喜歡直觀的動手演不,但是不喜歡看文字信息;學習習慣不盡如人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大約為10分鐘左右;手機成災,拇指一族不在少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意識不強,稍不留心就會走神,需要教師時刻關注。當然每個個體依然是個性鮮明的,針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堂,我將學生按照以下兩個不同之處進行了分層:
學生共性和個性的存在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必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設計層次化的教學目標,依托目標將分層教學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最終使得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目標要求,實現分是為了不分的目的。
4教學體會
近幾年的教學分層實踐讓我感受到分層對于課堂效果的巨大影響。根據課程內容由課前到課后設置的一系列分層措施,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覺得自己在課堂上有事可做,都能完成教師設定的仟務,達到教師期望的目標,進而使得學生的自信心越來越強。由此也帶來了學生精神面貌的變化,課堂上手機一族越來越少,不再萎靡不振無所事事,取而代之的是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和陽光燦爛的少年笑容。而對于表格章節的內容,實施分層教學后,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結合課堂案例將表格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充分體會到運用知識的快樂,也更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和延伸性。
5結語
計算機的普及應用要求作為入門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必須有更好的教學效果。作為計算機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不斷的改進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手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來完善中職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